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的信使挤满了七星剑宗的山门,朱砂封漆的拜帖在石桌上堆成小山。最上面的帖子盖着北境王的金印,墨迹未干的字里写着 “恳请七星仙长驰援,黑风岭再现噬灵妖踪迹”;旁边的竹笺来自南疆土司,画着醒魂花与骷髅头的对峙图,下方标注着 “需护心掌解救中蛊的族人”;甚至有东海的渔民托商队带来颗巨大的珍珠,珠内藏着影杀剑的虚影 —— 是夜枭暗中护送渔船躲过海盗后,渔民自发供奉的 “谢礼”。
“这才三个月,第七十二封求援信了。” 方明辰的天玑剑蓝光扫过拜帖,六弟的指尖点向其中最破旧的一封,纸页边缘还沾着泥渍,“是雾隐城的孤儿们写的,说城里的井又冒出黑气,怕又是‘人面蛊’复发,想请林溪姐姐去看看。”
林溪的共生引气法与信纸上的枯草共鸣,少女的指尖泛起绿光:“不是蛊毒,是地脉的寒气太重,井水结了冰,被孩子们误以为是黑气。” 她将颗醒魂花种子包进回信,“让他们种在井边,花根能调节地脉温度,比我们跑一趟更管用。”
方明豪的天权剑突然劈开块巨石,西弟的雷纹紫金剑气在碎石上刻出 “拒收” 二字:“再这么下去,咱们不用练剑了,天天当七国的跑腿!” 重剑指向山外,“昨日有个太守送来百两黄金,想请我们去镇压抗税的百姓,这种事也配叫‘求援’?”
方明谦的天璇剑青光流转,二弟的指尖抚过清心玉剑格:“江湖名望,从来不是看收多少拜帖,是看能拒绝多少不该接的事。” 他从怀中掏出本账簿,上面记录着所有求援的处理结果,“真正该管的,是噬灵妖、中蛊族人、孤儿井水这些事;至于权贵的私心,送再多黄金也该拒之门外。”
账簿的最后一页,贴着片干枯的向阳花瓣,旁边写着 “断魂崖战后,万骨塔废墟上长出的第一株植物”。方明然的玉衡剑绿光扫过花瓣,五弟的声音带着感慨:“那天我们离开时,有个瞎眼的老嬷嬷摸着我的剑说,‘你们不是神仙,却比神仙更懂疼人’。这才是最好的名望,不是金印珠玉能换的。”
幽瑶的纯阴体突然发热,少女的指尖指向山门处的石碑。原本刻着 “七星剑宗” 的地方,不知何时被人添了行小字:“护心掌过处,醒魂花开”。字迹稚嫩,像是孩童用石子划上去的,却比任何金漆都更显分量。
“是阿木的弟弟。” 林溪的共生引气法与石碑旁的小草沟通,“草说,那孩子每天都来山门,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青城七子 帮着打扫落叶,等我们回来时,就把听到的江湖事刻在石碑上。昨天他还跟路过的商人说,‘七星仙长的剑会开花,能治好所有难过的事’。”
方明轩的天枢剑突然升空,金光在云层中划出北斗星轨。七国的上空,无数道细微的光丝与星轨相连 —— 是被他们救过的人,在心中默默念诵着七星剑宗的名字,这些纯粹的意念汇聚成无形的力量,竟让天枢剑的金光比往日更盛。
“名望是把双刃剑。” 大哥的声音透过星轨传遍七国,“能让醒魂花在万骨塔生长,也能让黄金腐蚀初心。” 他的指尖在星轨上一点,金光化作七道流星,分别坠向黑风岭、南疆、雾隐城等地,“西弟带天权弟子去黑风岭,探查噬灵妖踪迹;二弟与五弟去南疆解蛊;林溪和幽瑶送种子去雾隐城;夜枭的影阁继续护渔民;六弟七弟整理求援信,按轻重缓急标记;我守在山门,处理那些‘不该接的事’。”
当七星弟子分赴各地时,江湖上渐渐流传起新的说法:
北境的牧民说,天权剑的雷声只会劈向噬灵妖,落在帐篷上时,只会化作暖光;
南疆的族人说,护心掌的双生合璧能辨善恶,中蛊的坏人会被绿光灼伤,好人却只会感到温暖;
东海的渔民说,影杀剑从不在白天出现,却总在海盗靠近时,让他们的船舵莫名失灵;
最让孩子们津津乐道的是,只要对着醒魂花许愿,七星仙长就会送来解决麻烦的种子,比任何神仙都灵验。
三个月后,方明轩在山门的石碑旁,又添了块新的石头,上面刻着 “三不救”:不救为富不仁者,不护恃强凌弱者,不为权贵做鹰犬。石头底下,压着那百两黄金熔铸成的小剑,剑身上刻着所有被拒绝的求援者的名字。
方明谦的天璇剑归鞘时,清心玉的光晕与石碑上的小字共鸣。二弟望着山外络绎不绝却不再送黄金的信使,突然明白:真正的江湖名望,不是让所有人都敬你怕你,是让该信你的人永远信你,让不该求你的人不敢求你,就像醒魂花,只在需要守护的地方绽放,从不在富贵的花瓶里低头。
后来,那本记录求援的账簿被抄写成七卷,分藏在七子的剑庐。每当新弟子入门,都会被要求抄写其中一页,方明轩说:“记住这些名字,不是为了炫耀我们帮过多少人,是为了提醒自己,江湖名望的分量,从来都在别人的需要里,不在自己的剑鞘里。”
(http://www.220book.com/book/TBV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