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章 全家出动一起种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家徒四壁?我靠交易系统买下王朝 http://www.220book.com/book/UU65/ 章节无错乱精修!
 

当赵黑熊那如同凶兽般的身影消失在村口,当远处槐树下陈有德那怨毒的目光随着他拂袖而去而隐没,一种虚幻、不真实的寂静,才缓缓降临在这座破败的院落里。

仿佛一场惊涛骇浪,在即将倾覆小舟的瞬间,又诡异地退去,只留下满目疮痍的甲板,和一群心有余悸的幸存者。

林秀娘的手,正轻轻地、反复地着那张写着“两清”字样的纸。那上面,赵黑熊鲜红的指印,像一朵丑陋却又无比安心的血色花朵。她的眼泪,终于像断了线的珠子,无声地滑落,一滴滴砸在干燥的石桌上,瞬间渗入石缝,消失不见。

压在这个家头顶,那座重达六十两白银的大山,终于,被搬开了。

陈大牛紧握的双拳,缓缓松开,他靠在墙上,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骨头,大口地喘着气。二牛和三牛,则傻傻地看着桌上的银票收据,脸上是孩童般的、茫然的喜悦。只有丫丫,不懂得这其中的惊心动魄,她只是因为爹爹回来了而开心,小手攥着那只竹风车,跑来跑去,给这劫后余生的沉寂,带来了一丝生动的色彩。

苏青禾没有打扰他们。

他知道,这个家庭需要这一刻。他们需要时间,去消化这场胜利,去释放积压在心底的恐惧。

他的目光,越过家人,投向了院外那片干涸、龟裂的土地,和头顶那片万里无云、如黄铜般灼热的天空。

“第一轮融资结束,公司免于破产清算。但市场大环境正在恶化,系统性风险加剧。”他心中冷静地复盘,“核心资产——陶土矿己暴露,竞争对——手陈氏宗族己锁定。下一阶段,不能再依赖单一的、高风险的投机业务。公司必须转型,建立护城河,发展可持续的、有稳定现金流的实体产业。”

许久之后,当家人的情绪终于平复,苏青禾才将那张“收据”小心地收好,召集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家庭战略会议”。

“债,是还清了。”他开门见山,声音沉稳,“但我们不能高兴得太早。赵黑熊是狼,喂饱了,暂时不会咬人。可陈有德他们,是藏在自家屋檐下的蛇,他们见不得我们好,时时刻刻都想从我们身上撕下一块肉来。”

他看着家人重新变得凝重的脸,继续说道:“所以,我们接下来的计划,分两步走。第一,安内。第二,攘外。”

“所谓安内,就是把我们的家,变成一座堡垒。”他指了指西面漏风的土坯墙,和那扇被踹掉的、孤零零靠在墙角的门板,“这里,不能再是任何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我们要让它变得坚固,安全。”

“大牛,”他看向长子,“你是家里的男子汉,这件事,你来牵头。我会想办法弄来木料和工具,你要带着弟弟们,给我们装上一扇最结实的门,把院墙加高、加固。”

陈大牛的眼中,瞬间燃起了火焰。这不再是简单的干活,这是在筑造领地,保卫家人。他重重地点头,一拳砸在自己胸口。

“秀娘,”苏青禾的目光转向妻子,“修墙补院,你是行家。和泥、垒砖,带着二牛三牛一起干。我们的家,要密不透风,让外人连一丝窥探的缝隙都找不到。”

林秀娘抿着唇,眼中闪烁着一种名为“希望”的光。她用力点头,将丫丫交到苏青禾怀里。

“攘外,就是我们要有一份摆在明面上的、正当的营生。”苏青禾抱着女儿,继续说道,“后山的白泥土,是我们的秘密,也是我们最大的底牌,不能轻易动用。我们需要一份能让所有人都看见,又不会引人怀疑的产业,作为掩护。”

“从今天起,我们的‘家族企业’,正式开张。主营业务——种田!”

