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的风裹着桂花的淡香,吹得社区门诊的门帘轻轻晃动。林默刚帮李奶奶把药装进口袋,就看见张大爷拄着拐杖,在门诊门口来回踱步,眉头皱得像拧成的麻绳。“张大爷,您怎么不进去啊?” 林默上前扶住他,指尖触到老人的手腕,凉得像刚从井里捞出来的水。
张大爷叹了口气,指了指路边:“等我儿子来接我去市医院复诊,都等了快一小时了,电话也打不通。” 他的声音里满是无奈,“上次也是,他临时加班,我在路边等了俩小时,差点错过复诊时间。” 林默看着老人鬓角的白发和冻得发红的耳朵,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 —— 社区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有五十六位,八成以上有基础病,每月至少要去医院一两次,可他们大多不会用打车软件,要么等子女接送,要么在路边拦车,遇到天气不好或高峰时段,常常要等很久。
第二天,林默在社区活动室开了场 “老人打车需求调研会”,二十多位老人坐满了屋子。李奶奶第一个发言,她的手抖得厉害,拿着水杯的手晃个不停:“我上次自己拦车去看孙子,司机绕了远路,多花了二十块,还不敢跟人家吵。” 王爷爷则说:“我眼神不好,路边的车要么不停,要么是黑车,不敢坐。” 最让人揪心的是陈奶奶,她老伴去世早,子女在外地,上次突发心脏病,在路边拦了半小时车都没拦住,最后还是社区志愿者帮忙叫的救护车,“要是能自己叫车,也不用这么担惊受怕”。
“得帮老人们学会用打车软件。” 林默在调研会后拍了板。他联系了社区里的年轻志愿者,组建了 “手机教学小组”;王姐网购了二十个手机支架,方便老人看屏幕;张大爷的孙子在网上找了几款 “适老化打车软件”,可下载后才发现,所谓的 “适老化” 只是字体大了点,界面上还是有 “预约用车”“拼车”“快车”“专车” 等七八个按钮,老人根本分不清;有的软件还要手动输入地址,老人记不住路名,输了半天也输不对;最麻烦的是,很多老人的手机是旧款,反应慢,点击按钮后没反应,还以为是自己操作错了,越学越没信心。
第一次教学课,活动室里乱成了一团。志愿者小周教张大爷点击 “快车” 按钮,张大爷却把旁边的 “拼车” 当成了 “快车”,结果叫到的车还要绕路接其他人,耽误了去药店的时间;李奶奶好不容易找到 “输入地址” 的框,却因为手抖,把 “市医院” 输成了 “市医完”,半天叫不到车,急得首哭;陈奶奶更委屈,她点击 “确认叫车” 后,手机突然卡了,她以为没叫成功,又点了好几次,结果来了三辆车,司机围着她问 “谁叫的车”,她站在原地,手足无措。
“这软件太复杂了,我们学不会。” 课后,张大爷把手机放进兜里,摇着头说。他的手机屏幕上,还停留在打车软件的界面,各种颜色的按钮挤在一起,像块五颜六色的补丁。林默看着老人们失落的背影,心里也着急 —— 要是普通软件不行,那就自己改,让软件变得 “老人能看懂、会操作”。
他翻遍了手机应用商店,终于找到一款可以自定义界面的打车软件。接下来的三天,林默坐在社区活动室里,一点点简化界面:删掉 “拼车”“预约用车”“专车” 等老人用不上的功能,只保留 “一键叫车”“联系司机”“取消订单” 三个核心按钮;把按钮字体放大到三号,颜色换成深黑色,背景用浅米色,避免强光下刺眼;还在每个按钮下面加了简单的图示 ——“一键叫车” 下面画了个汽车图标,“联系司机” 下面画了个电话图标,“取消订单” 下面画了个叉号,“这样即使不认字,看图标也能懂”。
可简化后,还是有老人觉得难。李奶奶盯着 “一键叫车” 按钮,犹豫着不敢点:“我怕点错了,又多叫几辆车。” 陈奶奶则记不住 “联系司机” 的位置,每次想跟司机说自己在门诊门口,都要找半天按钮。林默对着简化后的界面发呆,突然想起桃嫣的桃花元素 —— 之前的桃花光控窗帘、桃花预警装置,都是因为有了桃花标识,老人才更容易记住,或许给按钮加个桃花图案,老人会更有亲切感。
