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轻舟飞过万重山 第91集 惊闻变故

小说: 轻舟飞过万重山   作者:爱德华18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轻舟飞过万重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VGZ3/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万川县衙的后院总带着股淡淡的泥土气,徐方贵尤其爱这股味道。此刻他正蹲在亲手打理的牡丹畦边,指尖捏着把象牙柄小铲子,小心翼翼地给根部培土。晨露顺着翡翠色的叶片往下滑,在他藏青色的绸缎袍角洇出细小的湿痕,他却毫不在意,嘴里念念有词:“去年用了淘米水,开得比知府衙门的还艳,今年再添点骨粉,保管压过那老小子的风头。”

他这知县当得清闲。万川县民风淳朴,一年到头没几件大案,最多是张家丢了鸡、李家占了三尺地,升堂断断是非,余下的功夫全耗在这半亩菜园里。院里的石榴树是他刚上任时栽的,如今枝繁叶茂,枝头挂着几个青涩的果子,被晨风吹得轻轻摇晃。

“大人!大人!出大事了!”

衙役小李的声音像枚炸响的鞭炮,隔着月亮门就冲了进来,惊得菜畦里的蚂蚱蹦起三尺高,慌得徐方贵手一抖,小铲子“当啷”掉在砖地上,铲尖还沾着点带肥的黑土。

“慌什么?”徐方贵首起身,拍了拍袍角的泥星子,眉头拧成个疙瘩,“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你这咋咋呼呼的,像什么样子?”他素来瞧不上小李这毛躁性子,总说他“扛不动板子,记不住条文,就剩个大嗓门”。

小李跑得满脸通红,辫子都散了半根,怀里的文书掉了好几页,他捡得手忙脚乱:“是……是河大人!河大人在云雾山抓住了方知府!就、就捆在县衙前的老槐树上呢!”

“你说谁?”徐方贵的声音陡然拔高,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他往前凑了两步,耳朵几乎贴到小李脸上,“你再说一遍,抓了谁?”

“夔州知府,方万才大人啊!”小李急得首跺脚,把手里最厚的那本卷宗往他怀里一塞,“这是河大人让人送来的,说方知府贪墨赈灾粮、构陷良民,还有……还有通匪的证据!”

徐方贵抖着手翻开卷宗,指尖的汗一下子把纸页洇出个浅印。头一页就是青溪县的受灾名册,红笔圈着的“死亡”二字密密麻麻,像无数只眼睛瞪着他。他往下翻,心一点点沉下去——方万才账户里突然多出的三千两白银流水,钱庄掌柜的画押证词;被屈打成招的袍哥会成员供词,字里行间全是血痕;甚至还有几幅工笔界画,把方万才与匪首在破庙里密谈的场景画得活灵活现,连他嘴角那颗痣、说话时习惯性摸胡须的动作都没漏掉。

“这、这……”徐方贵突然捂住胸口,一口气没上来,踉跄着后退两步,后腰重重撞在石榴树上。树杈上的麻雀“扑棱棱”飞了一片,落下几片枯叶沾在他花白的发辫上。他望着卷宗里方万才的签名,那笔迹他认得——上月方万才巡查万川,在他的牡丹册上题过字,说“徐知县雅趣,胜似闲云野鹤”,当时他还觉得受了抬举,如今再看,那墨迹像是染了血。

“糊涂!河大人这是糊涂啊!”徐方贵猛地把卷宗往小李怀里一塞,转身就往二门口跑,跑得太急,左脚的靴子“啪嗒”掉在地上,露出里面绣着福字的白袜,他也顾不上捡,光脚踩在冰凉的青石板上,“方万才是巡抚跟前的红人!就算真有错,也该层层上报,哪能私自带人抓了?这是捅马蜂窝!要掉脑袋的!”

小李抱着卷宗跟在后面,看着知县大人光脚跑路的模样,想笑又不敢,只能憋得满脸通红:“大人,您慢着点,河大人说……说证据确凿,百姓都看着呢。”

“百姓懂个屁!”徐方贵猛地回头,胡子都翘了起来,“等朝廷怪罪下来,他们能替咱们挨板子?”话虽如此,脚步却不由自主地慢了些。他想起三个月前,河边豚曾递给他一份账册,说方万才在青溪县有猫腻,当时他翻了两页就扔在一边——方知府是从三品的大官,哪是他一个七品知县能置喙的?如今想来,那账册上的数字,竟与眼前卷宗里的分毫不差。

刚跑到二门口,就听见街面上一阵骚动,像是有无数人在说话,嗡嗡的像捅了马蜂窝。徐方贵踮着脚往衙门外瞅,这一眼差点把他魂吓飞——

县衙前那棵三百年的老槐树上,粗麻绳正缠着个熟悉的身影。崭新的孔雀补子官袍被撕得乱七八糟,露出里面月白色的中衣,脸上还有道新鲜的血痕,正扯着嗓子怒骂,唾沫星子喷得老远。不是方万才是谁?

而河边豚就站在树下,手里把玩着枚镶宝石的腰牌,正是方万才平日里显摆的那枚。他神色平静得像在看街边卖唱的,偶尔抬眼扫一下树上跳脚的人,眼神里没半分波澜。

“河大人!”徐方贵连滚带爬冲出去,光脚踩在碎石子路上,疼得他龇牙咧嘴也顾不上,“您快把人放了!有话好好说,咱们递折子告他去,朝廷自有公断啊!”

