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绿色的铁皮风扇在墙角不知疲倦地摇晃着锈迹斑斑的脑袋,嗡嗡的低鸣是办公室里唯一的背景音,却丝毫驱不散图纸堆里弥漫的、令人窒息的沉闷暑气。林国栋处长鼻尖几乎抵在那张铺满整个桌面的巨大三号泊位结构图上,额角沁出的细密汗珠,顺着深刻的法令纹悄然滑落,最终洇在图纸边缘,晕开一小片模糊的深蓝。他握着红蓝铅笔的手指关节因过度用力而微微发白,眉头紧锁,拧成一个仿佛用尽力气也解不开的死结。
“软土,又是这该死的流塑状淤泥层……”林工沙哑的喃喃自语,透着一股被难题反复捶打后的疲惫与无力感。他用红笔近乎发泄般重重地圈画着图纸上代表基础桩位的密集小圈,“常规的摩擦桩方案,承载力算来算去都差一大截!这要是在施工中沉降超标,整个泊位就废了!”他猛地抬起头,摘下那副沉重的黑框眼镜,疲惫地用指关节揉捏着眉心,目光扫过办公室角落里同样埋首图纸的几位技术员,那眼神里,是沉甸甸的压力和无解的焦灼。
角落里那张堆满资料和卷宗的桌子后面,技术员周建国正就着窗外斜射进来的天光,对着另一张复杂的结构剖面图出神。他指间夹着一支燃烧过半的“大前门”,烟灰积了长长一截,颤巍巍地悬着,眼看就要不堪重负,掉落在那张承载着无数心血的宝贵图纸上。厚厚的眼镜片后,他的眼神有些散焦,显然也被这个困扰规划处大半年的技术顽石耗尽了心神,只剩下一种麻木的茫然。稍远处,另一位更年轻些的同事,正对着厚厚的工程地质报告册,手指机械地翻动着泛黄的纸页,作者“龙爷说事”推荐阅读《滨海之眼》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哗哗的声响在寂静中格外刺耳,透着一股无处宣泄的烦躁和无计可施的绝望。
就在这片压抑的沉闷之中,李浩东坐在那张刚刚清理出来、因而显得略显空旷的办公桌前。桌上摊开着他那本磨了角的旧铁皮铅笔盒和一本崭新的墨绿色硬皮日记本。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对着图纸冥思苦想或烦躁翻页,而是轻轻翻开了自己那个小小的笔记本。笔记本的纸张己经有些泛黄卷边,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公式推导、演算步骤和一行行蝇头小楷的心得体会,字迹工整清晰,透着一丝近乎学究气的严谨。他的指尖在某一页停住,那里记录着他大学时参与导师张教授一个近海桥梁桩基课题研究的核心思路——关于复杂潮汐环境下软土地基桩土相互作用的动态模拟模型。
窗外的港口传来一声悠长而深远的汽笛,伴随着门式起重机沉重的钢缆绞动声和金属构件撞击的铿锵脆响,那是滨海港永不停歇的、充满工业力量的脉搏。阳光透过窗外高大梧桐树叶的缝隙,在窗棂上投下摇曳跳跃的光斑,也恰好落在李浩东专注的侧脸上。他微微蹙着眉,眼神锐利如鹰隼,在自己泛黄的笔记、桌上摊开的详细地质报告以及林工那张被红笔圈画得几乎面目全非的总图之间,来回快速移动。一种近乎本能的、被挑战激发的兴奋感,在他年轻的胸腔里悄然滋生,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荡起细微却不容忽视的涟漪。这感觉如此熟悉,仿佛瞬间将他带回了东海交大的实验室,面对着导师布置的那些极具挑战性的课题,那种渴望攻克未知、证明自己的强烈冲动,在这一刻压倒了初来乍到时的所有拘谨和小心翼翼。
(http://www.220book.com/book/UIF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