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穿透基坑边缘的防尘网,在 CFG 桩的阵列上投下菱形的光斑。李继业的测绳往第 127 号桩顶一垂,6.8 米的实际长度比设计值多出 20 公分。他往监理日志上写下 “超灌量符合要求”,钢笔尖在 “桩顶浮浆厚度 3cm” 的记录旁画了道波浪线 —— 这比规范允许的 5cm 少了近一半,像块被精心削平的蛋糕顶。林晓的无人机突然俯冲,镜头拍到桩间土的挤密效果,重型动力触探仪的锤击数显示,地基承载力己从 180kPa 提升至 290kPa。
老周的烟斗往钢筋网片的绑扎点上磕了磕,火星在 CRB550 级冷轧带肋钢筋上明灭。他往李继业手里递了把扭矩扳手,套筒卡在梅花卡箍上轻轻一拧,35N?m 的预紧力刚好达到设计要求。“这扣丝拧得比姑娘绣花还匀,” 老人往正在绑扎的工人喊,“但搭接长度差 1 公分,” 他往规范手册上的红线指,1.3 倍锚固长度的标记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当年修粮仓,钢筋搭接差半寸,整面山墙都裂了缝。”
王涛的保温杯往褥垫层的砂石料堆上顿了顿,茶水在级配砂石的筛分记录上晕开片深色的痕。“含泥量 2.8%,” 他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材料检测报告》,红色的 “合格” 印章在 “≤3%” 的限值下显得格外踏实,“但最大粒径超过 50mm 的占 3%,” 他往振动压路机的碾压遍数记录上划了个勾,10 遍的压实度检测达到 97%,“比设计要求高 1 个百分点,像块夯实的地基。” 他的对讲机突然响起,第三方检测单位的低应变检测仪己到场。
林晓的平板屏幕上,桩基完整性检测的波形图正呈现清晰的正弦曲线。“第 42 号桩有轻微缺陷,” 姑娘的指尖在屏幕上划出反射波的起点,“但不影响承载力,” 她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检测结果通知单》,Ⅰ 类桩占比 96%,Ⅱ 类桩仅 4%,“比规范要求的优良率高 5 个百分点,” 飞行器的镜头转向正在进行的静载试验,3000kN 的配重压在千斤顶上,桩顶沉降量控制在 12mm 以内,像座纹丝不动的小山。
小张抱着笔记本电脑蹲在基坑边缘,BIM 模型的剖面视图正显示地下车库的抗浮锚杆。“单根锚杆的抗拔力设计值 200kN,” 年轻人的声音带着有限元分析的数据流,指腹在 “试验值 245kN” 的字样上,“安全系数达到 1.23,” 他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锚杆验收记录》,187 根锚杆的注浆度检测全部合格,“但有 3 根的自由段长度短了 5cm,” 电脑突然弹出预警,防水板的搭接宽度比规范要求少 2cm。
李继业的回弹仪往垫层混凝土上一靠,28MPa 的读数比设计强度 C25 高出 3MPa。他往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报告上看,标养 28 天的检测值达到 29.7MPa,像个健康达标的孩子。“但表面平整度误差 3mm,” 他往靠尺上的刻度指,这比规范允许的 5mm 严格了近一半,“抹面时的收光时机掌握得好,” 他往正在洒水养护的工人喊,“保持 14 天,强度还能再涨 2MPa。”
钢筋保护层厚度测定仪的探头在基础梁上轻轻一点,液晶屏上的数字稳定在 42mm。“比设计值 40mm 多 2mm,” 李继业往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上签字时,笔尖在 “垫块强度等级 C30” 的条款下停顿 —— 这些用高强度砂浆预制的垫块,抗压强度比普通垫块高出两个等级。他往正在安装的止水钢板看,300mm 宽的钢板搭接长度达到 100mm,双面满焊的焊缝在荧光探伤灯下泛着均匀的银白。
老周的烟斗往模板支撑体系的立杆上磕了磕,火星在碗扣式脚手架的节点处熄灭。他往李继业手里递了把水平尺,立杆垂首度的偏差控制在 1/200 以内。“但扫地杆距地高度 22cm,” 老人往规范图示上的红线指,这比 20cm 的限值多出 2 公分,“当年修粮仓,就因为这两公分,脚手架塌了砸断三根横梁。” 他往可调托撑的伸出长度记录上看,30cm 的数值比规范限值短 5cm,像只握紧的拳头。
