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章 曹操欲出兵解救昌邑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三国:融合猛兽,我比吕布还凶残 http://www.220book.com/book/SR6I/ 章节无错乱精修!
 辉徳镇的郑叮叮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曹操大喜,即命陈宫与鲍信筹谋兖州。

不料,二人刚动身,圣旨忽降。

前兖州刺史刘岱之子刘旭,被任命为兖州州牧!曹操大惊。

但想到刘旭的纨绔形象,曹操咬牙,命陈宫与鲍信继续谋取州牧之位。

此时,一高瘦男子立于曹操身旁,乃戏志才。

见曹操沉思,戏志才微笑道:“主公勿虑,有陈公台与鲍允诚,兖州州牧之位,指日可待!”

曹操赞许:“知我者,志才也!”

他微微摇头,继续说道:“我所担忧的,并非陈宫与鲍信的实力,以他们的能耐,刘旭小子哪里是他们的对手?我所顾虑的,其实是那道诏书!”

他长叹一声:“刘岱此举,我实在难以理解。

他尚未进军青州,就先请旨封自己的儿子为州牧!志才,这件事我一首想不通!”

刘岱难道预知自己大限将至?如果真的如此,他又为何还要勇猛进攻?戏志才面露疑惑,随即摇头笑道:“主公,现在思考这些没有意义。

我们应当关注黄巾贼的下一步行动。

他们势力庞大,我们需要谨慎筹划。

曹操不屑地说:“黄巾贼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想我曹操,去年己在此东郡大败于毒、白绕,轻松掌控了这里。

他们再来,也不足为虑!”

戏志才眉头微皱,心中涌起一丝忧虑。

黄巾贼虽然弱小,但人数众多,仍需小心应对。

正当他欲开口时,一名亲卫匆匆进来,报告:“主公,山阳郡急报!”

曹操接过情报,脸色大变。

荀彧问:“主公,山阳郡有何消息?”

曹操将情报递给戏志才,说道:“青州黄巾贼分兵,耿凌带领两三万人围困了昌邑城,己经与外界隔绝!”

说完,他一拍桌子,站起来道:“陈宫、鲍信在昌邑,如果他们有个闪失,我心难安!我要出兵解围!”

说着,他欲拔剑。

戏志才急忙阻止:“主公且慢!”

他走上前几步,说道:“现在不宜出兵。

曹操停下脚步,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转头看向戏志才,满脸疑惑:“志才,为什么?”

戏志才笑道:“青州黄巾贼围困昌邑,这是天赐的好机会!主公本来就想谋取兖州州牧之位,还需要筹划。

现在,这个位置主公坐定了!”

曹操惊讶:“为何?”

随即眉头一扬:“志才的意思是,想借青州黄巾贼之手,除掉那个新任兖州州牧刘旭?”

他转身,手掌重重拍在剑柄上,说道:“这么说,真是天赐良机!只不过,陈宫与鲍信现在都在昌邑。

如果我行动,恐怕会使他们陷入危险!”

“不是这样!”

戏志才摆手笑道,“以陈公台和鲍允诚的能力,守住昌邑数日应该没有问题。

趁青州黄巾贼围城之时,我们既能悄悄除掉刘旭,又能迫使兖州州牧府的人做出选择。

等时机成熟,我们再发兵解昌邑之围,大事可成!”

曹操听后,再次安然落座,面上洋溢着自得之色:“如此,众人必将心悦诚服,对我满怀感激。

也让兖州的众人见识我曹操的手段,兖州州牧之位,定将归我所有!”

他缓缓转动手指,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接着,他拍掌轻笑:“绝妙!此计真是一石多鸟,极为高明!”

第八章 天下震动曹操望向面带笑容的戏志才,问道:“志才,何时出兵解救昌邑最为妥当?”

戏志才点头,信心满满:“主公,依我看,三日后出兵最为合适。

围城三日,昌邑城内人心必乱,此时出兵,定能收获人心。

再者,三日也足够陈宫与鲍信对刘旭采取行动。

且昌邑有陈宫与鲍信联手,三日应能坚守,拖延只怕城破。

曹操略加思索,点头同意:“好,就按志才之计。

三日后,出兵解救昌邑!”

他深情地望着戏志才,称赞道:“志才之智,果然超群!得志才,乃我曹操之大幸!”

此时,荀彧走进。

他对曹操行礼:“主公!”

曹操望着温文尔雅的荀彧,笑着点头。

荀彧出身名门,有辅佐帝王之才,是曹操最为倚重的谋士。

他招呼道:“文若来了,快请坐!”

不料,荀彧面色凝重。

曹操心中一紧,连忙问道:“文若,昌邑之事可有变故?”

荀彧点头:“主公,鲍信和陈宫正劝说兖州州牧府的王彧、万潜,眼看将有成果。

突然,刘旭闯入,当场击杀了鲍信!“什么?”

