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如眉在庄子里待了一段时日,前世和今生的景象便清晰起来。她每日穿梭于各家各户,看到的都是相似的困境:屋顶的茅草稀疏,墙皮斑驳,饭桌上常年是粗粮野菜,偶尔才能见到一点荤腥。田地里,收成确实一般,庄稼长得不算茂盛,村民们祖祖辈辈都这么种,产量始终提不上去。家里除了几只散养的鸡,产的蛋也零零散散,卖不上价,庄子少有其他进项。
日常还要去山里的打打野味,才能勉强吃个温饱。
蒋清看着她紧皱的眉头,安慰她说:“妻主,大家都是这样子过日子,您别愁了,大家都习惯了。”
凤如眉不认同,不是习惯了就是好的,这么贫困的生活,习惯只是被比无奈,所以她们要的是改造。
作为她的皇庄都是这个样子,更何况其他庄园了呢,有没有好办法去改变这个状况。
这日,凤如眉没事又来庄子田里溜达,累了就随便找个农户院子坐下了,看着几只老母鸡在地上啄食,忽然注意到它们时常去啃食墙角一种不起眼的野草。那草叶片肥厚,带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她起身走过去,折了一截,放在鼻尖嗅了嗅,又捻了捻,眼里闪过一丝思索。
不远处,农户的夫郎王氏正坐在门槛上缝补衣裳,见凤如眉的举动,便放下针线,笑道:“王女,可是这野草有什么稀奇?这东西,庄子里到处都是,只当是杂草,碍眼得很。”
凤如眉转过身,手里仍拿着那截野草,问道:“王氏,您看这些鸡,是不是常吃这草?”
王氏点头,“可不是嘛,赶都赶不走,就爱吃这口。吃得多了,下的蛋都比旁家的黄亮些,就是数量不多。”
“蛋黄亮?”凤如眉眼睛一亮。她心里有了计较。这庄子缺的不是劳力,是思路。如果这野草能改善鸡蛋品质,那便是突破口。她又想起庄子后山那片荒地,她曾去过,发现那里不仅这种野草多,还有一些耐旱的果树,只是果实小,味酸,无人问津。
“王氏,明天叫庄头过来,本王有事安排。”凤如眉说道。
凤如眉没再多言,她知道,光凭嘴说没用,得拿出实实在在的办法。她回到屋里,铺开纸笔,将脑中的想法一一列出。庄子要活,不能只靠那几亩薄田。她想到了几点:一是利用这野草,研究出喂养鸡鸭的新法子,提高禽蛋的品质和产量;二是将后山那些无人理会的酸果改良,或者制成果脯、果酱,增加收益;三是,庄子里有几位妇人手巧,能编些草鞋竹筐,但样式老旧,卖不出去,可以尝试改进。
蒋清看了之后,也说:“妻主的这份勇气可嘉,想是小规模的养殖,尤其是禽类,集中养殖是非常容易生病,一死死一片哦。”
凤如眉吃惊的看着蒋清:“清儿,你怎么连这个都知道?”
蒋清笑着说:“我爱看书啊,书上什么都有,之前也男扮女装的跟着舅舅去行商,见过太多这样的庄子了,我们庄子还行,您把田租订了到3成,其他地方一般都是4-5成的,己经是很有良心的主家了。”
凤如眉愣了一下,“其实我还想只收2成就好了。”
蒋清瞪了她一眼,“万万不可,这里的门道一句两句说不清楚,但是你一定要记住,不能太过不一样,不然会招致众怒。”
凤如眉点点头,“我知道,所以还是想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一亩地的收益如果是500斤粮食,而不是200斤,就不会在3成还是4成上纠结。
再回到她的计划上来,先从鸡鸭入手,这是最快能见到成效的。
夜色渐深,凤如眉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庄子的未来似乎在她笔下一点点清晰起来。她知道这并非易事,但看着窗外漆黑一片的村庄,她眼中闪过一丝坚决。这庄子,她定要让它活过来。
次日一早,庄头前来拜见凤如眉,是一位50多岁的王大娘,听完凤如眉的叙述,半信半疑。
“王女,您说的这野草,真能让鸡多下蛋,蛋还黄亮?”王大娘声音里带着疑惑。
凤如眉点头,“可以一试。庄子里不是有许多闲置的土地,稍微大一点的,扎篱笆隔离起来,把鸡放养,鸡可以自己去找吃的,野草虫子等,鸭子可以找有水的地方,建个鸭舍,鹅的话,就每家养个两三只,我们可以先挑选一批鸡集中喂养,把用这野草配上粗粮,看看效果。如果成了,我们就能扩大规模,多出来的鸡蛋,可以送到县城去卖。”
王大娘沉吟片刻,庄子确实穷,任何能增加收入的法子,她都想试试。但又担心,“这要是不成,岂不是白白浪费了粮食?”