种田?

这两个字一出,连最信任他的陈大牛和林秀娘,脸上都露出了困惑。

“爹,”二牛忍不住开口,“可是……地都干成这样了,井里的水也快见底了,村里好几户人家的地都荒了,我们……怎么种?”

这,正是苏青禾计划的核心。

他笑了笑,眼中闪烁着一种众人无法理解的、来自另一个时代的智慧光芒。

“所以,我们不种地。我们……种山。”

接下来的几天,陈家进入了一种热火朝天、却又井然有序的建设阶段。

苏青禾以“商人预付的酬劳”为名,再次“变”出了一批关键物资——几根坚硬的木料、一把崭新的铁锤、一包沉甸甸的铁钉,甚至还有一把锋利的锯子。这些在商城里只花了他几百文钱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却是寻常农户眼中的奢侈品。

大牛彻底沉浸在了“首席工匠”的角色中。他带着两个弟弟,先是叮叮当当,用新木料打造了一扇厚重结实的院门,门后还加上了粗大的木栓。然后,他们开始加固院墙。

林秀娘则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和智慧。她带着孩子们,从河道边挖来黏土,混合着切碎的稻草和水,用脚反复踩踏,做成一块块结实的土坯。丫丫也像个小大人,学着娘亲的样子,用小手抓起泥巴,往墙上的缝隙里填,虽然弄得满身都是,却乐此不疲。

整个家,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变化。破洞的墙壁被填补,摇晃的院墙被加固。这里,正在从一个西面漏风的“破产公司”,变成一个拥有基础防御的“初创企业”。

而在这种忙碌的建设中,苏青禾也敏锐地察觉到了大环境的恶化。

天气,一天比一天炎热。头顶的太阳,像一个巨大的火炉,炙烤着大地。空气干燥得让人鼻子发痛。村里唯一的那口老井,水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每天清晨,去井边挑水的人们,队伍排得越来越长,为了一点浑浊的井水,争吵和咒骂声也越来越多。

“标准的大规模系统性干旱。”苏青禾心中暗道,“传统农业模式在这种环境下,抗风险能力为零。想要破局,必须依靠技术革新。”

三天后,当院门和围墙的修缮初具规模时,苏青禾叫停了所有人的工作。

他带着一脸困惑的家人,来到了村子后山,一片无人问津的、布满了碎石和枯草的向阳坡地上。这是原主名下唯一的一块地,因为地势高,土质差,又没有水源,早就被村里人当成了一块废地。

“这里,就是我们未来的粮仓。”苏青禾站在坡地上,指着脚下干裂的土地,语出惊人。

“相公……这里……连草都长不活……”林秀娘看着这片荒地,满眼都是不解。

“那是他们的方法不对。”苏青禾胸有成竹。他从怀里,拿出几张画满了奇怪图形的草纸。

“那位‘商人’,不仅是商人,也是一位游历西方的智者。他教给了我一种方法,叫‘梯田蓄水法’和‘旱地改良术’。”他将这从商城里花费50文购买的【北方旱作农业技术图解】简化后,变成了自己的知识。

“我们要把这片斜坡,修成一层一层的台阶,像楼梯一样。这样,就算只下一点点雨,雨水也不会立刻流走,而是会一层层地渗下去,被土地存起来。”

“我们还要在山坡最高处,挖一个大坑,铺上黏土,做成一个蓄水池。再从周围挖几条沟渠引流。只要下雨,我们就能把天上的水,都存到自己的‘水缸’里!”

“至于土质,”他抓起一把干枯的黄土,“我有办法让它变得肥沃。”

他的这番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炸弹。

梯田?蓄水池?

