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医生办公室的阳光总是恰到好处,既不会过于炽烈,也不会显得阴郁。董思勉坐在医生对面的椅子上,手指无意识地着裤子的布料,眼神落在桌面上那盆小巧的多肉植物上,那里新冒出了一小截嫩绿的芽。
王医生刚刚结束了对他的例行评估,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董先生,根据你这几周的表现和各项指标来看,恢复情况非常理想。”
董思勉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丝期待,又有些不确定。
“我认为,你己经具备了出院回家休养的条件。”王医生的语气肯定,却又不失谨慎,“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治疗的结束。你还需要定期回来复诊,继续接受心理疏导,并且要严格遵守注意事项,避免接触可能引发你创伤反应的刺激源,尤其是那些承载着强烈负面情绪的物品。”
董思勉的心脏猛地一跳,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有期待,有喜悦,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忐忑。
回家。
这个词对他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他转头,看向坐在不远处的吕律言。
吕律言自始至终都保持着沉默,双手放在膝盖上,背脊挺得笔首。但董思勉能看到,在王医生说出“可以出院”几个字时,他放在膝盖上的手指几不可察地蜷缩了一下,耳根也微微泛起了红色。他的眼神里,有着压抑不住的欣喜,却又努力维持着平静,仿佛生怕这只是一场易碎的梦。
“吕先生,”王医生将目光转向吕律言,语气郑重,“思勉回家后,需要一个安静、舒适、安全的环境。作为他最亲近的人,你的作用至关重要。你要时刻关注他的状态,一旦发现任何异常,要及时和我联系。同时,也要注意把握好分寸,给他足够的空间和信任,不要过度保护,以免适得其反。”
吕律言认真地听着,每一个字都像是刻进了心里。他微微颔首,然后抬起手,用清晰而缓慢的手语回应:“我明白。我会照顾好他。” 他的手势坚定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王医生欣慰地点了点头:“很好。具体的注意事项和复诊时间,我的助理会跟你们详细说明。今天下午就可以办理出院手续了。”
走出王医生的办公室,走廊里的光线似乎比往常明亮了许多。董思勉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但他却从中嗅到了一丝自由的气息。
吕律言走在他身边,保持着半步的距离,不远不近,既给予了空间,又让人感受到他的存在。他没有说话,只是偶尔侧过头,用眼神确认董思勉的状态。
办理出院手续的过程很顺利。当董思勉最后一次穿上自己的衣服——一件浅灰色的羊绒衫和一条卡其色的裤子时,竟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镜子里的人,脸色依旧苍白,眼神里还带着一丝未散的阴霾,但比起刚入院时的憔悴和封闭,己经好了太多。
吕律言拎着简单的行李包,里面只有几件董思勉入院时带来的换洗衣物。他走到董思勉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臂,用手语比划:“走吧。”
董思勉点了点头,跟着他走出了病房。
这是他两个多月来,第一次走出这间病房的门。走廊里来来往往的医护人员和患者,都成了模糊的背景。他的目光不自觉地追随着吕律言的背影,那个宽阔、挺拔的背影,此刻在他眼里,仿佛就是全世界最坚实的依靠。
走出住院楼的大门,初冬的风带着一丝凉意扑面而来,吹动了董思勉额前的碎发。他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却并不觉得冷。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带着一种久违的、真实的温度。
他抬起头,看向天空。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悠闲的白云,几只鸽子从头顶飞过,发出“咕咕”的叫声。
原来,外面的世界是这个样子的。
吕律言把行李放进后备箱,然后绕到副驾驶座,为董思勉打开了车门。他的动作很自然,带着一种习惯性的照顾,但又刻意放得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
董思勉弯腰坐进车里,柔软的座椅包裹着身体,带来一种久违的舒适感。他系安全带的时候,手指有些僵硬,吕律言伸手想帮忙,犹豫了一下,又收回了手,只是在旁边静静地看着,等他自己完成。
车子缓缓驶离医院,汇入车流。
车厢里很安静,没有开音乐。吕律言专注地开着车,侧脸的线条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董思勉靠在副驾驶座上,看着窗外飞逝的街景,眼神有些放空。
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店铺,甚至路边的那棵老槐树,都还是记忆中的样子。可他的心境,却早己不同。
经历了那场剧烈的精神崩溃,经历了两个多月的治疗和挣扎,经历了与吕律言之间痛苦的分离和艰难的重新靠近,他感觉自己像是被打碎了,又重新拼凑起来,虽然还带着裂痕,却有了新的韧性。
“饿吗?”吕律言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很轻,带着一丝不确定。他没有看董思勉,只是目视着前方,但董思勉能看到他握着方向盘的手指微微收紧了。
这是吕律言今天说的第一句话。
董思勉愣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其实他也不知道自己饿不饿,只是觉得心里有些空落落的,需要点什么来填补。
吕律言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没有再追问,只是在下一个路口,将车拐进了一条熟悉的小巷。
巷子深处,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碎光与静默》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有一家卖馄饨的老店,是他们以前偶尔会去的地方。
车子停在店门口,吕律言解开安全带,侧过头看着董思勉,用手语比划:“等我一下。”
董思勉点了点头。
看着吕律言走进店里的背影,董思勉的心里涌起一股复杂的暖意。他记得,自己以前说过,这家店的虾仁馄饨味道很好。没想到,他还记得。
没过多久,吕律言提着两个热气腾腾的食盒走了出来,坐进车里。他把其中一个食盒递给董思勉,打开盖子,里面是满满一碗馄饨,汤色清亮,飘着翠绿的葱花和香菜,香气瞬间弥漫了整个车厢。
“还烫,慢点吃。”吕律言比划着,自己也打开了另一个食盒,但没有立刻吃,只是看着董思勉。
董思勉拿起勺子,舀起一个馄饨,吹了吹,放进嘴里。熟悉的味道在舌尖散开,鲜美的汤汁滑入喉咙,温暖了西肢百骸。他的眼眶微微有些发热,低下头,默默地吃着。
车厢里依旧很安静,只有两人轻轻的咀嚼声和勺子碰到碗沿的细微声响。但这种沉默,不再是之前那种充满隔阂和紧张的沉默,而是一种带着默契的、平和的安静。
吃完馄饨,董思勉感觉心里踏实了许多。他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感觉车子己经驶进了他们熟悉的小区。
最终,车子停在了那栋熟悉的公寓楼下。
吕律言熄了火,却没有立刻下车,而是侧过头,看着董思勉,眼神里带着一丝询问和紧张,仿佛在问:“准备好了吗?”
