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千舟原是清溪县一个屡试不第的童生,家境贫寒,平日就爱鼓捣些木工机巧,被人视为不务正业。洪水冲毁了他本就摇摇欲坠的家,也卷走了他相依为命的老母。他失魂落魄地随着人流来到两村合并的安置点,像个影子一样缩在角落,眼神空洞,怀里却紧紧抱着一个用油布裹着的长条木匣子。
重建初期,清理低洼处积存的涝水是个大难题。靠人力一桶桶往外提,效率极低。众人望水兴叹。
一天,沈千舟默默地走到一片积水的洼地边,放下木匣,打开。里面竟是一堆精巧的木制构件:齿轮、连杆、木链、刮板……他蹲在泥水里,不顾旁人异样的眼光,开始旁若无人地组装。他的手指灵活而稳定,眼中只有那些冰冷的木件,仿佛那是他隔绝痛苦世界的唯一屏障。
“沈呆子,又鼓捣你那没用的玩意儿呢?”有人嗤笑。
“有这力气,不如去多挖两筐泥!”
沈千舟充耳不闻,只是专注地组装着。
几天后,一个造型奇特的木质器械出现在洼地边。它有一个脚踏板,连着复杂的齿轮组,带动一条环形的、带着许多刮板的木链(龙骨),斜斜地探入水中。沈千舟站上去,用力踩动踏板。只见木链哗啦啦转动起来,刮板将洼地里的积水一板板地舀起,顺着倾斜的木槽,源源不断地排向旁边的沟渠!效率比人工快了何止十倍!
人群轰动了!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神了!这…这是什么宝贝?”
“看那水!自己就上来了!”
“沈呆子…不,沈师傅!你真弄成了?!”
外公闻讯立刻赶来,看着那高效运转的器械,眼中爆发出惊喜的光芒!他挤进人群,走到累得满头大汗却眼神晶亮的沈千舟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一个‘脚踏翻车’!不,此物精巧,当称‘**脚踏龙骨水车**’!沈千舟,你有大才!屈居于此,是明珠蒙尘!”
外公当场拍板:“沈千舟!自今日起,擢升你为我两村重建‘工匠总管’!专司督造此等省力器械!所需人手、物料,优先调配!凡有能工巧匠,皆归你统辖调度!我要这水车,出现在所有需要排涝的地方!” 这是破格提拔,更是对“奇技淫巧”价值的极大肯定。
沈千舟愣住了,看着外公真诚赞赏的目光,看着周围乡亲们惊叹敬佩的眼神,再看看自己手中那曾被无数人嘲笑的心血之作,这个沉默寡言的年轻人,眼圈瞬间红了。他猛地抱紧了自己的水车模型,像抱住了失而复得的珍宝,也像抱住了活下去的尊严和意义。他重重点头,嘶哑道:“谢…谢朱老爷!沈某…定当竭尽全力!”
沈千舟和他的龙骨水车,如同投入死水的一颗石子,激起了重建信心的涟漪。技术的微光,开始照亮这片绝望的废墟。
而另一位老人,陈耆老,则在默默观察着这一切。他是落霞县隐居多年的老儒,郑县令的启蒙恩师,德高望重。洪水后,他痛失家园,更痛心爱徒郑治州因“抗旨”被锁拿进京,悲愤交加,曾当众痛斥炸堤之策灭绝人性。他随着流民来到此地,一首冷眼旁观。
(http://www.220book.com/book/TZX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