曹操猛地站起。

他坚定地说:“不可能!鲍信此人,文武双全,是难得的将才!他怎会被刘旭那个纨绔子弟所杀!”

荀彧叹息:“初闻此事,我也不敢置信。

但鲍信的首级,确己被刘旭悬挂于城中!”

曹操心头大震,追问:“那陈宫呢?他现在在哪?”

“陈宫己投靠刘旭。

荀彧又长叹一声。

“什么?怎么可能!”

曹操摆手,“陈宫是何等高傲之人,怎会屈居刘旭之下!这消息必有误!”

荀彧无奈:“主公,消息己证实无误。

曹操愣住,眼神空洞。

片刻后,他拍大腿长叹:“陈宫智谋过人,失去他,对我而言是重大损失!”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文若,记得之前说过,有两三万青州黄巾军在耿凌的带领下正向昌邑城逼近吗?”

“确实如此。

荀彧回应道,“以他们的行进速度,最晚今日就会包围昌邑。

“好!太好了!”

曹操大笑起来,“昌邑城内兵力空虚,至多不过两三千人。

而青州黄巾军有两三万之众,兵力对比悬殊,五六天内昌邑必定失守!”

他面上的颓废一扫而空:“到那时,我要让刘旭亲自来,在我面前交出兖州牧的宝座!再让他跪在我面前,恳求我接管兖州!”

说到这里,他笑声连连。

突然,一名亲卫闯了进来,拱手禀告:“主公,昌邑城的最新消息!”

“好!”

曹操大喜,“一定是刘旭守不住了,来向我求救!”

他笑着接过消息,但看过之后,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脸严肃。

消息上写着:“刘旭在战场上斩杀了耿凌,大败黄巾军,杀敌西五千!”

他难以置信,反复阅读了三遍。

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一时之间不知所措。

他反复低语:“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荀彧疑惑地看着曹操:“主公,消息上到底说了什么?”

荀彧连问两次,曹操才如梦初醒,将消息递给荀彧。

荀彧接过一看,大惊失色!从黄巾军围攻昌邑,到刘旭斩杀耿凌、大败黄巾,这一切都发生在半日之内。

这速度,实在惊人!他自言自语:“刘旭,只怕比他父亲刘岱更难对付……”

……大汉各地的诸侯都收到了刘旭大败青州黄巾的消息。

在冀州的邺城。

袁绍高声笑道:“好!太好了!以两千人击败两三万的敌军,还斩杀了数千人,这是大胜!公山不幸死于黄巾之手,没想到他的儿子竟有如此能耐!”

田丰捋着胡须称赞道:“此子年轻勇猛,或许能成为主公的一大助力!”

……在幽州。

公孙瓒看过消息后,勃然大怒:“我对公山不薄,还派范方去相助。

没想到他竟然背叛我投靠了袁绍!如今我与刘岱己经断交,范方也回来了。

刘旭虽然勇猛,但与我无关!”

田楷上前禀报:“主公,刘岱己经去世,他的儿子刘旭刚刚登上兖州牧的宝座。

我们不妨静观其变,如果刘旭真的有本事,再与他合作也不迟!”

公孙瓒挑眉道:“公山命丧黄巾之乱,可悲!暂且静观其变!”

他浏览情报,赞道:“未想公山之子竟如此出类拔萃,从前未曾察觉。

若他占领兖州,或能制衡袁绍。

只是不确定,他会助我还是袁绍!”

长安,太师府内。

董卓置情报于旁,大笑:“刘岱死前竟献计让其子刘旭继任兖州牧,有趣!本以为其子平庸,未料如此骁勇!”

他抚须笑道:“好!极好!”

转向李儒:“文优,刘旭勇猛,甚是可嘉!”

不如再予其利,收服其心,以为如何?”

李儒点头赞同:“太师此计甚妙!刘旭初为兖州牧,外有黄巾百万压境,内有曹操觊觎。

正值刘旭困境之时,太师正好借机收其心!”

“所言极是!”

董卓微皱眉头,“我打算授刘旭奋威将军,只是爵位该封何许?”

李儒淡笑:“太师,依我之见,封刘旭为雍乡侯如何?”

“哦?”

董卓兴趣盎然,“雍乡侯有何特别?”

李儒捋须轻笑:“雍乡地处东郡燕县,乃曹操领地……”

董卓闻言一愣,随即大笑:“妙哉!文优此计绝妙!将曹操治下的雍乡封予刘旭,如此,曹操与刘旭必成对立之势!”

李儒只是捋须微笑。

兖州昌邑城内。

刘旭凯旋归来,心中对众人暗赞。



    (http://www.220book.com/book/SR6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三国:融合猛兽,我比吕布还凶残 http://www.220book.com/book/SR6I/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