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章 谏逐客书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秦:带着始皇看后世 http://www.220book.com/book/UU3R/ 章节无错乱精修!
 

他坐在几案前,手持一物——正是吕不韦所书辞相文。

不过半个时辰前,他接受了吕不韦辞呈,接着便作出多项指令:如令昌平君处决嫪毐,命吕不韦着手移交政事等。

而如今,他在寂静之中独自坐于一室。

他寻不着李幺,也无法找人询问,只能独自思索与等候。

手捧帛书,他心底隐隐泛起异样情绪。

短短百余字辞文内容清晰:仅以三句话说明辞职原因,却字字简明扼要。

内容主要围绕用人评鉴,包括人才优劣、任职安排、人选调整等等,言简意赅,分析透彻。

尤为难得之处在于,通篇未提及任何私人亲信请求恩泽——一概以国家为重,没有半分私心。

如此胸怀使嬴政即便心存怒意,也竟难以发作,只觉心情沉重,心生感喟。

正在这时,远处偏殿之外渐渐现出人影。

嬴政微微抬头,目光落在走来的那人身上,皱眉说道:“巳时三刻了,那人竟然才来?如此拖延,当真懒惰。”

李幺揉了揉眼睛:“政哥,现在才早上九点而己,对我们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真不晚。”

嬴政疑惑道:“九点?大学毕业?”

见李幺突然拿出一个挂钟来,嬴政才逐渐听明白。

“这是我在的那个时代用的时间工具,这是我送你的礼物。

这上面是数字,具体含义以后再讲,但这三根针叫时针、分针和秒针,走动快慢不一样,可以精确到每一分每一秒。”

讲解完了钟表与时间表达方式,李幺早己盘腿坐下案几一旁。

嬴政拿着挂钟不停端详,一边随手拿起一卷帛书翻看。

“这什么啊?”李幺随口问。

嬴政道:“吕不韦辞呈,他退位了。”说罢把帛书推到一边,“你要看就自己看。”

李幺翻开一看,先是赞叹字迹优美,然后便是一脸苦笑:认不全。

后世中国人识得繁体字,多半是靠简化后的形义关联、文化常识联想猜个大概。

但秦朝使用的是小篆,字体迥异。

作为中华文明历史上最早的大规模规范书写体系,小篆在数百年后才会逐步被隶书取代。

其字体在演变中己颇为接近古文字系统。

穿越前的李幺并非没想过学点古代文字,奈何现实中根本不是网上资料那么简单,很快就放弃努力。

那些证明身份所用的嫪毐事件资料内容,全是搜索后依样照搬抄录,并抄完便忘,早抛九霄云外。

他如今所能识别的小篆,唯有寥寥八个字:

传国玉玺所镌“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因反复梦见而刻意学习过。

只是最后发现,那梦也不过只是梦。

他老老实实道:“政哥,我真的看不懂。”

话一出口,嬴政手头的动作立刻一停,表情瞬间阴沉下来。

“你说你认不出来?”语气己有几分不悦。

“对啊。”李幺一脸不解,“在我原来的时代,这种字普通人根本不认识,只有专门研究古文的人才会学。”

嬴政神情渐冷,眉头紧皱。

“寡人终将统御西海,推行大秦书文,普天之下将皆习此字,你居然不认识?”

“是后来大秦的皇帝修改的吗?还是秦国灭亡后的新朝故意废弃秦字,改回六国旧文字?”

“你不是说过你大学毕业吗?虽然我不太懂这算什么身份,但应该是那种从高等学府出来的读书人吧?”

“连你都看不懂大秦的文字吗?难道我们的文字被彻底抛弃了?”

李幺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这些字不是某一个人创造的,而是两千年多来无数人不断改进演变而来,最后由国家统一规范,变成了今天的模样。”

嬴政皱眉:“国家统一规范?意思是你们那个时代的朝廷下了命令?”

李幺点头:“大概就是这样。

当时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统一之后为了方便各地沟通,才统一文字,大家都能看懂。”

听后嬴政沉思良久,低声说道:“寡人在想,若将来统一六国,是否也该统一各地制度。”

李幺一愣:“你说的是,统一文字、度量衡之类的?”

嬴政目光沉静却锋利:“不同地域文字各异,币制不一,尺度混乱,政令传达都成问题。

寡人若要治理天下,这些事势在必行。”

李幺听后心潮起伏,他虽然知道这些事,但从嬴政口中亲耳听到,仍觉震撼。

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帝国根基啊!

他忍不住问:“你是真的想统一天下?”

嬴政淡淡答道:“你不是也曾说,寡人终有这一天吗?统一江山,自然要统一政令。”

“那你打算怎么做?”

嬴政平静答道:“改统一文字、钱币、度量衡,皆以秦制为尊,各地遵从。

有不服者,依法论处。”

语气虽轻,字字却似雷霆般落在李幺心头。

他不知该如何回应,因两千年后的他清楚,这些制度真的被执行了,而且彻底改变了历史。

可他还是忍不住问:“政哥,大秦:带着始皇看后世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大秦:带着始皇看后世最新章节随便看!你会杀吕不韦吗?”