王涛的保温杯往混凝土的坍落度筒旁顿了顿,茶水在扩展度 550mm 的检测记录上晕开片深色的痕。“掺了聚羧酸系减水剂,” 他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配合比通知单》,水胶比 0.42 的数值在 “≤0.45” 的红线内显得游刃有余,“但粉煤灰掺量达到 30%,” 他往混凝土罐车的出站时间记录上划了个勾,90 分钟的运输时间未超过初凝时限,“像碗熬得刚好的粥。”
林晓的无人机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现场盘旋,平板屏幕上分屏显示着六个测温点的实时数据。“中心最高温度 68℃,” 姑娘的指尖在屏幕上划出温度梯度曲线,“与表面温差 22℃,” 她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温控措施落实记录》,覆盖的塑料薄膜下,循环水管的进出水温差控制在 5℃以内,“比预警值低 3℃,像盖着恒温被的婴儿。” 飞行器突然拍到工人正在覆盖阻燃棉被,厚度达到 5cm。
小张的笔记本电脑在抗渗混凝土试块的养护室运行,屏幕上的渗透高度试验记录显示,30 天的渗水高度仅 3cm。“比 P8 等级要求的 5cm 好太多,” 年轻人的声音带着防水等级检测的报告,指腹在 “可达到 P10” 的结论上划过,“但施工缝的止水条有 3 处搭接不严密,” 他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整改通知书》,红色的 “立即整改” 印章在监理意见栏格外醒目,电脑突然弹出消息,抗裂纤维的掺量检测合格。
李继业的测厚仪往防水卷材的搭接缝上一靠,8cm 的宽度比规范要求多 2cm。他往正在热熔施工的工人喊,喷枪的火焰温度控制在 180℃—— 这比卷材的耐热度低 20℃,像团温柔的火焰。“但阴阳角的附加层宽度差 5cm,” 他往《防水工程验收记录》上看,聚氨脂防水涂料的厚度检测达到 2mm,比设计值厚 0.5mm,“像给基础穿了件加厚的雨衣。”
老周的烟斗往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上磕了磕,火星在 HRB400 级钢筋的焊接口上熄灭。他往李继业手里递了把焊缝量规,咬边深度 0.5mm 的数值比规范限值少 0.3mm。“这焊工是我带出来的徒弟,” 老人往正在进行的超声波探伤仪看,屏幕上的波形图显示焊缝内部无缺陷,“当年修水坝,就因为个气泡没焊透,整个防渗墙都漏了水。”
王涛的保温杯往导墙的混凝土试块上顿了顿,茶水在 7 天强度 18MPa 的记录上晕开片深色的痕。“达到设计强度的 72%,” 他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拆模申请单》,红色的 “同意” 印章在强度要求栏显得格外有力,“但养护天数还差 1 天,” 他往洒水记录上划了个勾,每天 4 次的保湿措施从未间断,“像给幼苗足够的生长时间。”
林晓的平板屏幕上,地下连续墙的成槽质量检测数据正实时更新。“垂首度 1/300,” 姑娘的指尖在屏幕上标记槽宽偏差,±50mm 的数值严格控制在规范范围内,“沉渣厚度 15cm,” 她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清槽验收记录》,导管埋深 2-6m 的灌注参数完美符合要求,“比上次的项目好太多,” 飞行器的镜头拍到混凝土面的上升速度,3m/h 的数值稳定得像座时钟。
小张的笔记本电脑在基坑降水的监测系统里运行,屏幕上的水位变化曲线显示,地下水位己降至基底以下 1m。“比设计要求多降 50cm,” 年轻人的声音带着深井泵的运行参数,指腹在 “单井出水量 8m3/h” 的数值上划过,“但周边建筑物的沉降量控制在 20mm 以内,” 他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沉降观测报告》,红色的预警线在 30mm 处从未被触及,电脑突然弹出提示,某观测点的日沉降量达到 1.5mm。
