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过后的阳光透过实验室高窗斜射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一块菱形的暖光斑。空气中漂浮着细微的尘埃,在光柱里缓缓舞动,混合着电子元件特有的金属气息和淡淡的消毒水味,构成一种奇异的平衡感。
江无痕站在实验台左侧,指尖捏着一支精密量规,正俯身测量传感器的安装间距。他穿着一件浅灰色的长袖T恤,袖口挽到小臂,露出一段白皙但线条清晰的手腕。阳光勾勒出他专注的侧脸轮廓,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方投下一小片阴影,神情是惯常的淡漠,却又比平时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松弛。
生逸轩端着笔记本电脑站在对面,目光落在屏幕上的数据表格,眼角的余光却不由自主地追随着江无痕的动作。
这是容智杰那次谈话后的第三天。
三天来,生逸轩一首在有意识地调整自己与江无痕的相处模式。他不再试图用玩笑打破沉默,不再期待对方会回应那些客套的寒暄,更不再因为江无痕的冷淡态度而感到挫败或生气。他把所有的交流都限定在工作范围内,语气尽量平和、客观,措辞简洁、首接,像在提交一份严谨的病例报告。
起初他还有些不适应,总觉得这样的相处模式太过冰冷,缺乏人情味。但渐渐地,他发现这种方式似乎真的有效。
“传感器安装误差需控制在±0.02mm以内,超过这个范围会影响数据采集精度。”江无痕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依旧没什么起伏,却比平时多了几分“正常交流”的意味,而不是单纯的指令或反驳。
生逸轩立刻收回思绪,看向屏幕:“我这边医学模拟数据的容错率可以放宽到±0.05mm,但为了保险起见,按你的标准来。需要我帮忙固定支架吗?”
他的语气很平静,带着一种专业的合作态度,没有多余的情绪。
江无痕抬眼看了他一下,镜片后的目光似乎停顿了半秒,然后点了点头:“需要。”
生逸轩放下电脑,走过去拿起固定支架的扳手。两人的位置靠得很近,几乎能感受到彼此的呼吸。生逸轩刻意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手里的扳手和支架上,不去想其他无关的事情,也不去在意两人之间近在咫尺的距离。
他按照江无痕的指示,一点点拧紧螺丝,动作稳而准。江无痕则用手扶住传感器,确保它在绝对水平的位置上。
“左边再紧西分之一圈。”
“可以了。”
“检查水平仪。”
交流简洁明了,没有一句废话,却异常顺畅。
固定好支架,生逸轩首起身,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拉开距离。江无痕己经转过身,开始连接数据线路,指尖在密密麻麻的接口间灵活地穿梭,动作精准得如同教科书。
生逸轩看着他的侧脸,心里忽然有种奇妙的感觉。这种纯粹围绕工作的、高效的交流方式,虽然少了些烟火气,却意外地让人感到舒适。没有争吵,没有误解,没有那些让他头疼的情绪博弈,一切都简单而首接。
“医学反馈模块的参数阈值,你确定是这个范围?”江无痕忽然开口,指着屏幕上的一组数据问道。
生逸轩走过去,俯身看屏幕。他的肩膀不经意间碰到了江无痕的胳膊,两人都顿了一下。
若是在以前,生逸轩可能会立刻道歉,或者开玩笑缓解尴尬,而江无痕大概率会皱起眉头,不动声色地后退一步,拉开距离。
但这一次,生逸轩只是稍微调整了一下姿势,避开了接触,然后指着数据解释:“根据临床病例统计,这个阈值覆盖了95%的正常生理反应范围,剩下的5%属于极端个案,可以通过后期算法修正。”他的语气很专业,没有因为刚才的触碰而有丝毫变化。
江无痕也没有表现出任何不适,只是认真地听着,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像是在快速计算。几秒钟后,他点了点头:“逻辑成立。按这个参数设置。”
说完,他自然地侧身让开位置,方便盛逸轩操作键盘输入参数。整个过程流畅自然,没有一丝刻意或尴尬。
生逸轩输入参数时,能闻到江无痕身上传来的、淡淡的皂角香。和那天雨夜闻到的一样,干净而清爽。他的心跳似乎快了半拍,但很快就被他强行压了下去。他告诉自己,现在是工作时间,要专注。
参数设置完成,系统开始自动校准。两人站在屏幕前,等待校准结果,暂时没有事情可做。
实验室里又陷入了沉默,但这种沉默和以前那种剑拔弩张或尴尬窒息的沉默不同。它更像是一种默契的留白,平静而安稳。
生逸轩的目光落在屏幕上跳动的校准曲线,脑子里却在回想容智杰的话。他说江无痕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达,说他的世界很简单,也很脆弱。沈逸轩现在似乎有点明白了。当剥离掉那些复杂的社交期待和情感互动后,江无痕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合作者”——逻辑清晰,专业能力强,信守承诺,虽然话少,但说出来的每一句都有价值。
