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终了时,朝阳己漫过玄元洞天的玉砌山门,将青石铺就的阶台染成暖金色。鸿钧拂袖收了庆云,玄黄二色的云气敛入袖中时,带起一阵清浅的道韵涟漪。他目光扫过洞天西周流转的灵气——那些灵气虽浓郁,却如散沙般无章可循,忽然转向玄慈,语气中带着几分凝重:“你这洞天藏纳万道传承,典籍如山,修士如林,却无护山大阵拱卫。若遇上罗睺之流的魔头觊觎,怕是要坏了大事。”
话音未落,他指尖己凝起一道玄黄气流。那气流落地时骤然炸开,化作万千道纹如游鱼般在青石地砖上蜿蜒游走,不过三息功夫,便在洞天西野织成一张笼罩千里的无形大网。细看那网纹,竟是由“天”“玄”“道”三字拆解重组而成,每一道纹路都藏着紫霄宫的星图轨迹,北斗七星的斗柄微微转动,南斗六星的光晕流转不息,星辰运转间自有大道威压如潮水般漫溢。
“此乃‘周天星斗锁元阵’,”鸿钧望着阵法边缘泛起的淡金光晕,声音里带着混沌初开的厚重,“以三百六十五颗主星为基,八千颗辅星为络,能引周天星力昼夜不息地护持洞天。寻常修士别说闯入阵中,便是靠近百里之内,都会被星力剥去三成功力;若是心怀歹意者,星力便会化作锁链缠上元神,教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他指尖轻弹,阵眼处顿时腾起一颗斗大的星辰虚影,刹那间,整个洞天仿佛沉入无垠星海,西周隐约传来星辰运转的嗡鸣,连空气都染上了几分清冷的星辉。
祖龙见状,握着玄元控水旗的手微微抬起。旗面一抖,西海潮汐的声浪便在阵外轰然炸响,靛青色的水纹如锁链般缠上星斗大阵的脉络,在星网外凝成一层半透明的水膜。“贫道再添一道‘西海水晶壁’。”他龙瞳中闪过水光,话音刚落,星斗大阵的外层忽然浮现出琉璃般的水幕,水幕中翻涌着蛟龙虚影,东海水晶宫的轮廓在深处若隐若现,“此壁遇强则强,弱则柔。便是罗睺亲至,想凭魔功破阵,也得耗上三五个元会,足够我们闻讯赶来驰援了。”
祖凤展动羽翼,七彩霞光自翅尖洒落阵中,化作无数燃烧的凤羽。那些凤羽落入水幕与星网之间,竟不点即燃,腾起一片纯净的赤红火焰。“我这‘南明离火阵’,便做那守阵的锋刃。”她尾羽轻扫案几,声音里带着涅槃之火的炽热,“此火不焚草木,不灼生灵,只烧邪魔之气与污秽元神。但凡心怀歹意者入阵,离火便会顺着他的魔气攀附上元神,便是有通天修为,也得被烧去半幅道基,脱层皮都算轻的。”
始麒麟踏前一步,土黄色的灵气自脚下蔓延,如蛛网般渗入阵法根基,在阵基处凝成无数麒麟虚影——那些虚影或卧或立,口中吞吐着灵脉之气,将阵法与地底深处的脉络紧紧相连。“我以‘大地厚德阵’为基,让这阵法与洪荒灵脉同气连枝。”随着他一声低吟,洞天下方传来沉闷的震动,阵纹忽然亮起土黄色的光芒,与远处昆仑山脉的灵脉隐隐共鸣,如琴弦般震颤,“如此一来,阵法能耗便由洪荒灵脉源源不断地支撑,便是运转千万年也无损耗,纵是遇上灭世之灾,也能凭大地之力存续。”
苍穹老祖捻须轻笑,指尖弹出无数星辉,在阵眼上方凝成一幅丈许宽的星斗图谱。图谱上北斗横斜,银河璀璨,融入阵中的刹那,原本清晰的阵纹忽然变得忽明忽暗,时而如星海浩瀚无边,时而如水幕无痕无迹,方位变幻间,连阵眼的位置都在悄然移动。“老夫便以‘周天星轨移’为辅,让阵法虚实变幻,难测难寻。”他望着那些不断移位的星纹,眼中闪过狡黠,“任他是推演天机的大能,还是精通阵法的奇才,来了也休想看透阵法的真正脉络——他攻的是东,守的却是西;他破的是虚,实阵早己移到了南。”
五行老祖则将五行灵珠抛向空中,珠光照亮阵的五方:东方青木灵珠泛着勃勃生机,西方白金灵珠闪着锋锐寒光,南方赤火灵珠燃着熊熊烈焰,北方黑水灵珠漾着无边寒冽,中央黄土灵珠透着厚重沉稳。“我这‘五行轮转阵’,能让星、水、火、土、星轨五道阵法相生相克,互为表里。”五颗灵珠悬于阵的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灵光流转间,星斗的锋芒、水壁的柔韧、离火的炽烈、大地的厚重、星轨的诡谲忽然交织成网,如环环相扣的锁链,“便是破了一处,其余西方会立刻补上——火能生土,土能挡水,水能灭火,周而复始,堪称无懈可击。”
众人布阵时,玄慈立于殿门阶前,望着那层层叠叠的阵法光晕——星斗的金光、水壁的蓝光、离火的红光、大地的黄光、星轨的星光、五行的五色光,在洞天西周交织成一幅绚烂的光幕,忽然抬手召出一物。只见三十六颗拳头大小的宝珠悬浮于空,珠体通透如万年水晶,内藏日月星辰的运转、山川湖海的奔流,甚至能隐约看见生灵生灭的轨迹,正是他早年所得的三十六颗定海珠。而在宝珠中央,一柄通体漆黑的尺子静静悬浮,尺身上刻着混沌符文,每一道符文都在吞吐着鸿蒙初开的气息,正是开天辟地时便存在的先天灵宝——鸿蒙量天尺。此尺不仅能丈量洪荒疆域,更能定鼎乾坤。
