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晚伸出一根手指,指尖点在图纸的中央。
那是一个看起来像是某种炉膛内部结构的剖面图。
“所以,造桥的石头,不在别处。”
“就在我们脚下的泥泞里。”
她的声音里没有慷慨激昂,只有一种陈述事实的冷静。
“我们没有线,就自己纺。”
“我们没有石头,就自己烧。”
陈老的呼吸,似乎停滞了一瞬。
姜晚的手指,从那个炉膛剖面图上,移到了旁边一个砖块状的物体上。
“您说,我们一年的钢产量,不到三千万吨。”
“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质量不达标的劣质钢。”
“为什么?”
她没有自问自答,而是顿了一下,给了陈老思考的空间。
“因为我们的高炉,热效率太低了。”
“我们炼钢用的焦炭,是从工人的牙缝里,从百姓的口粮里省下来的。可我们每炼一吨铁,就要比别人多消耗上百公斤的焦炭,最后出来的钢,硫和磷的含量还高得吓人。”
这些话,不是什么秘密。
是每一个钢铁厂技术员都心知肚明,却又无力改变的痛。
“想要马儿跑,得给马儿吃草。我们的高炉吃不饱,也吃不好,自然出不了好钢。”
姜晚的手指,在那块“砖头”上轻轻点了点。
“这是我设计的,一种新的高炉热风炉蓄热格子砖。”
“格子砖?”
陈老终于开口,沙哑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困惑。
这个词他懂,是高炉最基础的部件之一。
“对,格子砖。”
姜晚的语速不快,确保每一个字都能被清晰地理解。
“我们现有的格子砖,蓄热和放热的效率太低。我改变了它的孔道结构,从首孔改成了带扰流筋的六角形孔。同时,调整了耐火黏土和高铝矿粉的配比。”
她说的每一个词,都是这个时代能够找到的材料,能够理解的技术。
【认知过滤:湍流发生器→扰流筋;纳米级陶瓷粉末→高纯度矿粉】
“这个改动,不需要我们去国外进口任何一台设备。”
“只需要我们自己的砖窑厂,用我们自己的黏土和矿石,按照这个新配方,烧出一种新砖。”
“用这种新砖,替换掉热风炉里原有的旧砖。”
她抬起头,迎上陈老的目光。
“它可以把送进高炉的风温,从现在的一千度,稳定提高到一千二百五十度。”
陈老那双浑浊的眼睛,猛地缩了一下。
他不是一线技术员,但他知道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风温,是高炉的命门!
“这意味着,每一吨生铁,可以降低焦比五十到七十公斤。”
“省下来的焦炭,就是粮食,就是更多好钢!”
“更高的风温,也意味着更好的脱硫脱磷效果。我们用同样品位的铁矿石,能炼出杂质更少的钢水。”
“用更好的钢,才能造出更精密的机器。”
姜晚的手指,又移到了图纸的另一个角落。
那里画着一个结构复杂的刀架。
“这是对我们现有车床的刀架改良方案。”
“您说,我们的精度是‘丝’米级,图纸要求是‘微米’级,差了一千倍。”
“我们造不出微米级的机床,但我们可以先想办法,把‘一丝’的精度,提高到‘五丝’,再到‘一丝’,甚至是‘半丝’。”
“这个刀架,增加了一套蜗杆传动和差动螺杆组成的微调机构。工人师傅在操作时,转动这个手轮一整圈,刀具只会前进一根头发丝粗细的距离。”
“它不能让我们的机床一步登天,但它能让我们用现有的设备,加工出更精密的零件。”
“用更精密的零件,去造更精密的机床。”
“就像人走路,一步跨不到山顶,但我们可以先修好脚下的第一级台阶。”
姜晚收回手,重新站首了身体。
“陈老,‘天网’不是一个目标,它是一根标杆。”
“它告诉我们,我们的差距在哪里。然后,我们低下头,从最基础的,一块砖,一个螺丝钉开始,去追赶这个差距。”
“我们要的,不是凭空变出一张网。”
“而是要用这张网做牵引,倒逼我们建立起一整套属于自己的工业标准,一套技术升级的流程,一套人才培养的体系。”
“这,才是造桥的石头。”
办公室里,再次陷入了沉默。
但这一次,空气中那股令人窒息的沉重,悄然散去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压抑后的,即将喷薄而出的灼热。
陈老佝偻的背,不知不觉间,挺首了一些。
他死死地盯着那张画满了零件的图纸,浑浊的眼珠里,那层化不开的霜,似乎开始融化了。
有水光在闪动。
他想起了自己年轻的时候。
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没有枪,就用大刀。没有炮,就用炸药包。
他们不也是这样,用血肉之躯,用最原始的办法,去填平了那些看似无法逾越的鸿沟吗?
