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沈凉正抱着一摞作业本走下台阶。
“小心台阶。”谢折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沈凉回头时,正看见他抱着一摞实验报告册站在楼梯口。
“刚从实验室出来?”沈凉停下脚步等他,消毒水的气味随着他的走近变得清晰。
“嗯,物理竞赛的实验报告需要归档。”谢折与她并肩同行,目光不自觉地扫过她的膝盖,“还疼?”
“不疼了,就是校医说最好别剧烈运动。”沈凉踢了踢腿,做出轻松的样子,“下周体测的八百米跑看来是要弃权了。”
谢折的脚步顿了顿:“我帮你找老师说明情况。”
办公室里班主任正在批改试卷,看到他们进来,推了推眼镜:“谢折,竞赛报名表我放桌上了。沈凉,你的数学周测进步很大啊。”
沈凉接过自己的试卷,鲜红的分数旁画着一个鼓励的笑脸。
“老师,沈凉同学的膝盖还没痊愈,体测的项目想申请更换。”谢折突然开口,声音清晰平稳。
李老师愣了一下,随即了然地看向沈凉的膝盖:“当然可以,让体育委员换成跳远或者跳高都行,实在不行当个裁判也行。”
走出办公室时,沈凉忍不住问:“你怎么知道我想换项目?”
“上周体育课你一首在揉膝盖。”谢折的回答轻描淡写,“实验楼后面的栀子花开花了,去看看?”
实验楼后的小径种着两排栀子花,白色花瓣落在路上,踩上去软绵绵的。沈凉深吸一口气,清甜的香气灌满胸腔,让连日来因月考而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
“上次在废弃工厂的测试,后续数据我整理好了。”
谢折靠在树干上,从背包里拿出笔记本,“你的平衡感恢复速度比平均值快17%,幽闭环境下的心率峰值比预期低9个点。”
沈凉凑过去看,笔记本上画着详细的曲线图,标注着密密麻麻的数据,末尾还有一行小字:“应激反应优异,信任阈值待提升。”
“什么意思?”她指着最后一行字问。
谢折合上书:“意思是,你己经能很好地应对危险,但还不够信任我。”
他的目光落在她脸上,带着沈凉读不懂的认真,“下次测试,我希望你能完全依赖我的指令。”
沈凉的心跳漏了一拍,慌忙移开视线:“谁知道你下次会不会把我扔进更危险的地方。”
话虽如此,但嘴角忍不住上扬。
晚自习的铃声响起时,沈凉正在解一道复杂的物理题。她在草稿纸上划下最后一道公式,长舒一口气,转头发现谢折不知何时己经收拾好了书包,正站在教室后门等她。
“走吧,我送你回家。”他的声音压得很低,避免打扰到还在做题的同学。
两人并肩走着,影子被拉得很长,时而交叠,时而分开。
“周六的物理竞赛辅导,你会去吧?”
“嗯,我是辅导老师的助手。”谢折的脚步与她保持一致,“你的力学部分还有薄弱点,到时候我单独给你讲。”
经过街角的便利店时,谢折停下脚步:“等我一下。”他快步走进店里,片刻后拿着两瓶热牛奶出来,递给沈凉一瓶:“有助于大脑发育。”
他眼底似乎染上了几分暖意,“下周有场流星雨,凌晨两点左右。”
沈凉的眼睛亮了起来:“去看?”
“天文台的观测台对学生开放,我申请到了名额。”谢折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递给她,上面写着详细的地址和注意事项。
“我们一起去。”
沈凉把纸条折好放进书包:“好。”
流星雨那天晚上,沈凉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凌晨一点半,她悄悄爬起来,换好衣服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谢折己经等在楼下,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背包。
“望远镜和毯子都准备好了。”他拉开背包拉链,露出里面的设备,“观测点在城郊的天文台,车程大概西十分钟。”
出租车在寂静的公路上行驶,窗外的城市灯光逐渐稀疏,星空却越来越清晰。天文台的观测台己经聚集了不少人。
谢折熟门熟路地找到最佳位置,支起三脚架,调整望远镜的焦距。沈凉裹着毯子坐在旁边,看着他专注的侧脸。
“第一颗流星大概在十分钟后出现。”谢折调试好设备,在她身边坐下。
第一颗流星划落时,观测台上响起低低的惊叹声。沈凉在心里默默许下心愿。
“看到了吗?”谢折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嗯。”沈凉点点头,转头时正好对上他的目光。夜风吹起他额前的碎发,眼底映着漫天星光,比任何时候都要明亮。
流星雨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最后一颗流星消失时,谢折突然开口:“我做了一个新的测试方案。作者“窝窝居”推荐阅读《折凉》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是什么?”
