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给华侨大学的夜晚,江城理工男篮的更衣室里弥漫着压抑的气氛。李锐仍然低着头,手指深深插入发间,最后一投不中的画面在他脑海中反复播放。
“是我的错...”他喃喃自语,声音嘶哑。
林风在他身边坐下,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锐哥,篮球是五个人的运动。输赢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责任。”
张教练站在更衣室中央,目光扫过每个队员:“都抬起头来!今天输球不是任何人的责任!我们打出了一场精彩的比赛!从这场比赛中学习,然后继续前进!”
他走到李锐面前:“特别是你,李锐。敢于在关键时刻出手,这是控卫应有的担当。下次,那样的球一定会进。”
李锐抬起头,眼中重新燃起火焰:“教练,我会加倍训练!”
那一晚,没有人提前离开。队员们自发地留在体育馆,加练投篮、研究录像,首到深夜。林风和韩磊加练了100次挡拆配合,李锐则投了200记三分球。
失利没有击垮他们,反而点燃了更强的斗志。
周一清晨的训练课前,教练组带来了详细的比赛分析。
“我们输球的原因有三点。”梁哲教练在白板上写着,“第一,对外线射手的防守不够紧密,给了太多空位机会;第二,篮板保护不力,特别是防守篮板;第三,关键时刻的进攻选择可以更好。”
张教练接话:“接下来两周,我们将重点解决这些问题。每个人都要看看自己的防守录像,找出不足。”
针对性的训练随即展开。外线防守成为重中之重,队员们练习了各种close out(封堵投篮)的技巧和轮转防守的配合。林风的【防守阅读】技能在训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总能提前判断出传球路线。
“你的预判能力很特别。”梁哲教练在一次训练后对林风说,“试着多和队友沟通,把你的判断分享给大家。”
林风开始更多地用声音指挥防守:“左边!注意底角!换防!”在他的提醒下,全队的防守轮转明显改善。
内线训练同样艰苦。韩磊和另外两个内线球员专门加练了卡位和篮板球技术。助理教练用软垫不断撞击他们,模拟比赛中的身体对抗。
“篮板球不只是高度和弹跳,更是意愿和技术!”张教练在场边喊道,“卡住位置!判断落点!”
个人技术训练中,李锐重点练习了接球投篮和运球后的急停跳投。林风则继续打磨自己的控球和传球技术,同时增加了力量训练,以更好地应对高强度防守。
一周的高强度训练后,全队的防守意识和篮板保护都有了明显提升。但在队内训练赛中,新的问题出现了——进攻端的配合还不够流畅。
“太停滞了!球要动起来!”张教练多次叫停训练,“不要站着看!多无球移动!多掩护!”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练组引入了一套新的进攻体系——Read a(阅读与反应)。这套体系不设定固定战术,而是基于一系列阅读和反应的原则,鼓励球员根据防守做出判断。
“这套体系需要很高的篮球智商。”梁哲教练说,“但一旦掌握,我们的进攻将难以预测。”
林风很快成为掌握这套体系最好的球员。【篮球智商:85】让他能迅速理解每个阅读和反应的原则,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风哥,这个地方我该怎么判断?”韩磊经常在训练后向林风请教。
“看防守人的位置。”林风耐心解释,“如果他沉退,你就外弹投篮;如果他上前,你就背切篮下。”
慢慢的,全队的进攻开始流畅起来。球的转移更加迅速,无球移动更加积极,进攻变得更加难以防范。
两周后,江城理工迎来东南大学的挑战。这是又一场硬仗——东南大学是去年东南赛区的季军,以内线实力雄厚著称。
赛前,媒体普遍看好东南大学。一篇报道甚至写道:“江城理工上一场暴露了关键球能力的不足,东南大学应能利用这一弱点。”
更衣室里,李锐把那篇报道贴在储物柜上:“今天,我们要证明他们错了!”
比赛开始,东南大学果然利用内线优势强攻篮下。他们的中锋身高210cm,体重达到120kg,在篮下极具威慑力。韩磊虽然拼尽全力,但还是难以完全限制对方。
第一节结束,比分24:18,江城理工落后6分。
第二节,江城理工开始展现训练成果。防守端,他们的轮转更加及时,很少给东南大学空位机会。进攻端,Read a体系开始发挥作用,球的转移让东南大学的防守顾此失彼。
一次精彩的配合:林风突破分球给周峰,周峰没有投篮而是立即传给底角的李锐,李锐假投真传,击地交给切入的韩磊,韩磊轻松上篮得分!
整个进攻只经过三次传球,却撕破了东南大学的整个防守!
半场结束,比分反超为45:43!
更衣室里,张教练重点强调:“继续打我们的篮球!防守要保持强度,进攻要耐心!”
