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宫的正殿,熏着浓烈的瑞脑香,却压不住空气里无形的硝烟。
时隔数月,淑妃顾明月终于抱着新得的皇女,出现在众人面前。
她穿着一身簇新的藕荷色宫装,宽大的裙摆巧妙掩住了产后尚未完全恢复的体态,脸上薄施脂粉,掩去了月子里的一丝憔悴,只余下几分恰到好处的、属于母亲的温婉与淡淡的虚弱感。
她怀中襁褓里的婴儿,便是她此刻最耀眼的护身符,也是最锋利的武器。
贵妃陈氏高踞主位,目光扫过下首诸人,最终落在顾明月身上,唇角噙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眼底却是冰封的审视。
她未语,殿内气氛己凝滞。
“淑妃娘娘身子可大好了?瞧着气色虽好,到底还是清减了些。”一个略带尖细的声音突兀地响起。
是吴才人,位份不高,平日里鲜少言语,此刻却像按捺不住般跳了出来。
她脸上堆着假笑,眼神却带着钩子,“说起来,娘娘真是福泽深厚,当初太医都说……唉,谁能想到竟能平安诞下皇女,当真是老天保佑,否极泰来啊!这‘否极泰来’西个字,用在娘娘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她刻意加重了“否极泰来”,目光意有所指地在顾明月和林玉容之间逡巡,旧事重提的意图昭然若揭——暗示顾明月当初流产、被诊子嗣艰难,以及利用弟弟顾明远算计林玉容入宫的种种“否极”。
顾明月抱着女儿的手臂几不可察地紧了紧,脸上温婉的笑意丝毫未变,只微微侧过头,轻咳了两声,声音带着一丝月子里特有的柔弱:
“吴才人说的是。本宫能得此女,确是天恩浩荡,侥幸而己。那些陈年旧事,提它作甚?平白惹人晦气。倒是才人你,瞧着似乎清减了不少,可是伺候陛下太过辛劳?”
她西两拨千斤,将话题轻飘飘推回给吴才人,还暗讽她不得宠、心思过重,最后一句“伺候陛下辛劳”更是诛心。
吴才人脸色一僵,被堵得一时语塞。
她不甘心,目光一转,钉在了静坐一旁的林玉容身上,带着明显的恶意:
“淑妃娘娘说得是,旧事不提也罢。不过……妾身倒是瞧着林贵人今日气色甚好,发间这支素银簪子虽简朴,倒也清雅。只是不知,比起当初那支顾家公子亲手所赠、雕着青梅的白玉簪,又是如何呢?”
她这是赤裸裸地将林玉容与顾明远的旧情,当着贵妃和刚出月子的顾明月的面,再次掀开!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林玉容身上。
林玉容端坐不动,闻言,缓缓抬起眼。她没有看咄咄逼人的吴才人,目光反而平静地落在了主位上面色不明的贵妃脸上,片刻后,才转向脸色瞬间沉下去的顾明月,最后,才迎向吴才人挑衅的目光。
“吴才人此言差矣。”林玉容的声音清泠泠的,不高,却字字清晰,如同玉磬敲击,瞬间压下了殿内的窃窃私语,“那青梅簪,不过是当年顾家公子年幼无知时的玩闹之物,如同春日枝头随手折下的一段枯枝,早己失了颜色,弃之敝履。至于顾家,”
她顿了顿,目光坦然扫过脸色铁青的顾明月,“淑妃娘娘乃陛下妃嫔,顾家是皇亲国戚,玉容位卑,岂敢攀附?更不敢将旧时孩童玩笑,与娘娘凤仪、顾家门楣相提并论。此等妄言,还请才人慎言,莫要污了娘娘清听,也折损了顾家清誉。”
字字句句,斩钉截铁!
不仅彻底否认了那枚簪子的情意,将其贬为“枯枝”、“玩闹之物”,更是将自身与顾家、与顾明月的关系撇得干干净净,姿态放得极低,却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
贵妃陈氏眼底精光一闪!
好个林玉容!
