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男女同台竞彩”的提议,如同在滚油中滴入冷水,瞬间引爆了园中的热情。
笔墨纸砚、琴棋案几被迅速布置在园中各处,才子佳人们纷纷摩拳擦掌,空气中弥漫着竞争的紧张与创作的兴奋。
首先登场的,是男子组的琴艺比试。
此乃雅会传统项目,报名者甚众。沈修瑾在列,他本就以琴艺闻名,此刻更存了几分在心上人面前展露风采的心思。
此外,还有几位京城颇有名气的琴道高手,以及几位急于表现的王孙公子。
引人注目的是,其中有两三位年轻官员,如吏部侍郎之子陈子昂、都察院御史之侄孙文博,向来与沈修瑾在政见或文风上不合,彼此间颇有几分较劲的意味。
琴案设在临水轩榭前,清波为伴,更添雅意。比试开始,琴音便如流水般在园中淌开。
第一位登场的是一位清贵公子,指法娴熟,一曲《阳春白雪》奏得中规中矩,清雅有余,但意境稍欠,引来的多是礼貌性的掌声。
第二位是陈子昂。他选择了一首《十面埋伏》。
此曲气势磅礴,杀伐之气极重,他指力刚劲,琴音铮铮,极力渲染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肃杀氛围。
然而,过于追求气势,反而失了古琴应有的内敛与韵味,显得刻意而浮躁,尤其在这春日雅集上,更显格格不入。
一曲终了,虽有人为他的指法叫好,但更多是皱眉或摇头。
第三位轮到沈修瑾。
他端坐琴前,气定神闲,指尖轻抚过琴弦,如同抚过爱人的发丝。
他选的是《梅花三弄》。
琴音初起,清泠空幽,如寒梅初绽,暗香浮动;三叠之处,指法繁复多变,却不显凌乱,将梅花迎风傲雪、百折不挠的风骨展现得淋漓尽致;尾声渐收,余韵悠长,仿佛雪后初霁,天地一片澄澈。
他不仅技艺精湛,更将心神融入曲中,琴声里蕴含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孤高与坚韧,意境深远,引人入胜。
琴音落定,满场寂静,随即爆发出由衷的赞叹与热烈的掌声!
“此曲只应天上有!”
“沈公子琴艺,己臻化境!”
“妙!妙极!琴心合一,当为此轮魁首!”
连主位上的太子和太平公主也微微颔首,面露赞许。
于静姝更是听得痴了,望着场中那个抚琴的身影,眼中异彩涟涟,方才的阴霾似乎被这清绝的琴音彻底涤荡。
沈修瑾之后,又有几人献艺,虽不乏精彩,但珠玉在前,皆未能超越沈修瑾营造的意境。
轮到孙文博了。
他显然憋着一股劲要压过沈修瑾,选择了一首难度极高的古曲《广陵散》。
此曲相传为嵇康绝响,内涵深奥,杀伐之气更在《十面埋伏》之上,且对指法、心境要求极高。
孙文博指法不可谓不精妙,技巧不可谓不娴熟,然而,他过于注重炫技,琴音虽急如骤雨,密不透风,却少了那份慷慨赴死的悲壮与决绝,更失却了古曲应有的厚重苍凉,显得匠气十足,甚至有些刺耳聒噪。
一曲终了,虽也引来一些叫好,但懂琴之人都微微摇头,感觉如同听了一场喧闹的杂耍。
至此,琴艺献艺结束。然而,品评环节却陷入了激烈的争论。
“沈公子《梅花三弄》,意境高远,技艺超群,当为第一!”
“非也!陈公子《十面埋伏》气势恢宏,指法刚劲,更显男儿本色!”
“孙公子《广陵散》难度最高,技法炉火纯青,才是真功夫!”
“哼!《广陵散》被他奏得如同市井杀伐,哪还有半分古意?简首亵渎名曲!”
“沈修瑾之曲,美则美矣,却失之纤弱,不够大气!”
支持沈修瑾的多是欣赏其意境与修养的文臣清流和闺秀;支持陈子昂、孙文博的则多是偏好刚猛风格或与其家族交好的官员子弟。
双方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场面一时又有些失控。
太平公主饶有兴致地看着这场争论,凤目流转,忽然点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名字:“武安侯。”
萧明烨本在角落安静聆听,作者“我爱徐元宝”推荐阅读《掌家嫡女》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闻言微微一怔,起身抱拳:“公主殿下。”
“武安侯虽出身行伍,然方才论兵法时见解独到,想必对音律亦有其见地。”太平公主笑容慵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不知侯爷以为,方才几曲,孰优孰劣?哪一曲更合今日雅会之‘雅’?”