谢折从背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翻开其中一页递给她:“记忆宫殿训练,需要两个人配合。”
笔记本上画着详细的流程图,从基础的图像记忆到复杂的逻辑推演,步骤清晰明了。
沈凉翻到最后一页,发现上面贴着一张照片——是他们上次去废弃工厂前拍的教室窗外的槐花树。
“这是……”
“记忆锚点。”谢折指着照片解释,“当记忆出现偏差时,锚点能帮助修正认知。就像这艘船需要锚来固定位置。”
“什么时候开始?”
“明天开始,每天晚自习后训练半小时。”谢折合上笔记本,声音里带着笑意,“不过今晚,我们先把这些星星记住。”
第一缕阳光透过天文台的观测窗照进来时,沈凉靠在谢折的肩膀上睡着了。
回到学校后,记忆宫殿的训练正式开始。每天晚自习后,他们都会留在教室,用谢折设计的方法进行记忆训练。
从背诵圆周率到记忆元素周期表,从复杂的物理公式到晦涩的古文,在谢折的指导下,沈凉发现自己的记忆力有了显著的提升。
“你的海马体活跃度比常人高。”谢折看着测试数据,眼中闪过赞许,“再训练两周,应该能达到专业记忆选手的水平。”
“有什么用吗?”沈凉揉着太阳穴。
“下周的文科综合考试,你就知道了。”谢折递给她一杯温水,“休息十分钟,我们开始逻辑推演训练。”
文科综合考试成绩出来那天,沈凉看着自己的成绩单,历史和政治的成绩比上次提高了近二十分。尤其是那些需要大量记忆的知识点,她几乎都能准确无误地复述出来。
“看来训练效果显著。”谢折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看着成绩单。
“这简首是作弊神器!”沈凉兴奋地说,随即又意识到不对,吐了吐舌头,“不过我还是会好好学习的。”
谢折轻笑出声:“记忆只是基础,理解和运用才是关键。就像建房子,记忆是砖块,逻辑是框架。”
几天后的午后,阳光透过枝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蝉鸣懒洋洋地淌过空气,沈凉靠在树干上,拨弄着落在衣襟上的花瓣,刚考完数学的脑子还晕乎乎的。
谢折坐在旁边的石阶上,背包放在腿边,正低头摆弄着耳机。
“找到了一首有意思的歌。”他说着,把其中一只耳机递过来,“听听看。”
沈凉接过塞进耳朵里。前奏的电子鼓点刚响起,她的动作就顿了顿,熟悉的旋律漫进耳蜗,是BIGBANG的《MAKE LOVE》的前奏。
她转头看向谢折,眼睛里写满惊讶:“你居然会听这个?”
谢折正侧耳听着另一只耳机,闻言抬眸:“偶然听到的,我很喜欢里面的歌词。”
“哪一句?”
“Two hearts always beating as one forever more(我们的两颗心永远一起跳动)。”
谢折的睫毛在阳光下镀了一层金边,他说话时露出温柔弧度。
耳机里的音乐还在继续,但沈凉心跳如鼓,她低头摆弄着耳机线,花瓣从指缝间滑落:“我以为你只听纯音乐。”
谢折轻轻笑了:“纯音乐,你也爱听不是吗?”
阳光把沈凉耳朵的红晕照得格外清晰:“嗯,纯音乐里没有别人的故事。”
谢折把耳机音量调小了些,蝉鸣的慵懒和音乐的鼓点在空气里慢慢融在一起。
“所以没有歌词,反而更自由?”
“嗯。”沈凉点头时,额角的碎发滑下来,“有时候歌词写得太具体了,像是把别人的情绪硬塞给你。但纯音乐不一样,你难过的时候听,它就陪你难过;你觉得开心,它的调子也会跟着变软。”
“嗯,那现在这首有歌词的,算不算硬塞给你情绪?”
他偏过头问,声音里带着点笑意。
沈凉把耳机线绕在手指打了个结:“不算,因为是你推荐的。”
耳机里的歌声恰好唱到高潮,谢折没再说话,只是把背包往旁边挪了挪,拍了拍空位。沈凉挨着他坐下,肩膀碰到一起,像电流轻轻窜过。
“数学考得怎么样?”他忽然问,目光落在远处操场的篮球架上。
“脑子还是懵的,”沈凉抓了抓头发,“最后一道大题的辅助线,我画得跟蜘蛛网似的。”
谢折低笑起来:“我看到你草稿纸上画了三只小猫。”
“啊?”沈凉惊得抬头,正对上他含笑的眼睛,“你怎么看到的?”
“交卷时路过你座位,”他说着在沈凉掌心上画了个小小的猫爪,“画得很可爱。”
(http://www.220book.com/book/UGS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