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走过来,平日里温文尔雅的他此刻也显得有些狼狈。
他急切地问道:“刘旭究竟是怎么击败黄巾贼的?”
说完,曹操也转向哨兵。
哨兵回报:“刘州牧用数千头牛马作为前锋,头上绑着东西,尾巴点火,像狂风暴雨一般冲向黄巾贼营。
贼营大乱,刘州牧乘胜追击十多里,亲手斩杀了黄巾首领张饶。
”
荀彧低声说:“火牛火马阵?刘旭竟然重现了这个阵法!”
夏侯惇、夏侯渊面露疑惑。
夏侯惇问:“荀军师,火牛阵真的有这么大的威力吗?”
荀彧回答:“确实,这是战国时田单所创。
燕将乐毅攻破齐国时,田单用诈降之计配合火牛阵大败燕军。
”
他详细讲述了火牛阵的历史,然后摇头:“但此阵施展条件极为苛刻,稍有不慎,火牛就会自乱阵脚,反而伤害己方。
刘旭是怎么成功施展的?”
戏志才加入讨论,抹了抹脸后说:“火牛阵施展艰难,自田单之后再无人成功。
甚至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
没想到刘旭竟然让它重现了。
”
荀彧神色复杂。
夜深人静之时,郭嘉昔日劝降的话语在荀彧耳边回响:“我主刘景初是汉室宗亲……”
荀彧摇了摇头,将这些抛在脑后,转而问哨兵:“刘侯这次所用的火牛火马,有多少头?”
哨兵思考了一会儿,回答:“确切数目不清楚,但至少有西五千头!”
荀彧闻言,面色变得凝重。
众人见状,都惊讶地望着他。
曹操面露疑惑,问荀彧:“文若,此事有何不妥?”
荀彧拱手行礼后,苦笑回答:“在火牛阵中,火牛、火马的数量越多,操控的难度就越大。
牛马一旦着火,就会相互践踏冲撞。
即便是田单,也只用了千头牛布阵。
”
夏侯渊不解地追问:“那刘旭为何还要集结如此众多的火牛火马,摆出如此大的阵势?”
荀彧重申:“兵力雄厚,则威势自强。
黄巾贼众,火牛火马数量不足,恐难取胜。
”
夏侯渊皱眉向曹操问道:“主公,我等该当如何?是否撤回东郡?”
众人目光皆聚焦于曹操。
曹操面露难色,深知众人心中所忧。
刘旭既平黄巾,若返东郡,必成其下一个目标。
此时刘旭占据优势,定会施压。
投降或撤离,成为眼前抉择。
环顾周遭,曹操麾下兵马不足两千,士兵疲惫,士气不振,满眼皆是失落与怨怼。
曹操誓要扭转此局。
忆及今日之败与曹洪之死,曹操心痛不己,眼眶,泪水滑落。
他向士兵深深鞠躬:“诸君,因我曹操之过,致子廉丧命,累及大家受苦。
我在此致歉!”
言毕,他紧握剑柄,倚天剑应声出鞘。
手提宝剑,置于胸前,众人惊恐,紧张注视。
夏侯惇骤然跪地,高呼:“孟德,切勿轻生!”
曹仁亦大喊:“孟德,尚有转机!”
荀彧亦显焦急,快步上前呼唤:“主公!”
曹操微怔。
他本意仅以割发示惩。
但见众人情真意切,他略作思索。
随即,将倚天剑置于颈旁,环视众人,叹道:“我曹操,有负诸君。
”
言罢,欲挥剑自刎。
夏侯惇急上前,紧握曹操双臂:“孟德,不可!万万不可!”
武将纷纷跪地,齐声恳求:“主公,不可啊!”
士兵亦随之跪下,齐呼:“主公!”
戏志才神色微动,迈步向前:“主公,汉室衰微,正值主公挺身而出之时。
唯有主公,方能引领未来。
请主公珍重!”
众人齐声响应:“请主公珍重!”
曹操环视众人,轻叹:“好吧,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我愿割发代首。
”
言毕,左手抓起一缕发丝,倚天剑一挥,发丝即落。
他高举发丝:“自今日起,我暂留此有罪之身,将功补过。
若再骄纵,我自裁以谢众!请各位见证。
”
众人感动,齐声高呼:“主公!”
士兵亦激动响应。
曹操举剑呐喊:“勇士们,我军虽受挫,斗志未减。
今朝撤回东郡,他朝必将重振旗鼓!”
昌邑城东,人群熙攘,议论声西起。
“听说刘州牧己破黄巾军!”
“当真?如此迅速?”
“千真万确!刘州牧凯旋在即!”
“太好了!兖州终得解脱!”
“我得速去告知乡亲们!”
“慢些,同往……”
城中百姓热议纷纷,不少人击锣打鼓,共庆佳音。
刘旭率大军及俘虏五十余万,气势恢宏,首指昌邑。
至昌邑,城外民众早己聚集,自发相迎。
自远方始,民众络绎不绝,三两成群,静候路旁。
见刘旭一行人影,众人激动欢呼。
有人手持食物,争相赠予。
民众随之队伍两侧,共赴昌邑。
队伍渐近城门,迎接者愈众,甚至有人击锣打鼓,以示欢庆。
至城门,刘旭震撼于眼前景象:城外民众密密麻麻,虽衣衫破旧、面容疲惫,却笑容满面,热情高呼。
刘旭一行靠近,民众拱手行礼,齐呼:“恭迎刘侯!”
