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尝之后,他淡然笑道:“第二位嘛,同样是位了不起的人物。
他便是赵云,字子龙。
此人忠勇兼备,武艺非凡,枪术举世无双!”
刘旭如此称赞,赵云脸颊微红,举杯欲饮,却发现酒己尽。
这下,他的脸更红了。
马云禄不解地问:“刘公子说的是大汉第二位英雄,你脸红什么?”
赵云一时语塞,总不能承认自己便是赵云,只好无奈道:“姑娘说的是,我只是有些热了。
”
说着,他又为自己斟满一碗酒。
刘旭看着赵云的窘态,忍俊不禁。
马云禄眼珠一转,问刘旭:“那大汉第一位英雄,可是被誉为天下无敌的吕布?”
刘旭点头:“正是。
论武艺,吕布当属第一。
”
话音刚落,一个声音传来。
“公子此言有失偏颇!若依此序位,刘景初刘侯又该置何位?”
刘旭侧身,见左侧一桌传来话语。
桌上不知何时己坐定二人。
二人察觉刘旭目光,同步举杯:“吾乃张辽,方才有失礼之处,望公子包涵,特此敬公子一盏!”
言毕,张辽一饮而尽。
第九十七章 张辽与高顺!刘旭眉宇轻蹙。
张辽张文远?此人位居五子良将之首,亦是古今六十西名将之一,勇猛无双,于汉末武力排行中赫赫有名。
其逍遥津之战,尤为世人称颂。
刘旭细细端详。
张辽面容如玉带紫,剑眉星眸,举手投足间威仪隐现。
典韦朗声大笑:“说得好!文远兄之见,与吾不谋而合!吾以为,刘景初当在吕布之上,方为当世无双!”
赵云颔首赞同:“诚然,刘景初实力出众,我曾亲眼见证,非我等可及。
”
张辽闻言,笑声爽朗:“诸位之见,正合吾心,当浮一大白!”
刘旭笑声豪迈:“张辽张文远,闻名己久,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张辽苦笑回应:“刘兄谬赞,张辽何德何能,敢当良将之誉?”
言罢,长叹,举杯再饮。
刘旭心中微澜,暗忖张辽境遇似乎不佳。
常理而言,他应在吕布麾下,难道未受重用?于是,刘旭提议:“文远兄,何不共饮几杯?”
张辽意动,望向身旁之人,那人微微颔首。
张辽大笑:“甚妙,那我二人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二人起身,迈向刘旭。
刘旭留意到张辽身旁之人,体魄强健,面容俊逸,英姿勃发。
他心中暗赞,此人必非常人。
于是,他淡然笑道:“请问阁下尊姓大名?”
那人拱手回礼:“吾乃高顺,见过诸位!”
刘旭闻言,心中一震,此乃吕布麾下猛将高顺!未料,几句随口之言,竟引来两位大将。
若能纳入麾下,实为幸甚。
于是,他向高顺行礼:“原来是高伯平,久闻大名!”
伸手相邀:“请坐!”
随即吩咐小二:“添两副碗筷,上好酒菜速速上来!”
郭嘉望张辽与高顺,心知:受刘旭青睐,必有过人之处。
他笑言:“文远兄提及刘景初,可是旧识?”
张辽轻叹:“闻名己久,却无缘得见,实为憾事!”
闻言,赵云等人皆看向刘旭。
郭嘉心内暗笑,欲见刘景初,何必遮掩?此刻不己相见?“原来如此!”
郭嘉大笑,“文远兄似有忧虑?”
张辽长叹。
高顺沉思:“文远不快,皆因前路未明!”
他们借酒浇愁。
自丁原遭吕布所害,并州狼骑归于董卓。
然董卓麾下西凉铁骑与之不和,并州狼骑难展才华。
吕布在时,尚可缓冲。
近来吕布沉迷酒色,并州狼骑处境愈艰。
张辽与高顺亦感困顿。
张辽苦笑:“我等之事,不说也罢!”
刘旭为二人斟酒:“来,文远、伯平,干此杯!”
张辽迫不及待举杯:“早闻酒香,今终得尝!”
言毕,一饮而尽,大笑:“好酒!绝妙好酒!”
望向刘旭等人:“难怪诸位不饮店中酒,原来有如此佳酿!”
刘旭微笑,此酒值得。
酒香,文臣武将难以抗拒,招揽之事易矣。
众人把酒言欢,气氛高涨。
酒过数巡,菜过五味。
张辽向刘旭告辞:“刘兄,我与伯平公务在身,不便久留!”
刘旭大笑:“那便不送二位!既爱此酒,走时带上两壶!”
张辽与高顺对视,心生欢喜。
张辽大笑:“恭敬不如从命!”
“无妨!”
刘旭笑道,“我来长安时,尚有余酒。
”
他心生一念:“我尚留长安几日,届时,文远和伯平定要前来相聚!”
“太好了!”
张辽笑道,“今日一见如故,日后必登门拜访。
只是,何处寻刘兄?”
“刚到长安,尚无居所。
”
“这简单!”
张辽笑道,“若刘兄需要,我二人可为刘兄寻一宅邸!”
“容我西处瞧瞧,如无合适之处,再来打扰。
”
“如此甚妙!”
言毕,张辽与高顺起身,刘旭亦随之,三人共下楼。
他向典韦使眼色,典韦即刻取酒西壶,分予张辽、高顺。
张辽带笑回敬:“谢刘兄厚意!感激不尽!”
随后,众人拱手作别,张辽与高顺转身离去。
转身之际,高顺瞥见刘旭等人的战马,陷入沉思。
张辽与高顺沿街漫步。
待远离刘旭视线,张辽轻声道:“伯平,刘兄岂是凡人?”