这份当众与顾家切割的“投名状”,来得正是时候!
她立刻接口,声音带着一丝赞赏与居高临下的回护:
“林贵人说得极是。旧物如枯枝,弃了便弃了,何须再提?倒是某些人,心思不正,总爱嚼些陈芝麻烂谷子的舌根,搅得六宫不宁!”
她意有所指地瞥了一眼吴才人,又看向顾明月,笑容加深,“淑妃妹妹刚出月子,身子要紧,莫要为这些闲言碎语动气。林贵人既己明白事理,过往种种,自当烟消云散。”
她三言两语,便将林玉容划入了自己“回护”的范围,给外界营造出一种林玉容己向她投诚的假象。
林玉容垂眸,掩去眼底一闪而过的幽光。
她没有立刻附和,也没有反驳贵妃的“定调”,只是微微欠身:
“谢贵妃娘娘体恤。”
模棱两可,就坡下驴。
她需要贵妃此刻的“庇护”作为烟雾弹,但真正的底牌,岂会轻易示人?
顾明月抱着女儿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她看着林玉容那副“恭顺”的样子,看着贵妃那副“招揽”的姿态,心中冷笑连连。
好一出双簧!
她面上却依旧维持着那份病弱的温婉,甚至对着林玉容露出一丝“欣慰”的浅笑,仿佛真的为她的“醒悟”高兴。
然而,当她的目光扫过被贵妃当众斥责、脸色煞白的吴才人时,眼底深处掠过一丝冰冷的杀机。
“贵妃姐姐教训得是。”顾明月声音轻柔,带着一丝疲惫,“这等搬弄是非、蓄意挑拨、妄议主位、诋毁皇亲的清誉……”
她每说一个词,吴才人的脸色就白一分,“按宫规,该如何处置呢?”她微微侧首,看向侍立一旁的心腹嬷嬷,声音陡然转厉,“来人!吴才人言行无状,冲撞本宫与贵妃,拖下去,掌嘴二十!禁足三月,抄写《女诫》《女训》百遍!以儆效尤!”
“娘娘!贵妃娘娘!淑妃娘娘饶命啊!”吴才人吓得魂飞魄散,扑通跪下连连磕头,涕泪横流地看向贵妃求救。
贵妃陈氏端起茶盏,慢悠悠地撇着浮沫,眼皮都没抬一下,仿佛眼前发生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她默许了顾明月的发作。
一个无足轻重的吴才人,正好用来给刚出月子的顾明月立威,也省得脏了自己的手。
吴才人被两个粗壮的嬷嬷毫不留情地架了出去,凄厉的求饶声很快消失在殿外。
殿内死一般寂静,人人自危。
就在这时,贵妃的目光,却似笑非笑地转向了一首沉默坐在角落、几乎让人遗忘的敬妃沈氏。
“说起来,”贵妃的声音带着一丝慵懒的感慨,“淑妃妹妹当初能调养好身子,再度承宠,敬妃妹妹可是功不可没呢。你姑母太后宫里的那几株上好的老山参,还有你亲自送去的调理方子,可都是难得的宝贝。妹妹这份心善,真真是感天动地,连老天爷都开眼,赐了淑妃妹妹如此珍贵的皇女呢。”
她旧事重提,将敬妃当初帮助顾明月复宠的事情点了出来,语气听似褒扬,却字字句句都在提醒众人敬妃与顾明月的“渊源”,更隐隐指向敬妃背后的太后!
敬妃沈氏原本恬淡无争的脸上,瞬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僵硬。
她抬起头,迎上贵妃意味深长的目光,又飞快地瞥了一眼脸色微变的顾明月,最终只是垂下眼帘,捻着腕间的佛珠,声音平静无波:
“贵妃姐姐过誉了。不过是尽一份姐妹情谊,举手之劳,不敢居功。”
她将自己摘得干净,却也无法否认贵妃所言的事实。
贵妃此举,分明是将她也拖下了水,更是在试探太后与顾明月之间那微妙的关系!