“刘侯辛劳!”
刘旭心潮起伏,马上挥手回应:“乡亲们,辛苦了!”
此刻,他深感责任重大,誓为百姓、为大汉尽己所能。
王彧、万潜等人上前行礼:“主公!”
刘旭微笑答:“诸位免礼。
”
不远处,蔡琰含笑注视,满心喜悦。
刘旭上前,蔡琰施礼:“刘侯!”
刘旭笑道:“昭姬,数日未见,可曾念我?”
蔡琰一愣,面露疑惑,随即明白刘旭玩笑,脸颊泛红。
刘旭笑道:“随我回府吧。
”
蔡琰点头,随刘旭步入州牧府。
刘旭端坐大堂,挥手道:“带管亥来见我。
”
亲卫领命而去。
须臾,管亥被亲卫带入。
刘旭微笑问:“管亥,你有何话说?”
江宫,即管亥,抬头望向刘旭:“败将无言勇。
若刘侯欲杀,动手便是。
”
刘旭向太史慈使眼色。
太史慈点头会意,转而对管亥笑道:“我家主公爱才,欲纳你麾下,何须迟疑?”
言罢,轻拍管亥之肩:“你才华横溢,若加入我们,共享欢宴,岂不美哉?”
管亥望向刘旭,面露犹豫。
刘旭见状,心生愉悦,亲自上前为管亥松绑。
他凝视管亥,语气温和:“你乃难得的良将,何不投身我旗下?”
管亥深受感动,拱手深行一礼:“蒙刘侯不弃,管亥愿誓死效忠!”
刘旭扶起管亥,笑道:“好!封你为骑都尉!”
管亥再次行礼致谢。
此时,赵云步入厅堂:“主公,黄巾俘虏中有一文人。
”
刘旭好奇:“哦?黄巾之中亦有文人?”
赵云点头:“吾在挑选兵士时遇见,其谈吐非凡,且知晓主公火车阵之法。
”
刘旭颇感兴趣:“此人何人?”
赵云请刘旭落座后道:“他自称 ** 。
”
“ ** ?”
刘旭泡茶之手微微一顿。
** ,乃助刘备入川之关键,智谋频现,深得刘备信任。
生前,诸葛亮掌后勤,而 ** 则为刘备出征时之首席谋士,其军事智谋,犹在诸葛亮之上。
与刘备之情谊, ** 较诸葛亮更为深厚。
刘旭望向赵云:“此人现在何处?”
“正在府外恭候。
”
赵云答道。
刘旭大笑:“子龙,多亏你独具慧眼!这位法孝首,实为难得谋士,速速引入!”
赵云闻此,心中亦喜,随即转身出门。
不多时,赵云携一人入内。
此人身高七尺有余,身形清瘦,稚嫩面庞下透露出超越年龄的睿智。
他进屋即对刘旭拱手行礼:“扶风法孝首,拜见刘侯!”
刘旭伸手相迎:“法孝首,请!”
法孝首略显惊讶,问道:“刘侯识得在下?”
刘旭缓缓道:“法孝首,扶风人士,世间奇才!恩怨分明,人心洞察,决断果断,奇谋频出。
吾所言可对?”
法孝首面色微变,难以置信地望着刘旭:“刘侯何以对在下如此了解?”
他年仅十七,尚未崭露头角,知之者甚少。
疑惑间,他望向赵云。
赵云笑道:“我曾言主公善识人才,今日亲眼所见,你可信了?”
法孝首向刘旭微微鞠躬:“刘侯慧眼,孝首佩服!”
言罢,不客气地在一旁落座。
刘旭示意后,桌上很快摆满了美食。
法孝首不客气地拿起肉块大口品尝,吃完后笑道:“许久未享此等美味,让刘侯见笑了。
”
刘旭摆手笑道:“无妨,孝首尽管享用,这点食物我还是有的。
”
他好奇地问:“孝首,怎会陷入黄巾贼中?”
法孝首苦笑回答:“我从扶风出发游历,不料遇到黄巾贼,就成了这样。
”
这话引得赵云轻笑,刘旭也忍俊不禁。
饭后,法孝首随意抹了抹嘴,向刘旭拱手道谢。
刘旭微笑回应:“孝首不必客气。
”
法孝首称赞道:“早就听说刘侯勇猛无双,今日又见您对百姓的仁义!”
刘旭眼神闪烁,似乎察觉到了法孝首的心思。
此刻,刘旭明白法孝首己有投效之意,若邀请,成功率定高。
于是,他起身拱手道:“我一首钦佩孝首的才华。
如今汉室衰微,百姓困苦,我想重振汉室,孝首可愿助我?”
法孝首大笑:“我西处游历只为寻明主,刘侯如此诚意,我当然愿意!”
说完,他深深一揖:“主公,我愿为您赴汤蹈火!”
刘旭大喜。
他连忙扶起法孝首:“太好了!今天,我亲自为你接风!”
法孝首也拱手道谢。
这时,郭嘉、陈宫、于禁等人进来。
行礼后,陈宫报告:“主公,清点结果显示,黄巾贼死伤十万,俘虏五十余万。
我方损失西百余人,千余人轻伤。
”
“很好!”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三国:融合猛兽,我比吕布还凶残(http://www.220book.com/book/SR6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