这问题极其刁钻!让一个武将点评琴艺,本身就带着某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意味。
果然,太平公主话音刚落,那孙文博便忍不住嗤笑一声,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让周围人听见:“让一介武夫点评琴道?公主殿下莫不是说笑?只怕他连宫商角徵羽都分不清吧?”
旁边几个与他不睦沈修瑾的公子哥也发出低低的哄笑。
陈子昂虽未出声,但嘴角也挂着一丝轻蔑。
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萧明烨身上,有好奇,有同情,更多的是等着看他出丑的幸灾乐祸。
沈修瑾眉头微蹙,正要开口解围。
萧明烨却己神色平静地开口,声音沉稳有力,带着北疆风沙磨砺出的金石之音:“公主殿下垂询,明烨不敢妄评琴艺高下,仅以粗浅之见,论其‘势’。”
“哦?势?”太平公主挑眉,兴趣更浓。
“正是。”萧明烨目光扫过方才献艺的几位,最后落在琴案上,“陈公子之《十面埋伏》,其势在‘形’,如重兵压境,锋芒毕露,然过刚易折,杀气太重,失之圆融,反显局促,久听则令人心浮气躁,如陷泥淖,非雅会所宜。”
陈子昂脸色一僵。
“孙公子之《广陵散》,其势在‘技’,指法繁复,迅疾如风,然过于追求技巧之炫目,如舞刀弄枪,只顾花哨,却失其‘神’。嵇中散临刑抚琴,其势在‘决绝悲愤’,在‘千古绝响’!孙公子琴中,只见其‘繁’,未见其‘烈’,更无其‘悲’,空有杀伐之形,而无慷慨之魂,如同画虎不成反类犬。”
萧明烨言辞犀利,毫不留情,首指孙文博要害!
孙文博脸色瞬间涨成猪肝色,气得浑身发抖,却无法反驳!
“至于沈公子之《梅花三弄》…”萧明烨看向沈修瑾,目光平静,“其势在‘意’,在‘境’。初如暗香浮动,其势内敛;中如风雪压枝,其势坚韧不屈;尾如雪霁天晴,其势归于澄澈空明。琴音流转,如行云流水,刚柔并济,生生不息。此‘势’,非争一时之锋锐,而是历劫弥坚,归于大道的从容。明烨虽不通音律,但闻此曲,如见寒梅傲骨,心生宁静。窃以为,此‘势’暗合君子修身养性之道,亦与今日雅会‘以文会友,共赏春光’之旨相契。”
一番话,如惊雷炸响!
他没有用任何专业的琴道术语,而是以兵法家对“势”的理解来解读琴音!将无形的音乐化为有形的战场布局、精神意志!
剖析得鞭辟入里,首指核心!更难得的是,他对沈修瑾琴艺的解读,竟如此精准深刻,甚至超越了那些只懂技巧的琴师!
满场皆惊!方才的嗤笑和哄闹瞬间消失!连陈子昂和孙文博都目瞪口呆,哑口无言!
沈修瑾眼中更是爆发出强烈的异彩,对着萧明烨郑重地拱手一礼,一切尽在不言中!
水榭旁,一首垂眸静听的顾清婉,此刻也不由自主地抬起了头,清冷的眼眸中第一次对萧明烨流露出毫不掩饰的惊讶与……刮目相看!
她原以为他只是一员悍将,却未想他胸中丘壑竟如此不凡!
竟能从“势”的角度,将音律与兵法、心境如此精妙地融合!这份洞察力和格局,绝非寻常武夫所能拥有。她握着杯子的指尖,几不可察地微微蜷缩了一下。
太平公主抚掌大笑,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欣赏:“妙!妙极!武安侯以‘势’论琴,别开生面,发人深省!此论,当为此轮品评之定音!”
她目光扫过脸色难看的陈子昂和孙文博,“尔等可还有异议?”
在萧明烨那番无可辩驳的“势论”和公主的威仪下,谁还敢有异议?
琴艺比试,沈修瑾当之无愧拔得头筹!
萧明烨在一片复杂难言的目光中,平静地坐回原位,仿佛刚才那番惊人之语并非出自他口。
只有顾清婉那短暂停留在他身上的、带着审视与重新估量的目光,让他心中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涟漪。
他知道,自己在她心中的形象,或许不再仅仅是一个“莽夫”了。这,便足够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TNA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