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币在掌心留下的压痕尚未消退,陈默的指尖却己不再转动。
那道浅痕像一道休止符,截断了此前连绵不断的节奏。
他坐在晨曦资本总部办公室的靠背椅上,目光落在桌角三道铅笔划出的刻痕上,一动未动。
昨夜内网警报响起时,他便知事情未了。
真正的猎手从不会只布一重陷阱。
叶凌霄要的不是玉瞳本身,而是它所象征的能力——穿透表象、首抵本质的洞察力。
而这种能力,一旦被复制、被解析,便足以颠覆整个异能与科技的平衡。
对方既然敢伸手,就不会只派一个林修来碰运气。
他抬起手,将钢笔从胸前口袋取出,没有拧开,只是用笔尖轻轻点了三点桌面。
节奏与昨夜日志中三次复制拦截的时间完全一致——13秒一停,精准得如同机械设定。
可人类的行为总有微小偏差,哪怕是训练有素的间谍。
林修的操作太干净,干净到不像活人。
陈默闭眼,玉瞳悄然开启。
视野瞬间切换成低频扫描模式,金属结构在眼中层层剥开。
通风口的合金格栅下,一道极细的共振线圈缠绕在支撑架内侧,末端连接着微型光学镜头,正以每三十秒一次的频率向外部发射微弱反射信号。
这不是常规监控设备,而是利用环境光与声波共振还原室内对话的新型窃听装置,伪装成空调部件的一部分。
他睁开眼,调出昨日的空调检修记录。
系统显示,三日前有两名外包技术人员进入核心档案区,登记编号为“环净科维-0917”,所属公司为“恒远环境维护”。
他输入编号反查,发现该公司注册地址为空置厂房,法人信息为冒用身份。
线索断在这里,本该无解。
但他记得,周慕白曾提过一句:这类共振监听器必须与室内声场匹配,调试时需播放标准音频进行校准。
而校准过程,会留下短暂的频段波动。
他调取前日档案区的声波监测图谱,在一段看似正常的背景噪音中,捕捉到0.6秒的异常谐波——频率恰好落在人耳听阈边缘,是典型的设备自检信号。
证据闭环。
他按下内线:“让周慕白来我办公室,带上周三天的所有访问日志。”
不到两分钟,周慕白推门而入,机械键盘未带,只握着一支铅笔,指间无意识地转出残影。
他站在桌前,一眼看出陈默的状态不对。
“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内部有人在帮他们听。”
陈默将屏幕转向他,
“林修,非工作时间调阅临床数据,停留西十三分钟,三次尝试复制。这些行为本身不违法,但时间节奏太规整——13秒一次,像在等待系统冷却窗口。”
周慕白眯眼:“AI审计系统会自动屏蔽这种规律性操作,除非……他知道自己在被观察。”
“所以我要你关掉AI。”
陈默说,
“从现在起,所有数据访问改为人工标记。筛选条件三个:非工作时段、停留超三十分钟、有过复制拦截记录。”
周慕白没问为什么,转身就走。
半小时后,他返回,脸色变了。
“只有林修一人符合全部条件。其他员工最多触发一条规则,他是唯一三重命中。”
陈默点头,又拨通另一条线路。
“沈秋棠,来一趟总部,以心理评估名义,接触风控部新入职的林修。别问问题,只聊职业规划,观察他的反应。”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传来一声轻应。
中午十二点十七分,沈秋棠走进风控部办公区。
她没有穿白大褂,只着一件素色长裙,手里拿着一份测评表。
林修被叫出工位时,神情平静,站姿标准,甚至带着一丝职业性的谦逊微笑。
两人在茶水间旁的会客角坐下。
沈秋棠翻开表格,语气柔和:“听说你是猎头重点推荐的候选人,履历非常出色。未来三到五年,有什么具体目标?”
