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倩离开后,小院仿佛还残留着一丝她带来的、属于都市精英的锐利气息,但这气息很快便被院中固有的平和与草药香悄然融化。林峰依旧坐在廊下,目光沉静,仿佛刚才那场无声的“交锋”只是溪流中的一片落叶,随波而去,未留痕迹。
然而,那片“落叶”激起的涟漪,却真实地扩散开去,触动了另一颗不安的心。
翌日上午,吴婆婆又来了。这次是她自己来的,脚步依旧有些迟疑,但不再是全然的畏缩。她手里拿着一个陈旧但干净的布兜,里面鼓鼓囊囊的,似乎装着什么东西。
“林…林先生…” 她站在院门口,声音比上次稍微大了些,眼神里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有忐忑,有一丝微弱的期待,还有几分刚刚经历过“风波”后的不安。
“吴婆婆,快请进。” 林峰起身相迎,语气如常,仿佛她只是一位寻常的串门老友。
吴婆婆走进来,却没有立刻坐下,而是有些局促地打开布兜,从里面拿出了一副织了一半的毛线手套,还有几团颜色朴素但质感柔软的毛线。她的手指轻轻抚过那织了一半的花纹,动作有些生疏,却异常轻柔。
“昨儿…昨儿回去…翻箱倒柜找出来的…” 她小声说着,像是在解释,又像是在自言自语,“还是以前在老家时买的线,没想到还没坏…我就想着…试着织织看…”
她抬起眼,飞快地觑了林峰一眼,又低下头,声音更低了:“倩倩…就是我儿媳妇…她昨天…是不是来过了?她…没说什么吧?我…我没别的意思,就是闲着也是闲着…”
原来她感受到了儿媳的疑虑和审视,心中忐忑,特来小院,或许是想寻求一份确认,或许只是想在这个让她感到安全的地方,继续她刚刚鼓起勇气拾起的爱好。
林峰看着她手中那副织了一半的手套,针脚算不上多么细密均匀,却一针一线都透着认真。他温和地笑了:“赵女士是来过了。她关心您的身体,怕您累着。我和她聊了聊,她也只是希望您能健康开心。”
他没有提及任何不愉快,只强调了“关心”和“希望”,并将赵倩的来访轻描淡写地归于沟通。这话像是一颗定心丸,让吴婆婆紧绷的肩膀稍稍放松了一些。
“哦…哦…是这样…” 她喃喃道,像是松了一口气,但眼底仍有一丝挥之不去的阴影。儿媳的“关心”,于她而言,常常意味着无形的压力和束缚。
“这手套织得挺好。” 林峰将话题引回她手中的织物,“看这花纹,是元宝针吧?挺费功夫的。”
吴婆婆眼睛微微一亮,像是找到了知音:“林先生您认得?是啊,是元宝针,厚实,暖和…就是手法有点生了,织得歪歪扭扭的…”
“手艺这东西,就像骑自行车,学会了就忘不了。织几针就熟练了。” 林峰鼓励道,“这颜色也选得好,沉稳,耐脏。”
得到肯定,吴婆婆脸上露出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羞涩和欢喜。她着毛线,低声道:“想着…要是织好了…天冷的时候,倩倩她上班骑车,能用得上…就是不知道…她嫌不嫌样式老气…”
这话语里,藏着一位母亲最笨拙却也最真挚的爱与讨好。她试图用自己唯一擅长的方式,去靠近那个她无法融入的世界,去表达那份不知如何说出口的关心。
林峰心灯澄澈,洞悉这一切。他温声道:“心意无价。样式是其次,这份冬日里的温暖,最是难得。您儿媳妇若是知道您特意为她织的,心里定然是暖的。”
他顿了顿,又道:“不过,织这活儿确实耗神。您记得织一会儿就起来活动活动,看看远处,喝杯水。不急在一时,细水长流才好。”
这话既肯定了她的心意,又关照了她的身体,还隐晦地支持她“细水长流”地保有这个属于自己的小空间,可谓面面俱到。
吴婆婆听着,心里那点不安和忐忑,渐渐被一种踏实感取代。她用力点了点头:“哎!我记下了!慢慢织,不急…”
她终于在小凳上坐下,将毛线兜放在膝上,拿出织针,真的开始一针一线地织起来。她的动作起初还有些僵硬迟缓,但渐渐地,随着规律的针脚往复,她的呼吸变得平稳,神情也越来越专注沉浸。那织针穿梭的细微声响,仿佛成了她与内心世界对话的独特语言,将她从外部的焦虑和不安中暂时剥离出来,进入一个只有她和毛线的、宁静而富有创造性的小天地。
林峰不再打扰她,自顾自地看书。苏晴过来悄声给吴婆婆倒了杯水,对她笑了笑。陈默在另一边画图,偶尔抬头看到老太太专注织手套的样子,觉得那画面莫名有种动人的安宁。
阳光暖暖地照着,院子里很安静。只有秋风偶尔拂过树叶的沙沙声,和织针轻轻碰撞的、极有规律的细微脆响。
这一刻,织针牵引的,不仅仅是毛线,更是一位老人试图重新连接自我、表达爱意、安顿心神的所有努力。那看似微不足道的手工,于她而言,不啻于一场静默的心灵修行。
然而,心结的解开,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事。吴婆婆在小院找到了片刻安宁,但真正要让这份温暖融入家庭,还需要另一端的回应。赵倩心中的冰层虽己松动,但距离真正理解和接纳,还有一段路要走。
织针引线,牵动的是两端的心绪。小院提供了暂时的避风港和温暖的指引,但真正的和解与转变,仍需在生活的真实战场上,由当事人自己去完成。
林峰深知这一点。他并不急于求成,只是如同一个耐心的守望者,提供一片能让种子发芽的土壤,然后,静待因缘的下一步展开。
毛线团在吴婆婆手中慢慢变小,手套的形状逐渐清晰。她的眉头舒展,嘴角甚至带上了一丝几乎看不见的、满足的弧度。
也许,当这副饱含心意的手套最终完成,递到赵倩手中的那一刻,又会是一个新的契机,足以融化最后那点隔阂的冰霜。
但现在,时光正好,就让她安心地,织完这一针,一线。
作者“一笑三千”推荐阅读《改运小院》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UVS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