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的大捷,如同一剂强心针,彻底稳固了李承乾摇摇欲坠的皇权。
但李承乾比谁都清楚,这,仅仅只是开始。
王霖留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杀人,容易。 治国,难。
御书房内,新任的户部尚书,正是那位曾经被打压的寒门官员,宋清。
此刻,他正捧着一堆账册,愁眉苦脸地向李承"乾"汇报。
“陛下,王霖一党抄没的家产,折合白银,共计一千二百万两。听起来虽多,但……但实在是杯水车薪啊!”
宋清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
“北境大捷,将士们的抚恤、赏赐,至少需要两百万两。” “江南大旱虽解,但后续的安抚、重建,恢复生产,又是一个百万两的无底洞。” “还有常年失修的河道,年久失修的官道,以及……被王霖一党搞得乌烟瘴气的各级官府,都需要钱去填补!”
“最关键的是,国库的税收体系,早己被他们蛀空。如今的税法,只对平民百姓苛刻,那些士绅大族,官商豪强,却有千百种办法逃税漏税。长此以往,国库只会越来越空,民怨,也只会越来越沸腾!”
“嗡……”
微弱的、代表着忧虑的蜂鸣。
李承乾知道,宋清说的,句句属实。
他可以靠杀人来夺权,但绝不可能靠杀人来变出钱。
“你的意思,朕明白。”李承乾敲了敲桌子,“要治病,就得刮骨疗毒。朕,打算推行新政。”
宋清浑身一震:“陛下圣明!不知是何新政?”
“两条。”李承乾伸出两根手指,“第一,清丈田亩,一体纳粮。无论皇亲国戚,还是士绅百姓,名下有多少田地,就得交多少税,谁也不能例外!”
“第二,征收商税。凡天下商贾,无论买卖大小,皆需按其盈利,向朝廷纳税!”
“嘶——”
宋清倒吸一口凉气!
这两条新政,任何一条,都足以在朝野掀起滔天巨浪!
“一体纳粮”,动的是天下所有地主士绅的蛋糕! “征收商税”,更是断了那些富可敌国的豪商的财路!
这两股势力,盘根错节,影响力甚至比王霖还要大!
“陛下,此事……阻力之大,恐怕……”
“嗡嗡嗡……”
“朕知道有阻力。”李承乾打断了他,“所以,朕需要两样东西。”
“一样,是握紧‘钱袋子’。”
他从御案上,拿起一份早己拟好的圣旨。
“朕,决定成立‘内务府皇家银行’。将此次抄没的千万两白银,作为启动资金。凡天下商贾,皆可来此存钱、借贷。朕,给他们最低的利息,最好的信誉!”
“朕要用皇家的信誉,把全天下的钱,都吸到朕的手里!朕要让那些企图用钱来跟朕作对的豪商,最后都得乖乖地来求朕!”
宋清听得目瞪口呆!
银行?
这又是一个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
但他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厉害之处。皇帝,这是要从根本上,掌控整个大夏的金融命脉!
“那……另一样呢?”宋清颤声问道。
“另一样,”李承乾笑了笑,“是握紧‘笔杆子’。”
他看向门外:“宣,翰林院编修,张敬之,觐见。”
很快,一个面容清瘦,眼神却异常明亮,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官服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他就是李承乾在那场“鉴谎大会”上,发现的另一个可用之才。
“臣,张敬之,参见陛下。”
“平身。”李承乾看着他,“张敬之,朕问你,如今天下,什么东西的传播速度最快?”
张敬之微微一愣,思索片刻,答道:“回陛下,应是……流言。”
“说得好!”李承乾抚掌大笑,“朕,就是要你,去为朕,制造‘流言’!”
“朕,命你即刻组建‘大夏皇家报社’。朕要你,把朝廷的新政,把北境的大捷,把那些贪官污迹,把那些利国利民的好事,全都给朕写成最通俗易懂的故事,印成报纸,传遍大夏的每一个角落!”
“朕要让天下的百姓,都知道,谁,才是真正为他们好的人!”
“朕要让那些企图用‘圣贤之道’来攻击朕新政的腐儒,在真正的民心向背面前,无所遁形!”
“朕要这笔杆子,成为朕手中,最锋利的剑!为朕的新政,披荆斩棘!”
张敬之听得热血沸腾,他从未想过,自己手中的笔,竟还能有如此大的用处!
“臣!领旨!必不负陛下所托!”
看着眼前这两个干劲十足的臣子,李承乾知道,他己经为即将到来的风暴,准备好了最坚实的盾,和最锋利的矛。
钱袋子,和笔杆子。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即将打响。
庙堂铁蛋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V2L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