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的阳光透过社区陶艺工坊的天窗,在陶轮上洒下金色的光斑。林默蹲在工坊中央,手里捏着块褐色的陶泥,在陶轮上慢慢转动,试图拉成一个碗的形状。可陶泥要么太软,一捏就变形;要么太硬,根本拉不动,试了好几次,都只能得到一个歪歪扭扭的 “半成品”。“普通陶泥对孩子来说,太难了。” 他把陶泥放在桌上,看着旁边围坐的七个自闭症孩子,心里有些犯愁。
这些孩子还是上次参加星空观测课的小远、小宇、朵朵他们。周老师上次和林默聊天时说,自闭症孩子大多对触觉、手工活动有特殊反应,“要是能让他们做点手工,或许能帮助他们打开心扉”。林默立刻想到了陶艺 —— 用双手塑造陶泥的过程,既能锻炼动手能力,又能释放情绪,很适合这些孩子。可试了几次普通陶泥,他才发现,对自闭症孩子来说,普通陶泥的硬度、黏性都很难把控。
小远坐在最角落的位置,双手紧紧攥着衣角,眼神警惕地盯着桌上的陶泥,始终不肯伸手触碰;小宇倒是拿起了陶泥,可他只是把陶泥在手里反复揉搓,捏成一个个小泥球,再用力捏碎,根本不肯尝试塑形;朵朵抱着她的毛绒兔子,把脸埋在兔子耳朵里,连看都不看陶泥一眼;其他孩子要么在座位上发呆,要么来回踱步,对陶泥毫无兴趣。
“得让陶泥变得好操作些。” 林默想起之前帮孩子们做桃花鼓、桃花望远镜时,桃嫣的灵力总能让普通的东西变得特别。他对着空气小声嘀咕:“要是陶泥能软一点、黏一点,又不容易变形就好了。” 话音刚落,桃嫣的光屏就在陶泥上亮了起来。
桃嫣的卡通形象蹲在虚拟的陶泥旁,手里拿着个小小的花洒,往陶泥上浇了些粉色的液体:【普通陶泥要么太硬要么太软,】她往陶泥里注入粉色的光点,虚拟的陶泥立刻变得柔软而有韧性,【我来改良陶泥!加些灵力让它变成 “桃花泥”,软硬度刚好,易塑形,还不容易开裂,】她调出模拟画面,一个小朋友轻松地把桃花泥拉成了一个完整的碗,碗壁均匀,边缘光滑,【而且桃花泥会带着淡淡的桃花香,能让孩子放松心情,更愿意动手,】她调皮地眨眨眼,【保证他们能做出好看的陶艺作品~】
“真的能易塑形?还带桃花香?” 林默凑近看,桃嫣的虚拟陶泥上,粉色的光点在泥里流动,陶泥变得像棉花一样柔软,却又不失韧性,小朋友的手捏上去,能轻松塑造出各种形状,不会像普通陶泥那样变形或开裂。【我在陶泥里加了灵力塑形剂,】她的手指在陶泥上划了圈,粉色光点在泥里形成一层薄薄的保护膜,【能让陶泥保持合适的软硬度,孩子捏的时候很轻松,塑形后又能快速定型,不容易变形,】她补充道,【桃花香是用灵力提取的天然桃花精油,能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让他们更专注~】
第二天,林默借口 “准备陶泥”,独自留在了陶艺工坊。桃嫣的灵力顺着他的指尖,慢慢渗入每块陶泥,粉色的光点在陶泥里蔓延,原本褐色的陶泥渐渐泛出淡淡的粉色,摸起来柔软而有弹性,像棉花糖一样,却又不会粘手;凑近闻一闻,还能闻到淡淡的桃花香,清新而舒缓。林默试着把桃花泥放在陶轮上,轻轻转动,陶泥很轻松地就被拉成了一个碗的形状,碗壁均匀,边缘光滑,没有一点开裂的痕迹。
陶艺课重新开始时,孩子们的反应果然不一样了。小远闻到桃花香,原本紧绷的身体渐渐放松下来,他慢慢松开攥着衣角的手,眼神好奇地盯着桌上的桃花泥;小宇拿起一块桃花泥,捏了捏,发现比普通陶泥软很多,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这次他没有把陶泥捏碎,而是试着捏成了一个小小的碗形状;朵朵也从兔子耳朵里露出眼睛,看着旁边小宇手里的桃花泥,手指无意识地动了动。
