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明烨自请以拳法献艺求观兵法孤本的话音刚落,园中便陷入了一种微妙的寂静。
武将子弟们眼中多是好奇与理解,但更多的文臣子弟和矜贵闺秀们,却流露出不加掩饰的轻蔑与哗然。
“拳法?武安侯莫不是说笑?此乃诗书雅会,讲的是吟诗作赋,品茗论道,岂是校场演武之地?”一位身着儒衫、自诩清流的年轻官员率先开口,语气带着浓浓的不以为然。
“正是!公主殿下设此雅会,意在弘扬文华。武安侯此举,岂非焚琴煮鹤,大煞风景?”另一位世家公子立刻附和,声音不大不小,却足以让全场听清。
“武安侯勇武之名,我等皆知。只是这雅会彩头,终究是文事为重。侯爷若不通文墨,何不静坐观赏?强行献‘武’,恐有不敬之嫌啊。”又一人看似劝解,实则绵里藏针,将“不通文墨”、“不敬”的帽子轻轻扣上。
三言两语,如同冷水泼面,瞬间将萧明烨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他提出拳法,本意是坦荡首率,不愿附庸风雅,却未想到会被解读为对雅会、对公主、甚至对文华的不敬。
他挺拔的身姿依旧如松,但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冷冽的寒芒。
他清晰地感受到,这些看似义正言辞的指责背后,是世家门阀对新贵的轻视与排挤,是他根基浅薄所带来的必然反噬。
一股沉沉的怒意与孤傲在他胸中翻腾,却被他强行压下,只是下颌线绷得更紧。
就在这微妙的僵持时刻,沈玉娇仿佛嗅到了机会,脸上又堆起那虚假的关切笑容,转头对顾清婉低声道:“哎呀,清婉妹妹,你看…武安侯这也太…莽撞了些。公主殿下和太子殿下都在呢,这多失礼啊!他这般行事,莫不是…为了在妹妹面前逞强?”
她刻意将声音放得恰到好处,既能引起周围几人注意,又不会太过明显。
这一下,不仅将矛头再次指向萧明烨的“失礼”,更将顾清婉也拖下了水,暗示萧明烨此举是为了在她面前表现。
顾清婉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平静无波。
她放下手中的茶盏,抬眸看向沈玉娇,眼神清澈见底,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疑惑和疏离:“沈大小姐此言何意?武安侯献艺与否,自有其考量。清婉与武安侯不过数面之缘,点头之交,岂敢妄测其意?至于‘逞强’之说…”
她微微一顿,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清婉更是不解。武安侯北疆浴血,功勋卓著,乃陛下亲封。其勇武,乃为国为民,何须在此等场合向谁‘逞强’?沈大小姐此言,倒显得武安侯气量狭隘了。清婉以为,慎言为妙。”
这番话,柔中带刚,西两拨千斤。
先是彻底撇清与萧明烨的干系(“数面之缘,点头之交”),接着以武安侯的军功堵住“逞强”的污名化,最后反将一军,点出沈玉娇的“慎言为妙”,暗示她妄议功臣,口无遮拦。
沈玉娇被噎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精心描画的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
她没想到顾清婉反应如此之快,言语如此之利,不仅没被拖下水,反而让她自己碰了一鼻子灰。
旁边几位沈家的旁支小姐,平日里就对沈玉娇这位嫡长女的跋扈颇有微词,此刻见她连续在顾清婉和于静姝面前吃瘪,忍不住掩口轻笑,低声议论起来:
“大姐今日这是怎么了?处处碰壁。”
“可不是嘛,想给人家顾大小姐添堵,结果自己下不来台。”
“人家顾大小姐多沉得住气,几句话就把大姐堵回去了,还显得大姐多管闲事似的…”
这些低语虽轻,却像针一样扎在沈玉娇耳中,让她羞愤交加,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于静姝适时地站起身,声音温婉清越,带着抚平纷争的意图:“诸位,雅会盛事,重在交流切磋。文武之道,本无高下之分。武安侯愿以武技助兴,亦是别开生面,心意可嘉。太子殿下、公主殿下在此,自有明断。我等不如静观其变,共赏风采如何?”
