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未散尽,姜水部落的议事广场己经热闹起来。两族的工匠、农匠、战士们早早围在临时搭建的木台周围,藤编手环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木台中央铺着巨大的兽皮,上面用朱砂画着两族的图腾,玄鸟与火焰交缠的图案被晨露打湿,像活过来一般在风中微微颤动。
“都安静些!” 姜炎的声音透过扩音铜器传遍广场。他穿着崭新的麻布长衫,腰间的神农尺绿光流转,身边站着姬轩辕 —— 这位曾经的对手今天换上了姬部落的玄色常服,手里捧着一卷竹简,上面是昨夜审定的技术清单。
“今天,是永恒皇朝第一次技术交流会。” 姜炎的目光扫过台下攒动的人头,“神农与姬水的技艺,就像两只翅膀,缺了谁都飞不高。希望大家敞开心胸,互相学习,让咱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广场上爆发出热烈的欢呼。神农部落的工匠们举起手里的青铜工具,姬部落的匠人则展示着精巧的木活,金属与木材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像一曲奏响的序曲。
交流会从神农部落的技术展示开始。木公带着三个徒弟走上木台,面前摆着制作复合弓的材料:桑木心、牛角、牛筋、兽胶。“这弓要做好,得讲究‘三材合一’。” 老工匠的手指抚过桑木,纹路在晨光下清晰可见,“桑木要选二十年的老材,向阳的一侧做弓臂,阴面做弓梢,这样受力才均匀。”
他拿起牛角,用青铜刀细细打磨:“牛角得在沸水里煮半个时辰,软化后压成弧形,贴在弓梢内侧,能增加三成拉力。” 台下的姬部落工匠们纷纷往前凑,有人用骨笔在竹简上飞快记录,有人则忍不住伸手想去触摸那些材料。
“最关键的是这兽胶。” 木公举起一个陶罐,里面盛着琥珀色的胶汁,“是用野猪皮混合灵脉草汁熬的,要熬整整一天,浓稠得能粘住石斧才算成。” 他演示着如何将牛角与桑木粘合,手指翻飞间,原本松散的部件渐渐连成一体,“这样做出来的弓,射程比纯木弓远五十步,还不容易折。”
姬部落的木器队长姬墨忍不住问道:“要是遇到下雨天,胶会不会开?” 木公笑了,从怀里掏出块灵脉石碎片:“最后还要用这个擦一遍,灵脉石的粉末能让胶性更稳定,别说下雨,泡在水里都没事!”
接下来是姜玄伯演示灵脉石应用。老人将一块巴掌大的灵脉石放在铜盘里,周围摆着草药、青铜小刀、木犁碎片。“这石头的用处,可不止打仗。” 他用指尖按住灵脉石,绿光瞬间弥漫开来,“磨成粉混在草药里,止血速度能快一倍;涂在青铜刀上,不容易生锈;掺在犁头的铜水里,硬度能增加三成。”
他拿起涂过灵脉石粉的木犁碎片,往石桌上划去,竟留下一道深深的刻痕:“你们看,普通桑木哪有这力道?” 姬部落的农匠们啧啧称奇,姬轩辕的弟弟姬昊忍不住上前,学着姜玄伯的样子按住灵脉石,当绿光爬上指尖时,少年惊讶地睁大了眼睛:“真的…… 有股力气在里面!”
农耕组的展示在广场东侧的试验田进行。神农部落的农匠老禾推着一架曲辕犁,犁头是青铜制的,辕杆呈优美的弧形。“这犁比首辕犁省力气,一个人就能拉,一天能耕五亩地。” 他赶着牛演示,犁铧轻松地切开土地,翻起的土块均匀松散,“再配上堆肥 ——”
几个农匠掀开旁边的土堆,里面是黑色的堆肥,散发着淡淡的腐香。“这是用秸秆、兽粪、草木灰混在一起沤的,” 老禾抓起一把堆肥撒在田里,“去年用这法子种粟米,一亩多收了两石,今年试种姬部落的耐涝稻,长势比普通田好太多!”
姬部落的农匠们围在田边,有人用手量犁沟的深度,有人捏起堆肥仔细观察。姬水的老农姬田蹲下身,用手指戳了戳被犁过的土地,抬头对老禾说:“能教俺们堆肥的配比不?俺家那几亩洼地,年年产量都上不去。” 老禾爽快地答应:“没问题,等会儿就把方子写给你!”
轮到姬部落展示时,广场的气氛更加热烈。姬轩辕的核心工匠姬墨走上木台,手里拿着两个木架 —— 一个是用神农部落的藤蔓捆绑的,另一个则看不到任何捆绑痕迹,却异常稳固。“这叫榫卯结构。” 姬墨将两个木架举过头顶,用力摇晃,藤蔓捆绑的木架很快松动,榫卯结构的却纹丝不动。
他拿起一把木凿,在木块上飞快地凿刻:“不用藤蔓,不用胶水,全靠木头自身的咬合。” 他将两块凿好的木块对准,轻轻一敲,竟严丝合缝地拼在一起,用手掰都掰不开,“这种法子做的粮仓,能扛住三年暴雨不漏水,比藤蔓捆的结实十倍!”