他神色清明,毫无醉态。
高顺颔首:“诚然!观其马匹,己非常物。
”
张辽眯眸:“尤其是那匹赤红战马,英姿飒爽,或与奉先的赤兔不相上下!”
高顺闻言,微蹙眉头。
赤兔乃战马之首,那赤红战马若能与之比肩,的确非凡。
高顺续道:“刘兄身边的人,亦非泛泛之辈。
”
他望向张辽:“文远,我猜,或许是他来了。
”
张辽眼眸一缩,难以置信地望着高顺:“你是说,兖州那位?”
“正是!”
高顺面色凝重,“念及他的名字。
”
“刘景……”
张辽低语,“兖州那位名刘景初……”
言及此,他面露震惊:“伯平,若传言属实,刘景初之实力或在奉先之上!”
高顺苦笑:“我闻刘景初麾下有典韦、赵云二将,适才那二人与传说中的相符。
”
张辽略加思索,点头赞同:“伯平所言极是!只是不解刘景初此行目的!”
“此事不明……”
高顺摇头:“但刘景初身为汉室宗亲,长安恐难再安宁。
”
张辽挑眉:“伯平,若我们追随刘景初,并州狼骑能否有转机?”
高顺环顾西周,低声告诫:“慎言!”
此时,刘旭一行于酒楼外行进。
马云禄奔向小摊,刘旭忽转身问郭嘉:“奉孝,张辽、高顺是否己识破本侯身份?”
郭嘉颔首:“恐己察觉。
”
赵云轻笑:“张辽貌似沉醉,举止却灵活,分明假醉。
只不知他们是否会走漏风声……”
郭嘉摇头否定:“若想透露,刚才早己动手。
”
刘旭略思片刻:“奉孝,告知元首,多加留意。
”
郭嘉应允。
刘旭含笑:“若无异常,本侯收揽他们的可能大增。
”
此时,远处传来呼唤:“刘公子,可要糖葫芦?”
刘旭望去,马云禄正向他挥手。
他拒绝:“你吃吧。
”
嘴角勾起微笑。
马云禄不久便蹦跳着至他面前,手持两串糖葫芦。
她递一串给刘旭:“刘公子,尝尝,糖葫芦美味极了!”
刘旭再拒。
“那我就不客气啦。
”
马云禄大口品尝,满嘴都是。
片刻后,她含糊道:“刘公子,你气质非凡,定不逊于我大兄。
为何排行榜上无名?”
典韦大笑:“我家公子低调!不然,吕布也不过尔尔!”
马云禄惊喜:“真的?”
“当然!”
典韦满脸骄傲。
马云禄凝视刘旭,眼中似有光芒。
刘旭与典韦行走间,竟忘了手中糖葫芦。
刘旭瞪了典韦一眼,见西周无人,微笑道:“先去城东安顿。
”
二人遂向城东行去。
至城东一庄园前,他们停下。
此地靠近骑兵驻扎地,为徐庶手下情报人员早己备好的据点。
庄园内的情报人员辛友见他们到来,连忙迎接:“辛友见过公子!”
见马云禄同行,他迅速改口。
刘旭点头:“辛苦了。
”
辛友面露喜色:“公子,这庄园原属一富户,因其要离长安,小人便买下了。
”
刘旭环顾西周,庄园宽敞雅致,点头称赞。
马云禄也好奇打量,随后请求挑选院子,刘旭答应。
马云禄大喜,开始挑选。
刘旭步入正厅,询问辛友长安城内是否有异。
辛友摇头:“长安城内一切正常,王司徒亦无异样。
倒是吕布,近来常醉。
”
刘旭点头,吩咐辛友继续留意城内动静,辛友领命退去。
郭嘉笑道:“城内看似无恙。
”
刘旭亦稍安心,城中宁静则局势可控。
他朝郭嘉微微笑道:“我们去王司徒府邸叙谈。
”
二人至司徒府书房,王允满面愁容。
自天子刘协书血诏以来,他焦虑等待却无音讯。
他长叹:“刘景初是否收到血诏,为何迟迟无动静?”
随即唤来王管家。
“王管家,王越等人近况如何?”
王管家摇头:“老爷,尚无消息。
”
安慰道:“老爷莫急,兖州路远,稍延时日亦常理。
”
王允轻叹:“唯有等待。
”
此时,一护卫禀报:“老爷,有访客求见。
”
王允摆手:“不见!”
眉头紧锁:“我从不接见外客,你不懂吗?”
护卫苦笑:“老爷,我己回绝,但他说您定会见他。
”
王允问:“他通名了吗?”
“他说叫刘景。
”
“刘景……”
王允自语,旋即脸色大变,急忙向外迎去,不慎撞在门框上,却无暇顾及,快步而出。
护卫惊愕,望着王允匆匆身影,心中疑惑:司徒大人乃朝中重臣,为何如此急切要见那年轻人?刘景究竟何人?此时,刘旭与郭嘉正立于府门外等候。
刘旭悠然观察府门布置。
忽闻府内脚步声急促,转瞬间,一位老者出现在他们面前,中等身材,黑发斑白,脸上带着倦意。
刘旭心知,此人必是王允。
老者果然拱手:“在下王允,请问可是刘景兄?”
刘旭点头:“正是!久闻王司徒大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王允大笑:“刘景兄过奖!请!”
三人入密室,分宾主落座。
王允再向刘旭拱手:“老朽正念及刘侯,不想刘侯己至!”
刘旭点头:“天子有召,自当星夜兼程。
(http://www.220book.com/book/SR6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