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太恨了,他们怎么就那么贪呢?都己经那么有钱了,几辈子都花不完,到头来还要对我们敲骨吸髓,人心怎么能丑恶成这样?”
“这群贪官奸商,千刀万剐都不足以平民愤,尤其是灾荒年贪污赈灾款的官员和囤积居奇、以烂充好的商人,就应该让洪武皇帝将他们拉去土地庙里剥皮。”
“该死的贪官,该死的奸商,明面上人模狗样的,暗地里龌龊不堪、污秽成团,若非天幕曝光,我们还被傻愣愣蒙在鼓里呢。”
“……”
不同朝代的人,从最开始的震惊,联想到商税背后的贪污受贿,渐渐化为了无尽的怨恨。
这些被贪官奸商联手逃掉的税收,本应该进入国库,维持朝廷的运转和各地道路、水利等基础工程建设,以及大灾年用于赈灾口救民。
结果他们这一搞,弄得朝廷没钱了,就只能把压力转嫁到老百姓头上,重税盘剥,民不聊生。
原来他们赋税一年比一年重,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苦,惨到灾年家破人亡,卖儿卖女,都是这群贪官、奸商造成的。
当官不是为了造福百姓的吗?
父母官,父母官,世上有这样当父母的吗?
一亿八千多万的商税,点燃了老百姓心中的怒火,也像一个重重的巴掌,狠狠抽在帝王们的脸上。
嬴政、刘邦、刘彻、李世民、赵匡胤等人怒火万丈,恨不得将他们所在朝代的贪官、奸商抓出,赏赐九族消消乐大礼包。
而帝王中,最气愤、最怒不可遏的,自然是朱元璋。
别的朝代纵然有官商勾结、狼狈为奸,大量逃税,没有准确的数据,他们还能掩耳盗铃,安慰自己没那么糟糕。
朱元璋却不一样。
朱星宜是他的子孙,这一亿八千万两的商税,出现在他建立的大明王朝。
这么惊人的商税,说明大明官场上的贪污腐败,可能己经达到了历史之最。
可笑他这位洪武皇帝,建立大明之后,严刑峻法,对贪官重拳出击。
自以为种种努力,能让大明成为有史以来最清明、风气最好的王朝。
谁曾想,一通操作猛如虎,结果贪官不胜数。
此刻,在朱元璋暴怒得血红的眼中,一亿八千万两这个数字,化为了一个个无形的巴掌,都快将他的老脸给抽烂了。
“错了,咱错了,错得太离谱了!”
朱元璋颓然阖目,软软瘫倒下去。
他却是不由得想起,此前天幕吐槽,他刻薄官员,导致贪官越打越多。
朱星宜能收到高出原先七八十倍的商税,追根溯源,是他这个老祖宗造成的。
他给官员制定了太低的工资,逼得官员逼迫去贪污,这一代代下来,贪污越来越严重。
终于到了朱星宜这一代,酿成了这么大的苦果。
朱标和朱棣惊慌失措,连忙将朱元璋扶起。
朱桢大叫:“太医,太医,快过来给父皇扎两针!”
永乐朝。
嘭!
朱棣一脚踢翻面前的桌案,碗盘杯碟破碎,珍馐美酒,散落一地。
在场众人慌得连忙跪下:“皇上息怒!”
“息怒?息怒?让朕如何息怒?”
我,废后之女,夺了朱祁镇皇位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我,废后之女,夺了朱祁镇皇位最新章节随便看!一亿八千万两的商税,对于未来的朱星宜来说,固然是喜事一桩。
毕竟财政大笔进账,国家有钱,就可以放手去做很多利国利民之事。
然而,对于其他朱家皇帝来说,一亿八千万两的商税,犹如一面照妖镜,照出了大明官场最丑恶、最糜烂的一幕。
滴水成冰非一日之寒。
这么严重的贪腐,绝不是一代皇帝就能形成的。
洪熙、宣德在位时间都比较短,真正让贪官发展起来的,是洪武、永乐、正统三朝。
他永乐帝在位二十二年,忙着远征漠北,无暇顾及朝中政务。
朱高炽虽以太子身份监国,但太子毕竟不是皇帝。
从这么看,大明贪腐如此严峻,也有他的一部分责任。
朱棣私以为,大明之患在于异族,拼命远征,对着草原诸部落重拳出击。
万万没想到,朝中的贪腐才是真正的祸患。
朱棣不敢想,未来若是没有朱星宜发现诸多问题大明会变成什么样子?
……
大秦。
短暂愤怒过后,嬴政迅速冷静下来,猛然觉得不对劲。
天幕视频画面中,朱星宜听到高谷奏报的商税数目,没有丝毫愤怒。
很明显,大明官员的贪腐情况,早在她的意料之中。
她皱起眉头,不是因为商税太多,而是商税太少,与她想象中的差了非常多。
嬴政从朱星宜的表情中,隐隐感觉到,天幕所说的水下冰山还没完全暴露出来。
商税改革这一块,应该还藏着意想不到的惊人内幕。
对了,天幕刚刚说到,朱元璋在商业给朱星宜挖的坑是双黄蛋。
商税只是双黄蛋的其中一个。
他要是没猜错的话,朱星宜皱眉的背后,应该与另一个蛋有关。
嬴政冷然一笑。
看样子,大明商业这一块的水,比他预想中的更加错综复杂呢。
不得不说,秦始皇嬴政是个迷人的老祖宗。
他能一统六国,建立丰功伟业,固然是天时地利与人和之故,但与自身能力也是分不开的。
仅从朱星宜一个皱眉的表情中,就看到了很多常人看不到的问题。
……
与此同时,一亿八千万两商税的曝光,也让帝王们自惭形秽。
就说唐太宗李世民吧,
他的贞观之治算是封建王朝少有的治世之一,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蓬勃发展。
李世民自我感觉挺好的,财政能有千万,虽只有隋朝开皇之治的三分之二,但人口是隋朝三分之一,这么一算,己经是很富裕了。
然而,跟朱星宜一亿八千万两的收税一比,李世民感觉自己穷得像个叫花子。
更可怕的是,这一亿八千万两仅仅是商业上的税收。
要知道,朱星宜己经完成了土地国有化。
农业才是国家税收的大头。
不敢想象,土地国有化之后的大明农业税会暴涨到何等不可思议的地步。
“唉,人比人,气死人!”
二凤长叹不己。
(http://www.220book.com/book/U8X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