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在哪里?”
“被我烧了。”
“烧了?”调查员的音调第一次有了起伏。
周军的身体也猛地绷紧。
“是的。”姜晚点头,目光垂下,看着桌面冰冷的油漆。
“母亲去世后,我害怕那些笔记会给我带来更多的麻烦。...... 知识..... 越多,越危险。”
这句话让审讯室里的空气瞬间沉重了数倍。
在场的人,都或多或少地经历过。
调查员沉默了片刻。
“所以,你关于高维场论模型的知识,全部来自于你父亲的笔记?”
“不完全是。”
姜晚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
“笔记给了我一个起点,一个方向。更多的,是我在这三年里,结合我读过的书,自己推导出来的。”
“你自己?”
“是的。”
“在废品站里?”
“是的。”
调查员的嘴角,浮现出一抹几乎无法察身边的冷笑。
“姜晚同志,你是在跟我们讲一个天才的故事吗?”
“我只是在陈述事实。”
姜晚的回答,不卑不亢。
这场审讯,持续了整整八个小时。
中间没有休息。
送来的午饭是两个冰冷的馒头和一碗没有油星的菜汤。
姜晚小口小口地吃完了。
调查员在观察她的每一个细微动作,从咀嚼的频率到吞咽的姿态。
他们想看到的,是焦躁,是疲惫,是心理防线在漫长时间的消磨下出现的裂痕。
但姜晚始终保持着一种近乎机械的平静。
她的精神力,远比这具年轻的身体表现出来的要强大得多。
一个在21世纪高强度研发环境中淬炼过的灵魂,足以应对这种级别的压力。
当天色渐晚,审讯室的门再次被推开。
走廊的光线涌入,刺得人眼睛发痛。
周军几乎是立刻迎了上去,但被门口的警卫拦住了。
走进来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
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色中山装,戴着一副厚厚的黑框眼镜,镜片后面的眼神,却不像他这个年纪该有的浑浊,反而透着一种洞悉一切的澄澈。
他走路很慢,手里拄着一根磨得光滑的木质拐杖。
看到这位老人,原本一首主导审讯的国字脸调查员,立刻站起身,恭敬地喊了一声。
“陈老。”
整个调查组的人,都跟着站了起来。
周军的瞳孔骤然一缩。
陈望。
华夏科学院院士,国内理论物理学的泰斗级人物。
是他。
国家竟然把这位定海神针一般的人物,请到了这个小小的红星机械厂。
周军的心,沉了下去。
他知道,对姜晚的终极考验,来了。
如果说之前的审讯是心理和意志的磨盘,那么现在,将是一场知识与智慧的绞杀。
陈老没有看任何人,他的目光,从进门的那一刻起,就落在了姜晚的身上。
那是一种纯粹的,不带任何立场和偏见的审视。
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工匠,在打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你就是姜晚?”
陈老开口了,声音有些苍老,但中气十足。
“陈老,您好。我是姜晚。”
姜晚也站了起来,微微欠身。
她知道眼前这位老人的分量。
【星火】的知识库里,有这位老人的资料。他是这个国家科学的脊梁。
“李振国说,你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场论模型,一个……更高维度的模型。”
陈老缓缓走到桌边,记录员立刻手忙脚乱地为他搬来椅子。
“他说,你的理论,能解释经典麦克斯韦方程组在某些极端条件下的失效。”
“是。”姜晚回答。
“口说无凭。”
陈老用拐杖轻轻敲了敲地面。
“黑板拿过来。你,把它写出来。我要看你的完整推导过程。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
很快,一块移动黑板被推了进来。
审讯室,瞬间变成了最顶级的学术考场。
主考官,是这个国家最顶尖的大脑。
考生,是一个十九岁的,来自废品站的少女。
姜晚拿起粉笔。
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却让她感到一阵心安。
公式,定理,逻辑推导。
这是她最熟悉的战场。
她没有立刻落笔,而是在脑海中对【星火】说。
“星火,启动认知过滤,将高维场论的核心部分,用广义相对论和规范场论的框架进行降维转译。确保所有的数学工具,不超过国内70年代的最高水平。”
【转译模块启动。警告:降维转译将损失98.3%的信息完整度,且会产生大量近似计算,可能导致理论在逻辑链条上出现不完美闭环。】
“没关系。我需要的不是完美,而是‘可理解’。”
姜晚深吸一口气,转过身,面向黑板。
粉笔落下。
“唰。”
第一个积分符号,清晰地出现在黑板上。
那一刻,姜晚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
不再是那个沉静的,被审视的少女。
她变成了一位君王,黑板就是她的疆域,粉笔就是她的权杖。
一行行繁复而优美的公式,从她的笔下流淌出来。
它们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拥有生命的精灵,在黑板上跳跃,组合,构建出一个前所未见的宏伟理论宫殿。
审讯室里,只剩下粉笔划过黑板的沙沙声。
国字脸调查员和记录员,己经完全看不懂了。
他们只能看到,那些天书般的符号,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填满黑板。
周军屏住了呼吸,他的拳头攥得死死的,手心里全是汗。
他看不懂,但他能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属于智慧的力量感。
那是一种超越了权力,超越了武器的,更本质的力量。
只有一个人能跟上姜晚的节奏。
陈老。
他一开始还靠在椅背上,表情平静。
但很快,他的身体就不自觉地前倾。
当姜晚写到第三块黑板时,他猛地站了起来,几步走到黑板前,鼻尖几乎要贴到那些粉笔字上。
他的呼吸变得粗重。
他的眼睛里,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七零:废品站捡到未来智脑,国家那不是怀疑,而是震惊。
是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是第一次看到苹果落地的牛顿。
“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
陈老喃喃自语,伸出干枯的手指,颤抖着虚空描摹着其中一个张量公式。
“引力,电磁力……你竟然用一个统一的几何结构来描述它们!这……这是爱因斯坦晚年都未完成的梦想!”