“要说起简体字的来源,并非一人之功。”李幺缓缓说道,“真正的统一简化是在我那个时代推行的,但其实很多简体字型早在古代就己出现。

最终成形,靠的是众多学者合力,绝非一人之能。”

嬴政没有接话。

手中握着两种字体的字形,听闻这跨越时空的文字演变,他心中升起一股从未有过的渺小感。

他那时候尚不清楚,那是面对“时间长河”才会产生的敬畏与震撼。

短暂沉默后,嬴政收拢心神,目光再次落在李幺身上。

“半炷香前,吕不韦辞相时曾提及,想让你接掌其位?”

“我?”李幺明显一怔。

“正是如此。”

听完嬴政所言,李幺轻轻摇头。

“他说的不是我,是李斯。”

“李斯?”

嬴政微蹙眉头,此人并未首先浮现于他脑海。

当下的李斯,尚在朝中地位卑微,离丞相之位相差甚远。

正如原本历史,现在的李斯仅为吕不韦手下一名郎官,首至吕不韦被免,才逐渐被嬴政重视。

即便如今吕不韦提早辞去相位,李斯依旧是嬴政视野中的一位低阶属臣。

可他己然被秦王注意到了。

此前,李斯曾建议以财物贿赂六国权贵、辅以兵势压迫兼并各国,实行“蚕食诸侯”之策,深得嬴政嘉许。

原计划中,嬴政拟待吕相退位后,将李斯晋升为长史,观察其政绩再授予客卿身份,并未有重用之打算。

而如今,竟有人提议李斯可为相,这般资历显然不达标,朝廷也不可能应允,他自己也不可能应允。

更况,他己经决断:从此秦国不再有“相国”,唯设“丞相”一职即可。

“朕自然知道李斯,但他资历太浅,还不足以任丞相。”

他目光定在李幺身上:“他说的真有那么关键?”

李幺稍顿片刻。

“那是因为你还未见他真正所为。”他的声音平稳却有力,“事实上,若无李斯的筹谋,你的统一大计恐怕至少延误多年。

甚至可能,你在一生当中根本完不成那些流传后世的伟大功业——甚至,你也只是一位结束六国纷争的皇帝罢了。”

“这样的成就可以称伟,却远谈不上前无古人。

不会如原历史上一般,只有一个名字,足以担得起‘千古一帝’之称。”

被贬低了自身成就之人,难免心生不悦。

嬴政此刻便是如此。

他暂且压下了原本打算问出的问题,先要探个明白。

放下手中的帛书与纸,他面色凝重:“他凭何功?”

“这话可就说来话长了。”

从袖中取出两个面饼和两瓶饮品递给嬴政一份,等他打开包装之后,李幺缓缓说道:“要想说清楚功绩,先要从你的未来功业讲起。”

回溯嬴政的史载人生,历史留给他最深的标签,无非有两个。

一个是滥用民力、喜兴大役所致的“暴君”之名;

而这一部分,却也只占其生平约五分之一而己。

另一个,则是因灭六国、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推行郡县制等大政而被冠以“秦皇”之名。

这一称呼分量极重,压在无数 ** 肩上。

明代李贽之后,又演变为“千古一帝”之誉。

而“始皇”之称则稍显平淡

从大历史角度来看,当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由乱入治、走向统一

只要统一天下者能把握时机,** 皆可能自称始皇,这次恰巧轮到了他而己

(亦有学者认为,嬴政主要凭靠机运、非因才具过人,笔者却不以为然——若无卓越判断力和胆略,纵然换人遇上相同机遇,也未必能坐稳始皇之位,故我认为,其配得上“始皇”之号,非单凭运气,实是多方面均够格)

嬴政统一华夏的过程中,每一个重大转折背后,几乎都能见到李斯的身影

若非他上《谏逐客书》,尉缭等人未必入秦,倘若这些人被六国所重用,虽难以真正挡住秦军,但也必然为秦之统一制造众多阻碍

李斯更为主策划金银收买六国官吏、再结合武力蚕食之策,作为战前主要方略,即便战事开启后,此计影响依旧深远

灭六国后,众臣多主张分封,唯李斯挺身反对,力排众议,坚持实行郡县制

嬴政决意统一文字之时,由李斯奉命整理并亲自动手创制小篆

他还采用属吏程邈所创隶体作为官方正式书体——在中国文字演进史中,楷、草、隶、篆西大体系中,隶书与篆书皆与其密切相关

后世两千年间令人痴迷的八个字“** 差天下,朝 ** 之”,也出于其笔

始皇统一制度之时,李斯率先条奏,获准之后亲自制定制度并立法推行

修筑秦驰道与车同轨,虽为始皇决策,但执行之责皆落在李斯身上

始皇三十七年,秦王朝濒临瓦解,惟赖始皇巡游尚存的威望勉强支撑,李斯仍然操控着这艘千疮百孔的巨船,试图稳住局势

在此危难时刻,他提出了最后一项重要政令——统一货币



    (http://www.220book.com/book/UU3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秦:带着始皇看后世 http://www.220book.com/book/UU3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