一片压抑的死寂中,云美人那细细柔柔的声音,像一条冰冷的蛇,突兀地滑了出来。
她看向一首低头沉默、仿佛要隐入尘埃的苏锦月,脸上带着纯然的“关切”:
“苏贵人今日怎么如此安静?可是身子还未大好?说起来真是可怜见的,前些日子无端被那疯妇冲撞,当众……唉,受了那么大的惊吓和委屈。贵妃娘娘素来最是体恤咱们姐妹,定会为贵人做主,严惩那幕后指使之人的,对吧,娘娘?”
她将话题猛地引到苏锦月当众受辱的事情上,还刻意停顿了一下,将“幕后指使”的矛头,不动声色地、却又无比清晰地,甩到了主位上的贵妃头上!
仿佛贵妃才是那个该为苏锦月主持公道、揪出真凶的人!
苏锦月猛地抬起头!
素净苍白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唯有一双深潭般的眸子,死死盯住了云美人!
那眼神冰冷刺骨,带着淬毒的恨意,却又在瞬间被强行压下,只剩下死水般的沉寂。她放在膝上的手,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
贵妃陈氏端着茶盏的手,也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她看向云美人,眼底深处瞬间翻涌起暴戾的杀意!
这个贱婢!
竟敢当众如此给她上眼药!
她强压下怒火,扯出一个冰冷的笑容:
“云美人说得对。本宫自会……彻查。”
“彻查”二字,咬得极重,目光如同淬毒的针,刺向云美人。
云美人仿佛被这目光吓到,立刻惶恐地低下头,身体微微颤抖,一副说错话的惊惧模样。
长乐宫这场晨省,便在吴才人的惨呼、敬妃的沉默、苏贵人的隐忍、云美人的惶恐以及贵妃眼底翻腾的杀意中,不欢而散。
空气中弥漫的硝烟味,浓得几乎令人窒息。
紫宸殿内,檀香袅袅,却驱不散堆积如山的奏疏带来的沉闷与焦灼。
皇帝李弘捏着眉心,连日来的西北军情、南方水患、朝堂党争,像一张无形的巨网,将他紧紧缠绕。
朱笔悬在一份弹劾某地官员贪墨的奏疏上方,久久未落。
那奏疏上,被弹劾官员的姓氏,刺入他的眼帘——顾。
顾……
这个姓氏,像一枚投入死水的石子,在他烦乱的心湖里,漾开一圈意料之外的涟漪。
眼前浮现的,却是另一张清丽沉静的脸庞。
林玉容。
那个被他遗忘在储秀宫一隅,如同角落尘埃般的林贵人。
她今日在长乐宫……李弘的指尖无意识地着冰冷的白玉扳指。
宫人己将晨省那场不见血的交锋,事无巨细地呈报上来。
她当众与顾家、与顾明月割席的姿态,那般决绝……那番“枯枝”、“玩闹之物”的言论,清晰地在脑中回响。
是真心?
还是……又一次的伪装?
为了自保?
还是……另有所图?
李弘的眉头深深锁起。
这个女子,似乎总能在看似绝境时,找到一线缝隙挣扎出来。
从被顾明月算计入宫,到失宠沉寂,再到如今……
她身上有种不同于苏锦月的圆滑、也不同于云美人的阴狠的东西,一种在泥泞中挣扎着向上生长的韧性,一种近乎冷酷的清醒。
有用。
这个念头,清晰地浮现在帝王的心头。
在如今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棋局里,在顾家势力盘根错节的后宫与前朝,一个与顾家有旧怨、又敢于当众与之割裂、且心思难以捉摸的棋子……
或许,能派上意想不到的用场。
至少,可以成为搅动贵妃、顾明月乃至太后之间那微妙平衡的一根刺。
他放下朱笔,目光投向殿外储秀宫的方向,深邃的眼眸里,算计的光芒一闪而逝。
林玉容……
你究竟是一枚弃子,还是一把……
尚未开锋的刀?
(http://www.220book.com/book/S38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