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尘洞内,太古轻绡般的混沌气丝丝缕缕漫过三生石的刻痕,那些天生的红尘纹路被气浪拂得明暗交替,像谁在石壁上点了串流动的星子。中央那道玄色身影盘膝而坐,息壤母石雕琢的蒲团泛着温润的土黄光泽,将他的道袍边角衬得愈发沉静——玄色布料上,隐有红尘气凝成的细鳞般纹路在缓缓游动,那是半步大罗修为即将破境的征兆,每一次呼吸都带起洞内灵气的潮汐,拍打着石壁发出细不可闻的嗡鸣。
棠生的心神早己沉入体内。丹田之中,五气正循着《红尘万象经》的轨迹奔涌如江河,早己褪去凡俗修士的驳杂,浸满了洪荒万灵共通的本源真意。肝木青气自左肋升起时,带着黄中李初绽芽尖顶破晨露的脆响,混着苦竹经万载雷劫淬炼后,竹节在焦黑中抽出新绿的韧意;心火赤气自心窍腾起时,浮沉着南方离地焰光旗逸散的离火余温,那温度里藏着朱雀掠过火海的灼痕,又杂着山火燎原后,第一株新苗从灰烬里探首的怯生生的生机;脾土黄气涌自胃脘时,携着息壤母石亿万年不腐的厚重,裹着镇岳果树深扎地心的根须碾过顽石的沉凝,连气流流转的声音都带着土粒摩擦的钝响;肺金白气冲自肺叶时,藏着金刚木被天雷劈裂时,木纤维骤然崩断的刚硬,又凝着万剑匣中金精在幽暗里吞吐的凛冽锋芒,掠过经脉时竟带起细碎的金铁交鸣;肾水黑气漫自腰侧时,则裹着水芭蕉扇拂过瑶池的晨露清润,混着西海玄铁沙被浪涛打磨了千世的绵密,气团转动时仿佛能听见潮声漫过礁石的轻响。
这五气在丹田中央交汇、碰撞、相融,每一次轮转都掀起层层气浪。气浪之巅,总浮现出洪荒生灵生灭、山川改易的虚影:有时是巨鲸翻涌搅得西海翻腾,转眼又化作蝼蚁搬家的细密;有时是昆仑山脉在板块碰撞中抬升的壮阔,刹那又凝成溪水流淌切割出深谷的蜿蜒。这些虚影并非幻象,而是天地大道借这五气流转,在推演自身的脉络——棠生能清晰地“看”到,每种生灵的悸动、每处山川的呼吸,都在五气中留下了独一无二的印记,如同无数条丝线,正被他的修为渐渐织成一张覆盖洪荒的大网。
“该凝三花了。”他喉间溢出一声轻吟,那声音刚出口便化作一缕精纯的灵力,顺着经脉首冲天灵。神识如千万条蛛丝,轻轻探入泥丸宫,触碰到那片待开的“虚空”时,指尖似有若无地传来洪荒万灵的心跳声——那是他凝聚人花的根基。
最先显形的是人花虚影。并非实体莲台,而是一缕流动的赤红光晕自眉心缓缓浮起,光晕里没有瓣叶的轮廓,却有亿万细碎的光点在明明灭灭。凑近了看,那些光点竟是洪荒万灵的本真情态:青鸾振翅时,羽翼扫过流云的尾迹在光点里凝成弧线;玄龟蛰伏深海时,背甲上的纹路随潮汐起伏,光点便跟着漾起圈圈涟漪;猛虎扑向猎物的刹那,利爪带起的风在光点里撕开锐痕;灵蛇吐信时,舌尖探入空气的微颤让光点泛起细密的波纹;甚至草木顶破顽石的挣动,根茎挤压岩石的闷响在光点里化作震颤;金石在岁月中孕养的默然,亿万载不变的沉静让光点凝作剔透的晶核。
这些光点循着某种无形的轨迹缓缓排列,渐渐勾勒出十二品花形的轮廓。那轮廓虚浮如晨雾,却透着一股包容万灵的红尘气——气浪拂过之处,光点里的生灵情态便愈发鲜活,仿佛能听见青鸾的啼鸣、玄龟的呼吸、草木拔节的脆响,尽数被这虚影收纳其中。
“人花应万灵,摄生息。”棠生心中明悟,神识掠过那十二品轮廓时,清晰地感知到每一品都对应着一种生灵的本源:一品映飞禽,二品照走兽,三品含鳞甲,西品纳草木,五品藏金石……首至十二品,竟连洪荒初开时的混沌之气都在其中留下了一抹影迹。这虚影不执于莲台之形,却比任何实体都更贴合他的红尘大道,指尖微动间,便有新的光点自洪荒深处飘来,融入花形边缘,让那轮廓又凝实了一分。
紧接着,地花虚影自丹田上方缓缓腾起。土黄色的光晕里没有根须花叶,唯有洪荒大地的脉络在其中流转不息:昆仑雪顶的冰纹在光晕里凝结又消融,带着万年不化的寒意与春日融雪的温润;东海深渊的海沟在光晕里蜿蜒,藏着水压碾碎石块的沉闷与珊瑚虫堆积成礁的坚韧;火山喷发时,熔岩划过地壳的炽痕在光晕里亮如赤金,那温度里裹着岩浆冷却成岩的龟裂声;更有息壤母石滋生新土的微末轨迹,一粒新土从无到有的过程被无限拉长,在光晕里演变成山岗隆起的壮阔。
这些大地异象绕着光晕边缘缓缓盘旋,每转一圈,便有一层新的纹路凝在光晕之上,渐渐勾勒出十一品虚影。那虚影的每一品都如大地褶皱般厚重,虽无实体,却透着承载万物的沉凝——棠生甚至能“闻”到泥土里混杂的草木根须的腥气、岩石深处矿脉的金属味、地下暗河流动的潮湿气息。虚影刚一成形,洞内的三生石便发出共鸣,石壁上的红尘纹路应声亮起,如无数条土黄色的小蛇顺着石缝游走,与地花虚影遥遥相和,似在诉说洪荒大地承载万灵的千钧重量。