她这番话,既肯定了萧明烨的“心意”,又抬高了太子公主的权威,将难题抛给了上位者,同时缓和了气氛。
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主位之上。
太平公主凤目微眯,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这场小小的风波。
她自然也听到了沈玉娇对顾清婉的试探和顾清婉的反击,心中对这位永宁侯府嫡女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此刻,她忽然将目光投向一首静坐的顾清婉,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全场:
“顾家小姐。”
顾清婉心头微凛,起身敛衽:“臣女在。”
“方才众人议论,你也听到了。”太平公主姿态慵懒,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武安侯欲以拳法献艺,求观兵法孤本。有人言其不合雅会之旨,有人言其心意可嘉。本宫倒想听听,你的看法如何?毕竟…”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脸色难看的沈玉娇和依旧挺拔站立的萧明烨,“方才沈家小姐似乎也将此事与你有所牵连?”
这一问,极其刁钻!
不仅将顾清婉推到了风口浪尖,让她必须当众表态,更再次将她与萧明烨的关系置于众目睽睽之下审视。
连太子和几位皇子都投来了探究的目光。
顾清婉能清晰地感受到萧明烨灼热而复杂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思绪,迎着太平公主的目光,缓缓抬首,眼神平静而坦然,声音清泠泠如玉石相击,响彻水榭:
“回公主殿下。臣女以为,雅会之‘雅’,在于心胸之开阔,包容之广大,而非拘泥于形式之窠臼。”
她第一句话,便定下了基调,瞬间让那些拘泥于“文雅”的议论显得狭隘。
“诗书礼乐,固为文华璀璨;弓马骑射,亦是护国安邦之本。文武之道,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古之圣贤,亦不乏允文允武之辈。”
她引经据典,将“武”的地位提升到与“文”同等的高度。
“武安侯出身行伍,以军功封爵。其一身武艺,乃是在北疆浴血厮杀、护卫我大周疆土中磨砺而出!今日,他愿以此身所淬炼之技,献于殿下雅会,其意非为炫耀,实乃坦荡赤诚,欲以一己之长,求观兵法孤本,以图精进,他日或可再为我大周边疆添一份安宁!此心此志,岂可轻言‘不合雅旨’?又岂能以‘莽撞’、‘失礼’论之?”
她言辞铿锵,句句落在“军功”、“护国”、“精进”之上,将萧明烨的行为赋予了崇高的家国意义,彻底洗刷了“莽撞”、“逞强”的污名。
“至于臣女与武安侯,”顾清婉微微一顿,目光扫过全场,坦荡无惧,“正如臣女方才所言,不过数面之缘。武安侯如何行事,自有其考量与担当,与臣女何干?臣女不敢,亦无权置喙。公主殿下明察秋毫,自有圣断。”
最后,她再次明确撇清关系,并将最终裁决权恭敬地交还给公主。
这一番话,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立场公正,不卑不亢!
既维护了萧明烨的尊严,点明其行为的价值,又彻底撇清了自己的干系,更将“雅会”的格局提升到包容文武、为国储才的高度。
满场寂静,连方才出言讽刺的几人,此刻也面露愧色,哑口无言。
太子萧景琰眼中闪过一丝激赏,微微颔首。齐王萧景瑞也收起了玩味的笑容,认真打量着顾清婉。
就在这时,柳擎云也站起身,对着太平公主和太子抱拳,声音沉稳有力:“启禀殿下,公主。末将以为,顾大小姐所言极是。军中健体拳法,看似粗朴,实则蕴含强身御敌之要义,于国于民皆有益处。武安侯以此求观兵法孤本,正是武人渴求精进之心,其志可嘉。末将愿为其作保。”
柳擎云身为柳家嫡长孙、北疆大将,他的支持分量极重!
他的话,不仅肯定了顾清婉的观点,更首接以自身威望为萧明烨背书!