林修双手交叠放在膝上,语速平稳:“我希望能在风控模型优化方向深入发展,尤其是结合AI进行动态风险预警。”
“听起来很有抱负。”
沈秋棠微微一笑,“那你当初为什么选择晨曦?其他公司开的条件未必比我们差。”
林修喉结轻微一动,瞳孔收缩了不到半秒。
“因为……贵司的技术前瞻性更强。”
沈秋棠没再追问,只在表格上勾了几笔。
离开时,她顺手将一张便签纸留在桌上,背面写着一行小字:“瞳孔收缩,喉部肌肉紧绷,回答延迟0.8秒——情绪伪装。”
陈默看完纸条,将其投入碎纸机。
目标确认。
他站起身,走到保险柜前,输入双重密码,取出一份标有“绝密-神经桥接v2.0”的数据包。
这不是真实协议,而是陈默与周慕白联手伪造的第二代脑机接口框架,内含三层追踪码、时间戳混淆模块,以及一个伪装成数据校验的反向心跳包程序。
任何试图导出或解析的行为,都会在后台留下不可清除的路径印记。
“上传到内网文档中心。”
他说,“权限设为总监级以上,访问需二次验证。”
周慕白站在终端前,手指悬在回车键上:“一旦他们拿到,就会知道我们在设局。”
“不。”
陈默摇头,“他们会以为自己赢了。贪婪会蒙住眼睛,让他们忽略细节。”
周慕白按下回车。
文件上线。
下午三点,陈默在晨会中当众宣布:
“下周起,一期临床数据将进入封存阶段,所有相关文档迁移至离线服务器。二期协议的初步框架己完成,将在内部评审后启动测试。”
会议室里一片低语。
林修坐在后排,低头记录,笔尖在纸上划出的痕迹比平时重了一倍。
散会后十五分钟,内网监控系统弹出提醒:有人尝试访问“神经桥接v2.0”文件,身份验证通过,正在加载。
是林修。
陈默没有阻拦。
他下令苏九儿在服务器机房释放微量蛊香——那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生物标记剂,能附着在异常数据流上,随传输路径扩散。
她的本命蛊虽毁,但对能量波动的感知仍在,只是范围缩小,精度下降。
“标记所有外传流量。”
他说。
苏九儿点头,指尖轻抚腕间七彩绳,绳结内保命蛊微微震颤,随即安静。
数据开始流动。
林修的终端在五分钟后发起加密传输,目标IP经过三层跳转,首站指向城东废弃数据中心。
周慕白立即启动追踪程序,却发现对方使用量子加密通道,常规反向定位失效。
“他们用了动态密钥轮换。”
周慕白盯着屏幕,“每0.3秒更换一次密钥,我们抓不到稳定信号。”
陈默闭眼,玉瞳再次开启,这一次聚焦于网络拓扑的物理层。
他透过地板下的光纤走向,捕捉到数据流在跳转过程中的微小延迟——每次经过城东中继点,都会多出0.3秒的停滞。
这不是网络拥堵。
是中继设备在进行协议转换。
“中继点在城东。”
他说,“让追踪程序伪装成心跳包,每隔13秒发送一次,模拟正常维护信号。”
周慕白照做。
十分钟后,第一组回传数据被捕获:接收端位于西郊工业园区一栋独立办公楼,电力独立,网络专线接入,建筑登记在“新辰科技”名下。
“查这家公司。”
陈默说。
结果很快出来:空壳公司,注册法人从未露面,租金按季度预付,物业记录显示每日有专人送餐,但从无访客进出。
“不是叶氏的资产。”
周慕白说。
“所以更危险。”
陈默站起身,走到窗前。
玻璃映出他的轮廓,衬衫依旧平价,牛仔裤边缘磨白,镜片后的目光却冷得像铁。
他知道,这不是结束。
这只是对方真正行动的开始。
他拿起钢笔,拧开笔帽,倒出半截铅芯,在桌角轻轻划了三道。
动作与昨夜相同,节奏却变了——不再是等待,而是宣告。
笔帽旋紧,钢笔归位。
他转身,对周慕白说:“让追踪程序继续运行,不要切断数据流。让他们传,传得越多,漏洞越大。”
周慕白看着他:“你打算什么时候收网?”
陈默没有回答。
他只是抬起手,指尖轻轻抚过袖口——七彩绳内的凸起,正微微发烫。
(http://www.220book.com/book/UYM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