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14章 盛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废后之女,夺了朱祁镇皇位 http://www.220book.com/book/U8XV/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天幕声音继续滚动。

【倭国金银矿的发现,强有力地推动了大明商品经济的发展。】

【朱星宜原本预估盛世还要五年才能到来,现在用不了五年,三年足矣。】

【三年后,大明将迎来真正的盛世,史学家称之为‘元贞盛世’。】

【作为盛世之主,朱星宜却没有如千古半帝李隆基那样沉迷享乐,而是继续搞扩张。】

【扩张意味着战争,意味着流血与牺牲,与传统文化中的追求和平、以和为贵相悖。】

【为此,不少大臣苦口婆心劝说,希望朱星宜能够停下脚步,好好经营大明这片国土。】

【朱星宜只是笑笑,然后跟他们说了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记载着《宸宗圣记》中,故事内容大概是虚无的世界里有一个叫大清的王朝,王朝闭关锁国,不思进取,结果百年之后,国门被洋人的坚船利炮轰开,昏庸的统治者为求和平,各种割让领土,即便是这般丧权辱国,最后大清还是没有被瓜分干净。】

【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就在于大清从前朝继承的领土非常大,之后几代皇帝,又给自家王朝打了不少土地,家底深厚,即便国力衰弱,屈辱挨打,也能撑一撑。】

【这就好比胖子和瘦子,不幸被困在一处山谷中,好几天没吃没喝,几天之后,瘦子死了,胖子却凭着一身脂肪,坚持到救援团队赶来。】

【盛衰乃是天道,正如花无百日红,有盛开就有凋谢,盛开到了极致,然后只能走下坡路,王朝亦是如此。】

【再强大的王朝,也难逃盛极而衰的历史规律。】

【若是不能把握时机,在强盛之时尽可能扩张出去,等到王朝步入衰退,领土一步步被外敌蚕食,要不了多久,整个王朝就会迅速灭亡。】

【朱星宜知道自己处在盛时,自然要尽可能扩张,将大明的国土搞得多多的。】

【若是几百年后,大明衰落,遭遇变故,这些领土也能帮大明多撑几年,等到雄主再次出现,迎来中兴。】

嬴政等人听到这里,纷纷陷入了沉思。

盛衰乃是天理,根本无法避免。

多一些准备,才能在变故到来时,不至于手忙脚乱。

家族如此,王朝亦如此。

襁褓中的朱星宜看着天幕,眸中狡黠灵光流转。

她的心思怎么可能那么简单?

对外扩张,只是最浅显的一层,下头还有更深层的政治智慧呢。

只是,最深的那一层,影响着皇家的未来,她只传给儿孙。

制作视频盘点的虾仁,只是现代的一个普通人,根本不可能接触到,更不可能曝光。

朱星宜最擅长借鉴别人的智慧来解决问题,实现自己的目的。

这一次也不例外。

但不同于以往,她这次的灵感来源不是历史人物,而是《红楼梦》。

红楼真是一部伟大的皇皇巨著,包罗万象,深邃如海,无论从任何角度去研究,总能有令人为之惊叹的收获。

她第一世有一个研究经济的朋友。

有一次,两人喝茶闲谈时,她指着放在茶桌上的《红楼梦》问:“书中人物,你最佩服哪个人?”

朱星宜笑着说:“佩服的没有,喜欢的人物不少,黛玉、凤姐、小红、探春、刘姥姥等,都是我喜欢的。你呢,佩服哪个?”

她回答:“我最佩服秦可卿,她太了不起了,可以说是全书里最聪明、最通透的人物了。”

朱星宜听得惊奇不己,秦可卿虽是金陵十二钗之一,但出场没机会就死了,是十二钗中最早下线的女性,怎么就成了书中最聪明、最了不起的角色了?

她便细细分析给朱星宜听。

朱星宜听罢,如醍醐灌顶般,竖起大拇指:“的确是最聪明、最了不起的。”

古往今来的家族、王朝的崩溃,往往是先从经济开始的。

看看大洋彼岸的大漂亮就知道了。

秦可卿死后,托梦给王熙凤,让她早做打算,让家族败落后留一条后路。

她给王熙凤的建议非常简单,就是让王熙凤多多在贾家祖坟、宗祠上多多置办房舍田地,用这些土地的租金收入来保障祭祀和家族的用度。

在封建时代,祭祀产业,即便遇到了抄家,也是不入官的。

因此,即便家族败落,贾家子孙仍然可以依靠这些产业,有一条回家务农耕读的退路,不至于一败涂地。

很多读者看到这一节的时候,都不以为然。

殊不知,这才是精华所在。

秦可卿与王熙凤在梦中相见时,说:“自古荣辱周而复始。”

王熙凤追问如何才能确保家族长盛不衰时,秦可卿才笑她是个痴人。

盛衰这个天道规律,岂是人力所能改变的?

无论多么强盛繁荣的家族,只要遇到败家子,分分钟完蛋。

秦可卿知道,贾家经过百年富贵,荣耀己尽,注定要败落的。

所以,她的这条建议不是如何让家族立于不败之地,而是注定的败局之下,如何保存家族根基,蛰伏等待着家族的盛衰周期。

她让王熙凤在家族的祖坟、宗祠买地,就是为了保存家族复兴的火种。

更绝的是,她要王熙凤买地之后,设置土地带来的租金收入,只能用于族人的基本生活开支和读书专款专用。

看出来了吧,这就是古代版的家族信托基金。

现代很多豪门为了防止败家子一把梭哈,败光家产,将全部家产弄进信托,如此即便子孙再不成器,也能通过信托基金保障富贵的生活。

秦可卿的思想比现代领先了几百年。

尤其是这条读书专款专用。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科举入仕,几乎是寒门翻身的唯一希望。

但封建时代读书太费钱了,家族败落之后,钱都没了,想要让儿孙再次科举翻身,又谈何容易?

可若是有了秦可卿所说的‘家族信托基金’,贾家败落之后,子孙依旧可以通过土地产生的收入,捡起书本,勤学苦读,重振贾家门庭。

冰镇蜜瓜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U8X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废后之女,夺了朱祁镇皇位 http://www.220book.com/book/U8X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