林默没有强迫孩子们,只是把桃花泥分成小块,放在每个孩子面前,然后自己坐在陶轮旁,慢慢转动陶泥,拉成碗的形状。“大家看,把陶泥放在陶轮上,轻轻往上拉,就能变成碗。” 他的动作很慢,很轻柔,桃花泥在他手里像有了生命,渐渐变成一个完整的碗。小远看着林默的动作,慢慢伸出手,拿起一块桃花泥,放在自己的陶轮上,学着林默的样子,轻轻转动。
虽然小远的动作很笨拙,陶轮转得忽快忽慢,桃花泥也歪歪扭扭的,但他没有放弃,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林默在旁边耐心地指导:“小远,手再轻一点,慢慢拉,别着急。” 桃花泥似乎感受到了孩子的努力,渐渐变得听话起来,在小远的手里,慢慢有了碗的雏形。当小远终于拉出一个不太规则的碗时,他的眼睛亮了起来,嘴里发出了细微的 “呀” 声。
小宇的进步也很快。他之前总喜欢把陶泥捏碎,现在有了桃花泥,他不仅能捏出碗的形状,还试着在碗壁上刻花纹。他用手指在碗壁上轻轻划过,留下一道道浅浅的痕迹,像桃花的花瓣;朵朵也终于拿起了桃花泥,她把泥捏成一个小小的碗,然后把自己的毛绒兔子放在旁边,像是在给兔子做 “小碗”;其他孩子也纷纷动手,有的捏碗,有的捏杯子,有的捏小动物,陶艺工坊里充满了 “沙沙” 的捏泥声。
桃嫣的灵力让桃花泥有了更多贴心的特点。桃花泥的软硬度会根据孩子的力道自动调整 —— 力气小的孩子,泥会更软一点,容易塑形;力气大的孩子,泥会稍微硬一点,防止捏坏;当孩子因为紧张捏得太用力时,泥会轻轻震动,像在安慰他们;最神奇的是,桃花泥塑形后,会在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保护膜,防止开裂,还能让花纹更清晰,“这样孩子们的作品能保存得更久”。
小远的专注力越来越强。他每天都会提前来到陶艺工坊,坐在陶轮旁,反复练习拉碗的技巧。有次,他连续练习了三个小时,手指都沾满了陶泥,却依然不肯停下。林默劝他休息,他却摇摇头,继续转动陶轮。当他终于拉出一个完整、均匀的碗时,他激动地把碗举起来,跑到周老师面前,用手指了指碗,又指了指自己的妈妈(周老师之前教过他用手语表达 “妈妈”)。
“你想把碗送给妈妈?” 周老师惊讶地问。小远用力点头,眼里满是期待。周老师的眼眶红了 —— 小远的妈妈因为工作忙,很少陪他,孩子平时很少主动提起妈妈,更别说送礼物了。“咱们把碗烧好,再画上漂亮的图案,送给妈妈好不好?” 周老师轻声说。小远开心地笑了,这是周老师第一次看到他笑得这么灿烂。
孩子们的作品越来越多,越来越精美。小宇在碗壁上刻满了桃花花纹,还在碗底刻了自己的名字;朵朵给她的 “兔子碗” 捏了两个小小的耳朵,可爱极了;小远则在他的碗上,用粉色的颜料画了一朵小小的桃花,是周老师教他画的,虽然线条歪歪扭扭,却充满了心意。林默把孩子们的作品放进窑里烧制,看着窑火慢慢升温,心里充满了期待。
一周后,烧制好的陶艺作品出炉了。小远的桃花碗通体呈淡淡的粉色,碗壁上的桃花图案在灯光下格外鲜艳,还带着淡淡的桃花香;小宇的桃花纹碗,花纹清晰,边缘光滑,像专业陶艺师的作品;朵朵的 “兔子碗” 更是可爱,两个小耳朵栩栩如生,引得孩子们纷纷称赞。
当小远接过自己的桃花碗时,他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像抱着稀世珍宝。周老师联系了小远的妈妈,告诉她孩子要送她礼物。小远的妈妈赶来时,小远立刻跑过去,把桃花碗递到她手里,然后用手语比出 “妈妈,喜欢”。妈妈接过碗,看着上面歪歪扭扭的桃花图案,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她紧紧抱住小远:“妈妈喜欢,太喜欢了,我的宝贝长大了。”
