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5章 陈师傅的建议

小说: 爱意灼痕   作者:翁浣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爱意灼痕 http://www.220book.com/book/UL5B/ 章节无错乱精修!
 爱意灼痕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爱意灼痕最新章节随便看!

周五的阳光格外明媚,透过工作室的落地窗,洒在刚整理好的展品方案上。

阮溯妄把二十西节气的纹样初稿和说明牌一一对应好,叠放在会议桌上,心里满是期待——下周三陈师傅就要来指导了,不知道他会给出什么建议。

小夏和乐乐正在完善“惊蛰”的纹样,小夏画了一只小兽蹲在草地上,旁边有几只刚睡醒的蚂蚁,乐乐则在旁边加了几朵迎春花。“你看,迎春花的花瓣用圆弧线剪,是不是比首线更柔和?”小夏指着画稿说。乐乐点头:“对!这样看起来更有春天的感觉。”

林薇和朵朵己经完成了海报的最终版,发给周明审核后,周明回复说“非常满意”,还夸她们的设计“既传统又现代,完美契合展览主题”。林薇把海报打印出来,贴在工作室的墙上,大家路过时都会忍不住多看几眼。

马嘉祺和老员工则在仓库里搭建工作台,他们买了几块厚实的木板和金属支架,组装成一张长约三米的大桌子,用来制作立体装置。“这样以后我们组装‘春分竖蛋’的时候,就有足够的空间了,”老员工擦了擦汗,“下周我们再把工具和材料搬过来,就能正式开始制作了。”

周一上午,阮溯妄收到陈师傅发来的微信,说他周三上午十点到工作室,还问需要提前准备什么材料。阮溯妄立刻回复:“陈师傅,您不用准备什么,我们己经把展品方案和剪纸工具准备好了,就等您来指导了。”

周二晚上,大家在工作室加班,把所有的节气纹样初稿和展品说明牌都整理好,放在会议桌上。小夏还特意把陈师傅上次教她的锯齿纹练习纸也放在旁边,想让陈师傅看看她的进步。“你们说陈师傅会喜欢我们的设计吗?”小夏有点紧张地问。

“肯定会喜欢的,”马嘉祺笑着说,“我们的设计里既有传统元素,又有创新,符合陈师傅对非遗传承的期待。别紧张,就像平时和陈师傅交流一样就行。”

周三上午九点半,大家就开始紧张地等待。林薇给每个人倒了一杯茶,放在会议桌旁;小夏把剪纸工具整齐地摆好;阮溯妄则把展品方案按照展区顺序排好,方便陈师傅查看。

十点整,门铃准时响起。阮溯妄跑过去开门,看到陈师傅拎着他的竹编盒子站在门口,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身上还是那件深蓝色的对襟衫。“陈师傅,您来啦!快请进。”

陈师傅走进工作室,目光扫过墙上的海报和剪纸墙,笑着说:“你们这阵子忙坏了吧?海报设计得不错,剪纸墙也比上次我来的时候丰富多了。”

大家把陈师傅请到会议桌旁坐下,马嘉祺递上茶:“陈师傅,这是我们做的展品方案,您看看,给我们提提意见。”

陈师傅接过方案,戴上老花镜,一页一页仔细翻看。工作室里很安静,大家都屏住呼吸,等着他的评价。过了十几分钟,陈师傅放下方案,抬起头:“整体很不错,节气的特点抓得很准,南北方差异的对比也很有新意。尤其是小夏设计的小兽,很生动,能让年轻人和孩子喜欢。”

大家都松了口气,小夏更是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可陈师傅话锋一转:“但是,有个问题你们要注意。部分节气剪纸过于卡通化,少了点传统剪纸的厚重感。比如‘芒种’和‘处暑’,你们只画了小兽和农作物,却忽略了节气背后的农耕文化。”

他打开竹编盒子,拿出几张自己剪的传统剪纸:“你们看,这是我剪的‘芒种’,里面有镰刀、锄头和农民插秧的场景;这是‘处暑’,有簸箕、扫帚和晒谷子的画面。传统剪纸不仅要好看,还要传递文化,让观众看到节气背后的生活和历史。”

大家凑过去看,果然,陈师傅的剪纸里充满了农耕元素,虽然没有小兽那么卡通,却透着一股厚重的历史感。小夏不好意思地说:“陈师傅,我之前只想着让剪纸更可爱,忽略了这些传统元素。我们会尽快修改的。”

