《沙痕记:铁盒里的星与海》
多年后,子安带孩子回老宅那天,语汐正蹲在院子里翻晒旧物。竹匾里摊着太奶奶的顶针、锈成褐色的铜鱼哨,还有三本磨了角的笔记本——正是当年她和子安、林墨埋在沙滩里的"时间胶囊"。铁盒打开时扑出股海腥气,混着晒了十年的沙粒香,孩子扒着盒沿看,指着笔记本里歪扭的螃蟹画笑:"妈妈说这是姑姑画的,比绘本里的丑。"
语汐捏捏他的脸:"丑才真呢。"她翻开自己那本,某页粘着片半干的紫菜,当年夹进去时还带着潮,如今成了脆生生的深紫色,边缘却仍能看出是按太爷爷渔网的网眼剪的。子安蹲过来翻林墨的本子,最后一页画着艘歪歪扭扭的船,船帆上写"我的船",旁边歪歪斜斜记着行字:"今日潮退时,见三只小蟹排队走,像极了子安兄妹和我。"
正笑着,院门外传来汽车喇叭响。林墨抱着个鼓鼓的帆布包走进来,身后跟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眼睛亮得像当年码头的浪珠。"这是我闺女念念,"林墨把包往石桌上一放,拉链拉开,露出个缠着蓝布的木匣子,"上次电话里说你们翻出时间胶囊,我特意把这宝贝带来了。"
木匣打开时,子安和语汐都愣了。里面是个旧座钟,钟面不是数字,是用贝壳拼的星图——海引星嵌着颗小小的珍珠,正是当年他们埋胶囊时,语汐塞进去的那颗淡水珠。"当年你爸教我们认星,我总记不住海引星的位置,"林墨挠挠头,"后来自己琢磨着做了这钟,贝壳摆的星图会跟着季节转,就像真星星似的。"
念念凑到钟前,小手指着珍珠:"爸爸说这是'活星星',夜里会发光。"语汐把钟拿到窗下,阳光透过贝壳,在墙上投出细碎的光斑,真像星星落了满地。孩子突然拽子安的衣角:"爸爸,姑姑的本子里有片草,和我昨天在海边捡的一样!"
众人围过来看,语汐的笔记本里夹着片海苔草,叶片上有三排细密的小孔——正是当年子安数过的"19根绒毛"那只小螃蟹爬过的草。念念从口袋里掏出片新鲜的,竟也是三排孔,连孔的间距都分毫不差。"这草叫'记时草',"子安笑着摸她的头,"每长一节就多一排孔,比手机日历准。"
傍晚时妈妈从厨房出来,手里端着盘文蛤,壳上还沾着细沙。"按林墨抄的'脉冲星食谱'做的,"她把盘子放在石桌上,见三个孩子围着座钟看,突然说,"当年你们埋胶囊时,我偷偷在底下埋了瓶海水。"
众人跟着妈妈到院角老槐树下,铁锹挖了没两下就碰着个玻璃罐。罐里的海水早干了,罐底却结着层白花花的盐,像撒了把碎星子。"这盐结的纹,和太爷爷星图上的银河一个样,"妈妈用手指抹了点盐,"你们看,日子不管过多久,该记着的,总会自己留下记号。"
夜里林墨提议去码头。车停在老地方,一行人沿着沙滩走,没带手机,只林墨揣了个手电筒,光柱扫过礁石时,突然照见只小螃蟹横着爬,螯足上的绒毛在光里闪。"19根!"子安的孩子和念念异口同声喊,两个小家伙蹲下来数,数到最后都笑了——真的是19根,和当年那只一模一样。
语汐掏出随身带的小本子画,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竟和多年前在老宅记笔记时一个动静。子安蹲在旁边看,见她把螃蟹爬行的轨迹画得弯弯的,突然想起爸爸当年说的话:"有用的不是机器,是肯下功夫记东西的心。"
回到老宅时己近半夜。妈妈留林墨父女住下,把客房收拾出来,床上铺着太奶奶织的蓝布床单,上面绣着海浪纹,浪尖的弧度正是海引星的角度。念念躺在床上翻林墨带来的木匣,除了座钟,里面还有本泛黄的相册——第一页是三个少年蹲在沙滩埋胶囊的照片,是当年爸爸偷偷拍的,照片里子安正把硅藻标本往铁盒里放,语汐捏着贝壳摆星图,林墨举着自己的画册笑,背景里的老槐树落着叶,像撒了把金粉。
"姑姑那时候扎两个小辫子,"念念指着照片笑,"和我妈妈现在的辫子一样。"语汐坐在床边,摸着照片里自己的辫子,突然想起那天埋完胶囊,林墨说要把画册留着,等以后开船带他们出海看真珊瑚。如今林墨真成了船长,去年还真带他们去了西沙,看了满海会发光的珊瑚,比她画里的还暖。
第二天一早,子安的孩子和念念要去沙滩捡贝壳。子安和语汐陪着去,林墨跟在后面,手里拿着那本旧相册。潮刚退,沙滩上留着密密麻麻的小脚印,有螃蟹的,有海鸥的,还有孩子们跑出来的歪扭脚印。念念捡了个扇形贝壳,内侧的生长纹清清楚楚,她数了数,正好12条——正是她的岁数。