其他孩子也纷纷把自己的作品送给了家人。小宇把他的桃花纹碗送给了奶奶,奶奶激动地把碗放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逢人就说 “这是我孙子做的,比买的还好看”;朵朵把 “兔子碗” 送给了爸爸,爸爸说 “以后就用这个碗吃饭,每天都能想起我的宝贝”;家长们看着孩子们的作品,眼里满是感动和骄傲,他们没想到,自己的孩子居然能做出这么精美的陶艺作品。
桃嫣的光屏在孩子们的陶艺作品上亮起来,粉色的光点随着桃花图案轻轻跳动。【你看小远,他主动给妈妈送礼物了,】她的卡通形象举着个虚拟的桃花碗,上面刻着 “妈妈,我爱你” 的字样,【桃花泥不仅让他们学会了做陶艺,还让他们学会了表达爱,】能量条从 46.7% 跳到 47.4%,【系统提示:桃花泥助力自闭症儿童动手创作,情感表达突破显成效,能量 + 0.7%】。
社区后来把孩子们的陶艺作品在活动室举办了 “自闭症儿童陶艺展”。居民们纷纷前来参观,看着这些精美的作品,很难相信是自闭症儿童做的。有位从事陶艺工作的居民,还特意来到展会上,说要免费教孩子们更专业的陶艺技巧,“这些孩子很有天赋,不能浪费”。
林默和周老师商量后,决定在社区定期举办陶艺课,每周一次,让孩子们能继续学习陶艺。张大爷带着木工组,给陶艺工坊做了新的陶轮和工作台,上面刻了桃花图案;王姐则网购了各种颜色的颜料,让孩子们能给作品上色;李奶奶还烤了桃花酥,放在工坊里,“孩子们做累了,能吃点甜的补充体力”。
有天,林默路过陶艺工坊,看到小远正在教新加入的孩子做碗。他的动作虽然还有些笨拙,却很认真,耐心地指导着新孩子怎么转动陶轮,怎么拉泥。小远的妈妈也来了,坐在旁边,看着儿子认真的样子,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林默站在远处,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心里暖洋洋的。
他知道,这桃花泥不仅仅是一块普通的陶泥,更是自闭症儿童表达自我、连接世界的桥梁,是他们传递爱与温暖的载体。而这 0.7% 的能量增长,不属于桃花泥,不属于陶艺课,属于每个努力突破自我的孩子,属于家长们的陪伴与支持,属于相信 “每个孩子都能绽放光芒” 的信念。
夏至那天,社区陶艺工坊举办了 “亲子陶艺活动”。家长们和孩子们一起做陶艺,有的一起拉碗,有的一起刻花纹,有的一起上色,工坊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小远和妈妈一起做了个更大的桃花碗,妈妈负责拉泥,小远负责刻花纹,成品比小远之前做的还要精美。妈妈看着碗,笑着说:“这是我们母子俩的心血,要永远保存起来。”
林默看着家长和孩子们开心的笑容,突然明白,陶艺课的意义不止于教孩子们做几个碗、几个杯子,更在于让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释放情绪,表达自我,学会与家人、与世界沟通。而这小小的桃花泥,会继续陪伴着他们,在陶艺的世界里探索,让他们的心灵像桃花一样,在温暖的阳光下,绽放出最美丽的笑容。
立秋那天,孩子们的陶艺作品被送到了市儿童美术馆展出。看着自己的作品挂在美术馆的墙上,孩子们的脸上满是自信和骄傲。小远站在自己的桃花碗前,对着前来参观的人,用手语比出 “我做的,妈妈喜欢”。林默看着这一幕,知道这些孩子的未来,会像他们手中的桃花泥一样,虽然需要耐心和引导,却终会被塑造成最美的模样。
作者“东山郎”推荐阅读《外卖千单:桃花仙妻的无限好运》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UNQ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