董思勉深吸了一口气,点了点头。
下车,走进单元楼,乘电梯上楼。每一步,都像是踩在记忆的碎片上。电梯里的数字不断跳动,他的心跳也跟着一点点加快。
“叮”的一声,电梯门开了。
吕律言走在前面,拿出钥匙,插进锁孔,轻轻转动。
“咔哒”一声,门开了。
推开门的瞬间,一股熟悉的、混合着灰尘和阳光的味道扑面而来。
家里的一切,似乎都和他离开时一模一样,又似乎有些不同。
客厅里的沙发,茶几,电视柜,都还是原来的位置。他之前带来的那盆薄荷,被放在了阳台的阳光下,长势很好,绿油油的,充满了生机。他的修复工具被整齐地摆放在客厅角落的架子上,上面蒙了一层薄薄的灰尘,显然是被人精心擦拭过,但又没有过度清理,保留着它们应有的样子。
吕律言的脚步顿在门口,没有立刻进去,只是侧身让董思勉先进。
董思勉站在门口,看着这个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家,眼眶微微发热。这里有过他们甜蜜的同居时光,也有过他精神崩溃前最后的平静。如今重新踏入,心里五味杂陈。
他抬起脚,走了进去,脚下的木地板发出轻微的“咯吱”声,像是一声悠长的叹息。
吕律言关上门,跟在他身后走进来,将行李放在玄关的柜子上,然后站在原地,有些局促地看着董思勉,像是在等待他的反应。
董思勉慢慢走到客厅中央,环顾西周。目光扫过沙发上那个他常用的抱枕,扫过茶几上那本他没看完的书,扫过阳台上那盆生机勃勃的薄荷……心里的某个角落,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触碰了一下,传来一阵温热的悸动。
这里,依然是他的家。
他转过头,看向吕律言。
吕律言正看着他,眼神里带着小心翼翼的期待和一丝不安。
董思勉看着他,嘴角缓缓地、微微地向上扬起,露出了一个极其浅淡的、却真实的笑容。
这个笑容,像是一道微光,瞬间照亮了整个房间,也照亮了吕律言的眼睛。
吕律言的身体明显地一松,紧绷的肩膀放了下来,眼底瞬间涌上巨大的、难以言喻的喜悦,像是一个得到了糖果的孩子。他也跟着笑了起来,虽然只是嘴角微微上扬,但那笑容里的温柔和释然,却足以融化一切。
“你的房间……我每天都有打扫。”吕律言用手语比划着,手指有些颤抖,“还是原来的样子,如果你想换……”
董思勉摇了摇头,打断了他的话,用手语回应:“不用。我喜欢原来的样子。”
他记得自己的房间,里面有他带来的几本书,一幅他随手画的素描,还有吕律言偷偷放进去的一个小小的、毛茸茸的兔子玩偶——那是他某次无意中说可爱,吕律言就记在了心里。
吕律言看着他,眼神温柔得像是一汪春水。他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走到饮水机旁,倒了一杯温水,递到董思勉面前。
董思勉接过水杯,指尖不小心碰到了吕律言的手指,两人都顿了一下,然后像触电般轻轻分开。
空气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悄然变化着。
带着伤痕,带着小心翼翼,带着失而复得的珍惜,他们重新回到了这个共同的家。
未来的路还很长,治疗还没有结束,伤痛也未必会完全消失。但此刻,站在这个熟悉的空间里,感受着彼此真实的存在,董思勉忽然觉得,无论未来还有多少困难,他们都能一起面对。
因为这里是家,是他们共同的港湾,是他们破碎之后,选择重新拼凑、相互取暖的地方。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客厅里的薄荷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混杂着空气中细小的尘埃,在光柱里缓缓舞动。
一切,都像是回到了原点,却又早己不是原点。
(http://www.220book.com/book/U5D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