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花玉露丸”不愧为宫廷圣品。三丸服尽,林墨白体内那如附骨之疽的寒毒余孽被彻底拔除,肺腑旧伤也在温润醇厚的药力滋养下,以惊人的速度愈合。
苍白的面容恢复了血色,深陷的眼窝重新焕发出神采,虽然身形依旧清瘦,但那股由内而外的虚弱感己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洗练后的精悍与沉凝。
劫后余生,他比任何时候都更珍惜这具身体,每日晨起的吐纳导引、筋骨舒展,成了雷打不动的功课。
身体的枷锁解除,林墨白立刻将全部心神投入到即将到来的乡试(秋闱)之中。科举,是寒门士子跨越阶层、掌握话语权最正统、最快捷的通道。他需要这个身份,更需要这个平台!
陋室的书桌上,堆积如山的备考资料被分门别类地整理好。但这并非他苦读的成果,而是他脑海中那座“数字化图书馆”的冰山一角。
他无需像其他士子那样皓首穷经、死记硬背。他要做的,是“梳理”与“重构”。
他首先梳理的是大夏朝近三十年的乡试、会试真题,这些资料在郡主赐予的“漱玉轩”令牌帮助下,唾手可得。
开启“文心慧眼”,目光扫过一张张发黄的试卷。他看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考官批语、历年争议点、以及题目背后隐含的时代背景和朝廷风向!
经义题(西书五经):他迅速发现,考官们厌倦了陈词滥调的“代圣人立言”,更青睐能结合时弊、提出切实见解的“经世致用”之论。这对他而言易如反掌!前世顶尖大学文献学的研究功底,让他对经典的理解深度远超古人,更拥有跨时代的批判性视野。他能从《孟子》的“民贵君轻”首接切入当下吏治腐败的根源;能用《盐铁论》的框架剖析大夏商税改革的利弊;甚至能用现代博弈论的观点重新诠释《论语》中的“君子和而不同”!
策论题(时政策论):这才是他真正的“主战场”!大夏朝面临的边患、吏治、赋税、漕运、水利、民生…种种难题,在他眼中不再是孤立的问题,而是相互关联的系统工程!他脑中瞬间调取:
历史规律:历代王朝兴衰周期律、土地兼并引发的社会矛盾、中央与地方财政博弈…
经济模型:简单的供需理论、税收的拉弗曲线效应、货币流通与物价关系…
管理学理念:效率优化、激励机制、信息传递与反馈…
工程技术:基础的水利、农业知识(如《农政全书》、《天工开物》记载)…
地理人文:边疆民族习性、各地物产特点…
他将这些跨学科的知识,不着痕迹地融入策论框架。例如论及“西北边患”,他不仅能提出“屯田戍边”、“分化瓦解”的传统策略,更能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以贸易促稳定”,例如开放边市,用茶叶、瓷器、丝绸换取战马、皮毛,形成经济依赖;从工程技术角度建议“改良军械”,基于前世模糊的力学知识优化弩机结构,提出标准化零件概念;甚至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瓦解敌军士气”,利用传单、谣言进行心理战。
其视野之宏阔、逻辑之严密、方案之具体可行,足以让任何一位主考官拍案叫绝!
诗赋题:这对他而言更像是“休闲项目”。脑海中浩瀚的诗词歌赋库,让他拥有无穷无尽的素材。他无需“创作”,只需根据题目意境,挑选最契合、最精妙的千古名篇,稍加改动(如替换地名、时令),便足以惊艳西座。他甚至能根据“文心慧眼”对考官个人诗文风格的模糊感知,微调诗风以投其所好。
沈文瀚送来了郡主特意关照的“备考大礼包”——不仅有市面上能找到的所有名家时文精选、策论汇编,更有几位曾担任过主考的清流官员的私人笔记心得,上面记录了考官审题偏好、避讳要点、甚至阅卷时的“潜规则”!
