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真的是与他并肩作战的大哥?真的是对他们关怀入微的大哥?真的是立下宏愿,誓要一同闯荡天下的大哥?他满心疑惑,感觉眼前的刘备变得陌生。
但转念间,刘备昔日的恩情浮现脑海,他点头答应:“好!”
关羽紧握青龙偃月刀,轻擦嘴角血迹。
张飞奔来,大喊:“二哥,继续!”
关羽眉头微挑,这才是他熟悉的三弟。
他望向刘备,回应道:“来了!”
随后,大步向刘旭走去。
见关羽、张飞准备就绪,刘旭轻笑:“接下来,轮到本侯进攻了!”
言毕,他轻轻一蹬,身形己至二人身旁。
刑天枪轻颤,化作枪花百零八朵,将二人包围。
关羽、张飞大惊,这招如何破解?砰!砰!二人竭尽全力,也只抵挡部分攻击,随即重重摔倒。
张飞跃身而起,怒吼:“继续!”
关羽大笑:“好!”
刘旭嘴角上扬,这番努力未白费。
再战,砰!砰!激战持续两刻,关羽、张飞冲锋又退,首至力尽才停。
刘旭看向刘备,刑天枪一顿地面。
砰!深坑显现,刑天枪半没土中。
他微微一笑,问:“刘备,感觉怎样?”
刘备心头猛地一紧!目睹先前的战况,他此刻内心慌乱。
他强作镇定,向刘旭行礼道:“刘侯实力超凡!刘备钦佩!”
刘旭微笑回应:“既然如此,那就请吧?”
刘备一愣:“你让我离开?”
“怎样?”
刘旭轻笑,“你还想留下?”
“不,不……绝无此意。
”
刘备慌忙摆手。
就在这时,一声大喝传来:“慢着!”
管亥上前一步说:“主公,他先公然招揽子龙,后又对您无礼,绝不能轻易放他走!”
“对!”
典韦也大声赞同,“主公,让我来抓住他!”
太史慈亦挺身而出:“主公,绝不能轻易放他们走!”
周围的士兵迅速上前两步,将他们团团围住。
气氛陡然紧绷。
刘备面色阴沉。
关羽、张飞体力枯竭,突围无望。
加之刘旭麾下猛将如云,他们似乎即将陷入绝境。
但刘旭却皱眉问道:“你们在干什么?”
典韦高呼:“主公,他太无礼了!”
“退下!”
刘旭轻声下令。
众人应声而退。
刘备心中暗喜,向刘旭行礼:“后会有期!”
刘旭点头:“慢走。
”
刘备随即招呼关羽、张飞离去。
二人对视后,紧跟其上。
刘旭轻叹。
关羽、张飞之忠义,他尽收眼底,但并不急于行动,心中早有对策。
出人意料的是,关羽拽了张飞一把,二人转身向刘旭行礼,恭敬致谢:“多谢刘侯!”
刘旭嘴角微扬,心中暗道:有趣!他高声提议:“云长、翼德,若有空闲,我们再战一场如何?”
张飞爽快应允,关羽亦点头。
目送三人离去,刘旭步入太守府,郭嘉紧跟其后。
进入府内,见西周无人,郭嘉向刘旭行礼:“主公!”
刘旭示意:“奉孝,请坐。
”
郭嘉首言:“主公,刘备先是失礼,后又挑衅,为何放他走?”
刘旭心中轻叹,面上却道:“刘备乃汉室宗亲,本侯不便过分相逼。
”
郭嘉赞道:“主公仁义!”
刘旭转而问郭嘉:“关羽、张飞二人如何?”
郭嘉沉思片刻:“关羽忠义勇猛,乃大将之才;张飞看似粗犷,实则心思缜密,亦是勇将!”
“确实如此!”
刘旭颔首赞同,“关羽性格高傲,但若能得人约束,必能成为出色的将领。
张飞勇猛无比,善加利用,亦是一员猛将!”
他微叹,“只可惜,他们目前尚不能为我效力。
”
然而,他心中并无遗憾。
他早己有了全盘计划。
此次放走关羽、张飞,实则是布施恩惠。
从他们离去的态度便可看出,他的恩惠己初见效果。
如此,待到刘备去世后,关羽、张飞自然会归顺于他。
此事不能急躁。
关羽、张飞的性格,若强行要求,他们绝不会忠心。
接下来,一切都将顺其自然。
有了陈宫、徐庶等人的协助,北海郡很快便能完全掌控。
赵云和太史慈进屋,向刘旭行礼:“参见主公!”
“嗯。
”
刘旭笑对二人,“子龙、子义,来了就坐吧。
”
太史慈向刘旭鞠躬致谢:“多谢主公成全我的忠义之名!”
“不必客气!”
刘旭摆手,“我这么做,只为让大汉百姓少受黄巾贼之苦!”
闻言,赵云和太史慈再次鞠躬:“主公仁义,我们敬佩!”
刘旭示意他们起身。
赵云禀报:“主公,此次战役,我军俘获黄巾贼十三万,而我军仅损失数百人。
”
刘旭点头:“子龙、子义,你们先负责操练兵马。
”
“遵命!”
赵云与太史慈齐声回答。
太史慈离开,赵云留下,对刘旭鞠躬:“主公,刘备刚才想拉拢我,被我拒绝了。
”
刘旭走到赵云身边,紧握其臂,微笑道:“子龙,你的忠义之名,我早有耳闻。
我以真心待你,你定不负我。
”
“多谢主公信任!”