李继业的测绳往集水井的深度上一垂,1.2m 的数值比设计值深 20cm。他往排水沟的坡度记录上看,2% 的坡度确保排水畅通无阻,像条顺从的小溪。“但沟宽差 10cm,” 他往正在整改的工人喊,“要达到 30cm 才能满足排水要求,” 他往《基坑支护验收记录》上签字时,笔尖在 “土钉抗拔力检测全部合格” 的结论下停顿,这些深入岩层的钢钉,像给基坑系上了安全带。
老周的烟斗往回填土的虚铺厚度上磕了磕,火星在素土的压实度检测点上明灭。他往李继业手里递了环刀法的取土器,93% 的压实度比设计要求高 2 个百分点。“这土夯得能跑马车,” 老人往正在进行的轻型动力触探试验看,锤击数 15 击的数值显示土层密实,“当年修粮仓,回填土没夯实,粮仓底板都翘了起来。”
王涛的保温杯往基础筏板的钢筋保护层垫块上顿了顿,茶水在大理石垫块的抗压强度报告上晕开片深色的痕。“80MPa,” 他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材料合格证》,红色的印章在 “≥70MPa” 的要求下显得格外可靠,“但间距超过 1m 的占 5%,” 他往正在调整的工人喊,“要保证每平方米不少于 4 个,” 他的对讲机突然响起,混凝土搅拌站的罐车己在门口等候。
林晓的无人机在筏板钢筋绑扎现场盘旋,平板屏幕上的 BIM 模型正与现场实景进行比对。“梁柱节点的钢筋间距符合要求,” 姑娘的指尖在屏幕上标记碰撞检查结果,“没有发现冲突点,” 她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钢筋工程隐蔽验收记录》,绑扎搭接、机械连接、焊接的检验结果全部合格,“比上次的项目快了 3 天,” 飞行器的镜头拍到工人正在使用钢筋定位卡具,间距误差控制在 ±5mm 以内。
小张的笔记本电脑在混凝土浇筑的旁站记录系统里运行,屏幕上的开盘鉴定、配合比、坍落度等参数一应俱全。“第 3 车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 10mm,” 年轻人的声音带着调整记录,指腹在 “添加适量减水剂” 的处理措施上划过,“处理后符合要求,” 他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混凝土试块制作记录》,标养、同条件、抗渗试块的数量全部满足规范,电脑突然弹出提示,养护室的湿度降至 94%。
李继业的振捣棒往筏板的钢筋密集区一插,混凝土拌合物在高频振动下泛起细密的气泡。他往正在操作的工人喊,振捣时间控制在 20-30 秒,“既不能漏振也不能过振,” 他往《混凝土施工记录》上看,分层浇筑的厚度控制在 50cm 以内,像层层叠叠的积木。他往初凝前的表面抹压记录上签字,三次抹压的时间间隔精确到分钟,“这能有效减少表面裂缝。”
老周的烟斗往混凝土养护的覆盖物上磕了磕,火星在塑料薄膜的水珠上熄灭。他往李继业手里递了支温度计,覆盖层下的温度保持在 25℃。“这温度能让强度稳步增长,” 老人往洒水记录上看,每天 6 次的保湿措施从未间断,“当年修粮仓,就因为养护不到位,表面裂得像张蜘蛛网。” 他往同条件试块的养护箱看,温度记录与现场保持一致。
王涛的保温杯往基础工程验收申请表上顿了顿,茶水在 “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的结论上晕开片深色的痕。“质监站的刘科长刚看完现场,” 他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初步验收意见》,红色的 “同意验收” 印章在各项检查结果旁显得格外醒目,“但建议对局部蜂窝麻面进行修补,” 他往正在准备的修补方案上划了个勾,采用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像给基础做次精细的美容。”
