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火车,这头喘着粗气的钢铁巨兽,在一声悠长而疲惫的嘶鸣中,缓缓滑入滨海站的月台。车轮与铁轨摩擦发出的巨大噪音,仿佛在宣告一段漫长旅程的终结,又像是某种新事物躁动不安的序曲。车门洞开,一股混杂着汗味、廉价烟草、劣质香水和浓重海腥气的热浪猛地灌入车厢,瞬间包裹了李浩东。他下意识地紧了紧怀里那只半旧的帆布行李包,里面硬挺的毕业证书棱角和日记本硬壳封面隔着薄薄的布料硌着他的胸膛,带来一种奇异的踏实感。那本墨绿色的硬面抄,扉页上用蓝黑墨水工整地誊抄着济慈的诗句:“美即是真,真即是美。”每一个笔画都透着初出茅庐的虔诚与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他随着汹涌的人流挤出狭窄的车门,双脚终于踏上了滨海坚硬、被阳光晒得有些发烫的水泥月台。鼎沸的人声如同实质的海浪般迎面拍来,几乎要将他吞没。小贩推着玻璃柜的冰棍车,声嘶力竭地吆喝着“白糖冰棍透心凉”,那冰凉的诱惑在燥热的空气中显得格外突出。三轮车夫们操着浓重得几乎化不开的本地口音,像敏捷的鱼鹰,在刚下车的旅客中穿梭、争抢,粗壮的手臂挥舞着,黝黑的脸膛上沁满油亮的汗珠。空气里,汗液的酸馊、海风的咸腥、远处码头飘来的机油挥发气味,以及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属于庞大流动人群的体味,复杂地交织、发酵,形成一种独特而浓烈的“滨海初体验”。
咸湿的海风穿过站台棚顶的缝隙,带着盛夏午后特有的燥热,毫无遮拦地扑打在他的脸上、脖颈上。这风不像内陆平原上带着尘土气息的风,它裹挟着海洋深处粗粝的盐粒感,吹得他洗得发白、浆得挺括的的确良衬衫紧紧贴在汗湿的背上,勾勒出年轻人略显单薄却笔首的脊梁轮廓。他抬起头,视线越过低矮的、带着苏式建筑遗风的站房屋顶,投向更远的天际线。
那里,几台巨大的门式起重机,如同上古泰坦巨人遗留在人间的钢铁骸骨,沉默地矗立在灰蓝色的苍穹之下。它们庞大的身躯在午后的阳光里投下浓重的阴影,高耸的臂架首指云端,带着一种冷硬的、俯瞰众生的威严。它们静默无言,却仿佛在宣告着这座城市的核心力量与运转法则。海风更烈了些,卷起月台上零星的纸屑,带来远处海浪低沉的呜咽。李浩东深深地、贪婪地吸了一口气,那浓烈的咸腥空气仿佛带着微弱的电流,从鼻腔一路窜入肺腑,再激荡到指尖末梢,带来一阵轻微的战栗。
“滨海……”他低声咀嚼着这个在无数地理图册、工程案例和导师口中反复出现的名字。胸腔里那颗年轻的心脏,在经历了长途旅行的疲惫后,此刻却像被注入了强心剂,骤然加速,鼓噪着,澎湃着,如同海堤外那永不停歇、撞击着礁石的潮水。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混合着对未知的敬畏,在他心底汹涌翻腾。这里,这片被咸腥海风浸透的土地,就是他图纸上那些精密线条即将化为现实的地方,是他梦想中丈量沧海、筑起长堤的起点。这里,就是他施展所学、报效国家的锚地!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与使命感,如同破土的春笋,在他年轻的心田里迅速萌发、生长。他再次紧了紧肩上的帆布包,那里面装着的不仅是文凭和日记本,更是沉甸甸的理想与沉甸甸的期待。他迈开脚步,带着初生牛犊般的锐气,汇入这座港口城市喧嚣而充满生机的脉搏之中,走向那钢铁巨人守护下的港务集团,走向他人生崭新的一页。
(http://www.220book.com/book/UIF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