爱德华18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河边豚抬眼瞥了他一眼,把腰牌抛给身后的捕快,那捕快熟练地掏出个木盒,小心翼翼地收进去。“徐大人,”他声音不高,却像块石头投进人堆,“等朝廷公断,青溪县的百姓坟头草都三尺高了。”

他抬手往人群里指了指:“您问问乡亲们,去年冬天是谁把赈灾的棉衣换成了单衣,是谁把救命的粮食运去黑市倒卖?”

人群里立刻炸开了锅——

“我来说!”个穿粗布短打的汉子往前挤了挤,脸上有道疤,是去年去青溪县探亲时被冻裂的,“我表哥在青溪县驿站当差,亲眼看见方万才的人把棉衣拉去当铺,换回的银子往知府衙门运!”

“我侄子就是冻饿病死的!”个老婆婆拄着拐杖,哭得浑身发抖,“临死前还说‘官爷怎么还不给粮’,这狗官早就该抓了!”

“河大人做得对!徐知县别拦着!”“咱们都能作证!”“青溪县的尸骨还没凉透呢!”

声浪一波高过一波,拍得徐方贵头晕眼花。他望着树上气得脸发紫的方万才,又看看河边豚笃定的神色,后颈的汗顺着衣领往下淌,浸湿了里面的小褂。三个月前河边豚递账册时的眼神突然浮在眼前——当时他只当是年轻人血气方刚,如今才明白那眼神里藏着的不是冲动,是狠劲。

“可、可他是朝廷命官……”徐方贵还想争辩,声音却被人群的吼声淹没。他突然想起自己刚上任时,老父亲叮嘱的话:“官再小,心里得装着百姓,不然不如回家卖红薯。”此刻这话像根针,扎得他心口发疼。

河边豚上前一步,声音透过嘈杂的人声传过来,字字清晰:“徐大人放心,所有证据我己抄录三份,一份送巡抚衙门,一份送都察院,还有一份……”他扫过围观的百姓,目光在每个人脸上停顿片刻,“存在万川县百姓的心里。”

话音刚落,人群中突然有人举起手里的锄头:“我们都能作证!河大人没冤枉他!”紧接着,响应声此起彼伏,像浪潮般卷过整条街。有卖菜的大婶把菜篮子举过头顶,有私塾的先生领着学童们齐声念“为民除害”,连街角修鞋的老头都敲着铁砧子应和。

徐方贵看着这阵仗,腿一软,差点瘫在地上。小李眼疾手快扶住他,却被他一把推开。他望着眼前黑压压的人群,望着树上方万才怨毒的眼神,望着河边豚挺拔的背影,突然觉得手里那只象牙柄小铲子硌得慌——这几年他守着菜园子图清闲,竟忘了百姓心里的秤比衙门的天平准得多。

“唉——”徐方贵长长叹了口气,弯腰捡起地上的靴子,慢悠悠穿上,系鞋带的手虽还在抖,动作却稳了不少。他走到河边豚身边,理了理皱巴巴的袍角,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河大人说得对,百姓的心里最亮堂。这状子,我这知县陪你一起递。”

河边豚侧头看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阳光穿过老槐树的叶隙,在两人之间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撒了把碎金。

不远处的茶楼二楼,个穿灰布长衫的书生放下茶杯,提笔在纸上写着什么,笔尖划过纸面沙沙作响。他身后的仆从低声问:“少爷,咱们要不要……”

“不必。”书生打断他,目光落在街面那片涌动的人潮上,嘴角噙着笑意,“这出戏比听戏文有意思多了。”说罢提笔蘸墨,在纸上添了句:“民心如秤,能称山河。”

老槐树上,方万才的怒骂声渐渐低了下去,他看着楼下黑压压的人群,看着徐方贵站到河边豚身边,突然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脑袋无力地靠在树干上。阳光照在他撕破的官袍上,那只绣得精致的孔雀,此刻像只落了毛的鸡。

街面上的人声还在继续,混着小贩的吆喝、孩子的哭闹、铁器的敲打声,汇在一起,竟比衙门的惊堂木还让人心里踏实。徐方贵悄悄往人群里挪了挪,觉得光脚踩过碎石子的疼,竟比坐在衙门里听惊堂木舒服多了。他想,等这事了了,得把后院的牡丹再移几株到衙门口,让百姓也能看个新鲜。至于方万才那老小子,往后怕是没心思比牡丹了。

远处的炊烟袅袅升起,混着早饭的香气飘过来,徐方贵的肚子“咕噜”叫了一声。他摸了摸腰间的钱袋,突然想跟河边豚说:“要不先去吃碗牛肉面?加双倍辣油的那种,吃完再去巡抚衙门递状子也不迟。”这话到了嘴边,却被他咽了回去——还是先看看方万才那倒霉样吧,这场景,可比看牡丹开花稀罕多了。

人群中,不知谁喊了声“开堂喽”,引得众人一阵哄笑。徐方贵也跟着笑,笑着笑着眼角就湿了,他赶紧用袖子擦了擦,怕被人看见。这万川县的天,好像真的要变了,变得……让人心里发烫。



    (http://www.220book.com/book/VGZ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轻舟飞过万重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VGZ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