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药阁的丹炉,在仙脉灵气的滋养下,泛着淡淡的金光。
秦老头的药葫芦悬在炉口,老药圣正将最后一味 “洗心草” 扔进炉中。草叶遇火不燃,反而化作碧绿的汁液,与炉内的 “至阳草”、“月华石” 交融,发出清脆的 “叮咚” 声 —— 这是炼制 “净心丹” 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还差点东西。” 秦老头的胡子被炉烟熏得发黑,他盯着炉中翻滚的药汁,里面的金色灵气始终聚不成丹,反而有溃散的迹象。老药圣从怀里掏出块黑色的晶体,是从幽冥教残党体内取出的 “魔元石”,“蚀心掌的毒力己侵入净魔阁的地脉,普通的至阳草镇不住,得用这魔元石‘以毒攻毒’。”
方明然的玉衡剑绿光闪烁,五弟正用灵韵稳住药汁:“秦前辈,这魔元石的阴寒太重,贸然加入会毁了整炉药的。” 他指着炉壁上的裂纹,那是昨夜试炼时,魔元石与至阳草冲突留下的痕迹。
净心拄着木杖走进来,菩提子佛珠在炉前一晃,竟有三粒珠子化作粉末,融入药汁中。老祭司的声音带着笃定:“用‘渡魂幡’的灵气包裹魔元石,再加入归真院弟子的‘净魔血’,就能中和它的阴寒。” 他看向阿木,“你的血最合适,控血术改良后,血液里既有魔修的韧劲,又有正道的灵韵。”
阿木毫不犹豫地划破指尖,殷红的血珠滴入玉碗,与渡魂幡的灵气混合,竟凝成颗小小的红心。少年人望着丹炉:“能帮上忙就好。” 他的锁魔环己完全变成金色,说明体内的魔性己被净化大半。
秦老头将裹着灵气与鲜血的魔元石扔进炉中。奇迹发生了 —— 原本冲突的至阳与至阴之气,在红心的调和下渐渐相融,药汁开始旋转,金色与黑色的光芒交织,在炉口凝成道奇异的漩涡。
“成了!” 方明然的绿光与漩涡共鸣,五弟能感受到丹药正在成型,里面蕴含的灵气比普通净心丹强十倍,且带着种温和的包容之力,“这丹不仅能解蚀心掌,还能稳固净魔阁弟子的心神,防止他们走火入魔!”
丹炉的光芒越来越盛,连藏经阁的沈知言、器阁的欧冶子都被吸引过来。书圣的狼毫笔在纸上快速记录,生怕错过这 “正魔相融” 的炼药奇观;器圣则盯着炉壁的纹路,喃喃道:“原来仙脉灵气还能这么用,下次我炼剑时也试试……”
当第一缕晨光透过窗棂照进丹药阁时,秦老头掀开炉盖。炉中悬浮着七十二颗丹药,每颗都一半金一半黑,中间有道淡淡的红痕,正是阿木的血与渡魂幡灵气所化。丹药散发出的气息,既有着至阳草的灼热,又带着魔元石的清凉,却丝毫不冲突,反而让人神清气爽。
“这叫‘阴阳净心丹’。” 秦老头小心翼翼地将丹药收入玉瓶,老药圣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一颗能解蚀心掌,两颗能让走火入魔的修士清醒,三颗…… 或许能彻底根除百年魔功留下的隐患。”
方明轩的天枢剑在玉瓶上轻轻一点,金光与丹药的光芒交织:“分三十颗给净魔阁,二十颗存入宗门宝库,剩下的分发给七国,让他们也有应对幽冥教残党的底气。” 大哥的目光扫过众人,“这炉药证明,正与魔并非不可调和,关键在于找到平衡的方法。”
消息传到归真院时,夜枭正在修炼新改良的 “匿踪步”。听到阴阳净心丹炼成,前影阁杀手的动作顿了顿,锁魔环发出清脆的响声 —— 那是喜悦的共鸣。他想起自己刚入净魔阁时,因无法控制影阁的 “噬影功” 而痛苦不堪,如今有了这丹药,或许那些比他更难净化的魔修,也能看到希望。
三日后,净魔阁的 “涤尘院” 里,第一批服用阴阳净心丹的修士出现了明显变化。原本暴躁的前血煞卫,眼神变得平和;总是做噩梦的影阁杀手,夜里不再惊叫;连最顽固的幽冥教祭司,也开始主动学习沈知言的《悔过经》。
秦老头在丹药阁的石碑上,刻下了阴阳净心丹的丹方,最后特意添了一行:“药无正邪,在医人之心;法无高低,在渡人之意。” 老药圣的药葫芦悬在碑前,葫芦口对着净魔阁的方向,仿佛在为那些努力净化的魔修,送去无声的祝福。
方明然的玉衡剑在丹炉旁轻轻擦拭,五弟望着炉壁上的裂纹,忽然明白:真正的炼药,从来不是简单的药材堆砌,而是对 “平衡” 的领悟 —— 就像这阴阳净心丹,正因为容纳了至阳与至阴,才能拥有超越普通丹药的力量。
夕阳下,丹药阁的金光与净魔阁的灵气遥相呼应,在观日峰的天际织成道温暖的光带。那里,既有正道修士的坚守,也有魔修改邪归正的努力,更有药圣以药渡人的慈悲 —— 这或许就是七星剑宗真正的 “道”:包容万象,方为至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TBV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