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年的海蚀洞浸在幽蓝的磷光里,钟乳石垂下的水珠如凝固的星子,滴落在布满青苔的石台上。
柳氏家族的巫女们赤足跪坐在岩壁前,发间缠绕的海藻随着呼吸轻颤,她们手中的骨针正将捣碎的夜光螺粉,一点点嵌入岩壁的凹槽——那些纵横交错的沟壑,竟是按着北斗七星的轨迹排列。
剧本提示从苏野腕间的“溯浪铃”里渗出来,混着海螺号角的呜咽:【第三十五层嵌层任务:解读岩壁星图中的“天字诀”,破译柳氏先祖以星辰为墨的生存智慧,时限2小时——提示:每道刻痕的深浅,对应着潮汐与星象的百年轮回】。
苏星眠的指尖刚触到岩壁上凸起的星轨,磷火突然剧烈明灭。那些用珍珠粉填充的刻痕竟渗出微光,在空中勾勒出半透明的星图。“共情外挂”如潮水般涌来,她看见巫女们在月圆之夜,将婴儿的胎发混着朱砂涂在岩壁,口中念念有词:“让星辰记住每个新生命的重量。”更有位盲眼老妪,仅凭双手触摸星图,就能精准预言三日后台风的路径。
石缝间嵌着的贝壳罗盘,刻度早己被海水磨平,却在中心处刻着个“衡”字,横竖笔画的交点处,镶嵌着枚破碎的翡翠——那是用家族仅存的嫁妆碾成,寓意“天地平衡,方得生路”。罗盘边缘爬满藤壶,揭开后露出密密麻麻的小字,记载着历代巫女观测星象的心得:“参宿西亮时,宜修补船帆;心宿二隐时,莫出海。”
“她们把天空刻进石头,用星星丈量生死。”苏清鸢轻抚着岩壁上用鱼骨排列的星阵,每根鱼骨都对着不同的方位,“这不是简单的星图,是与天地签订的契约。”洞顶垂下的钟乳石尖端,凝结着暗红的结晶,“识字符”在其上流转成血红色的光带:【此为巫女以心头血喂养二十年的“观星石”,可感应星辰异动,曾预警过三次足以灭族的海啸】。
苏野的“动作外挂”被岩壁深处的裂缝触发,记忆碎片如流星划过:暴雨夜,巫女们用长发系住将倾的钟乳石,在岩壁上紧急补刻新的星轨;饥荒年,少女将珍藏的星图拓印在树皮上,塞进漂流陶罐,树皮边缘的齿痕,是她饿极时咬下的;外敌入侵时,族长将最珍贵的星图刺在后背,纵身跃入海中,让秘密随波涛永恒沉没。
当北斗七星升至洞顶正中央,岩壁上的星图突然整体发亮,磷光汇聚成一道光束,射向洞外的海面。光束掠过之处,海浪竟自动分开,露出海底一座由珊瑚砌成的碑林。每座石碑上都刻着不同的字,“安”“渡”“守”……在光束的照射下,碑文如同活物般游动,拼凑成古老的歌谣:“天为纸,星作墨,人在浪尖写春秋。”
玉佩的光芒与星图产生共鸣,在洞壁上投下历代柳氏女性的虚影。她们或跪坐观星,或执刀刻石,或怀抱陶罐走向大海,最后所有身影重叠成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妪,她将刻着“启”字的陶罐放入海中,转身对岩壁深深一拜:“该让后人知道,我们的路,是星辰铺就的。”
【第三十五层嵌层任务完成。奖励:“揽星尺”(可测量任意嵌层的时空轨迹),第三十六层嵌层坐标:1370年,柳氏家族的沉船残骸】。
时空锚点展开时,她们置身于漆黑的深海。巨大的古船残骸如巨兽的骸骨,珊瑚与海草在船桅间缠绕生长,形成一座沉默的坟茔。船首像的眼睛处,两枚贝壳泛着幽光,拼凑出一个残缺的“望”字——那是柳氏先祖最后的凝望,穿透百年时光,仍在等待着后来者。
苏星眠握着“揽星尺”,尺身突然泛起涟漪般的纹路,指向沉船最深处。“岩壁上的星图,终究要在海底找到答案。”她的声音在深海中回荡,惊起一群发光的鱼群,鱼群游动的轨迹,竟与岩壁星图如出一辙。
第三十六层的剧本提示从船底的缝隙里渗出,带着铁锈与海藻的腥甜:【主线任务:寻找沉船上的“龙骨密卷”,理解“有些传承,即便葬身海底,也会在腐朽中重生”】。
这一次,岩壁星图的磷光顺着光束落入海底,照亮了沉船残骸上斑驳的刻痕。那些被珊瑚覆盖的字迹,在光芒中渐渐苏醒,如同被唤醒的古老幽灵,开始诉说着比星辰更久远的故事。而苏清鸢手中的“铭骨章”,再次与沉船龙骨产生共鸣,迸发的金光中,浮现出初代柳氏先祖的身影,她手持刻刀,正将第一个字刻在新生的船骨上。
作者“冒火的东方”推荐阅读《人生开挂靠剧本》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V3J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