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鹤轩站在图书馆斜对面的老槐树下,指尖无意识地着手机屏幕。屏幕上是葛沐然低头整理书籍的侧脸,睫毛在眼睑下投出一小片阴影,神情专注得近乎疏离。这张照片是他让侦探拍的,距离上一次“亲眼”见到葛沐然,己经过去了整整三个月。
三个月前,他在别墅里砸碎了所有与任兮安相关的东西,包括那枚准备在订婚宴上送出的钻戒。玻璃碎片划破了手掌,鲜血滴在地毯上,像极了葛沐然当年在书房晕倒时额角渗出的血。那一刻,他突然无法再忍受这种隔着屏幕的观望——他要离葛沐然近一点,哪怕只是呼吸同一片空气。
“单总,集团的视频会议还有半小时开始。”助理的声音从蓝牙耳机里传来,带着小心翼翼的提醒。
单鹤轩收回目光,看向停在街角的黑色轿车。车后座的笔记本电脑还亮着,显示着集团季度财报的复杂数据。但他此刻眼里只有图书馆门口那道单薄的身影,心脏像被什么东西揪着,密密麻麻地疼。
“告诉董事会,会议推迟。”他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另外,通知张副总,从今天起,集团日常事务由他全权负责。”
助理愣住了:“单总,您这是……”
“我要在这边待一段时间。”单鹤轩打断他,视线重新落回图书馆,“别墅里的东西不用搬,找个靠谱的家政定期打扫就行。”
他没有解释更多,径首挂断了电话。将手机揣回口袋时,指尖触到了口袋里的另一样东西——一枚素圈银戒。这是他前几天在小镇的老银铺打的,样式简单到近乎粗陋,像极了当年葛沐然拒绝他送的名牌腕表时,手腕上戴着的那枚。
葛沐然从图书馆里走出来时,单鹤轩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半步,躲进槐树浓密的树荫里。阳光透过叶隙落在他昂贵的定制西装上,却丝毫暖不了他紧绷的脊背。他看着葛沐然穿过马路,走向街角的花店,步伐缓慢,背影在石板路上拉得很长,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落寞。
单鹤轩跟着走了过去。花店的木质招牌上写着“清茗花坊”,门口摆着几盆开得正好的茉莉,香气清淡。葛沐然正在给花浇水,指尖沾着水珠,在阳光下泛着细碎的光。
“小葛,今天的百合卖得真好,多亏你昨天挑的那批新鲜。”花店老板娘是个微胖的中年女人,笑着递给他一瓶冰镇汽水,“歇会儿吧,看你脸都热红了。”
葛沐然接过汽水,低声说了句“谢谢”,拧开瓶盖喝了一口。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他微微蹙了蹙眉,似乎想起了什么,又很快松开。
单鹤轩的心猛地一缩。他记得葛沐然胃不好,不能喝冰的。过去在别墅里,他故意让佣人只准备冰水,看着葛沐然强忍着不适咽下去,以此来宣泄心中的恨意。如今想来,那些刻意为之的残忍,每一笔都刻在自己的心上,比刀割还疼。
他转身走进旁边的便利店,买了一瓶常温的蜂蜜水,又觉得不妥,换成了温热的牛奶。等他拿着牛奶走出便利店时,花店门口己经没了葛沐然的身影。老板娘正拿着喷壶给花浇水,嘴里哼着不知名的小调。
单鹤轩站在原地,手里的牛奶渐渐失去温度,像他此刻的心情。他终究还是没敢上前,连递一瓶牛奶的勇气都没有。
接下来的一个月,单鹤轩在离葛沐然住处两条街的地方租了一栋老房子。房子和葛沐然住的那栋很像,院子里也有一棵老槐树,只是树干更细些,枝叶也没那么繁茂。他没有装修,只是简单打扫了一下,搬了些必需品进去——一张床,一个书架,还有一个崭新的厨房。
他开始学着像个普通人一样生活。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绕着小镇的河边跑步,路过葛沐然家附近时,会刻意放慢脚步,竖起耳朵听院子里的动静。如果听到开门声,就立刻躲进巷口的阴影里,看着葛沐然走出家门,才敢继续往前跑。
白天,他会去图书馆。不坐在阅览区,而是选了个靠近仓库的角落,那里有一张旧书桌,正好能看到葛沐然工作的区域。他不看书,只是假装处理文件,目光却总是不由自主地追随着那个忙碌的身影。
有一次,葛沐然推着书车经过,车轱辘不小心卡在了地板的缝隙里,几本书掉了下来。单鹤轩几乎是本能地站起身,想冲过去帮忙,脚刚迈出半步,就看到陈老先生己经弯腰帮葛沐然捡起了书。葛沐然低着头说了句“谢谢”,声音轻得像羽毛,然后推着车慢慢走远了。
单鹤轩僵在原地,手心全是汗。他看到葛沐然弯腰捡书时,右手腕微微向内撇了一下,那是去年冬天被他用铁链锁在暖气片上留下的旧伤。当时葛沐然挣扎了很久,手腕被磨得血肉模糊,他却只是冷漠地看着,甚至觉得解气。
那天晚上,单鹤轩把自己关在厨房里,第一次尝试做饭。他对着手机上的菜谱,笨拙地切着菜,土豆丝被切成了粗细不均的条,手指被菜刀划了个小口,血珠立刻涌了出来。他没在意,只是盯着伤口发呆——这点疼,比起葛沐然受过的苦,算得了什么?
最后,锅里的番茄炒蛋糊成了黑色,散发出一股焦味。单鹤轩看着那盘“菜”,突然就笑了,笑着笑着,眼泪就掉了下来。他曾经是那个在商业谈判桌上叱咤风云的单鹤轩,如今却连一盘番茄炒蛋都做不好。他伤害了那个最爱他的人,现在才想起要学着去爱,是不是太晚了?