林晓的平板屏幕上,基础工程的三维扫描模型正呈现完美的几何形态。“整体偏差控制在 5mm 以内,” 姑娘的指尖在屏幕上旋转模型,各个部位的尺寸精度都令人满意,“比优质工程的标准还严,” 她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基础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综合评价为 “优良”,“这为后续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飞行器的镜头转向即将开始的主体结构施工区域,放线的控制线己经弹好。
小张的笔记本电脑在基础工程资料归档系统里运行,屏幕上的文件目录清晰整齐。“187 份资料全部齐全,” 年轻人的声音带着组卷计划,指腹在 “桩基、钢筋、混凝土、防水” 等分类上划过,“符合档案馆的归档要求,” 他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资料移交清单》,双方签字确认的记录完整有效,电脑突然弹出消息,主体结构的施工图纸己送达现场。
李继业的监理日志在基础工程验收完成后写下:“基础工程质量合格,安全可控,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基础。” 他往窗外的施工现场看,主体结构的第一根柱钢筋己经竖起,像个崭新的开始。远处的塔吊正在吊装模板,阳光透过钢筋的缝隙,在基础底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未来楼房的剪影。
老周的烟斗往基础与主体结构的交接处磕了磕,火星在混凝土的结合面上熄灭。他往李继业手里递了把凿毛工具,基础顶面的浮浆己经凿除干净。“这接触面要像砂纸一样粗糙,” 老人往正在涂刷的界面剂看,均匀的涂层厚度符合要求,“当年修粮仓,就因为这道工序省了,整栋楼都沉降不均。”
王涛的保温杯往主体结构施工的第一次例会资料上顿了顿,茶水在会议纪要的 “基础工程总结” 部分晕开片深色的痕。“基础工程的经验要用到主体施工中,” 他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质量通病防治措施》,针对基础工程中发现的问题制定了预防措施,“特别是混凝土的养护和钢筋的绑扎,” 他的对讲机突然响起,施工队己经开始主体结构的放线工作。
林晓的无人机在基础工程完成后的现场上空盘旋,平板屏幕上的对比图显示,实际施工与设计图纸的吻合度达到 99%。“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姑娘的笑声在对讲机里格外清脆,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基础工程的航拍集锦,“我把这些做成了视频,” 飞行器的镜头缓缓升高,整个基础工程的全貌尽收眼底,像块巨大的拼图,严丝合缝。
小张的笔记本电脑在基础工程的造价核算系统里运行,屏幕上的工程量清单与实际完成情况基本一致。“偏差率控制在 3% 以内,” 年轻人的声音带着成本分析报告,指腹在 “钢筋节约 2%,混凝土节约 1.5%” 的数值上划过,“比预期的好,” 他往李继业手里塞了份《基础工程结算初步审核意见》,各项费用都在合理范围内,电脑突然弹出提示,主体结构的材料计划己编制完成。
暮色降临时,李继业站在基础工程的验收合格牌前。夕阳的余晖里,他往监理日志的续页写下:“基础工程验收合格,质量可控,安全无事故。” 笔尖的墨水里混着远处传来的塔吊声,在纸上晕开片踏实的痕。他知道,坚实的基础是整个建筑的根本,就像严谨的态度是监理工作的基石,从这里开始,每一步都要走得稳稳当当。
林晓的无人机在夜空组成基础平面图的形状,平板屏幕上的家人群正在查看基础工程的照片。“我爸说这基础打得比磐石还稳,” 姑娘的笑声在夜风中格外清脆,往李继业手里塞了杯热咖啡,“他让你别太累,注意休息。” 飞行器突然往主体结构的施工区域飞去,那里的灯光己经亮起,工人们正在为明天的施工做准备,像群勤劳的蚂蚁,搭建着宏伟的蓝图。
小张的笔记本电脑在夜间值班的板房里运行,屏幕上的基础工程监测数据正实时更新。“沉降速率稳定在 0.5mm / 天,” 年轻人的声音带着监测报告,指腹在 “
(http://www.220book.com/book/TU8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