这些概念,完全超出了大牛和林秀娘这些传统农人的认知。他们看着苏青禾,像在看一个讲述天方夜谭的怪物。

但连日来,苏青禾创造的“奇迹”实在太多了。怀疑,只是一瞬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盲目的、却又无比坚定的信任。

“爹,你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大牛第一个表态,他抡起锄头,就准备开工。

于是,这个家的重心,又从“土木工程”,转向了更艰苦的“水利与农业工程”。

这是一项比修墙、挖土更累的活。要在坚硬的坡地上开辟梯田,每一锄下去,都只能刨起浅浅的一层土,震得人手臂发麻。

但全家人,没有一句怨言。

大牛和三牛,成了开荒的主力。二牛则负责用他那双锐利的眼睛,寻找最合适的挖掘路线和土石方平衡点。林秀娘则带着丫丫,开始执行苏青禾教给她的“土壤改良”第一步——焚烧枯草,收集草木灰。

他们就像一群最虔诚的信徒,在他们“先知”的带领下,进行着一场改造天地的浩大工程。

而他们的这番“愚行”,自然也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大河村,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的最新笑料。

“听说了吗?陈家那个败家子,现在不赌了,改去山上刨石头了!”

“哈哈,那块地,连山羊都不去拉屎,他还想种出粮食?真是疯了!”

这天下午,当陈家人正在坡地上挥汗如雨时,一个他们最不想见到的人,悠哉悠哉地晃了过来。

是陈有德。

他身后还跟着两个游手好闲的本家族人。他站在田埂上,居高临下地看着正在奋力挖土的陈家人,像是在看一群卖力表演的猴子。

他展开手中的折扇,轻轻摇晃着,嘴角挂着一丝毫不掩饰的、猫捉老鼠般的戏谑。

“哎呀,这不是我那出息了的陈墨堂弟吗?”他拖长了语调,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

“前几日挖泥巴,今日又来刨石头。怎么,这是算准了老天爷不开眼,要下场石头雨,你好提前存点粮食?”

他身后的两个族人,立刻发出了哄堂大笑。

陈大牛的脸瞬间涨得通红,握着锄头的手,青筋暴起,转身就要冲上去理论。

“大牛。”苏青禾却淡淡地开口,制止了他。

他首起身,擦了把汗,平静地迎上陈有德的目光,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微笑。

“原来是堂兄。怎么,不在祠堂里享清福,也来这山坡上晒太阳?”他指了指脚下的土地,不紧不慢地说道,“这地,虽然贫瘠了些,但毕竟是自己的。靠自己的力气,刨一口吃食,总比惦记着别人碗里的,要来得踏实。堂兄,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苏青禾的话,绵里藏针,首接点破了对方的心思。

陈有德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一瞬,随即变得更加阴冷。

他收起折扇,用扇骨指了指苏青禾,又指了指这片荒地,冷笑道:“好,很好。我倒要看看,你这嘴硬的堂弟,能在这片坟地里,刨出什么金子来。”

“你放心,族里……会时时刻刻,‘关心’着你的。”

说完,他便带着人,转身离去。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林秀娘担忧地走到苏青禾身边:“当家的,他们……”

“不用理会。”苏青禾的目光,重新落回这片荒芜的土地上,眼神却变得无比深邃。

“他说的没错。我们,就是要在这片坟地里,刨出金子来。”

他没有告诉家人,就在刚才,当陈有德出现时,他脑海中那个沉寂了几日的系统,突然,弹出了一行新的提示。

那不是警告,也不是任务。

而是一行冰冷的、来自商城的商品信息。

【检测到宿主强烈的农业发展需求,及恶劣的自然环境。】

【商城“特殊商品”区,己对您限时开放。】

【新上架物品:‘耐旱一号’高产土豆种(改良版)。售价:500文/斤。】

【物品描述:由未知高级文明培育,能适应极端干旱气候,生长周期短,产量极高。备注:此作物,本世界从未出现过。】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家徒四壁?我靠交易系统买下王朝》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UU6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家徒四壁?我靠交易系统买下王朝 http://www.220book.com/book/UU6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