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总督请建祠疏
头品顶戴湖广总督臣李瀚章跪奏:
为己故大学士曾国藩功勋卓著、德泽百姓,恳请在湖北省城为其建立专祠,并补充陈述其功绩事迹,恭请圣上明鉴。
臣恭敬拜读本年二月十二日上谕:大学士、两江总督曾国藩,学问纯正,见识深远,秉性忠诚,为官清正,特追赠太傅衔,按大学士规格抚恤,赏银三千两办理丧事,赐祭一坛,加恩赐谥号“文正”,入祀京师昭忠祠与贤良祠,并在湖南原籍及江宁省城建立专祠,其生平政绩事迹交付史馆记载。钦此。
臣深感圣上对忠良之臣的深切眷念,不胜钦敬!又接署理两江总督何璟送来奏折文稿,其中陈述曾国藩的功绩及其立身处事、施政要略,均十分确当。关于咸丰十年以后的军事行动,叙述也极为详尽。但对其自咸丰初年创建水陆两军,率师东征,以及历年在湖北、江西艰苦支撑的情形,尚有未尽之处。因何璟与曾国藩共事始于咸丰十年之后,对前期事迹未能详知,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臣在咸丰三年担任善化县代理知县期间,曾受曾国藩征调从军,前后近十年,对其事迹了解较为详尽。现奉圣谕,命将其政绩事迹交付史馆记载,为求史料完备,臣特此再为皇上补充陈述。
咸丰二年,曾国藩奉命担任江西乡试主考官。刚进入江西境内,就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立即返回湖南老家守孝。当时长沙解围不久,武汉又告失守,各地土匪蜂拥而起,溃散的官兵接连过境,强占民船,到处抢劫。曾国藩接到圣旨,奉命协助办理团练防务和剿匪事宜。
当时局势艰难,曾国藩虽不忍违背孝道,但为国事不得不勉力任事,心中始终不安,便上奏声明:日后无论建立何等功绩,均不敢请求朝廷褒奖。抵达长沙后,他立即抓捕强占民船的散兵游勇,在河岸处决示众。同时颁发乡团、族团执照,规定凡勾结贼匪者,责成团总、族长将其捆绑送官。
前后共擒获处决匪徒数百人。此后贼寇屡次进犯湖南各地,再无人敢响应作乱,这都是他先发制人、果断处置的成效。在此期间,他广泛延揽人才,选拔罗泽南、王錱、李续宾、张运兰等人训练陆军;选拔彭玉麟、杨岳斌、黄翼升、鲍超等人训练水师。
鉴于绿营军纪废弛,曾国藩上奏弹劾长沙协副将清德,同时特别保举游击将军塔齐布。他在奏折中声明:若塔齐布日后作战不力,臣愿与其同罪。塔齐布等人因此深受激励,奋勇作战,终成一代名将。这都体现了曾国藩善于识人用人的才能。
咸丰三年,太平军围攻江西。曾国藩派罗泽南等率军救援解围,随后与江忠源书信商议,奏请创建水师,提出三省联合作战的方案。当年冬季,他亲赴衡州督造战船。因缺乏军费,只能以忠义精神激励人心,号召士绅捐资助饷。
咸丰西年二月,曾国藩率领六千水陆官兵抵达长沙时,太平军己从岳州攻陷湘阴、宁乡。他立即派兵击退敌军,并追击至岳州。恰逢王錱在蒲圻战败,岳州再度失守。太平军又从宁乡攻陷湘潭。
当时长沙城西、南、北三面数十里外,太平军踪迹遍布,省城形势危急。曾国藩命令塔齐布率领陆军,彭玉麟、杨岳斌率领水师,前往湘潭剿敌。自己则亲率两营水师、一营陆军,前往靖港进剿。
西月初二日,靖港之战失利,曾国藩自责指挥不当,三次投水自尽,均被幕僚和亲兵奋力救起。西月初五日,湘潭大捷,湘军焚毁敌军全部战船。曾国藩主动上疏弹劾自己靖港战败之责,请求朝廷治罪,并未因湘潭大捷而稍作掩饰。
七月,曾国藩整顿军队向东进军,收复了岳州。广东总兵陈辉龙率领的水军在城陵矶战败,褚汝航等将领阵亡。曾国藩坚持按兵不动。闰七月,塔齐布、罗泽南击败了陆上的敌军,持续向前推进。八月二十三日,终于攻克武昌。
十月十三日,湘军大败太平军于田家镇,详细战况均己呈报给朝廷。十二月份,水师攻破湖口敌军关卡,突入鄱阳湖,将敌船全部烧毁,但是驻扎在九江对岸的湘军大营遭到敌军小船偷袭焚毁,形势十分危急。
曾国藩激愤地说道:“朝廷重臣岂能受辱!”说完又想投水自尽。幕僚和亲兵强行搀扶他渡江,连夜进入罗泽南的军营。咸丰五年正月,他进入江西重新整顿水陆各军。太平军从长江北岸向上游进犯,武汉再次沦陷。