神农部落的木匠们都看呆了。石匠出身的老木凑上前,用青铜刀敲了敲拼接处,惊叹道:“这手艺!俺们以前怎么就没想过?” 姬墨得意地笑了:“这是姬部落传了三代的手艺,做独木舟、盖粮仓都离不了。”
姬轩辕亲自展示阵法改良。他在沙盘上画出防御阵图,玄鸟形状的阵型沿着山脊展开,每个节点都插着小旗。“以前的防御阵要分五层,” 他移动着小旗,将阵型压缩成三层,“其实只要守住这几个关键隘口,用玄鸟的羽翼状分布,既能互相支援,又能减少三成兵力。”
后羿俯身细看,突然拍了下大腿:“对啊!去年在阪泉,俺们要是用这阵,至少能少伤亡五个人!” 他转头对身边的射手们说,“都记下来!回去就练!”
交流会进行到午后,气氛越来越融洽,首到姬部落的独木舟技术被提及,才出现了第一个争议。当神农部落的工匠询问独木舟的打造工艺时,姬墨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这是姬部落的根基手艺,不能外传。”
“为什么不能传?” 木公有些不悦,“复合弓的手艺俺们都亮出来了,你们藏着掖着算什么?”
“独木舟关系到姬水的防御!” 姬昊忍不住反驳,“要是被蚩尤部落学了去,他们顺着水路打过来怎么办?”
广场上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神农部落的工匠们觉得不公平,姬部落的人则坚持这是核心机密,双方争执不下。姜炎和姬轩辕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理解 —— 毕竟联盟刚成立,完全敞开心扉还需要时间。
“这样如何?” 姜炎走上前,声音温和却有力量,“我们用灵脉树脂的配方换独木舟技术。” 他解释道,“这种树脂是用灵脉石粉末混合松树汁熬的,涂在木头上能防水防腐,比你们现在用的桐油效果好三倍,还能让独木舟的寿命延长五年。”
姬轩辕的眼睛亮了。姬水的独木舟每年都要重新涂桐油,耗费大量人力,要是有更好的防水材料,确实能省不少事。他看向姬墨,老工匠犹豫了一下,最终点了点头:“只要树脂真有那么好,俺们就换!”
争议解决后,交流会继续进行。木公当场写下灵脉树脂的配方,姬墨则取出独木舟的图纸,详细讲解如何选择木材、如何掏空树心、如何打磨船身。当看到图纸上标注的 “龙骨加固法” 时,神农部落的造船匠忍不住赞叹:“这法子比俺们垫石块稳多了!”
夕阳西下时,技术清单终于定稿。神农部落输出的技术被刻在左侧的青铜板上:复合弓制作工艺(含兽胶配方)、灵脉石应用手册、堆肥配比与曲辕犁图纸。姬部落的回馈刻在右侧:榫卯结构图谱、玄鸟防御阵图、独木舟打造术。交换条件则刻在中间:灵脉树脂配方换独木舟核心技术。
姜炎和姬轩辕共同举起青铜锤,将两块青铜板钉在议事区的石壁上。阳光透过云层,照在青铜板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像两族共同铸造的希望。
“这只是开始。” 姜炎看着围拢过来的两族匠人,“以后每个月都开一次交流会,谁有新点子、新手艺,都可以亮出来,好东西要大家共享才值钱。”
姬轩辕补充道:“下个月在姬水开,让俺们的人也学学你们的堆肥法。” 他拍了拍木公的肩膀,“到时候可得让木公师傅多带些兽胶来,俺们的弓匠早就眼馋了。”
广场上的欢笑声再次响起。神农部落的工匠们围着姬墨请教榫卯结构,姬部落的农匠则拉着老禾询问堆肥的细节,连孩子们都凑在一起,用树枝在地上画着复合弓和独木舟的样子。
夜幕降临时,木台上的篝火依旧燃烧。姜炎和姬轩辕坐在火堆旁,看着匠人们交换竹简、切磋技艺,手里的藤编手环轻轻碰撞。“你看,” 姬轩辕指着那些互相学习的族人,“其实他们比咱们想象的更渴望合作。”
姜炎点头,灵脉石的绿光在掌心跳动:“技术就像水,堵着会发臭,流起来才清澈。咱们要做的,就是把两族的技艺汇成一条河,既能灌溉田地,又能载舟远航。”
远处传来试验田的动静,老禾和姬田正借着月光丈量土地,准备明天试种新的稻种。他们的笑声顺着晚风飘过来,与工匠坊传来的凿木声、铜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像首未完的歌谣。
当第一缕晨光再次照亮青铜板上的技术清单时,木公己经带着徒弟们开始教姬部落的人制作复合弓,姜玄伯则在指导姬昊如何用灵脉石加固木器。姬墨的木匠们则在帮神农部落改造粮仓,榫卯结构的框架在阳光下渐渐成型,比原来的藤蔓捆绑坚固了不止一倍。
技术交换清单上的每一项,都在两族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当第一批用榫卯结构和灵脉树脂制作的独木舟下水时,当曲辕犁在姬水的稻田里翻起黑土时,当玄鸟阵与神农军的防御结合,成功挡住一场小规模的野兽袭击时,所有人都明白,这场技术交流会,不仅交换了技艺,更交换了信任 —— 而这,才是永恒皇朝最坚实的根基。
东山郎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T9Y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