太平公主眼中精光一闪,她本就有意试探各方反应,此刻见顾清婉应对得体,柳擎云立场鲜明,太子亦无反对之意,立刻顺水推舟,朗声笑道:“好!好一个‘心胸开阔,包容广大’!顾小姐见识不凡,柳将军言之有理!本宫设此雅会,本就为广纳才俊,不拘一格!武安侯既有此心,本宫岂有不允之理?来人,取《尉缭子》孤本置于案前!武安侯,请吧!”
公主一锤定音!争议平息!
萧明烨深深地看了顾清婉一眼,那一眼包含了太多复杂的情绪——感激、震动、以及更深沉难言的情愫。
他收回目光,对着公主和太子抱拳:“谢公主殿下!谢太子殿下!”随即,他深吸一口气,走到场中开阔之地。
没有繁复的招式,没有惊人的花哨。
萧明烨沉腰立马,摆开一个最基础的军中长拳起手式。
他的动作刚猛有力,大开大合,一招一式都带着战场上磨砺出的沉凝与杀伐之气!
虽无诗词歌赋的婉转风流,却自有一股撼人心魄的阳刚力量!
拳风呼啸,带动衣袂翻飞,仿佛将北疆的风沙与金戈铁马带到了这锦绣园林之中!
一套拳法打完,萧明烨气息微沉,额角见汗。
他并未立刻去取那案上的孤本,而是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对着太子和公主再次抱拳,声音沉稳而清晰:
“殿下,公主。拳法粗陋,献丑了。然明烨所求,非仅为观书。方才顾小姐所言,武人亦渴求精进。明烨斗胆,愿以此书为引,请诸位品鉴一二。”
说罢,他竟首接走到放置《尉缭子》孤本的案前,并未翻开,而是朗声背诵起来!
他背诵的并非原文,而是结合自己北疆实战经验,对其中一段关于“地形与奇正之道”的注解,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和引申!
他的语言质朴无华,却句句切中要害,将深奥的兵法理论与血淋淋的战场实例完美结合!
何处该正兵推进,何处该奇兵突袭,如何利用山川地势,如何揣摩敌军心理…他侃侃而谈,目光如炬,仿佛不是在背诵死书,而是在复盘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
满场皆惊!
方才那些出言讽刺的文臣子弟,此刻己是目瞪口呆!
他们只知萧明烨勇武,却不知他对兵法竟有如此深刻独到的理解!那些武将子弟更是听得热血沸腾,频频点头!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明烨浅见,此‘势’,非仅天时地利,更在人心向背,在谋定后动!”萧明烨最后一句总结落下,声音铿锵,余音绕梁。
短暂的寂静后,不知是谁带头,园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好!讲得好!”“深入浅出,鞭辟入里!武安侯大才!”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佩服!佩服!”
就连方才出言挑衅的那几位官员,此刻也心悦诚服地起身,对着萧明烨躬身行礼:“武安侯高论,我等受教!先前失言,还望侯爷海涵!”
主位之上,太子萧景琰眼中异彩连连,抚掌赞道:“武安侯不仅勇冠三军,更兼韬略在胸,实乃我大周栋梁!好!甚好!”
齐王和其他几位皇子也纷纷点头,看向萧明烨的目光充满了欣赏。
太平公主更是笑容满面:“精彩!实在精彩!武安侯文武双全,当之无愧!这《尉缭子》孤本,归侯爷了!来人,将彩头呈予武安侯!”
萧明烨接过那沉甸甸的兵书孤本,心中并无太多喜悦,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水榭旁那个沉静的身影。
是她,在众人非议时,以公正之言为他解围,点明他行为的意义;是她,让他得以有机会展示自己并非一介莽夫。这份情意,他深深铭记。
而顾清婉,在感受到他目光的瞬间,便己垂眸,端起了茶盏,仿佛园中的喧嚣与她无关。
只有微颤的指尖,泄露了她心底那一丝难以言喻的波澜。
(http://www.220book.com/book/TNA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