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章 内疚:对爱的遗忘,对自我的否定

小说: 我的灵性旅途日记   作者:然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的灵性旅途日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UAPA/ 章节无错乱精修!
 然光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前言

1 每一章节既有联系,也可以独立,选择感兴趣的跳跃阅读,不影响前后理解

2 对于灵魂和人生剧本的关系,可以看我主页《灵魂的答案》

--------------------------------

许多人误以为恨是爱的对立面,但在巴夏的视角中,恨仍然保留着一种“我应该得到什么”的自我意识。而内疚则是对自我价值的彻底否定,是爱的“机械反义词”。

一、什么是内疚的本质?

内疚不是单纯的“我做错了”,而是更深的心理模式:

“我不配拥有。”

“我必须受罚。”

“我是错的,不值得。”

内疚不是对行为的懊悔,而是对存在本身的否定。

当你陷入内疚时,你不再认为自己“做错了某件事”,而是认为**“我这个人就是错误的。”**

这就是它比“恨”更具破坏性的原因。

二、内疚如何切断你与创造力、喜悦的连接?

在巴夏的信息中,我们是与无限创造力连接的存在,是“意识之流”的一部分。爱=自我价值=创造力。

但内疚会植入这样一种频率:

“我必须经历痛苦,才能配得上拥有。”

“轻易得来的东西不值得。”

“我不能快乐,快乐意味着我不负责。”

这种信念会造成一个看不见的自我限制系统:

你开始回避真正的渴望,因为你“觉得自己不配”。

你对成功和喜悦感到内在的冲突和羞耻。

你创造出阻力和困境,来“证明你值得拥有”。

最终,幸福成了一种你必须“努力奋斗、受苦流泪”才能赎回的东西。

三、内疚是如何被社会植入的?

这不是个人的缺陷,而是一种系统性的灌输机制。

宗教层面:原罪概念、地狱惩罚。

教育层面:成绩挂钩价值、羞辱错误。

家庭层面:“你让我失望了”“都是你害的”。

文化层面:“不苦不累,生活不配。”

这些潜移默化地向我们传达:

“如果你轻松就拥有了什么,那一定有哪里不对劲。”

内疚感于是变成了维持控制的手段,让你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多、不够努力,从而不断地追求、挣扎、内卷,而不是觉醒。

西、“痛苦即真实”的幻觉

在段落中,巴夏点破我们集体的认知误区:

“当一个故事充满冲突,你说:这很真实;当故事充满幸福,你说:这是童话。”

我们被训练成了一种思维模式:

“真实 = 痛苦 + 扛过 + 掉眼泪。”

而一段轻松、顺流、充满爱的旅程,反倒会被我们质疑为“假的”。

这是对爱的遗忘,是集体对喜悦不信任的体现。

五、回归:你己经拥有一切

巴夏强调:

“你们不必去争取,你们己经拥有了它。”

这是一种振动层次的提醒:

你本来就是值得的,不需要交换、不需要受罚、不需要证明。

内疚感只会让你在现实中不断投射“我是错误的”这层幻象,而真正的创造,必须从彻底地接纳自己、信任自己与源头的连接开始。

总结:疗愈内疚,重启创造力

疗愈内疚,不是逃避责任,而是放下对自我的惩罚幻想。

当你真正接纳自己是完整的、有价值的,你就会重新获得:

喜悦的自然权利

轻松的创造节奏

与高我/宇宙的首接链接

你不需要通过受苦来证明什么。

你只需要记住:你值得,因为你存在。



    (http://www.220book.com/book/UAP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的灵性旅途日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UAP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