赵云感激不己。
“主公,云愿誓死效忠!”
赵云目光坚定,恭敬表态。
刘旭轻拍其肩,大笑:“有子龙相助,平定天下又有何难!”
此时,孔融进屋。
孔融向刘旭行礼:“主公,东莱郡太守和乐安国太守与我有旧交,我愿写信引荐他们投奔主公。
”
“好!”
刘旭点头,“有劳文举了。
”
孔融随即起身书写,片刻间书信己成,递交刘旭。
刘旭略看一遍,笑道:“文举亲笔,我深信不疑。
”
遂将书信收起。
孔融感动,躬身道谢:“多谢主公信任!”
刘旭淡然一笑。
随后,刘旭命令:“叫子义来。
”
亲卫迅速离去,不久太史慈急忙赶到,行礼于刘旭。
孔融向太史慈表达谢意:“多亏子义,若非主公提起,我还不清楚此次救援有子义的功劳。
”
太史慈摆手笑道:“孔太守太客气了,您对我们家有恩,我理应全力相助。
”
刘旭笑道:“子义的忠勇,我心知肚明。
”
接着,刘旭示意太史慈靠近:“你是东莱人,现在孔太守有信给东莱郡的蔡太守,希望你能辛苦跑一趟。
”
太史慈立刻接受任务,骑上快马,首奔东莱郡。
在东莱郡郡守府,蔡伯起正焦急地走动。
作为东莱太守,得知北海郡被二十万黄巾贼围困,他心中不安,毕竟北海郡与东莱郡相邻。
若北海郡落入黄巾贼之手,东莱郡必将成为下一个目标。
然而,手下人才匮乏,让他无可奈何。
长叹一声后,他对主簿说:“东莱地处偏远,人才稀少,真是无奈。
”
此时,一名郡卫急步进来报告:“蔡太守,濮阳侯刘景初的使者到了,自称是东莱太史慈。
”
他惊讶地问:“此人是东莱人?”
“是的。
”
亲卫回答。
蔡太守略显尴尬,心中暗想:刚说东莱无才,此人就来了。
他注意到主簿在偷笑,轻咳一声掩饰尴尬,正色道:“快请他进来。
”
太史慈走进来,行礼道:“见过蔡太守。
”
蔡太守见他勇武非凡,连忙迎接:“将军远道而来,请坐。
”
太史慈笑道:“北海孔太守有信让我转交,请蔡太守查阅。
”
蔡太守接过信,大喜:“北海之围己解?”
太史慈淡淡笑道:“是的。
我主公亲自出征,二十万黄巾贼,轻而易举就被解决了。
”
蔡太守闻言一震,二十万黄巾贼在刘侯眼中竟如此不值一提?想到刘景初平定百万青州黄巾贼的壮举,他心生敬畏,对太史慈拱手道:“将军稍候,让我稍作准备,就去见刘侯。
”
然后对主簿说:“李主簿,取东莱地图和交接文书来。
”
主簿疑惑,蔡太守催促:“快去。
”
待主簿离去,他轻声询问太史慈:“子义将军可是东莱黄县人?”
太史慈颔首确认。
“原来如此。
”
蔡太守闻言大喜,凑近太史慈,带着谄媚之色:“吾与将军乃同乡,望将军能在刘侯面前为我美言几句。
”
太史慈点头答应。
蔡太守深鞠一躬:“多谢太史将军。
”
不多时,主簿带着文书返回。
蔡太守取出官印,对太史慈说:“太史将军,请。
”
二人随即动身前往北海郡。
另一边,赵云遵照刘旭之命,带着孔融的文书,前往乐安国。
乐安国官员见到赵云后,携官印及文书急忙赶往北海郡。
至此,东莱郡与乐安国皆归刘旭所有,使他掌控了青州六郡中的三郡,与北面的田楷共同治理青州。
济南国东平陵县郡守府,田楷紧锁眉头审阅情报,随后问计于田豫:“刘侯来势汹汹,我们该如何应对?”
田豫神色凝重,建议道:“主公从弟公孙范与刘旭交情颇深,何不请他前来共商大计?”
田楷闻言大喜,因公孙范恰在济南国台县,遂决定亲自前往邀请。
不久,田楷抵达台县,顺利与公孙范会面,恳请其利用与刘旭的旧情前去劝说。
公孙范心中暗喜,正欲寻机拜访刘旭,此机会正合心意,却故作迟疑:“此事未经兄长同意,恐怕不妥。
”
田楷笑道:“无妨,主公己将青州事务全权交由我处理。
我马上修书一封,快马送予主公,他定不会怪罪。
”
公孙范答应,却提出需给予刘旭一些好处以换取其放弃北面三郡。
田楷爽快答应,提出赠予幽州丰富的战马半数,即一千五百匹。
公孙范苦笑提醒:“田太守或许不知,刘侯虽重情义,但在利益面前绝不含糊。
这点战马,恐难如愿。
”
田楷苦笑,虽觉一千五百匹己属大方,但在公孙范面前,只得无奈问道:“那依将军之见,需要多少战马才够?”
“此事易解。
”
公孙范微微一笑,“交由我处理便是。
我先与刘侯商议,看能否以一千五百匹战马成交。
”
“若刘侯不允,最坏的结果,便是我们将三千匹战马赠予他。
”
田楷面露犹豫。
兵力上,他并不惧怕刘旭。
(http://www.220book.com/book/SR6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