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竹林深处的雾霭时,空气里的清苦气息突然凝成实质,像是有无数片薄如蝉翼的竹叶顺着呼吸钻进肺腑,在喉头留下青涩的涩味,却在丹田处悄然化作醇厚的回甘,仿佛饮下了一盅陈年的苦茶。棠生的脚步猛地顿住,掌心的尘缘杆突然剧烈震颤,杆身原本映出的红尘幻影——那些嬉笑怒骂的人间百态——骤然碎裂,化作漫天细碎的光点,如归巢的蜂群般涌向空地中央。
那里,便是他寻觅了三千年的先天苦竹。
敖风下意识屏住了呼吸,翼膜上的鳞片因紧张微微竖起。圆形空地中央,一株孤高的苦竹亭亭而立,丈许高的竹身如墨玉雕琢,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细看之下,竹节处竟隐现金行符文的流转,像是被无数星辰淬炼过的金刚。叶片却绿得近乎发黑,边缘泛着淡淡的金边,每片叶尖都悬着颗晶莹的露珠,露珠里缠绕的金行灵气与七情六欲的气息泾渭分明,又在最深处缠成一团,像极了混沌初开时未分的清浊二气。
周围环立的百余株竹子虽也带着苦气,却远不及中央这株的神韵。它们的竹节歪斜,金芒黯淡,叶片间的情劫气息稀薄得近乎消散,更像是真身逸散的灵气偶然凝聚的影子。棠生望着那株先天苦竹,指尖微微颤抖——当年他在鸿钧老祖的残卷中见过记载,十大先天灵根各有其性,苦竹独得“淬炼”二字真意,既能以金行之刚打磨神魂,又能以七情之苦洗涤道心,亿万年来只此一株真身,寻之如海底捞针。
就在他距苦竹还有三丈时,那株先天苦竹突然剧烈震颤,竹节间的金芒如潮水般涌出,在半空凝成一道丈宽的金色光门。光门中浮光掠影,竟浮现出无数悲欢离合的画面:有稚子绕膝的温馨,母亲的手轻轻抚过孩童的发顶,眼角的笑纹里盛着化不开的暖意;有生离死别的恸哭,白衣人跪在坟前,泪水砸在青石板上,晕开一片深色的痕迹;有金榜题名的狂喜,书生挥袖打翻了酒坛,通红的眼眶里映着长安的繁华;有落魄街头的凄凉,乞丐蜷缩在墙角,破碗里的残羹映着他麻木的眼神……
那是天地间最纯粹的七情六欲,被苦竹以万年光阴蕴养,竟与金行灵气相融,生出种能洗涤神魂的奇异力量。棠生深吸一口气,将尘缘杆猛地插入地面,杆身扎根之处,顿时涌出三道红尘之力凝成的红纹,如根系般蔓延开去。他周身的红尘之力骤然爆发,与光门中的七情六欲相呼应:面对喜乐的画面时,心如止水,不随其骄;面对悲戚的场景时,共情而不伤己,坦然承接那份恸;面对怒焰冲天的争执时,神思清明,不被怒火裹挟;面对怨毒的诅咒时,道心稳固,不被嗔念动摇……
这是先天苦竹的认主考验,唯有真正勘破七情、容纳六欲者,方能承受这株灵根的本源。
周围的衍生苦竹突然齐齐弯折,竹梢恭敬地指向中央的真身,叶片上的金气如细流般汇入光门。光门中的画面流转得越来越快,从人间百态到洪荒轶事,从凡人的一生到仙人的劫数,最终在棠生面前定格成一片虚无——那不是空寂,而是勘破情劫后的空明之境,是知晓苦乐却不困于苦乐的通透。
先天苦竹发出一声清越的嗡鸣,竹身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竹节间的金芒渐渐内敛,化作流转的细线缠在竹身。最终,它缩成一株尺许高的竹苗,悬浮在棠生掌心,根须上还缠着三滴赤金色的汁液,那是苦竹万年凝聚的“红尘泪”,一滴映喜,一滴含悲,一滴藏空,能滋养神魂、勘破虚妄,是比任何天材地宝都珍贵的道果。
“终于……得偿所愿。”棠生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他小心地托着竹苗,指尖轻轻拂过叶片,那片看似脆弱的叶子竟传来金石般的质感。他将竹苗收入万灵袋时,袋中立刻传来一阵和谐的嗡鸣——五行灵根的灵光齐齐亮起,水行的温润、火行的炽烈、木行的生机、土行的厚重、金行的锐利,与苦竹的清苦气息交织成网,竟生出种生生不息的韵律,仿佛天地五行在袋中自成一界。
周围的衍生苦竹失去真身的滋养,叶片迅速泛黄、卷曲,最终化作漫天金粉洒落,在空地上留下一圈圈淡淡的年轮印记,每一圈都藏着一段被苦竹记录的光阴。
就在这时,空地东侧的石台上突然亮起一道柔和的白光,那光芒穿透金粉雾霭,如绸缎般落在棠生身上。他怀中的万灵袋突然震颤,苦竹苗的根须竟穿透袋壁,在石台上凝成个金色的法阵,阵纹与竹身的纹路如出一辙,隐隐有《红尘万象经》的经文流转。法阵中央,一面古朴的铜镜正缓缓升起,镜框雕刻着混沌云纹,边缘有三道细微的裂痕,像是被巨力撞击过的痕迹,镜面蒙着层白雾,却透着股俯瞰众生的苍茫气息,仿佛能映照过去未来。
