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内哥罗人皇烈山氏,开始了他的治世。
他深知自己并非天命所归的皇者,没有那种受命于天、自然凝聚大势的便利,唯有以百倍于常人的勤勉与付出,来弥补这天命上的“不足”,来对得起这份沉甸甸的信任。
他并未标新立异,而是选择延续并进一步细化、夯实伏羲天皇时代留下的诸多政策框架。
他的勤政,达到了近乎自虐的程度。
每日天未亮,星月尚在头顶,他便已起身,开始批阅由各部呈报上来、堆积如山的简牍文书——哪个部落遭遇兽群骚扰,需要支持;
哪两个部落因为水源或猎场产生摩擦,请求仲裁;
哪里出现了罕见的疾病,需要医师和药材……他事无巨细,皆亲自过问。晨曦微露,他便已出现在议事的广场,与各族老商议对策。
日上三竿,他往往已经乘坐着简陋的车驾,奔波在巡视各部农耕、慰问孤寡疾苦的路上。
夜幕深沉,祖庭大殿的灯火常常亮至子时,他依旧在与内核族老们探讨如何应对新出现的挑战——某些局域妖兽活动变得频繁,几个大部落之间因人口膨胀导致的资源竞争,乃至一些细微的气候异常变化对收成的潜在影响……
“人皇,南部林栖部落与泽野部落因一条溪流的水源分配,争执不下,双方青壮已经对峙数日,恐生械斗!”
一名传令兵风尘仆仆地冲入大殿禀报。
烈山放下手中正在研究的一份关于北部霜冻期的记录,揉了揉因长时间阅读而布满血丝的眼睛,没有丝毫尤豫:
“备车,点一队护卫,我亲自去一趟。”
他拒绝了下属代劳的提议,不顾连日操劳的疲惫,立刻动身。
赶到现场后,他不听任何一方的事先陈述,而是亲自带着双方首领,沿着溪流实地勘察,测量水量,了解上下游各部落的实际须求。
经过两天不眠不休的调解与计算,他最终制定了一个考虑到旱季雨季变化、兼顾各方基本生存须求的、极为细致的轮换分配方案,并亲自监督着在溪流关键处打下分水的石桩,看着双方首领在他的见证下歃血为盟,立下契约,这才拖着几乎散架的身体返回。
“人皇,北地连降暴雪,冻死了大量牲畜,有三个大部落缺衣少食,已有老弱冻饿而死!”
坏消息总是不期而至。
烈山闻言,猛地从案后站起,脸上瞬间褪去血色,但眼神却锐利如刀:
“立即开启中央储备仓!调拨三分之一的过冬粮秣和御寒皮毛,由苍玄族老亲自带队,率领所有能动用的医师,即刻出发,送往北地!优先救助妇孺老弱!命令沿途部落,无条件提供协助!告诉他们,坚守住,救援马上就到!”
他的命令斩钉截铁,调度清淅,庞大的部落联盟机器在他的意志下高效运转起来,将一场可能演变成大规模惨剧的灾难,硬生生遏制在萌芽状态。
然而,人皇位格对生命本源的侵蚀,也在这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极致操劳中,日益清淅地显现出来。
不过短短数百年,他原本乌黑浓密的鬓角,已悄然染上无法忽视的霜白。
那张因常年奔波而显得风尘仆仆却坚毅的面庞,开始渐渐凹陷,颧骨突出。
他那身经由无数劳作和修炼打磨出的、达到武帝境界的雄浑气血,原本如同燃烧的烘炉,此刻却如同不断被舀取浇灌他族的大井,水位正在缓慢而坚定地下降,走向那看似遥远的枯竭之日。
在某些极度疲惫的深夜,他独自处理完最后一份公文,想要站起身时,那原本挺拔如松的腰身,也会不受控制地微微佝偻,需要用手支撑着案几,才能缓缓直起。
东华真人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这一日,他寻了个机会,来到烈山处理政务的偏殿。
“人皇。”
东华真人声音平和。
烈山抬起头,露出疲惫却依旧清明的笑容:
“东华先生,您来了。”
他试图起身,却被东华真人以眼神制止。
“不必多礼。”
东华真人在他对面坐下,目光扫过案几上堆积如山的简牍,
“近来,可感不适?”