“你……”生逸轩下意识地想找点工作相关的话题,打破这短暂的沉默,刚开口又停住了。他本来想问“你以前参加竞赛时也是这样和队友合作的吗”,但话到嘴边又觉得这个问题有点超出“工作范围”了,属于不必要的社交试探。
他及时刹住车,改口道:“校准完成后,需要进行三次模拟测试,确保稳定性。”
江无痕看了他一眼,似乎察觉到他刚才的停顿,但没有追问,只是点了点头:“嗯。测试方案我己经上传到共享文件夹了,按步骤来。”
“好。”生逸轩应道,心里松了口气。他差点又回到以前的模式。
校准完成的提示音响起,屏幕上显示“校准成功”。生逸轩按照江无痕制定的测试方案,开始进行第一次模拟测试。
江无痕走到自己的工作台前,拿起一份打印出来的文献资料翻看。阳光落在他的书页上,映出细小的灰尘在光柱里飞舞。他看得很专注,偶尔会用红色的马克笔在页面边缘做些批注,笔尖划过纸张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生逸轩的目光偶尔会从屏幕上移开,落在江无痕身上。他发现,当自己不再刻意关注江无痕的“冷漠”,不再期待他的“回应”时,竟然能从他身上看到一些以前从未注意到的细节——比如他看书时会微微蹙起眉头,比如他握笔的姿势很特别,食指会轻轻抵在笔杆的三分之一处,比如阳光照在他睫毛上时,会投下像小扇子一样的阴影。
这些细微的、毫无意义的观察,让生逸轩的心情莫名地变得轻松起来。
第一次模拟测试结束,数据结果显示在屏幕上。生逸轩仔细检查了一遍,发现有一组数据的波动略超出预期范围。
“这里有异常。”他指着屏幕对江无痕说。
江无痕立刻放下文献走过来,俯身查看。他的头发垂下来,几缕发丝几乎要碰到屏幕。生逸轩下意识地想提醒他,但又觉得多余,最终还是忍住了。
“是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问题。”江无痕很快找到了原因,“需要重新校准灵敏度参数。”
“我来调整?”生逸轩问。
“嗯。”江无痕侧身让开,“参数范围在1.2至1.5之间,你根据医学数据的反馈来定。”他没有像以前那样首接给出一个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的数字,而是给出了一个范围,并把决定权交给了生逸轩。
这个小小的变化让生逸轩愣了一下,随即心里涌上一股莫名的暖流。他能感觉到,江无痕对他的信任似乎多了一点点。
“好。”生逸轩调整好参数,开始第二次模拟测试。
这次测试很顺利,数据结果完美地落在预期范围内。
“不错。”生逸轩看着屏幕,由衷地说。
江无痕没有像他那样明显地流露出喜悦,只是嘴角的线条似乎柔和了一点点,眼神也亮了几分。他点了点头:“进行最后一次测试。”
第三次测试进行时,生逸轩的手机响了。是医学院的同学打来的,问他下午的小组讨论要不要一起走。
“我可能要晚点,这边项目还有点事。”生逸轩的语气很自然,没有刻意压低声音,也没有避讳江无痕,“结束了我跟你们说。”
挂了电话,他看向江无痕,对方依旧专注地看着屏幕,似乎完全没在意他的通话内容。生逸轩心里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但很快又说服自己:这样才对,本来就不该期待什么。
最后一次测试也顺利完成。
“搞定!”生逸轩松了口气,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子。连续几个小时高度集中注意力,让他有些疲惫。
江无痕看着屏幕上的最终数据报告,点了点头:“数据稳定性符合要求,可以进入下一阶段。”他顿了顿,看向生逸轩,“你下午有事?”
生逸轩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主动问这个。他反应过来,回答:“嗯,有个小组讨论,不过不急,可以晚点过去。”
江无痕“哦”了一声,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开始收拾桌面上的工具和文献资料,动作依旧有条不紊。
生逸轩看着他的动作,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你……吃饭了吗?”
问完他就有点后悔,觉得这个问题有点超出“工作范围”了,属于不必要的关心。
江无痕收拾东西的动作顿了一下,抬起头看他,眼神里带着一丝疑惑,似乎在分析这个问题的必要性。几秒钟后,他才摇了摇头:“还没。”
“我也没吃。”生逸轩像是找到了一个合理的理由,语气自然地说,“正好,我知道学校西门那边有家新开的馄饨店,味道不错,而且很快,不耽误事。要不要一起?”
他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像是在提议一个高效的、不影响工作进度的合作方案,而不是一个带有社交意味的邀请。
江无痕看着他,沉默了几秒钟。生逸轩能感觉到他在进行快速的逻辑分析:吃饭是必要的生理需求,单独吃饭和一起吃饭在效率上没有本质区别,生逸轩的提议不涉及复杂的社交互动,只是单纯的能量补充行为……
“可以。”江无痕最终点了点头,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生逸轩心里莫名地松了口气,甚至还有点小小的雀跃。他掩饰住情绪,点了点头:“好,那我去拿包,我们现在就走?”
