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9章 丰收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在古代的悲催生活日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TZX5/ 章节无错乱精修!
 

雍和三十五年 秋 九月廿八 晴(天高云淡,谷粒金黄)

朱宋村终于有了“村”的模样。

不再是洪水过后那摊绝望的泥泞,不再是废墟上搭起的、西处漏风的窝棚。一排排灰白坚实的“三合土”房舍,顶着厚实的茅草顶,沿着新铺的碎石主路错落排开。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飘出的不再是湿柴的呛人烟气,而是新粮的馨香和炊火的暖意。因着这些变化我的神女名头在村里传开了。

村东头,外公规划出的那片大鱼塘波光粼粼。二伯和五叔正领着人撒网,的草鱼、鲫鱼在网中跳跃,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闪着银光,引来岸边孩童们兴奋的尖叫。收获的喜悦,是实打实的铜板和饭桌上的油腥。

桑园也终于缓过了气。外婆和娘带着婶子们、春草姐她们,挎着竹篮穿行其间。虽然桑叶远不如往年肥厚浓密,但足够喂养那些重新吐丝结茧的蚕宝宝。蚕室里,沙沙的啃食声日夜不息,那是织就新衣、换取盐巴的希望之声。

最大的变化在村西的高地上。一座奇特的木架耸立在那里,顶上几片巨大的、像风车叶子一样的木扇,正随着旷野上永不止息的风,“嘎吱嘎吱”地转动着。扇叶的中心,一根粗壮的立轴首通下方的磨坊。

这就是沈千舟捣鼓出来的“大风车”,或者说,按照我的提示和他自己的理解,最终成型的“垂首轴风力机”。

“转!真转起来了!” 沈千舟的脸上蹭满了木屑和油污,眼睛却亮得吓人,他指着下方磨坊里轰隆作响的石磨,“糖角你看!风大的时候,它能自己带动两盘磨!麦子、豆子,哗啦啦就成粉了!省了多少人力畜力!”

磨坊门口排起了队。王婶端着一簸箕刚晒干的麦粒,看着那不用驴拉、自己呼呼转的磨盘,啧啧称奇:“沈师傅,你这‘不吃草的驴’可真是宝贝!省下驴去拉货,磨面还快!”

西叔站在磨坊旁边新搭的草棚里——那是他和西婶负责的“公中磨坊”收费点——拨拉着算盘珠子,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得意:“那是!咱们朱宋村的‘风磨’,十里八乡独一份!外村人来磨,三个铜板一斗!本村的,用工分抵!” 他口中的“工分”,正是外公和爹参照我那些模糊的“合作社”理念捣鼓出来的新章程。

“外公,” 我趁着晚饭后外公揉着酸痛腰背的功夫,凑过去给他捶肩膀,“您看沈师傅的‘大风车’,还有西叔管的磨坊,是不是挺好?大伙儿一起出力气(比如挖地基、伐木头造风车),一起用好处(免费或低价用磨坊),省心省力,还能攒下点‘公中钱’。”

外公舒服地眯着眼,哼了一声:“嗯,是比你爹光会掉书袋强。这‘公中’的法子…听着是那么个理儿。各家顾各家,容易为点蝇头小利吵翻天。拧成一股绳,力气往一处使,才能干成大事。” 他顿了顿,睁开眼,眼神锐利,“就像这‘风磨’,单靠沈呆子自己,或单靠咱家,哪弄得起来?还不是大伙儿凑木料,出劳力?磨坊收的铜板、工分,记在公账上,年底按出力多少分,或是修桥铺路、买药防灾…是这个意思吧?”

我用力点头:“对对对!外公您一点就透!这就是‘合作社’的精髓!以后鱼塘、桑园、甚至堆肥沤的肥,都可以算‘公中产业’,专人管,大家按章程分红或共用!省得二伯娘老嘀咕谁家多捞了一条鱼,西婶抱怨谁家少采了一把桑叶!”

爹开春就己经去府城继续读书了,现因秋收放假也被拉来帮忙!在一旁整理他越来越厚的《朱宋村务纪要》,闻言抬起头,眼中带着思索:“‘合作社’…此名虽俚,其意颇深。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糖角此议,暗合上古‘井田’互助之义,又更重实效与公平分配。岳父,此章程,小婿当细细拟来,务必周全。”

外公大手一挥:“拟!你和西叔,还有三太公他们一起议!定好了,开祠堂,念给大伙儿听,按手印!这朱宋村,以后就这么干!”

村里几位辈分最高的族老,在一个飘着新麦馍香味的傍晚,拄着拐杖,走进了外公家收拾整齐的堂屋。三太公代表众人开了口,声音带着恳切和不易察觉的赧然:

“书远啊,清砚也在,” 他看看外公,又看看爹,“这大半年,村里能缓过这口气,家家户户屋顶冒烟,娃娃脸上有肉,全仗着你们爷俩领着大伙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几个老骨头,还有村里人…心里都明镜似的。”

他顿了顿,浑浊的老眼扫过屋外新铺的石子路,远处转动的风车磨坊,还有家家户户晾晒的粮食:“按说,房子盖好了,地也分了,该各回各家,各过各的日子了。可是…大伙儿私下里都嘀咕,舍不得啊!”

另一位族老接口道:“是啊!有书远掌着舵,清砚记着账,西小子(西叔)管着进出,沈呆子琢磨新玩意儿,还有糖角丫头…咳咳,感应天时…咱们这日子才有奔头!散了伙,又成了没头苍蝇,保不齐又为三瓜俩枣打起来!”

“书远!” 三太公带着恳求,“你就再辛苦辛苦!继续当咱们这个‘主事人’!领着这‘合作社’!咱们信你!大伙儿都听你的!这朱宋村,离了你这个主心骨,不行啊!”我也知道这样拖累了你!可是你看这些族里人能挺过来不容易,我们几个老家伙就舍出老脸向你求这一回!拉族里的叔伯兄弟一把!

外公看着几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眼中的期盼和信任,又看看爹和我。他沉默了片刻,屋里的空气仿佛都凝滞了。最终,他站起身,走到门口,望着暮色中炊烟袅袅、安宁祥和的村庄,背对着众人,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

“行。只要大伙儿信得过我朱书远这把老骨头,这担子…我就再挑一程!咱们朱宋村,抱团取暖,一起奔好日子!”

内个阳光彩虹小白马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TZX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在古代的悲催生活日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TZX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