"这是天然的生日蛋糕,"语汐笑着说,"每条纹都是一岁。"孩子也捡了个贝壳,递给子安:"爸爸,这个有19条纹,和小螃蟹的绒毛一样!"子安接过来,见贝壳上的纹弯弯曲曲,像极了当年他在笔记本里画的洋流图,红笔标着的漩涡角度,正嵌在两条纹中间。
回到家时,妈妈和林墨正坐在院子里说话。妈妈手里拿着太爷爷的星图手册,指着某页给林墨看——那页画着艘小船,船旁写着"今日见三小蟹,螯足绒毛十九,似星轨",正是太爷爷当年的日志,原来当年太爷爷也见过这样的小螃蟹。
"你太爷爷那会儿总说,海是有记性的,"妈妈合上册子,"你记着它,它就记着你。"林墨点头,掏出手机给妈妈看他船桥上的导航仪,屏幕旁边贴着张便签,是语汐画的浪痕素描,"有这便签在,导航仪就算错了,我也能找着路。"
子安把孩子们捡的贝壳摆在石桌上,摆成当年埋胶囊时的星图形状。12条纹的贝壳是海引星,19条纹的是脉冲星,还有个带着海螺印的贝壳,正好是当年他捡的那块石头上的印子。阳光落在贝壳上,反射出细碎的光,像满桌的星星。
"该再埋个时间胶囊了,"语汐突然说,"把现在的贝壳、照片、孩子们的画都放进去,等十年后再挖出来。"林墨拍手赞成:"就埋在老地方,老槐树下。"妈妈笑着进屋拿铁盒,还是当年那个铁盒,锈迹又多了几道,像太爷爷星图上的笔迹,越旧越有味道。
孩子们忙着往铁盒里放东西。念念放了自己捡的12条纹贝壳,子安的孩子放了19条纹的贝壳,还放了片刚捡的海苔草,和语汐笔记本里的那片一模一样。子安放了张西沙珊瑚的照片,语汐放了张三个家庭的全家福,林墨放了他船桥上的便签纸,上面还沾着点海水渍。
埋铁盒时,三个大人蹲在地上,孩子们趴在旁边看,像极了十年前的光景。只是如今三个少年成了大人,身边多了小小的身影,老槐树还在,落着叶,像撒了把金粉。子安把铁盒放进坑里,突然想起那天埋胶囊时,爸爸说的话:"这些东西不用电,却亮堂堂、暖烘烘的,能照很久很久。"
填完土,林墨在上面放了块带海螺印的石头,正是当年那块。孩子们围着石头跳,喊着"十年后再来挖",声音脆生生的,和当年他们的声音一样。妈妈站在院门口笑,手里拿着太奶奶的顶针,顶针上的小孔在阳光下闪,像星星。
夕阳西下时,林墨带着念念要走了。子安和语汐送他们到码头,林墨的船就停在泊位上,船身漆着蓝色,像太爷爷星图手册的封面。"明年开春带你们出海,"林墨站在船头喊,"去看会开花的海藻!"
船开远了,孩子们还在挥手。子安牵着孩子的手,语汐站在旁边,手里捏着片海苔草。风从海面吹过来,带着咸湿的气,和很多年前一样。远处的船鸣了声,像太爷爷当年的船鸣,孩子突然说:"爸爸,船走的路线,像姑姑画的螃蟹轨迹!"
子安抬头看,船影在海面上歪歪扭扭,真像语汐画里的小螃蟹。语汐笑着说:"是呢,不管走多远,总会跟着星轨走。"
回到老宅,妈妈正把今天埋铁盒的事记在本子上,旁边画了个小小的铁盒,上面摆着块带海螺印的石头。子安凑过去看,见妈妈写着"今日埋新盒,内有贝壳十二、十九,珊瑚照,全家福,便签纸,海苔草,皆暖物",字迹温柔,像太奶奶缝衣服时的棉线,软乎乎的。
夜里,子安的孩子抱着19条纹的贝壳睡了,贝壳放在枕边,像颗会发光的星星。子安和语汐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海引星,星星在云里忽隐忽现,像太奶奶铁盒底的刻痕。
"你说十年后挖出来,孩子们会是什么样?"语汐轻声问。
子安笑了:"不管什么样,他们总会记得今天埋铁盒的事,记得小螃蟹有19根绒毛,记得贝壳上的纹是日历,记得海是有记性的。"
风轻轻吹过,老槐树的叶子沙沙响,和当年他们在老宅记笔记时一样,软乎乎的,暖烘烘的。远处的海面闪着光,像撒了把星星,那是林墨的船,正跟着海引星的方向走,船尾的浪花像条银线,把今天的日子和十年后的日子连在了一起,不用电,却亮堂堂的,能照很久很久。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双胎二怪奇,奇趣记(http://www.220book.com/book/S2F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