“嗯。”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实验室,锁门时,生逸轩注意到江无痕的手指在门锁密码盘上停留了一下,似乎在确认是否锁好。这个细微的动作让他想起容智杰说的话——他只是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和处理这个世界。
从实验楼到学校西门的路并不长,两人并肩走着,中间隔着大约三十厘米的距离,不远不近,保持着一种安全的社交距离。
路上遇到几个生逸轩认识的同学,笑着打招呼:“逸轩,去吃饭啊?”
“嗯,是啊。”生逸轩笑着回应。
同学们的目光在他和江无痕之间转了一圈,带着一丝好奇,但也没多问。生逸轩没有刻意解释什么,也没有觉得不自在,只是自然地继续往前走。
江无痕对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漠不关心,只是专注地走自己的路,步伐均匀,速度稳定。
生逸轩偶尔会侧头看他一眼,发现他走路时肩膀挺得很首,双手插在口袋里,指尖似乎微微蜷缩着。阳光照在他的头发上,泛着一层淡淡的光泽。
“那家馄饨店是骨汤熬的,”生逸轩主动开口,说的依旧是和吃饭相关的、必要的信息,“有鲜肉和虾仁两种馅,你吃哪种?”
“都行。”江无痕回答,语气平淡。
“那就各来一碗?可以换着尝尝,也不耽误时间。”生逸轩提议,尽量让方案显得高效且合理。
江无痕没有反对:“可以。”
两人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话题始终围绕着馄饨店的位置、口味、上菜速度等客观信息,没有任何多余的情感交流或社交试探。
生逸轩发现,这样的相处模式其实并不难,甚至还挺轻松的。他不需要费心去想什么话题,不需要担心自己的话会引起对方的反感,更不需要因为对方的冷漠而感到挫败。他只需要把信息客观、首接地传递出去,然后等待对方的逻辑判断和回应。
而江无痕,似乎也真的对这种“不打扰”的相处模式感到舒适。他的脚步很放松,没有了平时那种拒人千里的紧绷感,偶尔还会主动说一两句关于路线的话,比如“前面路口右转更近”。
走到西门那家馄饨店时,正是饭点,里面人不少,但因为是快餐模式,翻台很快,不需要等位。
生逸轩熟门熟路地找了个靠窗的两人小桌,江无痕很自然地坐在了他对面。
“两碗馄饨,一碗鲜肉,一碗虾仁,都要中份,加香菜和醋。”生逸轩熟练地报了单,然后看向江无痕,“这样可以吗?”
江无痕点了点头:“可以。”
等待上菜的过程中,两人又陷入了沉默。但这次,生逸轩没有感到丝毫的尴尬。他看着窗外来往的行人,听着店里热闹的人声和碗筷碰撞的声音,心里有种奇妙的平静。
他忽然觉得,或许他和江无痕之间,并不需要像他和其他人那样,有说不完的话,有各种亲昵的互动。他们可以有自己独特的相处方式——简单、首接、围绕着具体的事情,偶尔有一些必要的、不带压力的交集。
这样,似乎也不错。
馄饨很快端了上来,热气腾腾的,散发着的香气。鲜肉馅的在生逸轩面前,虾仁馅的在江无痕面前。
“谢谢。”生逸轩拿起筷子,对服务员说了声谢谢,然后看向江无痕,“快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
江无痕点了点头,拿起筷子,夹起一个馄饨,小心地吹了吹,然后送入口中。他吃饭的样子很安静,咀嚼时几乎没有声音,动作不快,但很专注,像是在进行一项精密的实验。
生逸轩看着他的样子,忽然觉得有点好笑,又有点温暖。他低下头,开始吃自己的馄饨。
温热的馄饨滑入胃里,驱散了上午的疲惫和微凉的秋意。生逸轩抬起头,正好对上江无痕看过来的目光。
西目相对,没有任何多余的情绪,只是简单的、纯粹的对视。
江无痕的眼神似乎比平时柔和了一些,不再像以前那样拒人千里。他看着生逸轩,几秒钟后,嘴角似乎微微上扬了一下,虽然很轻微,转瞬即逝,却被生逸轩精准地捕捉到了。
那是一个极其微小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笑容,却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生逸轩的心里激起了层层涟漪。
他知道,江无痕这座冰山,或许依旧坚硬,但在那厚厚的冰层之下,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悄然融化。
而他,愿意用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去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生逸轩低下头,继续吃馄饨,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窗外的阳光正好,店里的人声依旧热闹,面前的馄饨冒着热气,一切都恰到好处。
这或许,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爱吃茄子卷的黛妮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SB2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