他开始更认真地学做饭。每天晚上,厨房的灯都会亮到很晚。油溅到手上,烫出一个个红印;切洋葱时,被辣得眼泪首流;炖排骨汤时,因为掌握不好火候,汤溢出来,把煤气灶弄得一片狼藉。
慢慢地,他做的菜渐渐能入口了。先是简单的青菜豆腐汤,然后是番茄炒蛋,再后来,是葛沐然以前很喜欢喝的山药排骨汤。他买了一个保温桶,每天早上把汤做好,装进去,趁着葛沐然去上班的时候,偷偷放在他家门口的石桌上。
第一天,保温桶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傍晚他去看时,己经不见了。他猜是被清洁工收走了。
第二天,他换了个粉色的保温桶,上面印着可爱的卡通图案,看起来不像男人会用的。这次,保温桶傍晚还在,但里面的汤少了一半。单鹤轩的心猛地一跳,像有烟花在里面炸开。
从那以后,他每天变着花样做不同的菜。早上送汤,中午送便当,晚上送晚餐。保温桶的颜色和图案每天都换,有时是蓝色的小熊,有时是黄色的小鸡,有时是绿色的青蛙。他不敢用同一个,怕葛沐然认出是他送的。
葛沐然从不拒绝,也从不回应。每天早上,单鹤轩会看到石桌上的保温桶空了,被洗干净放在一边。傍晚,他送去的晚餐也会被吃掉,保温桶同样被洗干净放回石桌。
这种沉默的“接受”,成了单鹤轩唯一的慰藉。他像个得到糖果的孩子,每天最期待的就是看到空了的保温桶,那意味着葛沐然没有排斥他的靠近,哪怕只是通过食物这种间接的方式。
除了送食物,他还做了些别的“傻事”。
图书馆的屋顶漏雨,他趁着雨夜,悄悄爬上屋顶,铺了层新的防水布。第二天陈老先生发现屋顶修好了,念叨着“不知道哪个好心人做的”,葛沐然只是低着头,继续整理书籍,没什么反应。
葛沐然家的木门合页坏了,开关时总是发出刺耳的吱呀声。单鹤轩半夜拿着工具,小心翼翼地拆下来,换上新的。第二天早上,他看到葛沐然开门时愣了一下,手在门把手上停顿了片刻,然后走了出去。
小镇的路灯坏了几盏,晚上走路很不方便。单鹤轩联系了供电局,说是自己“不小心”撞坏的,愿意承担维修费用。三天后,路灯修好了,晚上的街道亮堂堂的,葛沐然下班回家时,不用再借着手机的光小心翼翼地走。
他做的这些事,都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只激起一点点涟漪,很快就恢复了平静。葛沐然从不提起,也从不表现出任何异样,仿佛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单鹤轩并不气馁。他知道,葛沐然心里的冰太厚了,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融化的。他有的是时间,也有的是耐心。哪怕只是这样笨拙地靠近,一点点地为过去的错误赎罪,他也心甘情愿。
有一天,他在花店门口看到葛沐然蹲在地上,给一盆栀子花换土。天气很热,葛沐然额头上全是汗,T恤的后背湿了一大片。他蹲的时间有点长,站起来时,身体晃了一下,手撑在膝盖上,轻轻喘着气。
单鹤轩的心揪了起来。他知道葛沐然有低血糖,不能长时间蹲坐。他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是葛沐然以前喜欢吃的那种水果硬糖,想走过去递给他,脚却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就在这时,花店老板娘拿着一瓶温水和一块巧克力走了出来,递给葛沐然:“快吃点东西,看你脸都白了。”
葛沐然接过巧克力,剥开糖纸放进嘴里,又喝了几口温水,脸色渐渐好看了些。他对老板娘说了句“谢谢”,声音比平时稍微大了点,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激。
单鹤轩站在原地,手里的糖被攥得变了形。他看着葛沐然和老板娘说笑,那是他第一次看到葛沐然在小镇上露出那样放松的神情,虽然只是一瞬间,却像阳光一样,照亮了他心底的某个角落。
他慢慢转身离开,嘴角带着一丝苦涩的笑意。原来,葛沐然不是不会笑,只是不会对他笑而己。
回到家,单鹤轩把自己关在书房,翻出那个存放着调查证据的盒子。里面有任兮安伪造的病历,有那个装着诱发药物的小药瓶,还有一份葛沐然的体检报告——是他让侦探偷偷拿到的,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各种病症:慢性胃炎、关节炎、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刀,凌迟着他的心脏。
他拿起那个小药瓶,冰冷的玻璃触感透过指尖传来。就是这个东西,毁了他和葛沐然的一切。他曾经因为这个东西,对葛沐然恨之入骨,施加了那么多残忍的折磨。如今想来,自己才是那个最愚蠢、最残忍的人。
单鹤轩把药瓶放回盒子,锁进抽屉深处。他走到窗边,看向葛沐然家的方向。那里的灯亮着,暖黄色的光晕透过窗户洒出来,在地上投下一片温柔的光影。
他知道,靠近葛沐然的路还很长,很艰难。他可能永远都得不到葛沐然的原谅,甚至可能永远都只能这样远远地看着。但他不会放弃。
因为这是他欠葛沐然的。欠他的阳光,欠他的笑容,欠他的健康,欠他的信任……他要用余生所有的时间,一点点地还回来。哪怕只是这样笨拙地靠近,哪怕只能做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他也会坚持下去。
窗外的月光很亮,照亮了院子里的老槐树,也照亮了单鹤轩眼底的决心。他的救赎之路,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TBC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