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月的杭州城,柳絮纷飞如雪。
锦绣天绣坊内,唐苏苏指尖的金针在阳光下划出一道弧光,最后一根丝线被她轻轻咬断。她后退半步,唇角不自觉扬起。
"诸位请看,《西湖烟雨》。"
随着她素手轻扬,原本平铺的绣面突然垂落,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围观的众人不约而同发出惊叹——绣面上的西湖水波竟似真的在流动,远处的雷峰塔在细雨朦胧中若隐若现,更奇妙的是,随着观看角度变化,那塔影还会缓缓移动。
"神乎其技!"绸缎庄的王掌柜抚掌赞叹,"唐姑娘这手'光影绣',怕是连宫里的绣娘都要自愧不如。"
唐苏苏浅笑颔首,鬓边一缕青丝随着低头动作垂落,被她随意别到耳后。她不过双十年华,眉目如画,一双手白皙修长,唯有指尖略显粗糙,那是长年执针留下的痕迹。
"王掌柜过奖了。这幅绣品若能入您法眼,是苏苏的荣幸。"
她话音未落,绣坊大门突然被粗暴踢开。一队身着官服的差役闯了进来,为首之人面色冷峻,腰间佩刀叮当作响。
"锦绣天绣坊唐苏苏何在?"
堂内顿时鸦雀无声。唐苏苏心头一紧,面上却不露分毫。她缓步上前,福了一礼:"民女便是唐苏苏,不知各位官爷有何指教?"
那差头冷笑一声,从怀中掏出一纸公文:"有人举报你绣坊私藏禁绣,奉杭州织造局赵大人之命,特来搜查!"
"禁绣?"唐苏苏眉头微蹙,"锦绣天向来守法经营,所用图样皆有备案,何来禁绣一说?"
差头不答,挥手示意手下开始搜查。绣坊内的绣娘们惊慌失措,绣架被推倒,丝线散落一地。唐苏苏攥紧了手中的绣帕,指节发白。
"头儿,找到了!"一个差役从后堂奔出,手中捧着一个锦盒。
唐苏苏瞳孔骤缩——那盒子她从未见过。
差头打开锦盒,取出一方泛黄的手帕。帕上绣着精致的兰草图案,角落有一处暗红痕迹,似是血迹。
"这是十年前宫中流出的禁物,上面绣有违制纹样。"差头厉声道,"唐姑娘,你作何解释?"
唐苏苏盯着那方手帕,心跳如鼓。那兰草的针法她再熟悉不过——正是母亲独创的"游丝绣"!而母亲失踪那年,正是十年前。
"官爷明鉴,"她强自镇定,"这帕子并非绣坊之物。民女怀疑是有人栽赃。"
差头冷哼一声:"是与不是,赵大人自有公断。来人,把绣坊封了,唐姑娘请随我们走一趟!"
就在差役要上前拿人之际,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一个身着蓝袍的男子快步走入,在差头耳边低语几句。差头脸色变了变,不甘地看了唐苏苏一眼。
"今日算你走运。"他甩下帕子,"三日内,带着绣坊的绣样册子到织造局报备,否则严惩不贷!"
待官兵离去,绣坊内一片狼藉。唐苏苏弯腰拾起那方手帕,指尖轻触那处血迹,心头涌起无数疑问。
夜深人静,唐苏苏独坐灯下,反复查看那方神秘出现的手帕。母亲的绣技她绝不会认错,但这帕子从何而来?为何会被指为禁物?
"游丝绣的第三针应该往左偏半分,这样叶脉才会灵动。"
一个低沉的男声突然在身后响起。唐苏苏悚然一惊,手中的针己下意识朝声源处射去。
"啧,好俊的飞针。"
烛光摇曳中,一个身影从梁上轻巧落下。来人约莫二十七八岁,一身夜行衣勾勒出挺拔身形,剑眉星目,右眼角有一道浅浅疤痕,为他平添几分凌厉。他两指间正夹着唐苏苏射出的那根绣花针。
"你是谁?"唐苏苏悄然退后,手己摸向妆奁下的剪刀。
"唐临。"男子将针放回桌上,"受人之托,来看看故人之女。"
"故人?"
"林芸娘。"
母亲的名字让唐苏苏呼吸一滞。她仔细打量这个不速之客,忽然注意到他腰间玉佩上刻着一个奇特的符号——与她今日在母亲旧物中发现的半块绣片上的图案一模一样。
"你认识我母亲?她现在在哪?"
唐临摇头:"十年前就失踪了,不是吗?"他走近一步,声音压低,"但你今天应该明白了,她的失踪不是意外。"
"那方手帕..."
"是个警告。"唐临目光锐利,"有人不想你追查下去。但以林芸娘女儿的性子,恐怕越警告越要查个明白。"
唐苏苏抿紧嘴唇。这人似乎很了解她,而她对对方却一无所知。
"你为何要来告诉我这些?"
唐临忽然从怀中取出一块绣片——正是另外半幅与她今日发现的残片能拼合的图案。他的针法,竟与母亲的如出一辙。
"因为有些秘密,绣在布帛上比写在纸上更安全。"他目光复杂,"而你母亲,把最重要的那个秘密,绣在了你身上。"
唐苏苏还未来得及追问,唐临突然神色一变,猛地吹灭蜡烛。
"有人来了,不是官府的人。"他将一枚铜钱塞入唐苏苏手中,"明日午时,孤山放鹤亭。若我未到,就去清河坊的'丝缕阁'找一个姓柳的瞎子。"
话音刚落,窗外传来瓦片轻响。唐临一个纵身跃上房梁,消失在黑暗中。几乎同时,一支弩箭破窗而入,深深钉在唐苏苏方才站立的位置。
唐苏苏握紧那枚还带着体温的铜钱,心跳如雷。她隐约感到,自己平静的生活,从见到那方带血手帕的一刻起,就己经结束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TPZ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