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瓣莲:从琴房到鸟巢》
秋分过后,老巷里飘起桂花香,琴房的石磨“吱呀吱呀”转个不停,金黄的玉米粒混着新收的糯米,在磨盘间碎成细腻的粉,扬起的白雾里裹着醇厚的谷香。阮音握着木柄推磨,蓝布围裙上沾着星星点点的粉粒,像撒了把细碎的月光。
“得磨三遍才够细,”温砚坐在石磨旁的矮凳上,用筛子过滤粗粉,“去年做的重阳糕,野荞她妈念叨了一整年,说比城里糕点铺的瓷实。”老太太的银发上落着几粒米粉,却笑得眉眼弯弯,竹筛里漏下的细粉堆成小山,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
野荞蹲在屋檐下捆扎稻穗,金黄的秸秆在她手中翻飞,捆成的稻把整整齐齐码在墙边。“张大爷家的稻子收完了,”她擦了擦额角的汗,“让咱们留些谷穗挂屋檐,说看着喜庆。”墙角的竹匾里晒着新摘的桂花,金灿灿的花瓣混着红糖,腌出的糖桂花香气扑鼻,是做糕饼的好料。
云岫的爹扛着袋新米进来,麻袋上还沾着稻田的泥。“今年收成好,”老爷子把米袋往地上放,“磨成粉蒸糕,再掺点红枣,保准甜到心坎里。”他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烤得焦香的红薯干,切成细细的条,嚼起来韧劲十足。
汀兰趴在石磨边,看米粉簌簌落下。她突然从饼干盒里掏出个东西,往阮音手心放——是颗红得透亮的山楂,果柄上系着她用彩线编的小蝴蝶结。小姑娘用手语比“甜”,又指指灶台上的蒸笼,眼睛亮晶晶的,满是期待。
灶台上的铁锅烧得发白,云岫正在蒸重阳糕。蒸笼布上铺满混合好的米粉,中间夹着厚厚的糖桂花和红枣泥,白的粉、金的花、红的枣,层次分明像幅画。“等上汽后再蒸一刻钟,”她往灶膛里添了把干树枝,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五瓣莲:从琴房到鸟巢 火苗“腾”地窜起来,“糕要慢慢蒸,急了就塌。”
野荞妈被护工搀着进来时,手里攥着块蓝布,上面绣着半朵未完成的菊花。“帮我把这朵菊绣完,”老太太坐在藤椅上,“重阳节插在糕上,应个景。”她的手指微微发颤,却执着地将银针穿梭在布间,每一针都带着岁月的温度。
温砚把过滤好的米粉倒进大盆,加水揉成面团。“汀兰来帮忙,”她拉过小姑娘的手,“学着揣面,力气匀了,糕才松软。”汀兰涨红着脸,有模有样地按压面团,鼻尖沾着白粉,像只可爱的小花猫。
沈砚之来送秋梨时,手里拎着个竹编食盒,里面是几坛自酿的桂花酒,酒液金黄透亮,晃动时能看见沉淀的桂花。“我妈说这酒配重阳糕最妙,”他把食盒放在窗台,目光落在忙碌的众人身上,“每次来琴房,都像掉进了老时光里。”云岫的爹笑着往他手里塞了根红薯干,说:“尝尝现烤的,越嚼越香!”
第一笼重阳糕出锅时,白雾裹挟着甜香漫到巷口。阮音把野荞妈绣好的菊花别在糕顶,雪白的糕体、金黄的花蕊,衬着蓝布蒸笼布,美得让人挪不开眼。野荞妈捧着热腾腾的糕,轻轻咬一口,米粉的软糯、桂花的香甜、红枣的醇厚在口中散开,眼眶瞬间:“真好啊,这琴房的秋天,比什么珍馐都珍贵。”
煤炉上的桂花酒“咕嘟”冒泡,酒香混着糕香,把微凉的秋夜烘得暖意融融。汀兰举着插着菊花的重阳糕又蹦又跳,碎屑落在蓝布裙摆上,像撒了把星星。阮音望着这一幕,突然觉得日子就像这石磨下的米粉,慢慢研磨,细细沉淀,终将把平凡的岁月酿成最甜的秋糯。
(http://www.220book.com/book/V42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