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他走向郭嘉。
郭嘉闻言焦急,连忙伸手阻拦:“华……华神医,我今天真的有急事,想先走!”
说完,他转身快步离去。
刘旭微微一笑,他从未见过这样的郭嘉,没想到郭嘉竟会害怕就医,觉得颇为有趣。
他轻声对旁边说:“典韦,替我把奉孝带回来!”
典韦应声答道:“遵命!”
随即大步向前,边走边对郭嘉说:“郭军师,我只是奉命行事,你别怨我!”
说完,他轻而易举地将郭嘉擒住,就像抓小鸡一样。
“疼!疼!”
郭嘉大喊。
典韦挠头笑道:“郭军师,我还没用力呢!你怎么这么弱!”
郭嘉无奈苦笑:“好吧,我不跑了!”
典韦放手,站在门口,嘿嘿一笑:“郭军师,请吧!”
“典韦,我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么聪明!”
郭嘉长叹一声。
随后,他带着病容走进屋内。
接着,华佗对郭嘉进行了详细的检查。
刘旭有幸亲眼目睹了华佗真正的医术,这绝非后世那些自称“华佗再世”
的庸医所能比拟。
刘旭也明白了郭嘉为何不愿就医。
华佗告诫郭嘉调养时需克制欲望,意味着他必须暂别青楼生涯,这对郭嘉而言极为不舍。
刘旭无奈之下,对典韦说道:“典韦,在奉孝调养期间,就拜托你照顾了!”
典韦闻此,眼中闪烁着兴奋。
他恭敬地向刘旭保证:“主公请放心,属下定当竭尽全力!”
“不要啊……”
郭嘉哀叹连连。
华佗指派吴普亲自为郭嘉配药煎药。
目送他们离去,刘旭笑道:“华神医,真乃神人也!”
“过奖了。
”
华佗连忙摆手回应。
“华神医,本王此次召见,意在谋求天下福祉。
”
言毕,华佗即刻行礼:“秦王请讲!”
第172章 医圣张仲景“华神医,如今民间疾苦深重,瘟疫肆虐。
本王欲借助华神医医术,以解救苍生!”
“秦王心系百姓,实乃万民之福!”
华佗苦笑回应,却又显得力不从心,“老夫年迈,收徒有限,难以广传医术。
”
刘旭微笑以对,胸有成竹。
“华神医不必忧虑,本王己有对策。
本王欲筹建医学院,请华神医出任院长,意下如何?”
“医学院?”
华佗面露好奇。
“正是!医学院仿照私塾模式,广纳贤才。
由华神医及诸位名医亲自授课……”
听刘旭一说,华佗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他起身行礼:“秦王此计,前所未有,实乃妙计。
如此,老夫的精力之困便能迎刃而解!”
刘旭轻笑:“不仅如此,医学院还能汇聚众医,共商疑难杂症。
学子间相互切磋,医术更易精进……”
“妙哉!此计大妙!”
华佗深深行礼:“若依秦王之计,大汉必将涌现众多良医,百姓之疾,也将得到更多救治。
”
刘旭点头:“正是此意。
”
实际上,他创立医学院,意在防治时疫。
欲稳坐秦王之位,必先除瘟疫于无形。
谈及瘟疫,张仲景不可不提。
张仲景,又名张机,世人尊称医圣,同为汉末杰出医者。
刘旭笑道:“华神医,可曾认识张仲景?”
华佗苦笑:“虽闻南阳张仲景大名,却无缘相见。
”
“本王欲邀张仲景出任医学院副院长,华神医以为如何?”
“此乃绝佳之选!”
华佗朗声大笑:“张机医术超群,早有耳闻!只可惜一首无缘得见!”
秦王若邀其至,吾愿共探岐黄之术!”
刘旭点头:“甚妙!吾即遣人赴南阳、长沙寻之!”
“医学院之事,吾将亲书一函,你可携函赴兖州昌邑,求鲁肃鲁子敬相助!”
言毕,华佗跪谢。
“谢秦王!老朽代汉民,感秦王大德!”
刘旭急扶:“华神医无需多礼,速起!”
随即,他挥笔成函。
华佗怀揣此函,在刘旭亲卫护送下,欣然踏上兖州之旅。
刘旭亦感心安,医学院之事初见端倪。
自此,华佗相伴,他与将士安康无虞。
他高声唤道:“唤元首来见!”
徐庶速至,拱手:“主公,有何示下?”
刘旭曰:“元首,吾欲寻张机张仲景,南阳人,曾任长沙太守。
”
徐庶领命而去。
南阳一庄,张机正埋头书写。
管家悄入,置茶欲退。
张机抬眼:“王管家,有劳。
”
管家道:“老爷日夜辛劳,老奴自当尽心。
”
张机笑:“管家伴吾二十载,不必客气。
”
管家欲言又止,张机笑:“但说无妨。
”
管家道:“老爷,弃长沙太守之位,在此编医书,岂不大材小用?”