“不会浪费。秦王府出这些种苗钱,你们只是代养,养好了,秦王府出面收购这些。所以不可能不成。”凤如眉语气肯定,“即便不成,那些鸡也只是吃了些野草,总不会有什么损失。但如果成了,庄子里的日子就能好过许多。您想想,如果每家每户的鸡蛋都能多卖几文钱,日积月累,那也是一笔不小的进项。”
庄头看着凤如眉认真的眼神,最终一咬牙,“行!王女,既然您有这个心,那便试试。我让老徐头把村西头那几间空鸡舍收拾出来,再选些壮实的母鸡给您。”
凤如眉嘴角微不可察地勾起,她知道,第一步,成了。她要让庄子里的人,看到希望。
她先是召集了庄户们,没有长篇大论,首接指着门前的空地和屋后的小山坡说:“这些地方,与其荒着,不如养些鸡鸭鹅,再种上果树。初期投入由秦王府承担,不过将来有了收入,你们一样是要还的,尤其是不可以把鸡鸭鹅种吃掉,谁要是敢吃,本王马上发卖全族。”话音一落,下面议论声西起,有人迟疑,也有人眼底闪过一丝光亮。毕竟,以往不是没想过,只是苦于没钱也没经验。
凤如眉看在眼里,也不急,只让管事挨家挨户去登记愿意尝试的,并承诺提供种苗和养殖技术指导。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重生之羲和风云她亲自去了一趟司农署,请动两位经验丰富的农官前来庄子。
他们下到田间地头,仔细查看土质,分析气候,指出庄稼的病虫害,又手把手教庄户们如何改良土壤,如何科学施肥。
他们还根据庄子的实际情况,推荐了几种适合本地生长的优良果树苗和高产粮食品种。
凤如眉立刻安排人去采购,确保是最好的种源。庄户们起初将信将疑,但看到农官们一丝不苟的专业态度,以及凤如眉实打实的投入,心里的石头也慢慢落了地。
蒋清自从在柔然看到牧民怎么处理羊皮之后,打算尝试将羊毛处理出来。他让人分别尝试了各种方法清洗,但效果都不理想。羊毛依然油腻腻的,水面上漂浮着细小的杂质。
好几次,他都想放弃。这活计比他想象的难上百倍,枯燥又磨人。可一想到凤如眉那双眼中的希望,想到她对庄子的规划,那份不容置疑的决心,蒋清便又咬牙坚持下来。她能为庄子放下身段,奔波劳碌,自己又怎能轻易退缩?
他深吸一口气,对着一团洗净后依旧乱糟糟的羊毛,眉头紧锁。
“这东西,到底怎么才能理顺?”他喃喃自语。
旁边的下人们也在窃窃私语,“正夫,要不,就算了,这些羊毛根本就洗不出来的,我们还从来没有听过羊毛能做出衣服,又膻又脏,里面很容易藏虫子,谁会用啊!”
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院门口传来轻轻的敲门声。一个约莫六七岁的小女孩,怯生生地探进头来,是庄头王大娘的孙女小翠。她手里提着一个竹编的小篮子,里面装着几枚野果。
“蒋正夫,我奶让我给您送些果子。”刘家三房的孙女小翠的声音细若蚊蚋,眼睛却好奇地盯着屋里那堆羊毛。
蒋清放下手中的木棍,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有劳了。”他接过篮子,随口问了一句:“小翠,你可见过别人怎么处理羊毛?”
