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陈十一在白云镇副镇长岗位上己近三年。这三年,是淬炼的三年,也是收获的三年。
* 社会治理方面:三大信访积案成功化解(赵德贵、王秀英案息诉罢访,河口村集体访实现零上访),尤其是赵德贵案成为市级典型案例;“党建+网格化”治理模式全面落地,成效显著,治安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45%,应急处突能力大幅提升,获区里高度认可并在全区推广。
* 民生保障方面:“安心养老院”适老化改造圆满完成,惠及近百位老人,后续扩建项目己列入省级示范创建计划;推动解决了多个村安全饮水、道路硬化等历史遗留问题。
* 党建工作方面:高标准完成社区(村)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相关经验被区委组织部简报采用。
陈十一的名字和实绩,在白云镇干部群众中口口相传,也在海西区相关条线部门挂了号。他不再是初来乍到时那个在“旋转门”前碰壁的青涩副镇长,而是一位思路清晰、作风扎实、善打硬仗、深得民心的成熟基层领导干部。
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在即。各种风声和议论悄然流传。一天下午,区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李斌来到白云镇,代表组织与陈十一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考察谈话。谈话地点安排在陈十一简朴的办公室。
“陈十一同志,这几年在白云镇的工作,大家有目共睹,很不容易,成绩也很突出。”李斌开门见山,语气温和但带着审视,“组织上想听听你个人的想法,对下一步工作有什么考虑?”
陈十一坐姿端正,神情平静而坦诚:“感谢组织的肯定。在白云镇这三年,是我学习成长最快、收获最多的三年。无论组织安排我继续留在这里,还是到其他岗位,我都会坚决服从,继续努力工作。”
“嗯,”李斌点点头,翻看着手中的材料,“你在社会治理方面很有想法,也有实打实的成绩。特别是化解积案和网格化治理,很有创新性和实效性。区社工部最近班子调整,需要充实熟悉基层、懂治理、有创新意识的干部。你对社会工作,特别是从更宏观的层面推进全区社会工作发展,有什么思考?”
这个问题,让陈十一心中一动。他没有急于回答,而是沉思片刻,结合自己在青山村社工站起步、在社区书记岗位实践、在乡镇层面统筹推进的经历,条理清晰地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1. **强化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结合:** 区级层面应加强社会工作发展规划和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同时要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及时总结推广如“党员责任岗”、“网格化治理”、“养老互助”等行之有效的基层模式。
2. **推动“五社联动”机制化:** 深化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搭建平台,畅通渠道,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活力。尤其要培育扶持扎根社区的专业社工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
3. **提升社工队伍专业化职业化:** 加大社工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完善薪酬保障和晋升通道,解决“留不住人”的问题;加强专业培训,提升社工运用专业方法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
4. **聚焦重点领域精准发力:** 围绕“一老一小一困一残”(老年人、未成年人、困难群体、残疾人),以及社区矫正、精神障碍康复等特殊领域,设计精准服务项目,提升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5. **智慧赋能提升治理效能:** 将“智慧社区”理念向全区推广,整合数据资源,建设区级社会工作信息平台,实现需求精准识别、资源高效配置、服务有效跟踪。
他的回答既有宏观视野,又紧贴基层实际,既有问题分析,又有解决方案,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李斌听得频频点头,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着。
谈话结束,李斌站起身,主动伸出手:“陈十一同志,你的想法很有价值!感谢你的坦诚交流。好好干!”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赞许和期待。
送走李斌,陈十一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白云镇政府大院。夕阳的余晖将一切染成金色。他知道,这次谈话,或许就是他乡镇生涯的一个关键节点。三年的熔炉锤炼,汗水与心血浇灌的成果,己经成为了他人生履历上最厚重的底色,也成为了组织考量时最有力的“定盘星”。无论未来指向何方,在白云镇这片土地上,他无愧于心,无愧于民。笔记本的扉页上,他再次写下:“扎根熔炉,淬炼成钢。初心如磐,步履不停。” 新的篇章,正在等待书写。
青山宗陈十一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VOP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