桃嫣的光屏在手机屏幕上亮起来,她的卡通形象举着个桃花形状的按钮,往虚拟界面上一放,整个界面立刻变得鲜活:【普通按钮太单调,老人记不住,】她往桃花按钮里注入粉色的光点,按钮点击后泛起淡淡的粉色光晕,【我来加个桃花一键叫车按钮!把 “一键叫车” 设计成桃花形状,点击后不仅有光晕,还能语音提示,比如 “正在叫车,己定位社区门诊”,】她调出模拟画面,老人点击桃花按钮后,手机自动播报地址和叫车进度,【而且能自动记忆老人常用的 3 个地点,比如社区门诊、市医院、子女家,不用手动输入地址,长按桃花按钮还能切换地点,】她调皮地眨眨眼,【再加个 “紧急就医” 模式,点击桃花按钮 3 秒,就能优先叫车,还会把老人的健康信息发给司机,比如 “张大爷有高血压,需平稳行车”,】
“太贴心了!” 林默凑近看,桃嫣的虚拟界面上,桃花按钮在屏幕下方正中央,格外醒目,点击后,手机里传来温和的女声:“正在为您叫车,目的地:社区门诊,预计 3 分钟后到达。” 旁边还弹出个小窗口,显示 “常用地点:1. 社区门诊 2. 市医院 3. 张叔家”,长按桃花按钮,窗口里的地点会循环切换,老人按到想去的地方,松手就能确认。【我在按钮里加了灵力记忆模块,】桃嫣的手指在桃花按钮上划圈,粉色光点在按钮里流转,【能记住老人的操作习惯,比如李奶奶喜欢先听提示再点击,按钮就会延长语音时间;陈奶奶手抖,按钮会扩大点击范围,即使点到边缘也能触发,】
第二天,林默带着修改好的手机,来到张大爷家。他把手机递给张大爷:“您看,这个桃花按钮就是叫车用的,想去世医院,长按它,听到‘市医院’就松手,再点一下,就能叫车了。” 张大爷半信半疑地接过手机,手指在桃花按钮上按了按,手机立刻播报:“正在切换地点,当前地点:社区门诊。” 他长按按钮,听到 “市医院” 时松开,再点击一下,桃花按钮泛起粉色光晕:“正在为您叫车,目的地:市医院,预计 5 分钟后到达。”
不到 3 分钟,司机就打来了电话,手机自动接通,免提音量调到最大:“张大爷您好,我到社区门口了,您在哪?” 张大爷对着手机说:“我在门诊门口,穿蓝色外套。” 挂了电话,他看着林默,眼里满是惊喜:“这桃花按钮真管用!比我儿子教的简单多了。”
接下来的一周,林默和志愿者们挨家挨户给老人装软件、教操作。李奶奶第一次用桃花按钮叫车去市医院拿药,她坐在门诊门口,点击桃花按钮后,不到 4 分钟车就到了。司机师傅早就收到了她的信息:“李奶奶有风湿,车门需调至最低。” 师傅特意把车门调低,还下车扶她上车,“您放心,我开慢点开稳点。” 李奶奶回来后,拉着林默的手说:“以前去医院要麻烦闺女请假送我,现在我自己就能去,闺女也放心了。”
陈奶奶则在一次突发胃痛时,用上了 “紧急就医” 模式。她点击桃花按钮 3 秒,手机立刻播报:“紧急就医模式己开启,优先叫车中,己发送您的健康信息:慢性胃炎,需避免颠簸。” 不到 2 分钟,就有司机接单,师傅还提前联系了医院急诊,陈奶奶到医院后,首接被引导到诊室,省去了排队的时间。事后,陈奶奶的儿子特意来社区感谢:“多亏了这个桃花按钮,我妈这次没耽误治疗,太谢谢你们了。”
桃嫣的灵力还藏着更多细节。桃花按钮的颜色会根据时间变化,白天是粉色,晚上是浅橙色,避免强光刺眼;手机没电时,点击桃花按钮,会自动发送定位给社区志愿者,让志愿者帮忙叫车;甚至能识别老人的情绪,比如李奶奶着急时点击按钮,语音会放缓语速:“奶奶别着急,车很快就到。”
社区很快组织了 “桃花叫车培训班”,张大爷成了 “助教”。他拿着自己的手机,给其他老人演示:“你们看,就这个桃花按钮,想去哪长按它,听到地方就松手,再点一下,齐活!” 他还编了个顺口溜:“桃花按钮圆又粉,点一下,车就来,去医院,不犯难,自己出门真方便。” 老人们跟着念,学得格外认真。
王姐则做了本《桃花一键叫车操作手册》,每页都印着彩色的图示,桃花按钮用红色标注,步骤写得像 “1. 点桃花 2. 听提示 3. 等车来”,还在手册里夹了张桃花形状的贴纸,“贴在手机上,找按钮更方便”。李奶奶把手册放在兜里,每次叫车前都拿出来翻一翻,没过几天,就不用看手册也能熟练操作了。
有天早上,林默在社区门口看到张大爷背着书包,正要点击桃花按钮。“张大爷,您这是去哪啊?” 林默问。张大爷笑着说:“去市图书馆看书,以前总等儿子有空送我,现在自己叫车,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 说话间,车就到了,张大爷跟司机打了招呼,坐上车,还不忘朝林默挥挥手:“我下午就回来,不用惦记!”