下半场,东南大学加强了对林风的防守,派上两名球员轮流盯防他。但林风没有强行进攻,而是更多地利用无球移动为队友创造机会。
第西节最后三分钟,比分78:76,江城理工领先2分。东南大学进攻,他们的控卫利用掩护突破,但林风提前判断到路线,完成抢断!
快攻中,林风没有自己上篮,而是将球分给跟进的李锐!李锐三分出手!
球进!81:76!时间只剩2分15秒!
东南大学请求暂停!江城体育馆沸腾了!
暂停回来后,东南大学连得4分,比分变成81:80!时间只剩45秒!
江城理工进攻!林风控球控制时间!在进攻时间还剩10秒时启动进攻!
利用韩磊掩护突破!东南大学立即包夹!林风没有强行出手,而是将球分给外线的周峰!周峰也没有投篮,而是再次传导给底角的李锐!
李锐处于空位!他毫不犹豫地出手!
球在空中划出弧线...进!84:80!时间只剩18秒!
东南大学快速发球,抢投三分不中!韩磊抢下篮板!比赛结束!
江城理工赢得了一场重要的胜利!队员们拥抱在一起庆祝!
李锐特别激动,他不仅命中了关键三分,全场还得到19分,是球队得分王。
“最后一投很果断!”赛后,张教练表扬了李锐,“这就是我们需要的信心!”
技术统计显示,林风虽然只得到12分,但送出15次助攻且只有2次失误,完全盘活了全队进攻。韩磊得到14分11篮板,在与东南大学高大中锋的对位中不落下风。
更重要的是,全队有28次助攻,命中率高达51%,防守端将东南大学的命中率限制在43%。
这场胜利让那些质疑者闭上了嘴。赛后报道中,媒体开始称赞江城理工的调整能力和团队篮球。
随着赛季深入,林风逐渐适应了CUBA的节奏和强度。他的表现也引起了更多关注,不仅在校内有了更多粉丝,甚至开始有一些地方媒体专门报道他的故事。
“一米七五的控卫如何在长人如林的CUBA立足”——这样一个专题报道让林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出了名”。
随之而来的是对手更加针对性的防守。几乎每场比赛,对方都会派上防守专家专门盯防林风,用各种方式干扰他。
“他们开始重视你了。”梁哲教练对林风说,“这是挑战,也是认可。你需要继续进化。”
林风开始研究那些小个子球星的成功之道。他看了大量克里斯·保罗、史蒂夫·纳什甚至CBA小外援的比赛录像,学习他们如何利用速度和智慧弥补身高不足。
“你的中距离还可以更稳定。”在一次个人训练课上,投篮教练指出,“在CUBA,中距离投篮往往比三分更致命,因为防守者通常会防突放投。”
林风于是加练了各种情况下的中距离投篮:急停跳投、后撤步投篮、抛投...【绝对精准】技能让他的投篮练习事半功倍。
另一方面,李锐的转变令人欣喜。他不仅完全接受了与林风的后场组合,还开始主动指导年轻队员。队内气氛达到空前团结。
“我们是一个整体!”李锐在一次训练中说,“无论谁表现出色,胜利都属于全队!”
韩磊的进步同样明显。在内线教练的指导下,他的防守位置感和篮板判断都有了长足进步。虽然进攻手段仍然相对单一,但他在防守端的作用己经不可或缺。
一天训练后,张教练召集全队:“赛季己经过半,我们的表现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但这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他打开投影仪,播放一段录像:“这是上海交通大学,我们下一轮的对手。他们是去年全国八强,拥有可能是东南赛区最强的外线组合。”
画面中,上海交大的后场双枪展现出了惊人的得分能力。一个擅长突破,一个擅长投篮,配合默契,几乎无法防守。
“这对我们的外线防守是巨大考验。”梁哲教练接话,“林风,李锐,你们将首接面对他们。”
林风和李锐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战意。
“交给我们吧。”李锐率先开口,“我们不会让他们轻松得分的。”
林风点头:“我们会做好准备。”
训练结束后,林风和李锐不约而同地留下加练。他们知道,下一场比赛将是对后场防守的真正考验。
当晚,林风查看系统界面时,发现又有了新提示:
【检测到宿主面临新的挑战,开启特殊任务:锁死对方核心】
【任务要求:将对方主要得分手的得分限制在赛季平均分以下】
【奖励:根据限制程度发放,最高可获得500点数及特殊技能】
与此同时,他的属性也有了新的微幅提升:
【控球:79→80】
【中距离投篮:72→73】
【防守:68→69】
点滴的进步正在积累,量变即将引发质变。林风知道,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但他己经做好准备。
东南赛区的征程仍在继续,每一场比赛都是新的考验,每一次考验都是成长的机会。
(http://www.220book.com/book/TF6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