姜晚没有停。
她的思路如奔涌的江河,一旦开闸,便一泻千里。
她不仅在写,还在讲。
“……所以,我们通常所感知的西维时空,可能只是更高维度空间的一个‘投影’。经典理论中的‘力’,在这个模型下,可以被理解为高维时空自身的几何弯曲。”
“当粒子速度无限趋近于光速,或者在奇点附近时,多出来的维度就会被‘激活’,从而导致我们观测到的物理规律出现‘异常’。”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我们在高能粒子对撞实验中,偶尔会观测到能量不守恒的假象……”
她的声音清晰,冷静,充满了逻辑的魅力。
她将【星火】灌输给她的未来知识,完美地“翻译”成了这个时代能够理解的语言。
她没有提任何超前的名词,却用最基础的数学工具,构建出了最颠覆的物理模型。
“啪嗒。”
记录员的钢笔,从手中滑落,掉在地上。
没有人去理会。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那个站在黑板前的纤细身影上。
她不像是在接受审查。
她像是在布道。
在向一个旧时代,宣告新纪元的到来。
终于,姜晚写下了最后一个符号。
她放下只剩一小截的粉笔,转过身,平静地看着瞠目结舌的众人。
整整五块黑板,写得满满当当。
陈老呆呆地站在那里,像一尊石化的雕像。
他花了半辈子的时间,去研究,去追寻那个物理学的终极梦想——大统一理论。
他以为,那将是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科学家才能触及的圣杯。
可今天,一个十九岁的少女,就这么轻描淡写地,将它的大门推开了一条缝。
从那条缝里透出的光,耀眼得让他睁不开眼。
良久。
陈老转过身,他看着姜晚,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有震撼,有狂喜,有困惑,还有一丝……恐惧。
“这些……真的是你自己想出来的?”他的声音沙哑得厉害。
姜晚沉默了两秒。
她知道,最关键的问题来了。
知识可以解释,但知识的来源,无法解释。
“天才”这个理由,在如此庞大的理论体系面前,显得过于苍白。
她必须给出一个,让他们能够接受,并且愿意相信的“答案”。
“陈老,您相信……宇宙中,存在着比我们更高级的文明吗?”
姜晚忽然问了一个毫不相干的问题。
陈老一愣。
“这只是科幻小说里的猜想。”
“不,这也可以是一个科学的推论。”
姜晚走到黑板前,擦掉一小块地方。
她画了一个简单的坐标轴。
“横轴,是文明掌握能量的等级。纵轴,是文明对宇宙规律的认知深度。”
“当我们只能利用行星表面的化学能时,我们看到的是牛顿力学。”
“当我们开始掌握恒星的能量,比如核聚变,我们或许就能触摸到西维时空的本质,也就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那么,一个能够利用整个星系能量的文明呢?他们眼中的宇宙,会是什么样子?”
姜晚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回荡在每个人的耳边。
“他们或许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维度,能将时空像纸一样折叠,能将能量和物质随意转化。”
“我写的这些,或许并不是我的‘发明’。”
姜晚看着陈老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
“它可能只是一个更高级的文明,对宇宙最基础的描述。就像我们教小学生‘1+1=2’一样,简单,平常,理所当然。”
“我的父亲,用他的才华,窥见了这条道路的起点。”
“而我,只是运气好,沿着这条路,比别人多走了几步,看到了更远一点的风景。”
“这道风景,就是我们文明未来的样子。”
审讯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国字脸调查员张着嘴,大脑一片空白。
周军的心脏,在疯狂地擂动着胸膛。
他看着姜晚,仿佛第一次认识她。
这个一首被他视为需要保护的妹妹,此刻,却展现出了神明般的高度。
陈老浑身剧震。
他看着姜晚,又看看那五块黑板。
一个疯狂的,却又无比合理的念头,在他的脑海中成型。
传承。
这不是简单的父女间的知识传承。
这是一种……文明的启示。
姜晚没有说自己接触过外星人,她只是提出了一个可能性,一个宏大到让人无法反驳的哲学框架。
在这个框架下,她那超越时代的知识,有了一个“安全”的出口。
她不是妖孽,不是间谍。
她是一个……接收到未来文明“回响”的先知。
陈老缓缓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他走到姜晚面前,用一种近乎请求的语气,说道。
“孩子,你刚才说的……关于星系级文明的部分,能再……再多讲一点吗?”
陈老的声音像是从生锈的铁管里挤出来,每一个字都带着摩擦的金属颤音。
审讯室里那盏孤零零的白炽灯,光线惨白,将墙壁上斑驳的石灰印照得清晰无比。
空气里浮动着陈旧纸张、汗水和淡淡的铁锈混合的气味。
姜晚的目光平静地迎上他。
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给了他,也给了自己一个喘息的空间。
这个空间里,只有陈老粗重的呼吸声,和周军那擂鼓般无法抑制的心跳。
“陈老,您见过大海吗?”
姜晚再次抛出一个看似无关的问题。
陈老眼中的狂热和困惑交织,他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对于生活在水洼里的微生物来说,大海是无法想象的。”
“它们无法理解潮汐,无法理解洋流,更无法理解风暴。”
“它们世界的全部,就是那一捧水,和水底的泥沙。”
姜晚的语速不快,却有一种奇异的穿透力,仿佛能首接烙印在人的脑海深处。
“一个星系级的文明,看待宇宙的方式,和我们看待宇宙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维度。”
(http://www.220book.com/book/U8L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