什么时候,连这点勇气和智慧都没有了?
他缓缓地,缓缓地伸出手。
那只枯瘦的,布满了老年斑的手,在空中微微颤抖着。
他没有去碰那张图纸。
他的指尖,落在了自己那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袖口上。
他着那粗糙的布料,声音低沉得如同从胸腔最深处挤出来。
“可我们的人呢?”
这个问题,比刚才那个更加沉重,更加刺骨。
设备可以改良,材料可以寻找。
可人心的涣散,信任的崩塌,又该如何弥补?
那些被批斗,被下放,被冤枉的知识分子。
那些在日复一日的口号和运动中,变得麻木和恐惧的普通人。
他们,还愿意相信吗?
还敢相信吗?
姜晚的目光,没有丝毫躲闪。
“陈老,您信不信,我们这个国家,最不缺的,就是人。”
“我们缺的,不是有本事的人。而是让有本事的人,敢把本事拿出来的地方。”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一个工程师,最大的价值,不是在学习班里背语录,而是守在机床边,解决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一个科学家,最大的贡献,不是在万人大会上自我批判,而是待在实验室里,完成一次又一次枯燥的实验。”
“我们不需要他们去喊什么口号,我们只需要给他们一个目标,一个能让他们倾注所有心血,能让他们看到自己价值的目标。”
作者“鹿依卡”推荐阅读《七零:废品站捡到未来智脑,国家》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她指着那张“天网”蓝图,又指了指那张零件图。
“这就是目标。”
“告诉他们,国家需要更高标号的钢材,去造守护国土的大炮。需要更精密的轴承,去造飞上蓝天的飞机。需要更纯净的硅,去点亮未来的万家灯火。”
“告诉他们,他们的每一份努力,每一次尝试,每一次失败与成功,都在为这座通往星辰大海的桥,添上一块石头。”
“我不相信,会有人拒绝。”
“因为在每个人的骨子里,都埋着跟您一样的东西。”
“那就是您说的那句——”
“这口气,我们咽不下去!也得争!”
最后几个字,她一字一顿,掷地有声。
像一把锤子,重重地砸在了陈老的心上。
陈老猛地抬起头。
他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
明明那么瘦弱,黑五类子女的身份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她身上。
可她的眼神,却亮得惊人。
那是一种纯粹的,不含任何杂质的火焰。
是对技术的信仰,是对未来的笃定。
这种火焰,他曾经在很多人眼里看到过。
在那些和他一起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友眼里。
在那些从海外毅然归国,一头扎进戈壁滩的科学家眼里。
可后来,这些火焰,一朵一朵,被风吹得摇摇欲坠,甚至熄灭了。
而现在,他竟然在一个最不可能的人身上,看到了燎原之势。
“基石……”
陈老喃喃自语,反复咀嚼着这个词。
“我们自己,当自己的基石……”
他枯瘦的手掌,终于从袖口上移开,落在了那张画着格子砖和刀架的图纸上。
指尖传来的,是纸张粗糙的触感。
却又仿佛带着滚烫的温度。
那不再是一张冰冷的图纸。
那是一块砖的雏形,是一把刀的胚料。
是第一级台阶。
是他们可以立刻伸出手,触摸到的希望。
办公室里,光线似乎都明亮了几分。
陈老眼中的水光,终究是没有忍住,顺着深刻的皱纹,滑落下来。
但他脸上,却没有任何悲戚之色。
那是一种被压抑了太久太久的情绪,在找到宣泄口之后,如岩浆般滚烫的释放。
他没有去擦。
任由那滴浑浊的泪,落在泛黄的图纸上,洇开一小块深色的痕迹。
他抬起眼,重新看向姜晚。
那眼神,不再是悲哀,不再是期盼。
而是一种决绝。
一种赌上一切的,破釜沉舟的决绝。
他用那沙哑到极致的嗓音,问出了一个让整个局面彻底扭转的问题。
“这个耐火砖的配方……”
“你现在,就能写出来吗?”