烈山沉默片刻,放下手中的骨笔,揉了揉眉心,坦然道:
“先生慧眼。确有力不从心之感,气血运转不复往日圆融,神魂亦时有疲惫之意缠绕,难以驱散。”
“人皇位格,承载一族气运,非同小可。”
chapter_();
东华真人缓缓道,
“非天命者居之,如同凡铁承载神兵之重,时日越久,损耗愈巨。轻则折损寿元,重则……形神俱损。”
烈山闻言,脸上并无意外之色,反而露出一丝看透的淡然:
“此事,烈山早有预料。当年接下此位时,便已心中有数。”
“若你此时愿放下重担,我可禀明师尊,或可借巫族秘法,助你固本培元,延续寿算。”
东华真人看着他的眼睛,提出另一条路。
这并非虚言,巫刚确有手段能缓解这种消耗,只是代价不小。
烈山眼中闪过一丝波动,但很快便归于平静。
他缓缓摇头,目光通过窗棂,望向远处劳作的人族身影:
“先生好意,烈山心领。然,我既受亿万人族推举,承此大位,岂能因一己之寿数安危,便中途弃他们于不顾?地皇未出,人族前路依旧迷雾重重,正需有人抵砺前行。烈山……纵是燃尽最后一滴血,耗干最后一分气力,也当立于族人之前,为他们遮风挡雨,指引方向。此乃烈山心甘情愿之道,无怨无悔。”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一种将自身完全奉献出去的坦然。
东华真人凝视他良久,轻轻叹息一声,不再劝说。
他知道,这是烈山自己的选择,一种基于责任与信念的、悲壮而崇高的选择。
“既如此,人皇保重。若有紧急,可随时唤我。”
东华真人起身,留下一瓶散发着清凉气息的丹药,
“此丹或可稍缓神魂疲惫。”
“多谢先生。”烈山郑重接过。
东华真人离去后,烈山看着那瓶丹药,沉默许久,最终将其小心收起,再次拿起骨笔,埋首于无尽的政务之中。
又一日,一股温和却蕴含无上威严的意念,如同春风化雨,悄然降临烈山的心神深处。
那是来自火云洞的传讯。
“蒙特内哥罗。”
伏羲天皇的声音直接在他识海中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叹息,
“汝为人族,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朕与有巢、燧人、知生、锱衣诸位先祖,皆看在眼中,心甚慰之。然,人皇位格,承载一族气运,非天命所归者居之,损耗甚巨,恐伤及汝之根本,折损寿元。今,特准汝卸下重任,入火云洞清修。借人族残馀气运滋养己身,可保神魂不昧,寿元绵长,近乎天地同寿。”
声音满满关切。
进入火云洞,意味着立刻摆脱这无尽繁杂的俗务,远离那持续不断的气运消磨,从此镇压人族气运,享那近乎永恒的清净与寿元。
这是解决人皇寿短一个方法。
要么就是轮回重生了。
烈山沉默了。
他独自一人,来到寂静肃穆的祖庙之中。
庙内供奉着有巢、燧人、文祖、武祖,以及伏羲天皇的牌位,香火缭绕,庄严肃穆。
他缓缓跪倒在冰冷的蒲团上,对着那些代表着人族传承与希望的牌位,以及冥冥中注视着他的先祖意志,深深叩首。
再次抬起头时,他脸上已是一片平静的决然。
他的声音在空阔的祖庙中回荡,不高,却字字清淅,如同誓言:
“伏羲天皇,四位先祖厚爱,烈山……感激不尽,永世铭记。”
他顿了顿,一丝深藏的疲惫从眼底掠过,但旋即被更坚定的光芒取代,
“然,烈山既受亿万人族推举,承此大位,岂能因一己之寿数安危,便避入洞天福地,置族人之生死福祉于不顾?地皇未出,人族前路依旧迷雾重重,正需有人抵砺前行。烈山……纵是燃尽最后一滴血,耗干最后一分气力,也当立于族人之前,为他们遮风挡雨,指引方向,直至……力竭而止。此乃人皇之责,亦是烈山……心甘情愿之道。”
他拒绝了。
选择了继续留在这纷扰的尘世,留在他深爱着的族人中间,履行他那“非天命”却“尽人事”的职责,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踏尽千山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VEB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