张机大笑:“何言大材小用?吾志在医,作者“辉徳镇的郑叮叮”推荐阅读《三国:融合猛兽,我比吕布还凶残》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太守之位,不足惜!”
言及此,轻叹:“昔时瘟疫肆虐,百姓伤亡惨重。
吾誓寻良策,控瘟疫无形!”
“老爷辞太守职,生活清苦啊!”
管家言罢,张机长叹:“吾无妨,只累夫人与孩子受苦。
”
话未完,一男童蹦跳入屋,憨态可掬。
他嚷:“父亲,有人寻您。
”
张机轻抚男童头:“千儿,何人寻我?”
男童歪头思忖:“一叔叔,未言名,但赠我糕点。
”
张机笑:“那我出去看看。
”
言罢,整理桌面,向门行去。
门口立一年轻人。
张机抱拳施礼道:“我是张机,请问壮士有何事?”
年轻人回礼回应:“张先生,我家主公有一封信,想请您一读。
”
“你家主公?”
张机未接信,眉宇间透露出一丝疑惑。
“张先生,请您勿要误会我家主公的诚意。
但我己多次表明,对长沙太守一职并无兴趣。
请您代为转达。
”
言罢,张机欲转身离去。
年轻人连忙说道:“张先生误会了,我此番并非为长沙太守而来。
我家主公乃是秦王!”
“秦王?”
张机脚步一顿,转身急迫地问道,“你家主公是秦王?是当今皇上的皇兄?”
“正是!我是奉主公之命而来!”
年轻人呈上书信:“此乃主公亲笔所书。
”
张机神色激动,恭敬接过信,读罢面露狂喜。
他急切地问:“壮士,我们何时出发?”
年轻人一愣,张机忙笑道:“若壮士方便,我下午即可启程。
”
“太好了!我们下午来接张先生!”
年轻人爽朗笑道,拱手告别,离去。
张机望着年轻人的背影,激动难掩。
此时,王管家走来。
张机大笑:“王管家,快随我收拾,我们要搬家了!”
“搬家?”
王管家惊讶地问,“老爷答应做长沙太守了?”
张机一愣,随即大笑:“长沙太守何足挂齿,我们这次是要去见秦王!”
“秦王!”
王管家惊愕,随即狂喜,笑着冲进府内。
张府上下很快忙碌起来。
小男孩蹦蹦跳跳进来,不解地看着忙碌的张机,问:“父亲,你这是在做什么?”
张机大笑:“千儿,秦王亲自邀请,我们要去徐州了!”
“徐州?”
小男孩歪头问,“好玩吗?”
“徐州比这有趣多了!秦王亲自治理,怎会差!”
张机大笑。
下午,几辆马车在壮汉的护送下前往徐州。
抵达后,张机匆匆赶往州牧府。
刘旭闻听医圣张机到来,亲自迎接。
张机得知刘旭欲创立医学院,当即跪拜。
他笑道:“主公,这等造福苍生之事,我张机定要参与!”
刘旭心中暗赞,张机果然非同凡响,早年便能胜任太守。
若非他淡泊名利,否则成就不可估量。
但如今身为医圣,亦是令人敬仰。
刘旭及其部下的生命安全得到了显著提升。
张机欣然接受了医学院副院正之职,满面春风,仿佛获得了无价之宝。
刘旭心中的大石落地,将医学院事务交由鲁肃、华佗、张仲景等人打理,自己则在整体架构上做最终审核。
刘旭掌控徐州后,沿袭兖州旧制。
原以为徐州富庶,不料百姓生活艰难。
他随即命李儒开设粥铺。
不久,下邳城内多处设起了粥铺。
起初,百姓半信半疑,但有人尝试后,消息迅速传开。
关于新粥铺的消息在民间流传,人们议论纷纷。
“李大嫂,你听说了吗?”
王大娘问道。
李大嫂神思恍惚,望着冷清的米铺,苦笑回应。
王大娘见状调侃:“家里又没米了吧?”
李大嫂尴尬点头:“去年收成不佳,早就吃完了。
接下来,日子怕是要难过了。
”
她好奇地看着过往行人,询问去处。
王大娘大笑:“快去看看,前面开了粥铺!”
李大嫂闻言大喜,随即又犯愁:“可我家没钱了……”
“别担心,那粥铺是免费的!是秦王为了我们特意开设的!”
“真的吗?”
不等回答,李大嫂己拿起碗匆匆离去。
类似的场景,在各地不断上演。
百姓从各处赶来,刘旭的威望与日俱增。
对于粥铺,刘旭并未过分关注,毕竟徐州粮食充裕。
他打算推广新型稻谷。
在彭城国的一处庄园,一位身着儒衫的中年人焦急踱步。
管家进门报告准备就绪。
儒生猛然停步,眼神坚定地说:“我们不搬了!”
管家惊讶:“老爷,不是说彭城要打仗,我们要去江东避难吗?”
儒生摇头:“我担忧战乱,是因陶谦守不住徐州。
但现在秦王接管了徐州,问题迎刃而解!”
(http://www.220book.com/book/SR6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