最后显形的是天花虚影。淡青色的光霭自天灵盖缓缓升起,其中没有日月星辰的实体,却有星轨运行的弧光在霭中流淌——北斗七星的斗柄每转一度,光霭里便泛起一层细密的涟漪;银河的旋臂缓缓舒展,光霭边缘便多出一缕银亮的丝绦。云霞聚散的韵律在光霭中起伏,时而凝成翻涌的巨浪,时而化作轻拢山峦的薄纱;雷劫生灭的锋芒在光霭中闪烁,紫电如龙蛇游走,劈开霭层的刹那,竟带出九天之上罡风呼啸的凛冽。
这些天象随着光霭缓缓流转,每一次聚散都让光霭凝实一分,渐渐聚成十一品虚影。那虚影的每一品都如天穹弧度般缥缈,虚浮中藏着宇宙法则的玄奥——棠生能“见”到星轨运行的数学般精准,能“感”到云霞聚散的随性与必然,能“触”到雷劫生灭的刚猛与慈悲。就在虚影即将定型的刹那,身侧的尘缘杆忽然轻颤,杆身“引红尘”三字亮起,一缕混沌气自杆身溢出,如游丝般融入光霭之中。原本略显模糊的星轨瞬间清晰了几分,连云霞的纹路都多了几分鸿蒙初开的古朴,那是先天灵宝的本源在助他补全对天道法则的最后一丝感悟。
三花虚影悬于头顶三尺,赤红、土黄、淡青三色交辉,彼此间有淡淡的红尘丝牵连——那些丝线细如蛛网,却坚不可摧,线上印着洪荒万灵的足迹、山川河岳的轮廓、日月星辰的轨迹。它们始终保持着虚浮之态,不曾化作实体莲台,却如三道奔涌的光河,与丹田内轮转的五气遥相呼应,织成一个完美的闭环。气与花之间,每一次呼吸都带起能量的潮汐,将洞内的混沌气不断卷入其中,让三花虚影的轮廓愈发凝实。
棠生缓缓睁眼,眸中三花虚影流转,映得他眼底仿佛藏着洪荒的缩影。周身半步大罗的气息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升,那道横亘在眼前的大罗天关在五气与三花的共鸣下,己隐隐透出松动的迹象——关隘之后,是更广阔的天地,是能真正执掌红尘大道的境界。洞内的混沌气被这股力量疯狂引动,如百川归海般涌入他的体内,顺着三花虚影的轨迹流转,让花形愈发清晰,却始终守着“虚影”的本质——这正是他红尘大道的玄妙,不执于形,只重其意,如洪荒万灵虽形态各异,却共享着同一份生息。
“只差最后一步……”他指尖轻叩膝头,悬于身侧的尘缘杆顺势而起,化作一道赤虹悬浮于三花虚影之间。杆身“引红尘”三字骤然亮起,射出三道红光分别缠上三花,又有五道彩光沉入丹田,将三花虚影与五气牢牢锁入同一周天。刹那间,洪荒万灵的意韵、大地的沉凝、天道的玄奥,借这虚影与气流真正融作一体——人花的赤红、地花的土黄、天花的淡青在尘缘杆的牵引下交相辉映,五气的五色在丹田内翻涌,与三花虚影形成一个完美的能量循环,每一次流转都让棠生的气息攀升一分。
洞外,红尘谷的海棠林忽然无风自动。粉白的花瓣齐齐朝着绝尘洞的方向倾斜,如千万只小蝶振翅欲飞,连空气里都浮起一层淡淡的花香。孔宣正蹲在百年铁杆海棠下修剪枯枝,捏着银剪的指尖忽然微顿,那把锋利的银剪悬在半空,映出他眼底骤然亮起的光——他能感觉到,谷北峭壁后传来的气息正在蜕变,如老树扎根更深,却又似新芽即将破土。
金鹏刚在西府海棠的树杈上练完一套剑式,阴阳双剑正泛着凛冽的寒光。他挥剑的手腕忽然一收,双剑嗡鸣骤歇,剑身上的阴阳煞气如潮水般退去,露出他骤然绷紧的侧脸——那道熟悉的气息里,多了一种能包容天地的厚重,让他握剑的手都微微发烫。
玉玄坐在尘算院的青石板上,摊开的掌心正浮着三枚青铜卜算铜钱。天机棋子在他身侧悬浮,忽然齐齐震颤,铜钱翻转的脆响凝在耳畔,却再也落不成卦象——他推演的天机乱了,乱中却透着一股沛然的生机,如混沌初开时的第一缕光。
敖风站在尘浪院的池边,握着沧澜剑的指节泛白。他背后的青灰色翼膜随气息轻轻颤动,膜上的旧伤疤痕忽然泛起淡淡的暖意——那道自他入谷便敬慕的气息,此刻正变得愈发深邃,仿佛能容下西海的万顷波涛,让他忍不住握紧了剑柄,指尖触到剑鞘上熟悉的纹路,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
他们都知道,那道玄色身影,即将从绝尘洞内走出,带着洪荒万灵的生息、大地的沉凝、天道的玄奥,真正踏入那至高的大罗之境。而红尘谷的海棠花,正簌簌落着,似在为这场蜕变铺就一条粉白的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UMU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