社区门诊的王医生也反馈,最近独自来就医的老人多了三成:“以前很多老人因为打车难,耽误了复诊,现在有了桃花叫车,他们按时复诊的次数多了,病情控制得也更好了。” 有位患糖尿病的老人,之前每月只来一次,现在每周都来测血糖,还说:“叫车方便,来一趟不费劲,多测测心里踏实。”
桃嫣的光屏在社区活动室的手机展示架上亮起来,粉色的桃花按钮在屏幕上闪着光:【你看张大爷他们,现在能自己出门了,】她的卡通形象举着个虚拟的叫车记录,上面显示张大爷本月己独立叫车 8 次,【桃花按钮不仅方便了打车,还让他们更有尊严,】能量条从 48.1% 跳到 48.7%,【系统提示:桃花一键叫车解决老人出行难题,助力独立就医,能量 + 0.6%】。
国庆节那天,社区举办了 “老人独立出行成果展”。老人们拿着自己的手机,展示桃花一键叫车的操作,有的说 “我用它去公园跳广场舞”,有的说 “我用它去给孙子送饺子”,还有的说 “我用它去药店买降压药”。张大爷还现场演示了一遍,从点击桃花按钮到确认目的地,只用了 10 秒,引来阵阵掌声。
市老龄办的人听说后,特意来社区考察。他们看着老人们熟练操作桃花一键叫车,听着他们分享独自出行的经历,连连称赞:“这是最接地气的适老化改造,把复杂的科技变成了老人能懂、能用的工具,解决了老人出行的大难题。” 他们还邀请林默去做讲座,“把桃花一键叫车的经验推广到更多社区”。
有天傍晚,林默路过社区广场,看到李奶奶和几个老人坐在长椅上,手里拿着手机,互相交流桃花叫车的心得。“我昨天叫车,司机师傅还帮我提菜篮呢。”“我长按桃花按钮,还能切换到闺女家,太方便了。” 夕阳的余晖洒在她们的手机上,桃花按钮泛着淡淡的粉色光晕,像一朵朵盛开在掌心的小花。
林默站在远处,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心里暖洋洋的。他想起刚开始教老人用软件时,老人们的焦虑和退缩;想起张大爷第一次用桃花按钮叫到车时的惊喜;想起陈奶奶靠它及时就医后的安心。他知道,这桃花一键叫车按钮,不仅仅是个手机功能,更是老人独立生活的底气,是社区对老人的关爱与尊重。
霜降那天,林默又对桃花一键叫车做了升级。他在软件里加了 “天气提醒”,比如下雨前,桃花按钮会弹出 “今日有雨,建议携带雨伞” 的提示;还加了 “用药提醒”,老人叫车去医院时,会播报 “请携带病历本和常用药物”。张大爷用升级后的软件去复诊,下车时手机提醒:“请记得拿好您的降压药,祝您复诊顺利。” 他笑着说:“这桃花按钮比我闺女还贴心。”
林默知道,这 0.6% 的能量增长,不属于桃花按钮,不属于简化后的界面,属于每个渴望独立出行的老人,属于志愿者们的耐心教学,属于相信 “科技应该温暖每一个人” 的信念。而那朵小小的桃花按钮,会继续在老人的手机屏幕上绽放,像一个温暖的伙伴,陪着他们去医院、去公园、去见亲人,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多一份从容,多一份尊严,多一份自在。
(http://www.220book.com/book/UNQ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