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侯爵,王侯将相里的‘侯’啊!
自从进了宫,三人原以为这辈子只能为奴为婢,再无翻身之日。
做梦都没料到,他们竟也有封侯赐爵的一天。
金硕海忙道:“陛下厚恩,只是我等三人都是奴籍,如何能封侯呢?”
朱星宜笑道:“这有何难,朕会下旨,除去你三人在大内的奴籍。另外,据朕所知,你等三人都是被家人卖入后宫为奴的,不管你的家人出于何种目的,典卖为奴都过于狠心了,尤其是净身做太监的,残缺之痛跟随一辈子,这样的家人要来做什么?朕赐你三人国姓,斩断过往,再世为人。”
“谢、谢陛下……”
三人激动得说话都结巴了,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这一刻,只恨不得将自己的命掏出来献给朱星宜。
金硕海更是泪如雨下:“不瞒陛下,‘金’并非奴才原本的姓氏,是被狠毒的兄嫂迷晕强行割了,卖入宫中做太监,认一位老太监当干爹,这才随了他的姓氏,陛下不嫌阉人卑贱浊臭,肯赐奴才国姓,奴才上辈子是修了什么福德造化,竟能遇到陛下您这样的主子,愿为陛下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踏雪、寻梅附和道:“奴婢愿为陛下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朱星宜失笑:“什么奴才、奴婢的,朕金口一开,你们就不是奴,而是朕的臣子,股肱之臣。”
三人异口同声道:“是,微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朱星宜笑着:“这就对了!”
随后,朱星宜又按照内部等级不同,分别封赏了火凤军和青鸾军大小领导官职。
从一无所有的底层贱民,一跃之间变成朝中新贵,要权有权,要钱有钱。
士为知己者死。
遇到朱星宜这等明主,实在是他们的幸运。
朱星宜想了想,跟着吩咐道:“从朕的私库中取出一部分钱来,潜邸不在跟前伺候,只负责浇花种树、洒扫除尘等粗活的宫女太监,每个人赏五百两,安排到宫中油水多又轻松的岗位上,算是奖励他们认真做事的功劳。”
得到赏赐的一众潜邸宫人们,都对朱星宜感激涕零,都快把额头磕出血来了。
他们是宫人中最最底层的存在,干最累的活,拿最少的钱,比不得主子跟前得脸的大宫女和首领太监。
原以为朱星宜这次荣登大宝,得益的只会是踏雪、寻梅、金硕海这几个贴身伺候的,他们可不敢奢望有任何赏赐。
没想到朱星宜不仅没有忽略他们,反而体谅底层的不易,赏赐五百两白银的同时,还不忘给他们安排一些轻松的工作。
不管赏赐是多是少,朱星宜身为皇帝,能有这份心,足以让这些底层宫人感动得稀里哗啦了。
群臣见朱星宜如此大方,又是封国公,又是封侯,又是赐姓,又是赏重金的,羡慕得眼珠子都红了。
一些臣子后悔不迭,只觉得错过了全世界。
早知道陛下是这样的人,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我,废后之女,夺了朱祁镇皇位》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当初兵变那会儿,他们就给第一个跳出来,支持她当皇帝。
现在好了,人家己经登基,啥好处都没捞到。
真是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唯有商辂,心里乐开了花。
他早对朱星宜投诚,被许以死后谥号‘文正’。
朱星宜对属下越好,以后他在官场上发挥的舞台只会更大。
私人问题处理完了,该把精力投入到国事之中了。
朱星宜立刻将于谦、商辂等人拉入内阁之中,并召集王首、陈循、高谷、彭时、 江渊、王一宁、萧镃等来议事。
“土木堡之役,我大明损失惨重,几乎葬送了几代人攒下的家底,现在大明是个什么情况,有谁能跟朕说个明白?”
于谦出列道:“回陛下,土木堡这一战过去,几十万大军基本葬送,只有少部分残兵游勇逃回了京城,正如陛下妙策上分析的那样,眼下大明面临的困难不在于兵马不够,而在于将士们丧失信心……”
说到此处,他不觉红了眼眶:“若要恢复信心,最大的办法就是陛下麾下火凤军出动,冲在前头,机枪扫射,先破其势,才能让作战的将士恢复信心。”
朱星宜点了点头::“这个没问题,朕己经让人加班加点生产枪支弹药,等到开战时,火力全方位覆盖,瓦剌士兵即便套了乌龟壳,火凤军也能把他们打成筛子。”
“陛下圣明!”
众大臣激动说着,心里长舒了一口气。
他们之所以同意朱星宜上位当皇帝,便是想借助火凤军的强大火力,挫敌人锐气,壮大明士兵的胆魄,恢复丧失的军心。
朱星宜看着群臣:“王振那厮害人不浅,蛊惑朱祁镇那狗东西御驾亲征,不仅带走了朝中能打仗的武将,文臣也去了一大批,结果都被坑死了……”
她看着王首、陈循几人,道:“文官空缺的,你们几个看着安排,不限资历,多选一些有才干、有想法的年轻人,为朝中注入一些新鲜血液,免得看着死气沉沉的。”
王首是吏部尚书,专门管文官的升迁,忙应道:“是!”
他停了停,抬头小心翼翼地觎了朱星宜一眼:“陛下,武将战死得更多,不知您想怎么安排?”
朱星宜微微一笑,眼底透出丝丝缕缕的森寒:“武将这一块,朕己有主意,你等无须过问,眼下最重要的是将瓦剌这群该死的蛮子赶回草原,其他的慢慢来也不迟。”
别以为她不知道,土木堡之变背后有文官的影子。
大批大批武将勋贵战死,导致朝中文武失去平衡,最终文官一家独大。
等到皇帝发现时,一切都来不及的,只能重用太监,制衡文官集团,结果便是大明中晚期没完没了的党争。
斗到最后,东林党是赢了阉党,大明的气运也到头来了。
文臣与武将就像天平的两端。
只有文武并重,彼此制衡,东风压不倒西风,西风也吹不垮东风,处在天平中心的皇帝才能稳坐大位。
(http://www.220book.com/book/U8X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