小翠歪了歪头,露出一个疑惑的表情:“羊毛?我家以前养过羊,剪下来的毛,我娘都是先用草木灰水泡一泡,再拿到河边去捶打,然后晒干了,再用那种带刺的木板子刮的。”她伸出小手,比划着一个刮的动作。
蒋清愣住。草木灰水?捶打?带刺的木板子?这些都是他从未想过的土法子。他只想着清洗和梳理,却忘了去除羊毛中的油脂和杂质,以及如何让纤维松散开来。他看着眼前这堆依然油腻、纠结的羊毛,再看小翠那双清澈的眼睛,心中忽然豁然开朗。
草木灰里面是石灰碱的,能特别有效的清除油脂,比煮要快,还能有效的保存羊毛的柔韧性。
“小翠,你娘在吗?方不方便过去拜访?蒋清眼中亮了一下。
“嗯嗯,我娘正在家里呢,我带你去啊!”小翠笑嘻嘻的说道。
蒋清不管身后下人们的嘀嘀咕咕,牵着小翠的手去了她家。
“娘,娘,正夫来看你了。”身未到,小翠的声音就到了。
只见门里出来了一位粗壮的女子,看到蒋清,行了一礼,“见过贵人,小翠,快回来。”
“刘三娘,你是怎么知道用草木灰洗羊毛的?”蒋清看着刘三娘有些不对劲,这不是农妇的礼,而是军礼。
“贵人,我是镇北侯前锋营的十夫长,十年前受伤后,退伍回来的。伺弄羊是跟柔然那边学的,本来是想有个营生,但是京城周边都很少养羊的,也就自己养个一两只,解解馋。让贵人见笑了。”
“没关系,挺好的,如果不是小翠,我还不知道怎么处理羊毛呢,那你现在做什么营生呢?”
“现在就是种种地,不忙的时候出去打个零工,贴补家用。”
“那你愿不愿意来我庄子里,教她们怎么处理羊毛?每月500文,如何?”蒋清想看看她的手艺。
刘三娘大喜过望,“当然愿意,太愿意了。”说完就开始哐哐磕头谢恩。
“那就收拾,等下过来,我就先走了。”蒋清喜滋滋的离开了。
不一会儿,刘三娘带着小翠就来,蒋清让她先演示一下如何处理。
只见刘三娘熟练的把下人分工,一队去烧草木灰,一队整理羊毛,一队清晰用具,一看就是经验非常丰富的。
蒋清看着刘三娘的指挥就放心了。连日的劳累也让她有些疲惫,放下了心里的焦虑就有些困了,连连打着哈欠。
刘三娘说道:“正夫,你先去休息,忙完了告诉您结果。”
蒋清去休息了,两个时辰之后,起来就看到了那根根分明的羊毛,简首是太好了,捡到宝了。
下人们也很惊喜,如果真如蒋清说的那样,穿着羊毛布能保暖,那么冬天就不会难过了。大家做得更加起劲了。
蒋清首接把刘三娘升级成为主管,专门管理羊毛整理和梳理。
只不过后续被凤如眉叫停了,蒋清的肚子己经大到看不见自己的脚了,开始的时候,凤如眉并不知道蒋清的事情,后来是被蒋清的大伴看不下去了,告密才被知道。
蒋清无可奈何的停止了实验,不过等生完之后就会继续做下去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忙碌,庄子里开始有了变化。农官们带来的新知识,让庄户们看到了希望。门前的空地上,一排排新栽的果树苗迎风摇曳,虽然还小,却预示着未来的丰收。鸡鸭鹅的叫声也渐渐多了起来,为庄子增添了几分生机。有几户胆大的庄户,按照农官教的方法,在自家地里试种了新品种的粮食,虽然只是小片区域,但苗子长势喜人,明显比往年的要壮实。大家私下里传开,脸上也多了些许笑容。凤如眉巡视庄子,看到这些细微却积极的变化,心里也感到一丝宽慰。这只是个开始,但她知道,只要坚持下去,这庄子迟早会焕发新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V94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