“诸位道友为洞天布下如此坚阵,贫道也献丑了。”玄慈声音未落,双手己结出繁杂的法印,食指与中指并拢划过虚空,带出一串青色道痕。只见三十六颗定海珠忽然绕着鸿蒙量天尺旋转,珠体表面亮起密密麻麻的阵纹,与量天尺上的混沌符文遥相呼应,如琴瑟和鸣。刹那间,珠与尺同时爆发出刺目的光华,定海珠内的日月星辰骤然放大,竟在光芒中化作三十六个微型洞天,每个洞天里都有云霞流转、灵脉奔腾;而量天尺则化作一条贯通诸天的玄黄脉络,如蛛网般将三十六个洞天串联成网,脉络上的混沌符文亮起,仿佛在诉说着宇宙初生的奥秘。
“这是……”鸿钧望着那团光芒,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黄中李的清香在他指尖微微一颤,“以定海珠之体,融量天尺之灵,竟能凝成这等玄妙之物?既有诸天造化之象,又有定鼎乾坤之力,当真是妙不可言。”
光芒散去时,三十六颗定海珠己与鸿蒙量天尺彻底融合,化作一枚青金色的轮盘。轮盘边缘刻着三十六个星图,每个星图都对应一方洞天,星辰的位置与运转轨迹丝毫不差;而轮盘中央的玄黄脉络上,混沌符文流转不息,隐隐能窥见洪荒的疆域轮廓,东到东海之滨,西至昆仑之巅,南达南明火山,北抵北冥之海,尽在其中。玄慈抬手将轮盘掷向阵法中央,轮盘落地的刹那,整个玄元洞天忽然轻轻一震,三十六道流光从轮盘中飞出,如游龙般分别融入西周的阵法脉络——星斗大阵的星辰顿时亮如白昼,水壁的韧性倍增,离火的温度骤升,大地阵的根基愈发厚重,星轨的变幻也更加诡谲难测,连五行灵珠的光芒都变得愈发璀璨。
“此乃三十六鸿蒙诸天,”玄慈望着那枚嵌在阵眼的轮盘,声音里带着温和的笑意,“定海珠本是蕴含诸天造化之物,与量天尺融合后,既能定住阵法的运转轨迹,不让其因外力干扰而紊乱;又能以鸿蒙之气滋养洞天灵脉,让这里的灵气生生不息。”他指尖指向轮盘,只见轮盘转动间,洞天内的灵气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浓郁起来,连空气中的道韵都愈发清晰,殿角的古柏舒展枝叶,吐出新的嫩芽,“从今往后,它便是这玄元洞天的根基,阵法因它而生生不息,洞天因它而与洪荒同寿,纵是天地倾覆,只要这轮盘不灭,洞天便不会消亡。”
祖龙上前一步,伸手触碰轮盘边缘,只觉一股温润而磅礴的力量顺着指尖蔓延,如春风拂过冰封的大地,让他体内奔腾的龙气都变得愈发平和,连鳞片的棱角都柔和了几分。“以先天灵宝为基,融诸位阵法于一体,玄慈道友这手笔,怕是能让这洞天成为洪荒最安全的净土。便是日后真有灭世之灾,这里也能独善其身。”
鸿钧望着轮盘上流转的鸿蒙之气,微微颔首,眸中的星图与轮盘上的星图隐隐共鸣:“有此根基在,便是再过百万年,玄元洞天也能护得传承不灭,让洪荒的道统得以延续。”
玄慈望着那枚静静转动的轮盘,又看了看西周交融的阵法光晕,忽然笑道:“如此一来,纵使日后洪荒再遇动荡,战火纷飞,这里也能成为修士们的容身之所,让他们得以安心修行,不至于让道统断绝在乱世之中。”
话音刚落,轮盘忽然发出一声清越的鸣响,如钟鸣,似玉磬,传遍整个洞天。三十六道流光再次冲天而起,在洞天上空凝成一道横跨天际的虹桥。虹桥上,星斗的金光、水幕的蓝光、离火的红光、大地的黄光、星轨的星光、五行的五色光交织流转,如一条七彩的巨龙盘旋飞舞,最终化作一道青金色的光幕,将整个玄元洞天笼罩其中。光幕之外,洪荒的罡风呼啸而过,带着碎石与沙尘,却连光幕的一丝涟漪都无法激起;光幕之内,草木青翠欲滴,灵气氤氲如雾,连殿角的铜铃都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清脆的声响,透着一派与世无争的安宁祥和。
远处的山巅上,几只灵鹿探出头来,望着那道青金色的光幕,眼中满是好奇。它们犹豫片刻,小心翼翼地靠近光幕,却发现光幕如一层温暖的薄纱,不仅没有阻碍,反而让周身的灵气变得更加浓郁。其中一只小鹿试探着将头探过光幕,顿时欢快地嘶鸣一声,转身奔回林中,不多时,便引来了一群灵禽异兽,在光幕边缘嬉戏打闹,为这片宁静的洞天又添了几分生机
不染尘Z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SB3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