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星宜采纳商辂的法子,很快就行动起来。
她兵分两路,一边安排麾下人马倾尽一切宣传造势,另一边则号召文武百官,与她一起编造谎言。
一众文臣武将见她搞这一出,瞬间愕然,个个表情都僵化了。
他们之所以同意拥立朱星宜为皇帝,只因形势紧迫,瓦剌大军压境,需要青鸾、火凤军相助,才能化解危机,保住京师。
这种逼于无奈下的委曲求全,还想着等退了瓦剌人,再来拨乱反正,从朱家男性血脉中选一人立为新君。
万万没想到朱星宜心思如此深沉,防备如此严密,居然想出这个招来。
一旦用此法宣传造势成功,等到打跑瓦剌人,朱星宜便是天命所归的大明救星,这让他们如何逼她下台?
见众大臣的脸色难看得跟吃了苍蝇似的,朱星宜心中暗爽。
果然,阴谋不及阳谋。
商辂给她献得这一策,乃是赤果果的阳谋。
即便在场众人知道用了这法子,将来很难将她从皇位上拉下来,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
谁让朱星宜手握强大的兵力和先进的火器,想要瓦剌人退兵,只能靠她。
朱星宜就喜欢群臣看她不爽,也干不掉她的憋屈样子。
商辂抚须含笑,静默无言,深藏功与名。
其实,没有商辂献策,朱星宜也不怕大臣们卸磨杀驴,翻脸不认人。
大明文官是什么德行,她心知肚明。
若是这群人敢反悔,她就首接大开杀戒,杀到所有人心服口服。
隐忍十年,一朝实力曝光。
朱星宜无所顾忌,加班加点生产枪支弹药。
军队数量虽没有增加,但在强大火力无死角的全方面覆盖下,足以横推一切。
不过,她需要时间来增产自己想要的东西。
大明与瓦剌僵持的这段时间,正是她扩充产能的绝好时机。
等瓦剌人退了,她的枪支弹药也蓄满了。
到那时,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她朱星宜,可从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朱星宜朗声道:“诸位爱卿觉得,我这法子如何呢?”
众大臣脸上笑嘻嘻,心里妈卖批,口中道:“陛下圣明!”
朱星宜笑了:“既然都觉得好,那就照着去办吧!”
“是!”
要论胡编乱造、睁着眼睛说瞎话,谁也比不上文官。
毕竟读书人嘛,除了动笔,也就这张嘴最厉害了,只要利益足够大,黑得也能说成白的。
眼下国难当头,大伙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若是不想被瓦剌人抓去蒙古放养,只得顺朱星宜的心意去办。
早朝结束后,下了朝的官员纷纷传言。
皇家太庙突然大放金光,群臣赶过去查看,却见太祖、太宗的英灵从画像中浮现而出。
太祖、太宗对于土木堡之变的惨败痛心疾首,更是臭骂皇帝朱祁镇昏庸无能,败光大明家底。
群臣跪地痛哭,希望太祖、太宗保佑,指点迷津,好让大明渡过这次劫难。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我,废后之女,夺了朱祁镇皇位》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太祖言:“自古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大明遭劫,皆因朱家阳气太盛。”
群臣不解,问:“阳为男子,阴为女子,历朝历代都是男性继位为帝,为何其他朝代都没出问题,偏偏我大明阳气太盛?”
太祖解惑道:“盖因大明以火德立国,姓氏为朱,朱便是大红色,在五行中属火,阳上加阳,导致阳火太盛,反而伤及自身,影响了国运。”
群臣便问:“如何化解?”
太祖道:“自古阴阳相生相克,阳火太旺,须得女子阴气注入,调和阴阳,才能化解。”
太宗跟着道:“朱家有龙女,拥立她为帝,可解瓦剌之危局,可塑大明之国威,可开万世之太平。”
群臣皱眉:“女子为帝,乾坤颠倒,不容于世,焉能如此?”
太宗驳道:“唐朝有女子武氏为帝,虽改朝换代,篡夺了李唐江山,但在她之后,大唐却迎来最光辉灿烂的开元盛世。”
群臣无言以对。
于谦开口:“敢问太宗皇帝,此龙女是谁?”
太宗道:“朱家第三女,朱星宜是也!”
这一番太祖、太宗显灵,被这群文官们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让人不得不信。
京城是权势与富贵的核心圈,也是各种流言八卦传播的最厉害的地方。
关于太祖、太宗显灵,指定皇位继承人这事儿,犹如瘟疫般,迅速在京师传开。
不到一夜时间,京城中的百姓无论总到哪里,总有人在议论这事儿。
火凤军和青鸾军顺水推舟,加大力度宣传造势,铺天盖地,无孔不入,大有复制现代‘江南皮革厂倒闭了’的洗脑。
紧跟着,新的流言再次冒出。
说的是乐康长公主诞生之时,有人看到了天边晚霞凝成龙形,乃是一条粉红小龙。
男性皇帝是金龙。
粉红小龙,意味着女子为帝。
原来早在十多年前,天命己然注定。
尽管流言满天飞,有不少人质疑这是假的,但绝大多数的人更愿意相信太祖、太宗显灵是真的。
理由也很简单,在生存面前,道德与尊严都不值一提,何况是男女性别之偏见。
老百姓无所谓皇帝是男是女,只想好好活着,不受异族凌辱。
此刻,这则流言对老百姓来说,犹如落水之人抓住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无论怎样,总要试试才行。
于是,一众百姓团结起来,来到官府请愿,以国不可一日无君,希望朝廷拥立乐康长公主为新帝。
民心代表着天意。
朝中的大臣,尤其是文官,个个标榜忠君爱民,肯定要体察民情,尊重民心民意。
众大臣假模假样地经过‘艰难’的商议,最终决定,拥立乐康长公主朱星宜为皇帝。
于是,满朝文武浩浩荡荡来到公主府,请求朱星宜继位。
于谦肃然道:“还望长公主以天下苍生为念,登基为帝。”
一众大臣跟着齐声高喊:“以苍生为念,登基为帝!”
朱星宜冷冷开门:“女流之辈,怎么懂国家大事?请回吧!”
于谦等人一听,还真就回去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U8X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