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祥摇头:“大明几十万主力都被瓦剌给弄没了,剩下这十来万常备军,估计够呛。”
朱星宜叹道:“若是真有克敌制胜的把握,徐有贞等人也不会怕得主张南迁,朝中也不会有那么多大臣同意迁都金陵了。”
胡善祥听到这里,双眼猛地一亮:“于谦等主战派没有取胜的把握,这会子看到青鸾、火凤双军如此神勇,武器装备如此精英,为了打赢这场艰难的京城保卫战,势必要来求你出手相助,共抗外敌,如此一来,咱们就可以和群臣讨价还价了。”
朱星宜重重点头:“没错,就是这样,此前我一再强调,此番皇帝御驾亲征是我们绝好的机会,道理就在这里,他们若是不想京城沦陷,集体沦为亡国奴,就只能乖乖来求我,求我登上皇位,领导他们一起打赢这场保卫战争。”
历史上的于谦,的确力挽狂澜,击退了瓦剌大军,打赢了京城保卫战。
但很少有人清楚,这一仗赢得有多艰难,即便是胜出,那也是惨胜。
后人之所以高度评价于谦给大明王朝续命两百年,道理何在?
就因为这场京城保卫战太难了。
这是一个奇迹,一个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几乎绝望之下创造的奇迹。
于谦等人,豁出一切,誓与大明共存亡的决心,才取得了胜利。
在瓦剌人退兵后,很多人还如在梦中,不敢相信他们居然赢了。
都说未知往往才是最可怕的。
此刻的大明群臣、孙若薇、朱祁钰等人,并不知道在于谦的领导下,他们打赢了京城保卫战。
在敌强我弱,差距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自然慌得一批。
她朱星宜在这时候异军突起,展现出强大的军力,他们自然更倾向于与她联手抗敌,而不是破釜沉舟、孤注一掷。
退一万步说,就算现在冒出一个穿越者,说这次京城保卫战能够打赢,要大伙儿不要答应朱星宜的条件,也没人会去理会。
因为所有人都不敢赌,一旦赌输了,整个大明就完了。
三十六计,攻心为上。
这一局,朱星宜谋算的是人心。
胡善祥恍然一笑:“我儿冰雪聪慧,可比那朱祁镇、朱祁钰强多了。”
多年以前,她还在遗憾自己的肚子不争气,一连生了三个女儿,却没一个皇子。
若是她有儿子,也许朱瞻基就不会以无子为由废了她。
可看到自己的小女儿出落得这般美丽聪明、卓越超群,远胜朱祁镇、朱祁钰十倍不止,心中再无半点遗憾。
谁说女子不如男?
瞧瞧她生的闺女,多好啊,多优秀啊!
朱星宜颇为得意道:“我这一局,集中了天时地利人和,天意注定,要我逆势上扬,成就九五至尊之位。只是……”
胡善祥:“只是什么?”
“只是方才在殿中,于谦斥我为了一己之私,枉顾天下万民,国难当前,我还要挖空心思算计,利用土木堡惨败来达成自己谋夺皇位的目的。”
说到此处,朱星宜隐然苦笑:“娘,你说我是不是太卑劣了?”
前世杀人如杀鸡,并没什么感觉。
首到遇到于谦,被他那颗正首无畏、为国为民之心所感染。
胡善祥面色柔婉,紧紧握着朱星宜的双手,温厚道:“我的儿,你怎么能这样想?正如你经常对我说的,爱人先爱己,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会爱,又谈何去爱别人呢?你所做的一切,说穿了,不过是为了我们母女俩能够更好的活下去,如果利用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逆天改命,你我迟早会被孙若薇这个妖妇磋磨死。”
朱星宜幽叹道:“是啊,我的种种谋算,只为了更好的活着。说到底,还是我那死鬼老爹造的孽,他当年要是不搞废后另立这一出,如今坐上太后之位,在仁寿宫颐养天年的就是您了,又怎么会艰难挣扎求存这么多年?是先帝对不住我们母女在先,如今就别怪我夺了他两个儿子的皇位。”
胡善祥轻轻拍了拍朱星宜的肩膀:“前人作孽,后人偿债,怨不得我们!”
她顿了顿:“只是,以我对孙若薇的了解,她肯定不会眼睁睁看着你夺权上位的。”
朱星宜冷笑:“她不甘心又能怎么样?我这次玩的不是阴谋诡计,而是赤果果的阳谋,阴谋也许可破,阳谋却是无解。眼下京城牢牢控制在我的手中,只要我让青鸾军把他们给盯死了,就不怕她翻出什么大浪。”
胡善祥颔首:“嗯,这个关键时候,一动不如一静,见招拆招也就是了。”
且说朱星宜离开皇宫后,孙若薇、朱祁钰和满朝官员连忙跑出来查看情况。
结果越看越让他们心惊胆战。
皇宫各处的禁军,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被火凤、青鸾军给解决的。
更可怕的是,兵变发生之后,竟无一人跑来禀报,首到朱星宜大摇大摆走进乾清宫,他们才后知后觉发现出了大事。
这说明,朱星宜麾下的这两支军队,不但战斗力极其强大,而且组织行动力惊人,配合默契,严密无比。
所以才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解决锦衣卫和禁军,让他们事先毫无察觉。
事后,众人一调查,发现火凤、青鸾两支军队的人数加起来,足有六千人之多。
先进的武器,强大的战斗,可怕的组织行动力。
三者叠加在一起,六千青鸾、火凤军,足以媲美十几、二十万大军。
得知这样的结果,孙若薇、朱祁钰等人一阵透心凉。
他们万万没想到,朱星宜的势力资本,竟强大到如此地步。
难怪她敢堂而皇之杀进皇宫,剑指九五至尊之位。
此刻的朝堂,可谓是暗流涌动,风雨飘摇。
内有乐康长公主意图染指大位,成为第二个女皇帝。
外有瓦剌人虎视眈眈,即将兵临京师,欲覆灭大明,恢复蒙元帝国的荣光。
当真是内忧外患不断。
值此风声鹤唳,人心惶惶之际,郕王朱祁钰显得尤为兴奋。
在朱星宜退去之后,朱祁钰依旧主持监国,领导群臣,将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http://www.220book.com/book/U8X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