“这是……”棠生刚伸出手,铜镜突然腾空而起,镜面转向他的刹那,白雾骤然散去,映出的不是他的身影,而是一片混沌景象——三千魔神在其中沉浮,有的巨兽身躯遮天蔽日,有的神人手持法则之链,最后一道金色身影手持此镜,在开天大劫的斧光中寸寸碎裂,镜身也随之崩裂,三道裂痕正是那时留下的印记。
无数信息如潮水般涌入棠生的识海:此镜名“命途镜”,乃三千混沌魔神中命运魔神的伴生法宝,开天大劫时随主人一同受损,核心碎片历经万载流转,最终被先天苦竹的灵气吸引,落在这方丈岛的竹林深处。它感应到棠生体内与命运法则同源的红尘之力——那包容万物、承载因果的特质,正是修复自身的最佳容器,终愿认主。
“先天至宝的雏形……”棠生指尖抚过镜面的裂痕,能清晰感觉到,镜身残存的混沌本源虽微弱,却精纯无比。只要以自身的红尘之力为引,辅以苦竹的红尘泪温养,不出万年,这面命途镜定能重铸为真正的先天至宝。更妙的是,镜中蕴含的命运法则与苦竹的七情六欲气息恰好相辅相成:观命途可悟红尘百态的因果,历红尘可补命运法则的残缺,正是他修行路上最契合的机缘。
命途镜似有灵智,轻轻震颤着化作一枚赤金色的印记,烙在他眉心。三道裂痕流转着淡淡的红光,与他的红尘之力渐渐相融,识海中顿时浮现出无数细碎的命运丝线,却不再是束缚,而是可供观察的脉络。
就在此时,苦竹苗的根须突然在法阵中舒展,将散落的金行灵气尽数聚拢,凝成一颗拳头大的金丹。丹丸表面刻满金行圆满的符文,有的如利剑出鞘,有的似柔水绕石,每道符文都在诉说“刚柔相济”的真谛——这是先天苦竹以自身本源,为他铺就的金行圆满之路,也是对新主人的一份厚礼。
棠生盘膝坐下,将金丹纳入口中。那金丹入口即化,磅礴的金行灵气如江河奔涌,顺着经脉游走。所过之处,筋骨发出玉石相击的脆响,肉体中的每一寸肌理都被淬炼得如同百炼精钢,原本太乙金仙初期的肉体境界壁垒,竟在这股力量的冲击下微微松动。金行灵气与红尘练体诀相融,在丹田处凝成一个小小的金色漩涡,漩涡旋转间,将过往修行中残存的滞涩之气尽数炼化——那是金行圆满的征兆,是刚与柔在肉身层面的完美统一。
敖风守在一旁,看着法阵随着金丹的消融渐渐隐入地下,石台上只余下那面铜镜留下的淡淡印记,像一滴凝固的时光。他望着棠生周身流转的金红灵光,忽然明白这株先天苦竹的真谛:金行主锋锐,却需七情六欲的柔来调和,否则便成刚愎自用的顽石;红尘主包容,亦需金行的刚以立骨,否则便成随波逐流的浮萍。二者相融,方能如这苦竹一般,既坚韧不拔,又通透豁达,正是天地至理。
一个时辰后,棠生缓缓起身,眉心的命途镜印记闪烁着温润的微光,周身的金行灵气己与红尘之力完美交融,举手投足间既有金石击空的凌厉,又含春风拂柳的柔和。他望向竹林外的云海,万灵袋中的苦竹苗轻轻震颤,根须缠绕着命途镜的印记,似在指引归途。
“金行己圆满,命途镜认主,是时候回红尘谷了。”他的声音里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通透,既有得偿所愿的释然,也有肩负新使命的沉稳。
敖风展开翼膜,看着他将万灵袋系得更紧。袋口透出的灵光中,苦竹的清苦气息如一根坚韧的丝线,将五行灵根的灵气串联成网,流转不息。他能感觉到,随着先天苦竹的加入,这方小小的万灵袋里,竟隐隐有了一方小天地的雏形。
“回红尘谷的路上,前辈可得给我讲讲这先天苦竹的故事。”敖风笑着扇动翼膜,带起一阵清风,吹散了最后残留的金粉,“我还没见过能同时藏着金行灵气和七情六欲的灵根呢。”
棠生回望了一眼空荡荡的空地,那里曾矗立着十大先天灵根之一,如今己随他踏上归途。他笑了笑,指尖拂过眉心的命途镜印记:“这故事可长了,从混沌初开,讲到红尘万丈,足够我们走回红尘谷了。”
两人转身向竹林外走去,晨雾顺着他们的足迹缓缓合拢,将这片承载了万载光阴的空地重新藏入深处。苦竹的清苦气息在鼻尖萦绕,混着五行灵根的灵气,像一首无声的歌谣,指引着他们走向那片充满烟火气的红尘大地
(http://www.220book.com/book/UMU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