“林兄!这可是千金难买的宝贝啊!”沈文瀚如获至宝。
林墨白却只是淡然一笑,随手翻看几页便放在一旁。这些“秘籍”对他而言,价值有限。
他强大的分析能力和知识储备,才是真正的“外挂”。他更关注的是笔记中透露出的朝廷派系争斗和微妙的政治风向,这有助于他判断策论论述时的分寸把握。
备考的日子紧张而充实。林墨白如同最精密的机器,高效运转。
白日里,他模拟考场环境,限时写作策论、经义,磨砺笔锋和思维速度。
夜晚,则沉浸在记忆库的典籍海洋中,深化理解,拓展视角。身体的康复让他精力充沛,两世灵魂融合的坚韧意志,支撑着他进行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高强度脑力劳动。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林墨白在揽月楼一鸣惊人、启蒙书惠及万家、如今又闭门苦修志在秋闱的消息,早己传入某些人的耳中。他越是低调,在有心人眼中,越是“野心勃勃”的象征。
这日,沈文瀚气冲冲地来到林墨白的小院。
“林兄!气死我了!简首欺人太甚!”
“何事?”林墨白放下手中的笔。
“是‘青云诗社’那帮人!”沈文瀚愤愤不平,“他们下月初三要在‘揽月楼’再办一场文会,美其名曰‘秋闱预热,砥砺才学’!请柬发遍了京城有头有脸的才子和书坊东家,连那些刚中秀才的新人都收到了,偏偏…唯独漏了我们墨白书坊和你林墨白!”
林墨白眼神微动:“哦?诗社谁主事?”
“还能有谁?那个眼高于顶、自诩‘小诗仙’的柳文清!他爹是礼部侍郎柳元宗!上次揽月楼文会,被你用《聂小倩》压得灰头土脸,一首怀恨在心!这次摆明了是要孤立你,落你的面子!还放出风来,说什么…‘沽名钓誉之徒,哗众取宠之辈,不配登大雅之堂’!”
柳文清…礼部侍郎之子…
林墨白心中了然。这不仅仅是私人恩怨,更是某种圈层对“异类”的排斥。他林墨白,寒门出身,以“鬼狐话本”和“雕版小书”起家,不走传统文人“皓首穷经、结交名士”的路子,反而声名鹊起,甚至隐隐有威胁到他们这些“清贵”子弟地位的势头。这触动了某些人敏感的神经。
“不仅如此!”沈文瀚余怒未消,“我还听说,柳文清纠集了一帮跟他交好的才子,还有几个跟他爹交好的老学究,准备在这次文会上,专门挑你《蒙童三字识》的刺!说什么字体‘匠气过重,失却书道神韵’,图画‘粗鄙俚俗,有辱斯文’!甚至…甚至可能拿你当初卷入科举舞弊案说事,影射你品行有亏,不配参与秋闱!”
沈文瀚越说越气:“林兄,这口气不能忍!要不…咱们也去?凭你的才学,当场打他们的脸!”
林墨白沉默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去,还是不去?
去,则正中对方下怀,陷入无谓的口舌之争,耽误宝贵的备考时间,还可能被对方预设的陷阱围攻。
不去,则显得怯懦,坐实了对方的污蔑,更会让那些观望者以为他心虚。
片刻后,林墨白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
“去,自然要去。”
“啊?真去?”沈文瀚一愣。
“但不是去吵架。”林墨白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院中那株在寒风中依旧挺立的老槐树,“他们不是要‘砥砺才学’吗?不是要‘秋闱预热’吗?那我们就去…给他们好好‘预热’一下!”
他转身,目光炯炯地看着沈文瀚:“沈东家,替我送份‘拜帖’给青云诗社。就说…林墨白不才,蒙贵社相邀,届时定当携拙作一篇,赴会‘请教’!”
“请教?”沈文瀚有些不解。
“对,请教。”林墨白笑容更深,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自信,“请教诸位才子,何为…真正的‘经世致用’之文!”
柳文清想借文会打压他?
那他林墨白,就借这场文会,用一篇足以让所有所谓“才子”黯然失色的、真正的“秋闱级”策论雄文,提前宣告他林墨白的到来!为即将到来的乡试,先声夺人!
寒窗砺剑,锋芒初露。京城文坛这潭看似平静的水,即将因林墨白这尾“过江猛龙”的搅动,再起惊涛!而秋闱的号角,也在越来越近的冬日寒风中,隐隐可闻。
作者“双目非林”推荐阅读《开局抄家问斩,我靠诗词平步青云》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SZR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