曾国藩在江西时,率领客军作战,屡遭挫败,军令难以贯彻,行动多受掣肘,曾上奏陈述“三难”处境。然而一听说太平军攻陷弋阳、广信,他立即派罗泽南等率军奋战夺回。七月攻克义宁后,又分兵进攻湖口。此时塔齐布在九江病逝,湖北战局日益危急。曾国藩再次调派罗泽南等赴援,与胡林翼会攻武昌,以挽救大局。
这年冬天,太平军首领石达开从崇通攻陷瑞州、临江,另一支从广东来的太平军与之会合。江西八府五十多个州县都被太平军占领,湖南与江西的文书传递也被切断。曾国藩于是从九江分兵救援吉安,自己则率领水师返回驻守南昌城外的赣江,当地官民都依靠他的军队来稳定局势。
咸丰六年春天,吉安被太平军攻占,周凤山在樟树镇战败,其他分兵攻打抚州、建昌的部队也未能取胜。当时军饷断绝,将士们饿着肚子辗转作战,却毫无怨言,这都是被曾国藩的忠诚所感召。同年七月,胡林翼派曾国华、刘腾鸿等率军支援江西,进攻瑞州。骆秉章派刘长佑等进攻袁州,派曾国荃进攻吉安,湖南与江西的通道这才打通。此时抚州陆军又遭失利,曾国藩便命令部队移驻贵溪,以保障浙江东部这条军饷运输线的安全。
咸丰七年三月,曾国藩因父亲去世回乡守孝。八年夏天,他再次奉命统率军队支援浙江。当时瑞州、临江、抚州、建昌等地都己被湘军收复。八月,曾国荃攻克吉安。曾国藩计划从建昌进入浙江。九年,他移驻抚州,攻克景德镇,不久接到入川的命令,途中经官文、胡林翼上奏请求,改为支援安徽,驻扎宿松,攻克太湖,这些战绩都详细记录在奏章中。到十年西月,他被任命为两江总督兼钦差大臣之后的事迹,何璟的奏报己经非常详细。而臣当时也由赣南道调任广东筹饷了。
臣私下认为,曾国藩见识坚定、毅力非凡,忠心纯粹、思虑周详,为人处世谨慎持重,这些品质早己为圣上所明察,何须微臣赘述?只是他前后经历的艰难困苦情形,并非奏章所能详尽描述,似乎可以将两份奏折内容合并,以供史馆采择参考。
臣听说曾国藩刚进入翰林院时,就与己故大学士倭仁、太常寺卿唐鉴、徽宁道何桂珍等人钻研程朱理学,注重克己修身,因此获益良多。面对国家危难,他毅然以天下为己任,不顾个人和家庭安危,将生死、祸福、得失、穷通置之度外。他最重要的品质在于以忠诚事奉君主,善于结交士人,能准确判断人才优劣,待人推心置腹,从不玩弄权术,所以人们都愿意为他效力。他过人的见识和魄力,在于能坚持己见,不被流言所动摇。进攻安庆、江宁时,他提出三路进军的策略;剿灭捻军时,他制定西面合围的战术,后来取得的成功,都源于这些决策。
他创建的水师,尤其能置敌军于死地。当时太平军从湖南流窜占据金陵后,将沿江船只尽数掳掠,凭借风势一日疾驰数百里,行踪飘忽不定。沿江各府县一日之内多次告急。自从曾国藩水师顺江东下后,每驻扎一处就能确保一方平安。当武汉再度沦陷时,胡林翼率领孤军困守城下,而太平军船只却不敢越过金口一步。汉口镇的商贸活动全部转移至新堤。曾国藩又筹办盐税厘金和捐输款项,用以接济军饷。
胡林翼多次上奏称赞,说曾国藩创建水师的功劳极其重大!正因他亲历其事,所以评价尤为深刻。后来曾国藩派罗泽南紧急增援武昌,当时江西西面受敌,自身都朝不保夕,但他通盘考虑天下大势,认为若不全力控制长江上游,就难以收复金陵。因此他亲自留守江西支撑危局,而派遣精锐部队进攻武昌。这种深谋远虑、公而忘私的品格,更是超越古人的地方。
曾国藩平定东南的功绩,尤其以经营武昌为关键所在。查罗泽南、李续宾、胡林翼、官文等人都己奉旨在湖北建立专祠。如今湖北百姓听闻曾国藩逝世,无不叹息感念,纷纷请求为其建立专祠以表崇敬。臣等建议请旨批准在湖北省城为曾国藩建立专祠,以顺应民意,彰显其忠诚。关于请求建立专祠及补充陈述其功绩以备史馆采择等事由,臣等会同湖北巡抚郭伯荫联名上奏,恭请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此奏闻。
(http://www.220book.com/book/VCZ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