“没关系,知道问题就好,”陈师傅笑着说,“我不是让你们放弃卡通元素,而是要把传统元素和卡通元素结合起来。比如‘芒种’,可以让小兽拿着小镰刀,旁边画一个农民插秧的剪影,这样既可爱,又有文化内涵。”

马嘉祺点头:“您说得对,我们之前太注重趣味性,忽略了文化深度。我们会立刻修改,在每个节气的纹样里加入对应的农具或农耕场景。”

接下来,陈师傅手把手地教大家剪传统农具的纹样。他拿起剪刀和彩纸,手指灵活地转动,很快就剪出一把小镰刀:“剪镰刀的时候,要注意刀刃的弧度,不能太尖也不能太圆,还要在刀柄上刻上简单的花纹,增加细节。”

小夏和乐乐看得目不转睛,跟着陈师傅的步骤学剪。陈师傅时不时停下来,纠正她们的姿势:“剪刀要拿稳,手腕发力,别用手指硬掰。”老员工也凑过来学,他之前学过一点传统剪纸,很快就剪出了一把像样的锄头。

阮溯妄则在旁边记录陈师傅的建议,把需要修改的节气纹样一一列出来:“芒种加镰刀和插秧剪影,处暑加簸箕和晒谷场,立夏加锄头和浇水壶……”

中午,大家留陈师傅在工作室附近的小饭馆吃饭。席间,陈师傅给他们讲了很多关于农耕节气的故事:“我小时候,每到芒种,全村人都会去田里插秧,大人小孩都帮忙;处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把谷子晒在院子里,整个村子都是谷子的香味。这些都是最真实的生活,要把它们融入剪纸里,才能让剪纸有灵魂。”

马嘉祺点头:“您说得对,我们会多去收集这些生活场景的资料,让剪纸更贴近生活,更有烟火气。”

饭后,陈师傅又在工作室待了一个小时,继续指导大家修改纹样。临走时,他拿出一本厚厚的书,递给小夏:“这是我收藏的《中国传统农耕剪纸集》,里面有很多农具和农耕场景的剪纸,你拿去参考,好好学。”

“谢谢陈师傅!”小夏捧着书,心里满是感动,“我一定会好好看,不辜负您的期望。”

送陈师傅离开后,大家立刻召开会议,安排修改任务。“小夏和乐乐负责修改‘芒种’‘处暑’‘立夏’等需要加农耕元素的纹样,”马嘉祺说,“老员工你负责收集农耕场景的参考图片,提供给她们;林薇和朵朵调整展品说明牌的内容,加入农耕文化的介绍;溯妄你协调整体进度,确保下周五之前完成所有修改。”

“没问题!”大家齐声应下,立刻投入工作。小夏翻开陈师傅送的书,里面的剪纸栩栩如生,有农民插秧、收割、晒谷的场景,还有各种农具的细节。她指着一张插秧的剪纸对乐乐说:“你看,我们可以在‘芒种’的纹样里加一个这样的插秧剪影,让小兽站在旁边帮忙递秧苗,肯定很有画面感。”

乐乐点头:“好啊!我来画剪影,你画小兽和镰刀,我们分工合作。”

林薇和朵朵则在修改展品说明牌,林薇说:“‘芒种’的说明牌可以加上‘芒种忙,麦上场’的谚语,再介绍一下芒种插秧的习俗,让观众更了解这个节气的文化内涵。”

马嘉祺和阮溯妄则在讨论立体装置的修改,马嘉祺说:“‘春分竖蛋’的立体装置里,我们可以加一些农耕的小元素,比如旁边放一个小小的犁,让整个装置更有文化感。”

阮溯妄点头:“对,还要在装置旁边放一块说明牌,介绍春分和农耕的关系,比如‘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让观众不仅能看到装置,还能学到知识。”

夕阳西下时,大家都还在忙碌着,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干劲。他们知道,陈师傅的建议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他们设计的方向。虽然需要修改的地方不少,但只要能让展览更有深度、更有温度,再多的辛苦也值得。

阮溯妄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拿起手机给苏晚发了张陈师傅教大家剪农具的照片:“今天陈师傅来指导我们,给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我们正在修改纹样,加入农耕元素,等你回来就能看到更完善的方案了。”

苏晚很快回复:“哇!陈师傅好厉害!我己经迫不及待要回去和你们一起工作了。对了,我收集了一些南方农耕的照片,晚上发给你,说不定能帮上忙。”



    (http://www.220book.com/book/UL5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爱意灼痕 http://www.220book.com/book/UL5B/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