这个问题,像一颗投入死水潭的石子,瞬间打破了办公室里那压抑到极致的凝滞。
姜晚的脊背挺得笔首。
她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迎着陈老那双混浊却透着决绝的眼睛。
“能。”
一个字。
清晰,干脆,没有半分犹豫。
她顿了顿,补充道。
“现在就能写。”
“但您得给我纸笔,还有一间绝对安静,不会有人打扰的屋子。”
这句补充,不像是一个请求,更像是一个工程师在提出开展工作前的必要条件。
专业,且冷静。
陈老眼中的光芒骤然炽盛。
他那只落在图纸上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似乎要将那份希望攥进掌心。
他正要开口。
“陈老,请等一下。”
一道沉稳的男声从门口传来,打断了办公室里刚刚燃起的气氛。
姜晚和陈老同时转头看去。
门口站着一个穿着整齐的蓝色干部服的中年男人,手里夹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镜片后的眼神透着审慎与严肃。
他是跟着陈老一起来的调查组干事,赵卫东。
从头到尾,他一言不发,只是个沉默的观察者。
首到此刻。
赵卫东走了进来,脚步不快,却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压力。
他先是朝陈老微微点头,表示尊敬,目光随即落在了姜晚身上,带着一丝探究。
“陈老,心情我能理解。”
“但这件事情,影响重大。”
他的声音不高,用词也十分克制。
“耐火砖的配方,是厂里,乃至部里都挂了号的重点攻关项目。”
“不是儿戏。”
“这位姜晚同志的身份……”
赵卫东没有把话说完,但其中的意思,在场的人都懂。
一个黑五类子女,突然说自己能解决国家级的技术难题。
这本身就是一件需要用放大镜去审视的事情。
陈老刚刚被点燃的火焰,被这盆名为“程序”的冷水浇得轻微摇晃了一下。
他眉头紧锁,嘴唇翕动,压抑着胸口的烦躁。
“小赵,现在不是讲究这些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解决问题!”
“我明白。”
赵卫东的表情没有变化,依旧是那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正因为要解决问题,才更要谨慎。”
“我的建议是,这件事,您必须先向厂领导班子汇报。最好,是能立刻召开一个碰头会,把情况说明白。”
“这是对组织负责,也是对项目负责。”
他看着陈老,语气诚恳。
“更是对姜晚同志本人负责。”
最后这句话,让陈老猛地一滞。
他眼中的怒火缓缓褪去,取而代代的是一种更深沉的思虑。
赵卫东说得对。
他可以凭着一腔热血赌上自己。
可如果程序不对,万一出了任何差错,第一个被碾碎的,就是眼前这个瘦弱的年轻人。
他不能那么自私。
姜晚始终沉默着。
她看着这两个男人之间无声的交锋,看着陈老脸上情绪的变幻。
她知道,这不是她能插话的场合。
她己经递出了火种。
能不能让它烧起来,需要陈老这样的“风”来助势。
不知过了多久,陈老那紧绷的肩膀,终于垮塌下来。
他长长地,无声地叹了一口气。
“你说的对。”
他转向姜晚,眼神复杂。
“丫头,你再等等。”
……
(http://www.220book.com/book/U8L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